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这样的住宿条件,相信会有相当一部分医生不愿去城区的新人民医院工作,毕竟四院的职工小区可是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的单元房,条件相当好的。

    反正去哪家医院工资都一样,留在老单位还能住上大房子,鬼才愿意去城区医院上班呢。

    但这样分摊下来,加上城区职工不住宿,职工小区也堪堪够用。

    陈夏和曾培农去查看了一下,原来属于一院的职工原则上就不动了,原来属于隔壁中学的职工宿舍楼则留给了四院,还有一些是教室改建而成。

    筒子楼里,一层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公共浴室,洗衣台全部集中在厕所这边。

    屋内没有厨房设备,烧饭只能家家户户去买煤炉了,然后堆在门口烧,这条件……

    太TM艰苦了。

    陈夏挠挠头,对曾培农说道:“曾哥,这住宿条件也太差了一点吧。”

    曾培农则一脸坏笑:“你们是享福享惯了,现在知道其他兄弟单位的艰苦了吧?你瞧我们一院的职工小区,家家都是如此,多少年都这么过来了。”

    看来老顾同志的压力很大呀,上任后得抓紧时间赚钱,新建职工小区了。

 第347章 打死不住筒子楼

    陈夏看到这样的住宿环境,心里已经凉了半截,更别说跟他的梅园比了。

    他家里现在有夫妻俩,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外婆还有陈芳,外加陈春偶尔要回来住。

    就算他有资格分两间房,加起来40个平米也不够住啊,晚上要XXOO都不能发出一丁点的声音,这个能忍?

    咋办?

    两个办法,要么每天开车大半小时,赶回梅园去住。要么就在越州城区重新买房。

    按陈夏这个性,当然是选择后者喽,毕竟这里是一个地区驻地,再怎么落后也是一座中等城市,柯镇毕竟只是一个镇。

    人往高处走嘛,城里人的生活好。

    早上有送鲜牛奶,出了新人民医院,过条马路就是最大的百货商店,再过去就是工人文化宫、电影院、儿童公园,生活相当方便。

    而且城区的学校终归要比柯镇好的,为了陈秋和陈冬考虑,也要选择一下“学区房”。

    陈秋的成绩很好,考进了柯镇高中读了高一,陈冬的成绩嘛,嗯,稳定在全班大约45名,咳咳……

    陈夏递了一根烟给曾培农:“曾哥,你在这一片熟,我想打听一下,我们医院附近有没有房子在出售的?”

    “我想想啊”,曾培农吸了一口烟,“我脑海里还真没有,这年头谁会卖房呀。回头我帮你打听打听,你想要什么样的房子?”

    “当然是大房子了,那种老台门不考虑,大杂院住户太多,是非就多。我要独门独院的房子,价格无所谓,就是一定要大。”

    越州城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1982年的时候,城区主要还是保留了明清建筑群为主,就是那种低矮的民房,白墙黑瓦,看起来非常有诗情画意。

    可是住在里面就不舒服了,平房嘛,很潮湿,尤其是江南的梅雨天,连内裤都是湿的,衣服都晾不干。

    夏天的时候房子被太阳晒一天又非常闷,冬天又四面透风非常冷。

    没有单独的厕所的,男的洗澡还能在院子里冲凉,女的只能买个木头大盆儿,坐在里面洗,非常不方便。

    陈夏才不会要住这样的房子,想想都要疯,一个台门里住上七八十来户人家,烦也烦死了。

    如果找不到好房子,他宁可辛苦点,每天来回两小时回柯镇去住。

    曾培农突然灵光一现,“你说要大房子,越大越好,我倒是记起来了。我们医院旁边没大房子,可是离我们这儿过两条街,有个“西园”空着,房子在房管所手上,你要是有关系可以去问问。”

    “西园?”

    陈夏对越州城区这块不是很熟悉,从来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

    “西园就在府山西南角,占地大概有个四、五亩的样子,因为里面有个非常漂亮的江南园林而闻名,传说原来是吴越国的皇家园林,后来明清时期成为了私家府弟,解放后曾经作为机关办公地点过,现在空着。”

    哟,这情况跟梅园有点类似嘛,唯一不同的是,梅园后来还给了李家后人,而西园一直在房管所手上。

    反正来都来了,陈夏决定去实地看一看,曾培农为了跟未来的科长搞好关系,主动做起了导游。

    西园离新人民医院并不算太远,骑自行车大概需要10分钟。

    陈夏和曾培农两人沿着解放路往南再转人民路,不一会儿就到了。

    到了地儿,陈夏先看了看周围的风水。

    这地儿不错,北边是城区规模最大的府山公园,原来是古越国的宫城,也就是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儿;西边就是环城河;南边有一条马路可以通行汽车。

    原本的历史上,如果陈夏不出现,西园还要再空上十多年,大概到了九十年代末被改造成了一个社区公园儿开放。

    两人到的时候西园门关紧着,叫了几声也没人应答,正当准备离开的时候,从不远处府山街道办事处走过来一个门卫:

    “喂,我瞧你们两个在这儿转悠半天了,干什么的?”

