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极品捡漏王-第1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搭配乱套归乱套,这件胭脂红釉胆瓶可是个好东西。

    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

    它是种以微量金属作着色剂、在炉内经800度左右焙烧而成的低温红釉。由于这种红料是从呕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

    这件胆瓶难得之处在于,它不是雍正年间烧造,却釉色均净,呈色完全不弱于雍正朝时期的娇嫩妍丽。

    移开清代胭脂红釉胆瓶,能看见它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宋朝的画。

    竹涧鸳鸯图,这是一幅正方形的画作,横纵皆为二十五公分,绢本设色,确切朝代是南宋。

    图绘坡石之,上立三只鸳鸯,抬头仰望正自空中飞来的另一鸳鸯。坡石上翠竹劲挺,清溪急流。构图疏密有致,画面静中有动。

    这幅画不是出自名家大师之手,艺术造诣也称不上震古烁今。

    但陈宇喜欢它的与众不同。

    它的山石用小斧劈,淡染轻勾,翠竹精勾细勒,笔力遒劲,色彩柔和自然。说起来,这没什么。

    问题是,这种绘画风格,与当时已经形成习气的院画风格大相径庭。

    作者敢于挑战社会传统习气的勇气,是值得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正如树人先生说过的那句话一样。“从来如此,便对么?”

    明代黄花梨圆角柜的一侧地面上,静静伫立着一尊天蓝釉柳叶瓶。

    这是清康熙年间的瓷器,天蓝釉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

    天蓝釉含钴量在百分之一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柳叶瓶是瓶的一种式样,器身细长,形似柳叶,又有美人肩之称。

    奇葩的是,这尊天蓝釉柳叶瓶,和柜子上摆放的胭脂红釉胆瓶价值相当。

    不管从工艺水准、审美意趣还是流通价格来看,两尊瓷瓶都是对称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胭脂红釉胆瓶有资格摆放在黄花梨圆角柜上。

    而这尊天蓝釉柳叶瓶就只能搁在地上?

    如果不是卸岭派门主对蓝色有偏见的话,那就只能说明,全特么睁眼瞎。

    叹息一声,摇了摇头,陈宇目光继续移动。

    在不远处的博古架上,他看见了一尊鎏金双龙纹银冠。

    银冠通体鎏金,正面铸出凸起的二龙对戏火焰珠图案,周边压印如意云纹带。冠面正中为火焰珠,两侧二龙盘座相对,翘尾昂首张口扬鬣,形态生动。

    这是北宋时期,辽国的古玩。

    真不知道北方古墓的随葬品,怎么跑到南方卸岭派的藏宝库里了。

    冠面构图严谨、铸造精工,金质澄黄,是辽国难得的工艺品。应是地位很高的契丹贵族,在隆重祭礼场合上佩戴的仪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当然,相比起它的艺术价值,用它来研究契丹化的历史人价值更高。

    “嗯?”本来陈宇对金条金砖这种造型呆板的东西是不屑一顾的,但是他无意中,竟然在一箱子金条中,看见了一块与众不同的东西。

    准确来说,这东西也是金条,但比常见的金条更长,上面还有字迹。

    上书东二郎十分金的铭。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城东二郎金铺打造的金条,十分的纯金。

    在两宋时期,金银开始以铤的形式出现。

    这个比寻常金条更细更长的东西,就叫铤。

    和寻常金条不同,这玩意儿可存世太少了,是卸岭派的一群大老粗有眼不识泰山,把它跟寻常金条存在一起,险些走宝。

    陈宇不嫌麻烦,把它从金条箱子中取了出来,进行单独摆放。

    摆放金铤的过程中,陈宇经过墙边,瞥见了三件兵器形制的古物。

    第一件是个大家伙,长达85公分的铜鎏金永乐金刚斧。

    密宗中的金刚斧象征催灭烦恼的菩提心,为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

    金刚斧象征如来金刚的智慧大用,能破除愚痴妄想的内魔与外道诸魔障碍,寓有摧毁敌者之意。

    此斧头从摩羯口中伸出,斧头呈月牙造型,斧头上铸造有大明永乐年施的字样,有藏、汉两种字款识。

    该斧材质精良,造型沉稳大气,纹饰精美,为难得一见的佛教法器。

    佛教法器,被卸岭派当兵器了,这当然又是没化闹的笑话。

    如果对各类古玩进行分别摆放的话,这件金刚斧,无疑是该放在佛器的序列,而非兵器的阵容之内。

    第二件,倒是实实在在的兵器。

    这是一件戈矛合体,铜锈斑驳,但不减杀伐气。

    戈上刻五年相邦吕不韦的字样。

    吕不韦,吕氏春秋的作者。大丞相,跟嬴政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如果真是为了纪念吕不韦为相五年所铸造的礼兵器,那可是小母牛进了公牛圈牛B坏了。

    但可惜,不是。

    这是个赝品,而且是最最最愚蠢的常识性错误赝品。

    历史上确实存在这样一把礼兵器,也确实足够牛比。

    但它是在兵马俑坑出土的,和卸岭派有个锤子关系?

    咋滴,你们卸岭派再牛比,去把兵马俑坑都给盗了?

    只要有点古玩常识,多关注点华夏古玩行的新闻,就不会上当受骗。

    只能说,卸岭派这群草莽,没化,真可怕!

