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亿翡翠原石、首场品鉴会都体现了他们的实力,接下来就是迅速扩张了。

    陈夏接着说道:“小姑,现在中英谈判,估计房价还会跌,谈判估计很快就能出结果,到时香江的房价肯定要跌到谷底,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慢慢收购一些黄金地段的物业。”

    “物业?买楼?买商铺?”

    陈淑琴挺奇怪的,“我们又是做珠宝,又是做医药,现在还要做房地产吗?”

    陈夏心想你知道啥呀,将来香江产业空心化,什么都没有,全靠房地产撑着,全体香江人都在为房产商打工,相当于几百万人养着几大家族,这房子能便宜嘛。

    “小姑,收购物业不但是为了增值保值,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将来开分店做打算,特别是黄金旺铺更是机会难得,有人卖我们就买,先不要管价格的涨跌。”

    香江的商铺价格和租金夸张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举一个例子,2002年,周星星同学花了3000多万买的店铺,面积大小连一张乒乓球桌也放不下。

    而1982年开始的中英关于香江回归问题的谈判,导致房价跌幅最高在70%,这时候的房价简直就是白菜价。

    可是黄金地段的黄金商铺、或者写字楼,房东不一定都会放出来,在谷底的时候人家不一定会卖。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中介一放出商铺来,不管价格马上买入,机会难得。

    哪怕后面还会跌,但跟未来的收益比起来,这种都是小意思。

    等97之前,房价涨上去了,陈夏先抛一波赚上一笔,顺便给鬼佬们助助兴,让他们走得狼狈不堪一点。

    然后在97之后趁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再去买回来,顺便替香江经济和楼市打剂强心针,这一来一去赚的差价,哇噻,陈夏的孙子的孙子都可以不用干活啦。

    陈夏觉得自己真t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圣母”了,咳咳。

    所以趁现在还是1983年的时候入场,将来绝对赚得盆满钵满,连泳池都满出来为止。

    7017k

 第397章 医学基础实验室

    陈夏可以不知道股市、汇市、期货的涨跌,这部分钱他注定赚不到了。

    不会资本炒作想成为世界首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炒房之国熏陶出来的“大韭菜”,对房价却是天然的敏感,这个钱不赚白不赚。

    要不是国内现在还没有开放房地产,他早就杀进去了,现在他空间里光是人民币就有几百万了,放着都是贬值,这可把“死要钱”给急得呀。

    买房论让陈淑琴误解了,以为这是在为将来珠宝行发展做好准备,哪想到某人纯粹就是为了赚差价。

    “行,这个没问题,我会留心的,香江只要你有钱,什么样的房子都能买到。到时你去山顶买个别墅,也让咱们家成为顶级富豪。”

    哈哈哈,陈德发在旁边笑得很开心。

    “买物业开分店,把我们的名声和实力闯出去,这样才会引起北边的注意。”

    陈夏用手指点了点一个方向,陈德发和陈淑琴都一头雾水。

    “小夏,为什么要引起北边的注意?”

    “为了我们将来以港资进入内地方便呀,我们的名声越响,就越能让内地政府重视,这样我们去投次办厂就会少很多麻烦,资金进出也能相对顺利。”

    陈德发还没理解,陈淑琴就已经懂了。

    这是包装自己,只要彩云之南和南瓜藤是香江著名企业,那么内地政府就不敢小瞧,某些权贵也不敢轻易下手,大家都要顾忌着国际影响。

    “还有啊,大姑姑家的服装厂,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我们一同投资去深真办厂,越早去内地投资,无论从经济账还是政治账,都是最划算的。内地也一定欢迎我们这样的爱国港商。”

    陈淑琴白了陈夏一眼:

    “喂,我说你怎么不像个内地人?你们不是老是喊什么爱国主义,一切都要奉献给国家吗?你怎么老是怕国家占你的便宜,怕你的资产被某些人侵吞了?”

    陈夏苦笑了一下:“我也爱国呀,所以我让你积极准备北上投资,到时我们的药厂办起来,办成国际型大药企,这不是造福我们国家嘛。

    可是资本的世界太可怕,我们陈家小胳膊小腿,真的挡不住某些人的觊觎呀,所以我的原则是我们不参与政治,可以是爱国港商,但也要防止某些人打着国家的名义假公肥私。”

    这时候大娘娘和顾琳早已经忍不住睡意,先回房间去了,灯光下,陈家老中青三代人还在不断为家族未来谋划。

    “小姑,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留心香江有没有药厂出售,奥美拉唑的专利已经申请下来了,接下来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彩云之南的利润收购药厂。

    等有机会就整体迁移到内地去投资办厂,所以设备我们要,人才我们也要,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南瓜藤要发展的第一步。

    另外,我想在内地启动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内地的研究成果估计国际主流医学界都不大会承认,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将论文投到国际知名医学期刊上,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

    陈夏这是想先下手了,澳洲的两位医学家虽然也早就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但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陈夏的空间医院里却有现成的医学类书籍和药学类书籍,书上把幽门螺旋杆菌研究都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这套理论都是多国科学家多年研究出来的成果,绝对不会被推翻,也是最权威的,不是澳洲那两个医生可以比拟的。

    配合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成果出来,那么奥美拉唑进入国际市场也就顺理成章了,不再需要像现在这样还要假借“中成药”的名义。

    关键啊,关键是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就以大姐陈春为主,这可是个诺奖级别的医学基础研究,绝对可以让她一战成名。

    而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研究,又是以郑海东郑姐夫为主,这也可以让他成为药学界的大拿。

    在国内的医学界、药学界,以及相差的学术圈就是按资论辈的地方,年轻人想出头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夏为了自己的亲姐姐,亲姐夫也是操碎了心。

    第二天,陈夏又出现在了远东医疗器械进出口公司。

    周安北经理一看陈夏来了,心里那是相当开心,回头客呀,这代表的是稳定客源,稳定的利润。

    “哟,这不是陈生嘛,你好你好,这次来又要进些什么器材?”