    曾培农指着陈夏,笑着说道:“我们两个都是医院工作的,这不是听说西园的风景很美,就想来看看。”

    老头看了一下两人的工作证,两个都是科长,态度马上就转好了。

    “西园就啥好看的?想看等着,我给你们找钥匙去。”

    得,赶紧钥匙在这位手上,陈夏掏了一包大前门出来给这个老头,跟着曾培农走进了西园里。

    西园的大门是朝东开的,进了门首先印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一个大院子,院子的南边是一个精致的小花园,传统的凉亭假山都有。

    院子的北面居然是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楼,这让陈夏非常奇怪,原本他还以为这里面的建筑应该都是传统的中式建筑为主呢。

    小洋楼是砖石建筑,不像是国内的风格,像明庐就是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而西园这座小洋楼则很像厦门鼓浪屿那边的老房子。

    想必这房子的主人原来应该是南洋华侨之类。

    小洋楼收拾得挺干净,所有地板全部是木制的,走进去非常有感觉,好像民国大户人家都住这样的房子。

    房子是呈左右对称的,中间是客厅和楼梯,左右各有三间房,这样算下来,第一层都有7个房间,陈夏家里才几口人,真要买下来,完全够住了。

    陈夏心动了。

    从2020年过来的重生者,估计很少有人不对房子动心的,毕竟几十年后这个房价太坑爹了,房价成为了大家永远的痛。

    陈夏前世有父母的赞助,所以买房的时候没有多少负担,但如果他想换一套别墅居住也是没资格的,连排屋都是六、七百万起步的,别墅都炒到千万以上了。

    “曾哥,这西园附近有没有什么好的学校近点?”

    “有呀,小学就是城区最好的鲁迅小学,往东走300米就是。初中高中都在越一中,稍微远一点点,沿着府直街骑车大概也就10分钟吧。”

    这距离还叫远?这是妥妥的市中心学区房好不好。

    陈夏已经决定了,这“西园”一定要买下来,无论多少价格都可以。

    毕竟市中心这样的花园式小洋房,在将来绝对是稀缺资源。

    明庐的花园是比较迷你的,这西园的花园可绝对够大,够精美。

 第348章 年轻人加油干吧

    四院院长办公室里,顾院长拿着电话,“嗯嗯……好,我知道了……”

    放下电话对陈夏说道:“我问了,西园的产权并不在房管所那里,在老干部局那里。”

    原来西园曾经是做为老干部们的活动中心使用,后来因为觉得位置太偏僻了,来回不方便,活动中心就改到了市中心的胜利路旁边,靠近地区机关小区的一处园林里。

    西园也就是那时候闲置下来的,一直关着门。

    陈夏从老丈人那里打听来这个消息,内心也是相当无奈啊。

    老干部局,他不熟啊,而且往往这种局办最难搞定,房管局有一定的创收任务,而且过户也相当方便,开个后门也就搞定了。

    可是这些局办的资产,谁要是敢卖那就有可能被上级调查,以为有什么私下收受呢。所以一般的局长都是不肯开这个口子,就怕惹来一身骚。

    顾院长觉得奇怪,“我说你小子打听西园干嘛?想买下来?”

    陈夏赶紧点头:“对呀,我们马上都要来城区工作了,你瞧那宿舍条件,反正我受得了,我老婆也受不了,太小了,上个厕所都要排队。”

    “放屁,我女儿可不像你这么贪图享受,你小子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很危险呀。”

    陈夏翻了个白眼,老头你伸出右手摸着自己的良心,就顾琳还不贪图享受?自家女儿的个性这小老头会不知道?

    “爸,你能不能帮忙找找关系?这西园我去看过了,里面有栋小洋房,还有一个江南园林风格的大花园,非常漂亮。到时我们可以住到一起嘛。”

    顾老头摆摆手:“我们年纪大了,和你们住到一起不合适,惹人烦,你再看看其他房子吧。”

    陈夏眼珠子一转,觉得不忽悠是不行了:

    “爸,你知道我为啥要买这园子嘛,就是因为里面房子大,住着宽畅。到时我和顾琳还要生孩子,可能一个不够起码三个,房子太小怎么住?总不能在医院职工小区里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吧。”

    老顾同志眉头挑了挑,这的确是个理由。

    职工小区他也去看了,那条件远远不能跟柯镇的四院小区比,清一色的筒子楼,像他这样年纪大点的无所谓,可是年轻人就不乐意了。

    而且女儿和女婿结婚这么久了,的确是随时都可能有小孩,如果这一家人,大人小孩都挤在筒子楼里是不行。

    得,老年人的弱点就是孩子,百试百灵。

    “走,下午我刚好要去工地看看,开着你的车,我们去西园看看,再去老干部那里找找关系。”

    “好咧!”

    两人在新人民医院的工地办完事情后,陈夏直接将来开到了西园门口,又问了对面传达室老头要了钥匙。

    顾院长对这个院子非常满意,中式的花园,南洋式的楼房,结合起来居然毫无违和感。

    关键是花园里还有一块菜地,这就让顾老头非常动心了,这将来退休了种种菜,带带小孩多好呀。

    于是心里也决定帮一下女婿,反正他也不差钱,大不了多花点钱嘛。

    结果在老干部局办公室里,局长耿仁兴非常客气,但听到要买这西园时,咂咂嘴说不出话来了。

    “老顾呀,这园子卖不卖,我这里说了不算呀,也没这先例,搞不好要犯错误。”

    陈夏则非常狗腿的在一边给两人点烟,红塔山,正宗的高档烟。

    顾老头吐了一个烟圈:“有没有什么变通的办法?价格方面好商量,我们可以溢价。”

    耿局长苦笑了一下:“老顾,你觉得这是钱的问题嘛。”

    陈夏挠挠头,看来这事要黄,只能再去找找别的地方了,可是在越州城区想再找这么个独门独院的大宅子就有点困难了,这种机会也是可遇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