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极品捡漏王-第1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这个灯笼,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它是鼎鼎大名的,气死风灯。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气死风灯,把风气死,因为风吹不灭它。

    为图吉利,气死风灯还有雅名,叫乞赐丰登、乞赐封灯。

    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圆柱形等,掌灯女陶俑手里的,是个圆柱形的气死风灯。它上面开口远较灯体直径小,底部只有小开口,故不易吹熄。

    以竹篾为支架,再糊上织物,有上、下轮,也有垂穗,底部密封。

    不得不说,老祖宗的智慧确实惊人,起名字的水平也令后人敬佩。

    但以上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东汉初年的曹美人大墓,为什么会出现气死风灯?

    现出土和留存下来的,最早的气死风灯,时间是明朝初年

    曹美人大墓里,出现气死风灯。如果这不是灵异事件,便能轻易得出一个明确而又惊人的结论:气死风灯不是元、明时期的产物,至少是汉代发明的。

    好家伙,直接将气死风灯的出现时间,提早了一千六百年!要知道,气死风灯,本来就是华夏原创,是明朝中后期,才渐渐传到岛国、东南亚的。

    本身就是世界记录了,而今曹美人墓的发掘,又将世界记录提早了一千六百年。或许,这就是底蕴吧。

    陈宇推断,之所以后人不知道明朝之前也有气死风灯,恐怕和两点原因有关。第一:明朝之后的气死风灯,是金属材质,易于保存。

    陈宇眼前这个东汉时期的气死风灯,是竹篾的,很容易腐烂。

    毕竟不是所有的墓,都像曹美人墓这样,有海量白膏泥封存。

    第二:任何事物刚发明出来时,都是有钱人享受的,灯笼也是如此。

    所以早期,民间的灯笼是很少的,这就更不利于考古保留了。直到元、明时期,灯笼不算什么稀罕物件了,家家户户都有了,才得以大量保存到后代。

    分析完毕,陈宇招呼了一名考古学家来,让他继续研究气死风灯。

    陈宇对气死风灯没有贪念。

    不是说这盏打破记录的气死风灯不值钱,而是陈宇有自知之明。

    他是个收藏家,只有收藏的能力,并没有研究的能力。

    把气死风灯留给国博,能最大程度挖掘它的历史价值。

    这类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物件,陈宇纵使再喜欢,也绝不会染指。

    恐怕老狐狸愿意纵容他,也有他确实识大体、明事理方面的考量。

    目光越过气死风灯,陈宇继续扫视主墓室里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

    人之常情,人类的眼睛总是会被大一些的事物优先吸引,慧眼也不例外。

    陈宇又被一个大家伙吸引了。

    这货,比陶俑可大多了。

    它是一头牛。

    一头木牛。

    牛通体黑彩,白彩勾绘眼及络头,双角弯扬,硕颈曲背,四足蹬地。身后有犁,犁由犁、辕、扶手等三部分组成,辕较长,铧头宽大,墨绘。

    犁与辕之间有支撑,铆眼套合。

    重点在于,墨绘。

    看似是一头木牛,实际上它是一幅画!

    只不过画师在牛形的木头上,画了一头牛!

    还是泼墨画!

    旁的不说,就冲它是两千年前的东汉木牛,且由于白膏泥的缘故,至今未掉色。再加上画师的奇思妙想和高超技艺,它少说价值一个亿!

    如果再加上适当的包装,价钱还能再涨一个亿。

    怎么包装?简单。

    说到木牛,能想到什么?

    答: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诸葛亮是东汉末年三国的人物,而刘秀和曹美人是东汉初年的人物,是诸葛亮的祖辈。放到拍卖行上说,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借鉴了它,价格能不疯涨?

    反正没有证据的事,无法被证伪,愿者上钩,吹呗!

    不过,这仅仅是陈宇一瞬之间短暂的恶趣味。陈宇还没穷到,需要把这样一头奇思妙想、精美无比的两千年木牛,送上拍卖行的地步。

    陈宇又招呼来了老狐狸一名徒弟,说道:“这头木牛,也登记一下,到时候送到我家里呸,送到陈宇博物去去!我要拿走呸,借走它!”

    又到手了一头木牛,陈宇接着扫量曹美人大墓的海量珍宝。

    也该换换口味了,所以他不再盯着大物件看,开始留意起精美小物件。

    “唰!”陈宇目光急停,从一座由精致玉器堆积成的玉山中,准确锁定了他中意的目标。那是一件直径十三厘米的汉代玉环。

    两汉时期,社会安稳,国力强盛,玉器承继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持续有所改变和开展,并奠定了我国玉明的根本格式。

    我国人自古对玉情有独钟,连绵几千年经久不衰。

    汉代玉器以清逸脱俗、自在浪漫、恢弘大度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在我国玉器开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玉器最早是史前人类为了生计,或是为了某种意图而制造的石制东西。从开始被发现,到玉明的终究构成,这其间阅历了一个绵长的前史进程。

    汉玉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汉代玉器对华夏玉器史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陈宇锁定的这件玉环,可以说是皓若星辰的汉玉中的一朵奇葩。

    它是个异类。

    这件玉环采用和田白玉制成,玉质温润通透,雕工细腻,保存完好。

    之所以所它是奇葩,关键在于它的纹饰:雷纹。

    雷纹是青铜器的典型纹饰,即以连续的方折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

    青铜器的纹饰,落到了玉器玉环的身上,难道还不算奇葩吗?

 第1775章 与吴王剑有缘

    “青铜器的雷纹,移花接木到和田白玉上,制作难度极高,不是照葫芦画瓢就能完成的,非同时精通青铜器浇筑和玉器雕琢的巨匠不可为。”

    陈宇捧着雷纹玉环,点评道:“有想法有创意,我喜欢,登记!”

