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夏一滴汗下来了,这故事情节真够老套的。

    “后来我舅舅要结婚,我外公又来要500元钱,我爸当时手上只有200元,外公不满意,认为是爸爸妈妈太小气,然后那次又大吵了一架,这么多年一直不再来往。”

    陈夏奇怪地问道:“那当年爸爸妈妈去世的时候,他们来了吗?”

    屋里所有人都奇怪地看向陈夏。

    你们家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不记得了?

 第244章 或许这就是真爱

    陈夏的汗,简直变成了“成吉思汗”。

    要他怎么说?说自己是重生党?原来的陈夏已经死翘翘了?

    这话敢说出来,明天越州精神病院就敢把他接走,天天给他来电疗。

    “哈哈哈,你们不要这么看着我,我这不是去年夏天掉到河里,脑子进水后失意了嘛。陈秋你再仔细说说。”

    陈冬赶紧举手:“我可以作证,那天救起来后,老二还问我是谁,呵呵。”

    顾琳有点心疼自己男朋友了,去年公公死后,他是吃了多少苦呀,都差点没命了。

    顾院长自己是医生,从医学的角度讲他能理解,“没事,溺水后大脑缺氧时间过长,就会产生逆行性健忘,这对以后的生活没影响的。”

    顾母听了这才放下心来,万一女婿脑子进水了,那女儿怎么敢嫁给一个“呆子”?

    陈秋早就在心里接受了大哥性格突变的事实,继续说道:

    “爸爸妈妈去世后,外婆都来了,外公和舅舅没来。外婆还哭得很伤心。至于两个叔叔都在外地工作,一个在疆新省,一个在北湖省,以前都有来信,后来爸爸去世后就不再来信,估计怕我们拖累他们吧。”

    短短几句话,道尽了人情冷暖。

    屋里的人都叹了一口气,只有陈夏没啥感觉,反正这些亲戚好也罢,不好也罢,他都没有什么特殊感情。对他来说,江州的陈振武一家才是他的亲人。

    但有些话还是要问清楚的,“老三,爸爸去世后,这些亲戚里面谁在照顾我们?”

    “没有,只有村里四爷爷、国林叔他们照顾我们一些,外婆偶尔会来一次,但她说她真的没钱,让我们不要怪她。还说外公不准让她来见我们,知道了会骂她。”

    陈夏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这一家都是什么亲戚呀。一个老头死要钱,不给他就不认女儿女婿。唯一两个亲叔叔都在外地,怕4个孤儿拖累他们,索性就断了来往。

    那这样办酒还要请他们干嘛?冷脸贴热屁股呀?

    陈秋把自己说伤心了,“哥可能都忘了,爸爸去世的几个月,全靠四爷爷和其他邻居的接济,还有大姐每个月寄回来的5块钱才勉强过日子。要不是大哥后来落水后脑子开窍了,现在不知道怎么样呢。”

    顾琳赶紧抱住了她,“老三没事,不哭,现在不是有我们了嘛。”

    顾院长这时候也好感叹,非常自责的说道:

    “这事也怨我,我总以为你们家在农村有亲戚,暂时照顾你们不成问题。当初你爸爸的烈士评定遇到些麻烦,我是想用部队的关系给你爸爸评定个人一等功。

    这样不但你们3个子女的户口都能改成城市户口吃上公粮,而且还能给3个顶职岗位。但地区卫生局死活不肯,扯了好几个月的皮。那几个月手续办下来,你哥顶职也拖了几个月,真是太粗心大意了。”

    眼瞅着好好的商量婚事变成了忆苦思甜大会,陈夏赶紧阻止。

    “停停停,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这样,两位叔叔就不请了,关键时刻靠不住的人,以后我们也不要来往了,省得他们以后来沾我们家便宜。”

    陈冬坚定地点点头:“我们家这么多吃的,馋死他们。”

    顾母把陈冬拉在怀里,“对,小冬冬有志气,我们一起鄙视他们。”

    “至于外公那边嘛,我们请帖还是要去的,来不来是他们的事情,乡里乡亲免得被人说闲话。老三,要不到时你把外婆接来,老太太还不错,可能实在是有心无力吧。”

    顾琳兴奋地拉住他的手说道:“咱把吉普车开去,看看你外公还敢不敢给你脸色看。”

    顾院长不满地哼了一声,“肤浅。”

    顾琳瞬间噘起了嘴巴。

    “我觉得顾琳说得有道理,这样,明天刚好元旦,老三老四,你们跟我一起去外婆家瞧瞧。”

    顾琳赶紧举手,“明天我休息,我也要去。”

    顾院长点点头:“去一趟也好,长辈的恩怨是长辈的事情,如果你们外公待你们客气,你们也要客气。如果外公把你们当路人,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时间已经很晚了,顾琳一家要回去了,陈夏赶紧叫住他们,拿出了三个长盒子。

    “顾伯伯,阿姨,这是三支百年人参,你们拿回去补补。”

    顾院长和顾母对人参并不陌生,老家的特产嘛,但百年人参还是挺少见的,尤其是在之江省这边。

    顾院长打开盖了一看,“嚯,好东西,瞧这长条须上的珍珠点,我在越州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行,你孝敬的东西我都接受了。”

    顾琳马上告密:“爸爸,你尽管造,随便造,要多少有多少,他还有很多。”

    这下,顾院长和顾母都惊讶了

    第二天上午。

    陈夏在从陈冬那里拿了几盒饼干、麦乳精准备当礼物,准备去外公家走一趟。

    外公家在庆丰村隔壁的杨港村,杨港村没有小学,学生都是来庆丰小学上课,陈父陈母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