 第1354章传世孤品5弦琵琶

    相比起前两个大家伙,第三件兵器就袖珍和精致许多了。

    一把二十公分的铜弩机。

    该弩机上部有廓,廓面中间有箭槽,侧面前、后各有一横穿孔,以键将悬刀、望山、牙、钩心等贯穿。

    前键为木质,后键铁质,钩心和悬刀因锈蚀粘结。其木臂已失,廓上留有朽木的痕迹。廓面、望山及悬刀上有错金卷云纹饰。

    陈宇把它拿了起来,摆弄一下,发现竟然还能用。

    只不过因为锈蚀太严重,准头严重受损,连慧眼都拯救不了。

    若用这玩意儿射杀别人,弩箭发射后谁会先死还是个未知数。

    当然了,古玩就是收藏。在卸岭派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锈蚀日益严重,今后到了陈宇手里,断然不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它将永远留存在岁月长河里,告诉后人,汉代的弩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除了这些,卸岭派的藏宝库还有很多珍宝,看得人眼花缭乱。

    像什么战国蟠螭纹铜镜、南北朝无量寿佛像、元代青白釉瑞兽纹执壶、清代斗彩暗八仙纹折腰碗、明代钧窑紫红釉碗、唐代黄釉龙柄壶

    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但若论起最贵、最让陈宇心动、忍不住想要好好欣赏、永远收藏的,无疑是那张清代黑漆嵌螺钿翘头案上,静静摆放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了。

    先说清代黑漆嵌螺钿翘头案,它长215公分,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故称翘头案,翘头案在明清时期主要是供陈设厢的承具。

    所以翘头案大多设有挡板,并施加精美的雕刻。

    由于挡板用料较其他家具厚,常作镂空雕。

    这件案上通体饰有花纹,采用了嵌螺钿的工艺,取用各种贝壳色泽光华最佳的部位,分层剥离和裁制后镶嵌于木、漆器之上作为装饰。

    花纹秀丽小巧,密而不乱,绝对是一件优秀的家具珍品。

    这张翘头案奢华无比,美不胜收。正好陈宇的别墅被烧了,他干脆想将这张翘头案抬回家里当茶几。茶几上面,摆放从任公子那里赢来的哥窑茶具

    啧啧,小日子,想想就美滋滋。

    尽管卸岭派的人粗鲁不堪,审美眼光有限,藏宝库中张冠李戴、瞎鸡儿分类的事情没少干。但这件事,他们却是难得的做对了。

    因为纵观整座藏宝库,有资格摆放那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只有这张黑漆嵌螺钿翘头案了。这把琵琶太贵重了,不逊于陈宇的龙头二胡。

    这件唐朝传世孤品乐器高一米,材质是名贵的螺钿和紫檀,极致华美。

    琵琶起源于古代三哥国,经丝绸之路传入华夏并被加以改造。

    琵琶一般都是四弦,五弦的被专门称为五弦,旧唐书:礼乐志说:“琵琶、五弦及歌舞伎,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来尤盛。”

    可见唐代的五弦琵琶是盛行的名物。

    可惜的是,五弦琵琶在宋朝就已经失传了,近一千年以来,人们没见过。

    听五弦琵琶之音?无人有此殊荣。

    岛国正仓院倒是有把五弦琵琶,可惜是残品,发不出声音来。

    盯着眼前这把五弦琵琶,陈宇神色复杂,心潮澎湃。

    卸岭派盗墓多年,竟误打误撞,开创了华夏国乐的新篇章。

    奈何卸岭派的盲们只认金银财宝,充其量喜好玉器和瓷器。可能在他们看来,这把琵琶除了奢华美艳、比寻常琵琶多了根弦以外,没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陈宇进了卸岭派的藏宝库,遇见这把五弦琵琶。

    华夏国乐的新篇章,才算正式开启。

    这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正面镶有精美点缀,中间有一副用夜光贝壳镶嵌而成的图画,上面是一个胡人骑着骆驼,手弹四弦琵琶。

    琵琶的背面比正面还要精美,底色是黑色的髹漆,上面镶嵌着无数螺钿玳瑁夜光贝壳,图案豪华绚烂,而且贝壳上都雕有精巧花纹。

    贝壳上的精巧花纹涂有淡淡的金色,更添富贵之相。

    这把五弦琵琶世界仅存,莫说同类型的华夏古琵琶,就是华夏全部乐器,能与它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只有龙头二胡、曾侯乙编钟一类了。

    陈宇长长出了口气,生怕弄坏了似地,小心翼翼将这把五弦琵琶抱进怀里,在手指上凝聚少量元气,轻轻拨弄它的琴弦

    “噔楞!”一股肃杀之音,赫然飘散很远,漫卷整座藏宝库。

    陈宇吓了一跳,自己明明用了最小的力气拨弄琴弦,怎么还有杀伐之声?

    他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终究对乐理一窍不通,不借助慧眼的话,连琵琶的轻重音弦都不知在哪儿,弹出个意料之外的音符,也在情理之中。

    何况今天一晚上又灭了卸岭派满门,弹奏的音符不带杀气才是怪事。

    他天生五音不全,收藏乐器纯属个人喜好罢了。如果敌人肯听陈宇唱歌的话,恐怕他歌声的杀伤力,比鱼肠剑还要可怕

    演奏乐器这种事情,得需要专业人士来做。

    陈宇听说,京城有乐者家族,族中之人个个精通乐理,擅长演奏古典乐器,乃是华夏国乐正统的最大一脉继承人。

    等以后去了京城,陈宇倒是真想会会那个乐者家族。

    甚至有可能的话,他愿意将自己收藏的三大国宝级乐器,克钟、龙头二胡和五弦琵琶都借给他们,亲耳听他们演奏一曲咱们华夏的飞扬国乐。

    当然了,前提是,这个乐者家族,必须做陈宇的朋友。

    如果是敌人那么不好意思,陈宇手头的三件传世乐器,将是被陈宇用来打击他们的最强利器。

    陈宇抱着五弦琵琶正琢磨着,一个粗声线大嗓门响了起来。

    “哇靠,厨师不看菜谱,研究兵法了。你陈宇不看古籍,都开始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