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夏这次出来,是准备做个“大撒币”的。

    收购野山参是其中一个目的,可是时间有限,来不及去其他县市的人参合作社收购了。

    正月初十,半个月的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顾伟带着子女们,离开了老家准备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了。

    一家人是在林吉省省会黄龙市分别的。

    顾院长和顾母因为有证明,直接从黄龙飞临安。

    大舅子顾忠国因为当师长老丈人的关系,也可以坐飞机,从黄龙到首都,再转机去羊城。

    只有小舅子顾忠军只能先跟父母坐飞机到临安,再从临安坐火车到湘沙市,这一趟紧赶慢赶,刚好可以在假期结束前到达部队。

    而陈夏和顾琳,则要好好过过二人世界,单独进行“蜜月旅游”了。

    他们两人准备先从黄龙市坐火车到首都,在首都玩几天再回越州。

    老顾同志对自己这个逆天的女婿没有丝毫不放心的,只是嘱咐了一句:“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急诊科的岗位都给你安排好了。”

    至于超假期的问题嘛,嗯,他是院长,女婿是科长,难道这点面子都没有?真不行就扣工资嘛,还能开除不成?

    反正陈夏同志扣工资好像已经是家长便饭。

    陈夏和顾琳从机场出来,两人兴奋地相视一笑,用高价打了一辆车从机场直奔黄龙宾馆。

    新婚夫妻已经熬了十天了,现在自由了,又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两人决定好好大战三百回合,两天两夜不出宾馆门一步,非要分出个胜负来不可。

    (作者君按:年轻真好,相当年作者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一夜七次郎啊……)

    两天后,某人一手扶着腰,一手扶着墙慢慢从宾馆里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道:

    “果然是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啊。”

    顾琳大战过后准备好好睡上一觉,陈夏则要去黄龙市寻找来北方的第二个赚钱大计。

    君子兰。

    君子兰事件在八十年代可是顶顶大名,只要是穿越小说必写这个片段,也让陈夏印象深刻。

    实在是因为当年君子兰泡沫吹太大了,只要有这先知先觉,赚钱简直跟捡钱一模一样,根本不用费心费力。

    后世那些炒房团算什么?哪有炒君子兰疯狂。

    可以疯狂到什么程度?一盆几百元的高品相君子兰,在1985年最高峰时可以炒到十多万一盆。

    炒作到疯狂的时候,一个港商以一辆皇冠汽车想换取一盆君子兰,人家主人还不肯卖。

    就算到不了几十万,一般品相好的君子兰,炒到几万一盆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当时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一个人棒着一盆君子兰去卖,从街头走到街尾,价格就翻了3倍。

    再想想,当年黄龙市一个普通工人一年才多少钱工资?顶了天也就一千多元,真是疯了。

    陈夏现在手上付了药厂工程款和人参采购款后,其实也就50多万现金了,有些读者还不相信陈夏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那时候怎么允许他这么有钱?

    但你们再想想,就这50多万人民币,也就只能买5、6盆君子兰,这钱多吗?

    所以说读者们不要小看八十年代,国家是真穷,老百姓也是真没钱,可是还是有一大群隐形富豪躲在水面之下,隐而不发,最后一鸣惊人。

    君子兰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有钱人是真多,几万几万拿出来都是小意思,炒作最疯狂的时候,有些人投入资金保守就有几百万元。

    陈夏甚至都认为他们是不是也是重生者?怎么比他这个正宗重生人士还有钱?

    陈夏对君子兰同样了解不多,当年都是自家老头子退休后养了几盆,还听老头子讲了当年黄龙君子兰的疯狂的故事。

    现在虽然是回到了这个八十年代,但照样两眼一摸黑。

    比如君子兰的品种有多少?如何鉴别好坏?

    关键是,现在去哪里买君子兰呀?

    总不可能整个市区去晃荡吧?人家好歹是省会城市。你一个外省的小科长到处晃荡,居委会大妈妈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人。

    不过陈夏也有自己的老办法,出了宾馆大门,叫上一辆三轮车。三轮车夫都是地头蛇,大街小巷什么事情不知道?

    “师傅,打听个事儿,你们这边哪里有卖君子兰的?”

    “哟,这地儿可多了,火车站边上、朝阳公园、老圈楼、光复路、永春路、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都有在卖,你这具体要去哪儿?”

    陈夏想了一下,“我要买最好的君子兰,你觉得去哪里能买到?”

    “那近一点的,就去朝阳公园,那边每天都有人在交易,自发形成了一个市场,要不您去瞧瞧?不行再换地儿就成。”

    “听你的,就去朝阳公园。”

    陈夏下了三轮车进到朝阳公园里,眼睛就亮了。

    哪怕是再寒冷的天气也没有阻挡那些君子兰爱好者,这里到底都是穿着棉袄哈着热气闲扯的人,很多人手上拿着,或者脚边放着一盆盆君子兰。

    陈夏穿着一件黑色长款过膝羽绒服,前胸挂着一只照相机,故意装作一副有钱人的样子,穿得破破烂烂谁理他?

    所以当他不断靠近人群,听那些君子兰迷们闲扯,顺便学习一些君子兰知识,大家看了他一眼也没反感,只当是哪家公子哥儿。

    北方人可能天生比较热情,看到一个小年轻在探头探脑到处闲逛,时不时蹲下来研究一下,就拉住了他。

    “哎,小伙子,你打哪来呀?看你面生。”

    陈夏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开玩笑道:“大爷你好,我是香江人。”

    人群中有人喊道:“哟,香江人,普通话说得挺好呀。”

    “哪里哪里,我是刚移过去的,普通话怎么可能忘记呢。”

    “小伙子,你这是想买君子兰吗?”