    小学时候就看上眼了,这两人也真够可以的。

    陈炳坤初中毕业就去当兵了,因为有化所以当了个卫生兵。

    杨丽娟没上初中,后来回家务农了,一直痴痴等着心上人回来,也是一对苦命鸳鸯。

    不过陈夏很佩服杨丽娟和陈炳坤,噢,礼貌点应该叫爸爸妈妈才对,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最后。

    陈炳坤成为了一名正式医生,工人身份,却还是坚持娶了农村媳妇,这在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像的。

    那个年代工人根本不会选择和农村人结婚,这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实际问题。因为农民没有工资,没有购粮本,也就意味着没有定额粮食,那么一家人根本就吃不饱。

    当然也有极少数城里的工人选择农村媳妇的,一般这种工人都是身有残疾,或者品行不端,在城里娶不到媳妇才会找个农村老婆。

    就这,还要挑农村最漂亮的姑娘,一朵朵鲜花直接插在牛粪上。

    同样杨丽萍也不容易,她那么多年坚信陈炳坤不会变心,一直等着他。在娘家人为了彩礼的事情翻脸后,还是坚持和心上人走到了一起,甚至和娘家断亲也再所不惜。

    或许这就是真爱吧。

    可惜,两人都没有白头到老,这是最让人遗憾的事情。

 第245章 杨港村的外婆家

    陈夏开着212小吉普车停在杨港村的晒谷场上,马上引起了村里的轰动。

    杨港村几乎没有小汽车来过,大家以为是哪个大领导来了,全部都跑了出来看热闹,包括杨港村的村支书杨万火。

    杨万火六十多岁,穿着一身笨重的蓝色的棉袄棉裤,就这,已经是村里最好的几身衣服了。

    再反过头来看陈夏、顾琳、陈秋、陈冬,一个个都穿着鲜艳的羽绒衣,鞋上穿着运动鞋,就这打扮跟2020年的年轻人也没啥区别,更不要提1981年的农村。

    噢不,现在已经是1982年的元月1日了。

    他们四个人的打扮,在农村人眼里就像华侨一样稀罕,村民们围在旁边嘻嘻哈哈看热闹,全都不敢靠近,

    杨万火快步上前,一把握住陈夏的手,“哎呀陈科长,真是稀客呀。欢迎欢迎。”

    两人见过几次面,这次庆丰药厂开业,陈亦根在村里摆了几桌,当时陈夏去出席了。对于陈夏这种真正的干部,农村人显然比较巴结。

    就见杨万火客套完后,轻声问道:“你这是来看外公外婆的?”

    陈夏赶紧点头,“杨书记,他们两个现在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你外公天天在家骂人,干活也是你外婆一个人的事情,你舅舅就别提了,整个二流子。”

    说曹操,曹操就到,陈夏的那个便宜舅舅杨关山就在不远处的人群中看热闹,他显然没有认出这几个洋气的城里人就是自己的亲外甥外甥女。

    杨万火指了指远处那个穿了一身破棉袄,嘴里刁着一支草根的中年男人说道,“瞧,那就是你舅舅。”

    陈夏几人的眼光齐刷刷看了过去,眼神里尽是好奇和陌生。

    别说陈夏这个重生者了,就算是陈秋和陈冬也不认识他。虽说两家离得不远,但杨关山从来不去庆丰村,认识才怪。

    陈家三姐妹显然也没有上去认亲的意思,在陈家最落魄的时候这个亲舅舅从来不关心关心这几个“孤儿”,所谓的亲情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顾琳悄悄在陈夏耳边说道:“这个就是你舅舅呀,你们不准备去打声招呼吗?”

    陈夏耸耸肩,陈秋和陈冬学着他的样子也耸耸肩,三个人的想法都一样。

    陈夏拿了一包红塔山给杨万火,“杨书记,帮我们带个路,我们去外婆家看看。”

    杨万山看到是红塔山这种高档烟,早就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

    “好咧,走,我带你们过去。”

    这个时候的越州农村是真贫穷,汽车只能停村外晒谷场,走过一座石桥才能进到村子里。

    农村的环境很脏,到处都是垃圾,走几步还可能踩到鸡屎什么的,显然没有清洁工,也没有垃圾集中处理。

    村中的道路主要是以石板为主,走在上面有时候会摇晃。而且几乎没有笔直的道路,歪歪扭扭,陈夏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大家走得也很小心,陈家三兄妹是农村出来的,对这道路见怪不怪。顾琳有点不习惯,走得很慢,陈夏牵着他的手,两个人就像参观古村落一样,边走边看。

    一路上陈夏甚至还有心情蹲下来瞧瞧那些看起来像古董的东西,什么破碗呀,石凳子呀,连堆在门口当柴烧的破家具都不放过,可惜瞧了半天也没有啥好东西。

    杨万火带着大家走过一个台门,指着远处的一户人家说道:“门口放着一个木桶的就是你外公家。”

    这时候就听到屋里头又传来一阵骂声,“你眼睛瞎呀,看不到我要走过来?放着个脸盆想摔死我?还不死出去擦掉?”

    不一会儿,木头门打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个瘦小的老太太,身上的衣服很单薄。可能刚刚沾湿了水,她站在门口在擦水渍,突然发现不远处站着一群人有点发愣。

    一下子没认出自己的外甥,外甥女来。

    陈秋含着泪小声对大家说道:“这就是外婆……”

    (读者朋友们是不是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背景音乐响起,然后陈家三姐妹抱着外婆抱头痛哭?)

    可是并没有。

    陈夏听到屋内怪老头的骂声就不想走进这家门,进去毫无疑问迎接他们的不是亲情拥抱,只会是一股脑儿扔过来的铲子凳子和刀子。

    相见只会难堪,不如不见。

    但这个老外婆看起来不错,陈秋说过她之前偷偷来看过他们几次,但苦于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