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机器什么时候停机,技术人员必须什么时候修,一分钟不耽误,谁敢拖拖拉拉就让谁吃不了兜着走。

    “人力保障组”:

    如果庆丰村工人来不及生产,随时从越州药厂抽调工人支援庆丰分厂,工人数量不设上限,要多少给多少。

    反正越州药厂连年亏损,生产出来的止咳糖浆、清热解毒片、黄莲素片一直销量很差,工人还有几百个,刚好可以废物利用。

    “财务保障组”:

    财务科第一时间给庆丰分厂现款现结,绝不能拖拉,更不允许雁过拔毛。

    毕竟整个总公司都知道,庆丰分厂现在成本太高,利润率低得可怜,流动资金太少了,必要时医药公司可以帮忙申请贷款。

    开完紧张会议,由蔡红军亲自带队,立马赶赴庆丰分厂现场办公。

    鲍经理自己则拿着香江的定单函赶到了地区机关,向李书记亲自汇报,这可是出风头的时候,怎么能让别人来蹭热点呢。

    李书记听完汇报也吓了一大跳,这短短半个月内就来了第二批订单,而且一下子就要了50万粒,按现在汇率就是700多万港币呀。

    越州现在最大的出口大户,越州黄酒厂一年的出口额度也不超过200万美元,现在庆丰药厂半个月的出口额就达到了100万美元了,这是要发的节奏啊。

    看来对庆丰分厂的重视还要再上一个档次才行。

    这是一种双赢,他帮庆丰分厂保驾护航,而庆丰分厂则给他提供政绩,难道他就不想再往上升一级?

    于是在陈夏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庆丰分厂已经成为了“市属重点企业”。

    可惜陈夏这个幕后老板不能受到任何官面上的好处,否则别说一个小小总务科长了,来个副处级待遇都说不定。

    第二天,地区书记李兵权,专员韩丁泽,主管经济的副专员魏兴海、主管卫生医药系统的副专员张洪波,另外一些局办的头头脑脑们一同前往庆丰分厂视察。

    这让柯镇区的区长秦卫民、西浦公社主任斯新良都是大喜啊,尽管庆丰分厂是“市直属企业”,但毕竟是在柯镇区范围内,这里面多少可以蹭点功劳嘛。

    于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干部浩浩荡荡杀到了,这陈巧姑吓得手足无措,毕竟只是一个20岁的小姑娘,成长还是需要过程啊。

    关键时刻就要看陈亦根同志了,人家虽然没接待过这么大的干部,但做为一个农村土皇帝,多少总有点见识的。

    李书记和韩专员到每一个车间都去转了一圈,看到这么简陋的一家工厂,员工还全部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却创造出了整个地区首屈一指的出口药品。

    让这两位地区主要领导都是感概不己,再想想地区下属的那么多工厂企业,几千人的厂也有,几十人的厂也不少,却没有一家能像庆丰厂这样牛逼的。

    于是这位李书记就在现场办起了公来。

    “同志们,通过这次庆丰药厂的参观和调研,给了我们一个深深的启发呀,你们看看,这些农民兄弟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我们国家,为我们越州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人家开动脑子,主动出击,利用自己的拳头产品去赚的是外国人的钱,没有在窝里横,这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呢?

    很多工厂不在等上级分配的任务,没任务时就养着一群闲人,这样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如果哪一天厂子维护不下去,国家又不能一管到底,那怎么办?”

    做为改革派的李兵权,当然不会错过这么一个现场教育的机会,就连韩丁泽也是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些话。

    因为越州地区的国营厂已经慢慢显露出弊端了,大面积亏损已经成了定局,这也给地区财政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就像陈夏经常去买布的“湖口纺织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最后大量资金、布匹全部都积压在仓库里。

    工人的工资还要照发,发不出就到上级部门那里去讨要,甚至采取一些过激手段。

    换了谁都受不了,李兵权还好,毕竟是主管人事的行政长官,而韩丁泽这位主管经济的长官却有切肤之痛,现在大半年过去了,他手上可以用的钱几乎没有。

    而年底到了,哪怕福利没有了,工人工资要发吧?整个地区几十万工人,哪怕一人100元,这也是几千万呀。

    几千万呀,韩丁泽一想到这个数目,真想跳到环城河里去算了,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其实李书记之所以这么捧庆丰分厂,无疑透露出一点,民营经济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不是打压。

 第363章 越州药厂能卖不

    有了地区两位主要长官的鼓励和支持,鲍勇已经丧心病狂了,几乎要把越州药厂的车间给掏空了。

    把庆丰分厂用得到的机器全部都打包带走,同时把那些工人老师傅也带去了。

    李书记视察陈夏并没有出面,这种场合他出现不合适,但这并不妨碍鲍经理来找陈夏商量呀。

    “鲍经理,你这是替我当家作主了呀,我还能说啥?”

    在新人民医院的工地里,鲍勇甚至直接追了过来,可见他内心的急切。

    “臭小子,你不要占了便宜还卖乖,这么多机器,这么多工人老师傅都支援了你的庆丰分厂,而我们的要求只是让你负担起这批工人的工资,你说过不过份?”

    看到鲍经理的眼珠子都要突出来了,陈夏赶紧求饶:

    “感谢鲍大哥,鲍大爷,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这工人工资当然由我们来付喽,不过这些机器嘛。”

    “机器?机器你用着呗,算是借给你的。”

    “我能不能买下来?”