    陈夏想不到这位周经理记性会这么好,果然是吃这行饭的能人啊,也赶紧跟他握了握手:

    “周经理你好,上次你们公司采购的一批实验器材非常好用,这不,我还要来进一批,可得打个折呀。”

    “呵呵,好说好说,我们远东公司绝对会给老朋友内部优惠价格的,不知道这次你要哪些器材?”

    陈夏早就准备好了,拿出一张清单。

    上面写着什么超净工作台、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酶标仪、光照培养箱、真空浓缩仪、台式冷冻离心机等等

    除了这些搞基础医学研究需要的实验器材外,另外还写着需要三台最新最先进的胃镜内窥镜。

    “周经理你看,我是要搞一个医学研究实验室,这清单上估计有什么遗漏的仪器,你看着帮我补充,都要最好的货,价格可不要宰我哦,否则以后我就不来了。”

    “放心吧陈生,相信我们,绝对给你最好的咨询服务,最好的仪器,最便宜的价格,包你满意。”

    商人的话,一个字都不能信。

    就这样,陈夏花了400万港币,购置了全套的实验仪器,同时还补充了药学实验研究的耗材。郑海生的研究一直很顺利,但是消耗也是真大。

    估计这套设备运回国内,会羡慕死多少大学的教授们。

    而这些最先进的胃镜到时无偿送给国内的几家医院,让他们帮忙收集一些胃粘膜,为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提供足够的标本。

    到时让陈春抄作业嘛,如果她连这个都干不好,那就辞职不用干了,直接庆丰村跟老四作伴,一起给药厂看大门去。

    7017k

 第398章 幽门螺旋杆菌君

    陈夏这次来香江主要是“运翡翠”过来的,属于私人性质,而且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好歹是内地一位干部,要不是有探亲这个名头,想出来都难。

    所以陈夏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回去了,除了带顾琳出去逛了几次街,购买了一些衣服和化妆品外,其他也没有什么好采购的了。

    连彩云之南珠宝行的开业典礼都没有参加,时间上也不允许。

    等两公婆回到越州的时候,已经出去了10天,陈秋和陈冬的寒假都已经结束了。

    越州人民医院的业务在年后就开始上升了,门诊和住院病人呈双增长。

    八十年代的人嘛,还是有点迷信的,听说人民医院进了一台非常厉害的CT机,仿佛医院有大神坐镇一样,看病就像拜菩萨似的都来了。

    二院都快要被挤兑得没法活了。

    顾院长站在楼上,看着医院门口长长的自行车队伍,门诊楼川流不息的人群,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有病人就有业务,有业务就有钱,有钱就能盖职工小区,这是他现在心目中最大的执念。

    不过临床不管陈夏的事情,总务科长嘛,业务繁忙,这不,一转眼就跑到省城找大姐去了。

    之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这是陈春工作的地方。

    这家医院也是之江省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医院,哪怕是几十年之后,也位列全国十强医院,非常牛逼。

    那时候病人要去住院,基本上不托些关系还真的很难住进去,就连外科医生动刀,别的医院红包可能两千三千的,这里基本上都是上万起步。

    不过现在才1983年,送医生红包是不可能滴,抓到这可是要上纲上线滴,外科医生的医德还是在线的。

    消化科在住院部2号楼三楼,陈夏背着个标志性双肩包,探头探脑地到处在找自家大姐。

    这时候已经是上午11点了,按理说查房应该已经结束了。

    读者朋友们如果要去一家医院找医生朋友,或者找专家插个队看个病之类,最好不要在上午8点到10点之间去找,因为这个时候都是医院查房的时候。

    医生查房都是需要很认真的,这时候一会来个电话,一会儿门口在喊某某医生我是谁谁谁介绍过来的,这是非常不礼貌,也非常影响医生发挥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不要轻易打扰,否则到时人家医生不高兴了,人家未必会给你看。

    打着谁谁谁介绍来的旗号又如何?

    对于已经成为了专家主任医师这样的牛人,管你是谁家的亲戚还是院长的朋友,面子给了就给了,不给也就不给了。

    哪怕给了,到时CT片一看,一句我看不准,你再找找别人,你还能怎么着?

    就在陈夏找人的时候,有个小护士就一脸不高兴地问道:“喂,同志,你找什么呢?这里可是医院,规矩点。”

    “呃,我看起来很像坏人吗?”

    “像!”

    好吧,陈夏被这个小护士给打败了,“美女,我找你们科室的陈春医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