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要尊重历史,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操!项少龙这么厉害,既然能早早铲除权奸吕不韦、嫪毐,还用那么麻烦?直接建立大秦铁骑,再以特种部队辅助,一路碾压过去!”
  ……
  ……
  手舞足蹈。
  仿佛他们就是那个辅助秦皇统一六国的大功臣。


第145章 四川来的诗人
  三天后的晚上,卢伟海拿着几个人讨论后的稿子到师大找到了夏红军。找了个僻静的教室夏红军仔细看起来。
  果然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整个细纲条理思路非常清楚,故事曲折动人,只是合理性有余,YY性不足。
  作为一代英雄,怎么才配两个美女?
  最起码要按照土豪张无忌的生活标准算,四个女朋友吧?
  不够!
  要按照大清一等鹿鼎公韦爵爷标准,七个!
  好歹人家最后还是少傅呢。
  其实,黄易的《寻秦记》里项少龙的女人足足有一个加强排,夏红军担心这是八十年代中期,女人弄太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按一个班兵力略少点计算吧。
  有了女人就需要加戏,还需要连贯情节,夏红军又自己思路简单说了一遍,又把草稿扔给了卢伟海。
  来回折腾,等到万字细纲定下来,已经到了十月中旬,而且大纲也改的面目全非,已经和黄易写的那本《寻秦记》不一样。
  香艳的剧情少了点,但合理性增加了许多。
  也好,太YY,跨度太大害怕这个年代的读者一下子接受不了。
  夏红军决定这本小说字数控制在一百万左右,每人二十万,争取到明年夏天放暑假前搞定。每周有一天晚上几个人去卢伟海的出租屋里凑一起讨论一下彼此写的情节,免的某人跑偏或者出现重大BUG。
  当然这一切都是由卢伟海出面负责,夏红军只隐藏在幕后把控,他除了上课还得抽时间写那本《芳华》,参加诗社活动,时间到挺紧张。
  今天是周日,早上外面还下着雨,405宿舍的成员和大多数男生宿舍里一样,基本上都是在和床拼命。
  这种天气,是睡觉的好时光。
  夏红军裹着被子睡的香,突然听到门吱呀一声开了,也懒得睁眼。
  谁知道是隔壁宿舍哪个男生跑来找什么东西,没人理,反正也没啥值钱的。
  突然,夏红军感到有人在拍他的被子,迷迷糊糊睁开眼吓得大叫了一声。
  一个蓬头垢面的陌生青年正在他床前。
  夏红军这一声大叫惊醒了宿舍里的人,沈金柱首先醒过来也看到站在夏红军床边的那个陌生青年,一咕噜爬起来,作为宿舍的舍长兼老大有责任保护兄弟们,于是他毫不犹豫抽出放在枕头边用来打架的钢管就要迎头劈下。
  那个青年一看情势不好,赶忙大叫一声:“别打,老子是尚仲敏,从四川来的,找夏红军有事!”一口标准的四川话。
  “管你是哪个旮旯来的,吃俺一棍!”
  沈金柱几乎要化身为孙悟空,却被夏红军一句话给拦住:“等等!你叫什么?尚仲敏?”
  “对!重庆大学的,今年刚毕业,这是老子的工作证。”尚仲敏从兜里拿出了一个红本本。
  果然是尚仲敏!
  或许这个名字一般人不太知道,但是喜欢写诗,了解八十年代诗坛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
  此人曾经读于重庆大学机电系,刚开始安心学习,酷爱数学和英语,一心想成为科学家。他的第一篇文章是发表在学报上的数学论文。
  直到大三的一天傍晚,踢足球回来的尚仲敏,突然想写诗,并且马上开写,标题是:《足球,我的上帝,我的伴侣》。一气写完,很长。发表在系里的黑板报上。很快周围就聚集了大批诗歌爱好者。
  在写诗上找到感觉的尚仲敏,由此进入他诗歌的青春狂飙时代,更厉害的是发起了“大学生诗派”!对北岛、顾城为代表所写的“朦胧诗”进行了颠覆性反叛!
  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主要批评家和理论家。是“非非主义”(听起来就非常拗口)的代表人物之一。
  更有趣的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经商下海,经过多年拼搏,这家伙摇身一变成了一家通讯企业的大老板。
  在近20年代时间内,他没怎么写诗,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在创作上归来,他延续了自己青春时代的“口语诗”诗歌理念、写法、状态,写出不少诗歌佳作。
  不得不说是个牛人,写诗做生意都有两刷子。
  只不过今天他突然来访是要干嘛?
  夏红军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没想到尚仲敏一笑:“嘿,哥们,我还没吃饭,能否混顿饭吃?
  草!
  夏红军立刻想起卢伟海从监狱里出来千里迢迢来投奔自己的模样。
  不过他二话没说,穿好衣服跳下床,让尚仲敏拿自己的毛巾去水房里洗漱,然后跟自己去食堂。
  如果在后世宿舍里突然冒出一个陌生人竟然想混吃混喝,绝对将他赶出门,甚至踹上几脚,管你什么诗人还是死人。
  但是在八十年代,这种情况实在太普遍了。
  现在全国各地诗社林立,整个诗坛出现了江湖状态,各个诗社自领山头,自成一派,诗人们在全国各地间“串联”。
  “诗人”特别是有点名气的诗人那就是一张通行证,自由穿梭于各大高校甚至城市之间,就好像九十年代初期高晓松为代表的民谣歌手一样,背着一把吉他走天下。
  夏红军打着伞把尚仲敏带到经常去的教五食堂,没想到遇到了正在吃饭的卢伟海。
  今天下雨,卢伟海一般都不摆摊,吃完饭顺便再给吴婶她家带下师大的肉包子回去,然后就猫在自己的小屋写作,他看到夏红军带着一个陌生青年进来,就急忙站起来招呼。
  开始以为这看上去有点邋遢的青年也是师大学生,但听夏红军解释才知道人家是个诗人。
  于是卢伟海看着尚忠敏的目光变得崇敬起来。
  夏红军买了包子稀饭,知道四川人喜欢吃辣子还特别要了一份豆腐乳,看着他吃的的稀里哗啦,就问他你不好好上班跑到燕京来就不担心单位领导说你?