    又一件宝贝,成了陈宇的藏品。

    揉了揉被满屋子宝光刺痛的双眼,陈宇接着地毯式搜索。

    “嗬!”陈宇惊呼一声,小步跑冲上前去,从青铜剑鞘里,拔出了一把寒光闪闪、青光熠熠、锋利无比的青铜宝剑。

    只见这剑长七十公分,出鞘之际,杀气、王气弥漫开来。

    剑身上有篆字铭:攻吾王光自作,用剑以战戍人。

    字体为鸟虫篆,是一种鸟形或虫形的艺术字体。春秋中晚期这种字体常常作为青铜装饰的一部分,而在楚与吴、越地区流行。

    结合剑身信息,再通过慧眼观察,陈宇知晓了这把剑的来历。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之剑。

    此剑是阖闾在位时所造,因吴王阖闾名光,故又称吴王光剑。

    阖闾也是一号猛人,他在位时期,吴国国力达到了顶峰。他手下一相一将,分别是青史留名的伍子胥和孙武。

    阖闾在位十九年,对隔壁老邻居楚国拳打脚踢,楚国被揍得满地找牙。若不是秦哀公出兵援楚,浩大一个楚国,差点叫阖闾打到亡国。

    阖闾任用贤良,功绩惊世,个人又比较尚武,据史料记载,为了纪念,他打造了不少把刻着不同铭的青铜宝剑。而时至今日,只有皖博收藏着一把。

    陈宇在曹美人墓所见到的,是目前世上第二把吴王阖闾剑。

    说起来,这把剑,比皖博的那把还要有价值些。

    因为历经辗转,它后来到了刘秀手里,刘秀是它的第二任主人。

    刘秀打天下时,或许以此为佩剑,剑锋所指,千军万马列阵杀敌。那宏大的场景,单凭脑中幻想,便叫人热血沸腾。

    陈宇手握厚重的青铜宝剑,不禁哑然,又是吴王剑,他和吴国还真有缘。

    吴国最后三任君主,分别是吴王僚、吴王阖闾、吴王夫差。

    吴王阖闾派猛士专诸,用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坐上王位。

    鱼肠剑,陈宇有,被他送给了符虎。

    吴王阖闾的剑,此刻就在陈宇手里。

    而夫差那个败家子的剑,吴王夫差剑,在魔都地区全国古玩大会决赛时,鲍伐虎曾亮出来过,被陈宇用鱼肠剑斩断了。

    与连续三代吴王有莫大因果的宝剑,都跟陈宇有关联,很难说,这不是冥冥中的造化。

    既然如此有缘分,陈宇又怎能舍得错过?

    登记!

    吴王阖闾剑,事后也送到陈宇家里啊不对,是送去陈宇博物馆!

    收了吴王阖闾剑,陈宇继续四处踅摸,只要是有资格被他看上的宝物,就一句话:登记,往陈宇博物馆送!

    蟠虺纹铜鼎?登记!

    蟠螭纹铜镜?登记!

    极为罕见、有可能是制作失误、反成精品的黑陶嵌铜泡钉双耳壶?登记!

    一米见方、陶质施绿釉,矗立五层阁楼的宫殿模型、绿釉陶院楼?登记!

    灯呈树形、主干分为三段、四端各饰透雕花叶的十三盏连枝铜灯?登记!

    高九公分、玉质青白色、脂光圆润、凝重端庄的汉玉俑头?登记!

    仪礼的最古写本之一、书写工整秀丽的汉代墨写隶书仪礼简?登记!

    与彩绘五弦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镇墓兽彩绘木卧狗?登记!

    汉代烤肉串、上面还架着两根串肉铁签子的绿釉陶烤炉?登记!

    装着贝币、盖上塑有八头姿态各异神牛的存钱罐八牛贮贝器?登记!

    象棋、将棋的老祖宗、古代棋戏六博棋的彩陶棋盘和棋子?登记!

    刘秀出游在石碑上留下的诗拓本?登记!

    画在绢帛上、内容从招魂升天到车骑出行,从日月星辰到宴会歌舞,从战前祭祀到生活礼仪的汉画?登记!登记!登记!

    凡此种种,五花八门,陈宇整整选中了五十件奇珍异宝。

    如果以世俗的金钱计量,这五十件至宝,总价破了百亿。

    陈宇捞了个盆满钵满,心满意足。

    倒是有两点不能称之为遗憾的遗憾,却也无可奈何。

    第一:由于年代问题和技术问题,汉朝的陶器普遍,瓷器少得可怜。那些数量稀少的瓷器都有很高学术研究价值,陈宇没要,老狐狸也不可能放给他。

    第二:尽管东汉初年已经有了造纸术,但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造纸术仍是个没啥卵用的空中楼阁。因此,刘秀所处的东汉初年,仍以绢帛为主。

    绢帛是奢侈品,别说百姓和普通富豪了,就是王公贵族,都得省着用。

    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有败家子画家,在绢帛上作画。两汉时期,画作的承载物基本以陶器、龟甲、墙壁、石碑为主。偏偏曹美人大墓又并没有壁画。

    除了少数几张内容比较正式严肃、有实用性的绢帛汉画外,陈宇的战利品中,汉画的数量少得可怜。汉画是华夏丹青绘画史上,画作内容从神鬼世界走向写实和写意的重大转折期。汉画少,只能说是圆满中的不圆满了。

    总体来说,收下了整整五十件奇珍异宝,陈宇斩获颇丰。

    这当然是狮子大开口,老狐狸气得龇牙咧嘴,骂声震天。

    正当老狐狸痛骂陈宇,而陈宇拿自己的重大功劳和老狐狸扯皮之际,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师尊,您看这是什么?”说话间,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