    这才是陈夏的目标,如果这些药厂的制药机器全部能以白菜价买下来,那他也可以省下好大一笔钱,而且还不怕关键时刻被人给收回去。

    鲍经理这下有点为难:

    “卖给你恐怕不行,这都是国家资产,以借给兄弟单位的名义可以,但要说变卖国有资产,这个难度太大了,反正你先用着,想用多久都可以嘛。”

    这次陈夏绝对是占便宜来,毕竟前来支援庆丰分厂的,是越州药厂的一些技术业务骨干,可不是一般的懒人们。

    80年代什么最重要?人才。

    现在庆丰分厂的农民工们,一个月已经涨到了50元,这个收入简直让越州药厂的职工们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因为产品老化,疗效不佳,思想僵化,越州药厂根本不能足量开工,没有效益就没有收入,拿什么给职工发钱?

    哪怕有工资的也不能足额发放,一个月也就十几二十元的,勉强度日可以,但这日子谁愿意过?

    这次一听去庆丰分厂帮忙,一个月给50元,多少老师傅都抢破了头,最后连药厂领导都压不住,只有通过技术评级来选择,谁技术好谁去。

    陈夏突然将鲍经理拉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里,看了看左右无人,便轻声问道:

    “鲍经理,我有个提议你想想可不可以?你看既然越州药厂活不下去了,我能不能承包?或者直接买下来?”

    鲍勇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陈夏:“去去去,越说越过份了,这种国营厂哪里是你一个私人能买的?想也别想。”

    唉,陈夏一声叹息,改革开放到底不够深入了,看来还得等越州药厂更烂一点再说吧。

    现在医药总公司已经像庆丰分厂的保姆一样了,全心投入,要啥给啥,在越州药厂老师傅的帮助下,产量马上就提高了,现在保持在一天一万粒的生产规模。

    这也辛苦了陈夏,整晚整晚把自己关在保险库里向外掏奥美拉唑片,连感冒药和咳嗽药都会停了。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这个奥美拉唑专利批下来后,他就要想办法自己办厂生产了。

    香江那边催得急,庆丰分厂用一周的时间抢出了10万粒三六胃泰,马上被以最快的速度发到了香江去了。

    龙丰药店是一天三个电话催死陈淑琴,这让她真正明白了,药品的利润有多高,生意有多好。

    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不需要陈夏这个甩手掌柜多过担心,他主要的经历还是放在了医院里。

    时间进了12月份,新人民医院不到一个月就要开业了,这是联调联试的最后关头。

    从12月开始,择期手术全部都停掉了,非急诊住院尽量往二院去,四越开始空了下来。

    幸亏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重症监护室,这种病人搬家那可真是要人命了。

    当年陈夏前世的时候也碰到过一次医院搬迁,当时江州人民医院要搬迁到新院区,从老医院到新医院的道路在后半夜全部封闭。

    整个江州市所有急救车全部待命,警车开道,一起将重症监护的病人以最快的速度转运。

    就算采取了很多应急方案,路上也只有短短15分钟的路程还是险象环生,当时陈夏就被安排在一辆救护车上,一车配备两个医生一个护士,全副武装。

    可是病人抬上车,刚出医院大门就发生了呼吸窘迫,这时候再回去也来不及了,只有催促司机以飞机起飞的速度往前跑,护士推着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陈夏不停按呼吸皮囊。

    最后连心路都停止了,后来是一路做着心肺复苏。

    幸亏全线封道,司机在市区以120码的速度飞到新院区,最后抢救及时病人也活了过来,否则又是一场医疗纠纷要发生了。

    等病人被icu的医生在院门口接走后,陈夏和另外一个医生都瘫坐在地上,两只手因为一路用力都是颤抖着的。

    真的,不做医生的人根本就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幸亏这次四院没有这类病人,真是谢天谢地了。

    哪怕有,也不管陈夏的事情了,他毕竟是个管后勤的太监总管,大事没他份,小事跑不了。

    这不,今天四院总务科仓库里的东西要开始搬迁了,杨敬业也不知道哪里神经发作了,居然要求留下一半的物资。

    这里面包括了基建材料、清洁工具、维修器械、食堂物资、订单被褥、办公用品等等,反正整个医院的破烂货都在这里了。

    仓库的班长是石雷先,那个率先向查腐bai窝安时第一个陈夏投诚的职工,现在他完全是陈夏最坚定的追随者,陈科长的吩咐绝无二话。

    “科长,怎么办?我们是不是真的要留下一半物资?”

    “杨敬业长得丑,想得挺美,留他奶奶的腿。把能搬的都搬走,给他干嘛?他不是挺能的嘛,不要听他的。以后我们跟他就是两家人了。”

    “好咧,那我们就搬了?”

    陈夏大手一挥:“都搬走,连同我们办公室所有的桌椅全部搬走,鸡毛都不给他留一根。”

    瞧瞧,这就是得罪陈夏这种年轻人的下场,人家报复起来不留情面的。

 第364章 重生已经两年半

    除了医院内物资搬迁,职工搬家也是个大问题,400多个职工要是完全靠卡车根本就来不及,所以陈夏把柯镇所有的机船全部都租来了。

    反正大家提前要搬东西的,每天去码头总务科处报名,谁先到先上船,船上东西自己看好。

    整个医院都是乱糟糟的,顾院长和顾母暂时住在梅园,陈秋和陈冬还没放假,西园也没完工。

    西园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