  “这不用担心,我专门请了半个月的探亲假,就是专门来趟燕京。”尚仲敏笑道。
  厉害……
  夏红军不好再说什么。
  “我想在燕京组织一次诗歌沙龙。”尚仲敏也没绕弯子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哦?”夏红军顿时来了兴趣:“你准备研讨什么?”
  “就这个。”
  尚仲敏从背的挎包里拿出了一份报纸,印刷非常一般,不过报纸名字确实赫赫有名:《大学生诗报》的创刊号。
  “看看这个。”尚仲敏指着里面的其中一篇文章。
  夏红军看到题目,脸色变了变,卢伟海好奇凑过去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别了,舒婷北岛》!”


第146章 卢伟海的辩论
  标题夺人眼球,内容更加火爆:
  “我觉得应当和你们再见了,舒婷北岛。
  你们曾经朦胧,我们也跟着朦胧。
  但不久我们就突然发现,我们朦胧什么呢?
  你们不相信一切,你们又并不是不相信一切。
  你们为迷路的蒲公英朦胧。
  你们为远和近朦胧。
  你们发出的声音是奇特而勇敢的,也许在沙龙里有你们的市场,或者在不谙世面的学生中能够再朦胧下去,
  一进入现实生活,我们便发现你们太美丽了,太纯洁了,太浪漫了,
  是我们忍痛割爱。别了,舒婷北岛,我们要从朦胧走向现实
  ……。。
  ………
  夏红军还没开腔,旁边的卢伟海却跳了起来,神情激动:“这是谁写的?简直是狗屁!”
  尚忠敏愕然。
  他刚才听夏红军介绍,这个看上去很文静的青年是夏红军的朋友并不是师大的学生也就没在意。
  这年头来大学食堂混吃混喝的社会青年不少,图个食堂的物美价廉,现在看到他如此激动,感到惊讶:“你是做啥子的?”
  “我……”卢伟海一时语塞。
  怎么自我介绍自己?
  摆书摊的?专门出租通俗小说?
  还是当枪手帮别人写书?
  就这身份,有什么资格在人家面前指手画脚?
  不过夏红军很快接过了话茬,笑着对尚忠敏说道:“刚才忘了给你详细介绍,他是一个书店的老板,也是诗人。”
  书店老板?诗人?
  尚忠敏的态度立刻变得热情起来。
  卢伟海有些不好意思,我算哪门子的老板?诗人?
  不过他心里挺感激夏红军的,有了这个身份,他就可以好好和这个尚忠敏探讨一番!
  尚忠敏先解释说这篇文章是武汉大学一个叫程蔚东青年诗人所写,觉得很有意思,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既然到地步,卢伟海也就不再客气,略一沉思说道:“你看看文章里说,“你们曾经朦胧,我们也跟着朦胧……。。”我想你们应该知道前些年国内环境吧?有些话你能直接说出来吗?!
  “还有这句“你们不相信一切,你们又并不相信一切”是指北岛老师写的《一切》和舒婷老师写的《这也是一切》这两首诗吧?”
  卢伟海指着其中一句说道。
  尚忠敏点点头。
  当初,北岛下写了《一切》,舒婷做为回应写下了《这也是一切》。这是两位重要的朦胧派诗人的一次在诗歌上的交锋。
  卢伟海继续说道:
  “两首诗看似针锋相对,其实不然!你仔细读北岛老师的《一切》,
  就会发现这首诗每一行都给人一种悲观到绝望的感觉,字里行间不经意就勾起人们心中的悲伤,但他的诗,每一句都是那么的真实,真实的揭露了现实中的真相,只不过是以一个悲观的视角。”
  说道这里卢伟海喘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而舒婷老师的《这也是一切》,从另一个充满希望的视角,用另一种强有力的事实打破阴霾,给人们的心间洒满希望!两者犹如硬币的两面,一起组成了这个完整的世界!”
  厉害啊……
  没想到这家伙诗写的不咋地,对诗歌理论到挺有研究。
  旁边夏红军听了挺佩服。
  这些道理他当然明白,但自己可是是后世穿越而来,网上对八十年代诗歌评论多如牛毛,哪能像卢伟海这样自己摸索?
  尚忠敏也点点头,但这点东西并不足以说服他。
  “卢伟海,你说的挺有道理,这篇文章是有些偏颇,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朦胧诗他本身也有弱点,过多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显得晦涩难懂,莫名其妙…。。
  “时代已经变了,好的诗歌应该是透过玻璃看世界,而不是跟世界有隔膜!”
  尚忠敏最后两句话让卢伟海陷入了沉思。
  是啊……
  现在朦胧诗越来越多,质量却日益下降,大量的只是堆砌辞藻玩文字游戏,你根本搞不懂他在说什么。
  是应该改变但应该变成什么样子?
  卢伟海感到迷茫。
  尚忠敏却笑了。
  改变成什么?
  这正是他千里迢迢跑到燕京来举办一次诗歌沙龙的目的!
  “喂……。我说哥们,想辩论找个地方让你们辩论个三天三夜,这是食堂影响别人吃饭。”夏红军却插话道。
  卢伟海这次注意他们周围已经围了一大圈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