    行,捧哏的出现了,陈夏赶紧顺着说下去:“是啊,我家老人对君子兰非常喜爱,所以我就想买一些回去孝敬老人,各位大爷大伯能不能帮我科普一下?我是一点都不懂。”

    这群围观的人正闲无聊,又个个好为人师,于是七嘴八舌就帮陈夏科普起来。

 第261章 朝阳公园谈发财

    有个戴着眼镜的小老头,一看就像个老师的模样,摇头晃尾的给这个“香江小伙子”介绍起来。

    “瞧见没,地上放着的就有好几个品种的君子兰,这是大胜利、这是和尚、这个是染厂、还有油匠、黄技师等等,闹,那个桔子花瓣的是大花君子兰。”

    陈夏一愣:“这名字取的,也真够怪的,哈哈。”

    旁边有个中年人笑道:“这名字可都是有来头的,比如这个染厂品种,是咱这边东兴染厂陈国兴经理养殖而得名,黄技师则是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黄永年技师培育而成。”

    “那这个咧?为啥叫和尚?”

    有人在喊:“因为这个是小尼姑取的名字。”

    哈哈哈。

    眼镜老师傅骂笑道:“不要误人子弟,这和尚呀,是护国般若寺的老和尚培育出来的品种,所以我们一般就叫和尚君子兰。”

    陈夏对什么品种其实并不感兴趣,他现在有金手指,知道反正随便什么君子兰两年后都大涨,他只要随便买就行了。

    可是真要赚大钱,就必须要挑精品、名品买,所以他更关心哪一个品种好,哪种君子兰更有钱途。

    “咦,大爷们,那这么多品种的君子兰,哪个最名贵啊?”

    又有一个小老头接口道:“这可不一定,居然要看品相,不同品种都可以分为珍品、精品、佳品、良品、庸品、劣品,所以价格不是看品种,而是看品相来定。”

    陈夏天真的问道:“品相咋看呀,我也不会,各位前辈就教教我呗。”

    如果换了一个穷小子大家可能还没兴趣,但这个时代老百姓比较崇洋媚外,对外国人或者港澳台同胞都比较友好,所以大家又笑呵呵帮陈夏介绍起来。

    眼镜老人显然在这群君子兰爱好者中比较有权威,所以这次又是他主动介绍:

    “君子兰品种的鉴别,一般叶形、叶脉以及所开花朵的颜色和数量等,这些都是具有参考意义的指标。比如这叶脉,纹理清晰明了且彼此间距齐整适中的便是高端植株。

    其次讲究叶宽。正常来讲,一株发育成熟的君子兰,其叶片宽度为9~10公分左右,若长度刚好比之小3倍,那么,这样的植株品质就会很好。

    另外就是叶片的光泽度。油绿光滑的叶片是君子兰的特色,但你只要有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植株与植株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全然的光彩熠熠属上品,半亮不亮是中品,下品则是那些叶片好似沾染上灰尘一般晦暗的植株。

    叶子的薄厚,这点我们简单触摸叶片即可得到结论,质地均匀的植株为上等品。反之,就算是同一片叶子也能清楚感知到明显的凹凸,便是较次的下等植株。

    最后还有叶尖形状,君子兰植株的品种与叶片尖端的尖锐程度成反比,一般呈圆盾形状的才是品质最优的植株。

    小兄弟,讲了这么多,你听懂了多少?”

    陈夏尴尬地笑笑:“你是大师傅,我受益匪浅啊,哈哈。”

    眼镜老头也不在意,只是善良地笑笑。

    陈夏站了起来,给周围人撒了一圈香烟,趁着大家抽烟的功夫,悄悄问那个眼镜老头:

    “老师傅,我看你这水平是这个”,说完陈夏比了比大拇指,

    “我有个不请之请,我想请你帮我掌掌眼,我一天给你100元,怎么样?”

    眼镜老头吃了一惊,他一个月的退休工资也就40元,这两天下来可顶他5个月呀,傻子才不干呢。

    老头一拍大腿,开心地站了起来,主动伸出手来介绍道:

    “本人姓黄,你可以叫我老黄头,如果同志你信得过我,我保证你能收到最好的君子兰。”

    陈夏也伸手握了握,“我姓张,你可以叫我小张,那咱们就从今天开始吧。”

    老黄头很爽快,“成,那小张,你这次准备收多少盆?什么档次的?”

    “我要珍品精品,最好的,有多少要多少,不限量,不过我收购时间比较急,所以我想珍品在市场价上面加5成,精品加2成,你觉得怎么样?”

    老黄头重重点头:“那就成了,你这是天价了,两天保管你满意。”

    现在是1982年的2月份,虽然社会上喜欢君子兰的爱好者不少,但价格还没有真正被抄起来。

    便宜点的几块钱一盆,好一点的也就几十元一盆,最名贵的那批君子兰几乎没有超过500元的。

    历史真实的走向,君子兰是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有人炒了,1983年已经涨到了几百元几千元一盆。

    最疯狂的是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1985年6月份,几万元,十几万元一盆都来了。

    所以陈夏是赶在了一个好时候,这就跟后世股市要疯涨的前一夜,陈夏全仓购入。

    老黄头在这群人中很有威信,跟陈夏敲定合作,便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大声喊道:

    “大家麻溜的,把你们手上的精品珍品君子兰拿出来,我旁边这位香江同胞提价收购,有多少要多少,机会难得啊。”

    “真的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