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院长一边摆弄着相机,一边悄悄把镜头移向了一边。

    镜头里只剩下顾琳一个人,正一脸傲娇地头偏向一边,一副不理睬陈夏的样子。

    “好,就这样,陈夏不要动,顾琳你眼睛看哪里?1、2、3”,咔嚓一张。

    “非常好,拍好了,相机还你。”

    顾院长一脸得意地走开了,陈夏做梦也想不到,两人的合影已经变成了顾琳的单人照,而他已经被顾院长人工PS掉了。

    四院的医生护士们在西浦公社玩好后,就此打道回府了,陈夏则留了下来。

    他还有工作没有完成,就是他统计了那些流感儿童人数后,让家长们都把那些孩子们都统一叫到了大队部。

    然后拿出听诊器和体温计亲自给孩子们看起来病来。

    最后从随身包里拿出一袋袋用纸包着的奥司他韦,根据不同体重换算出不同的药量,发给那些患病的孩子们。

    村民们都不好意思,一个劲的要给钱或者给粮食,都被陈夏劝阻了。

    陈国庆还有点着急,“老二,你这赚钱也不容易,可不能让你亏本,你还有陈秋和陈冬要养活呢。”

    陈夏不以为意:“没事的,国庆叔,我也是庆丰村的一份子,帮助乡亲们也是应该的。至于这里亏的钱,我可以去别的地方赚嘛。”

    陈亦根没说什么废话,他是村支书兼大队长,又是陈氏宗族的族长,子孙越出息,对族人越帮助,他都是支持和鼓励的。

    反过了,陈夏哪天遇到困难了,庆丰村人去帮他也是应尽的义务。

    分完药,陈夏又嘱咐了一句:

    “这些药吃三天,三天内肯定能退烧,不退烧千万要到四院来找我,不要拖。

    我也实话说了,这些药很贵,就这6小袋,我在柯镇要卖15元,或者90斤大米。

    所以以后有其他村民问起来,你们就按这个价格说,咱们村我都勉强,其他村我实在供应不起了。”

    围观的村民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看向陈夏的目光变得敬畏了许多。

    15元一份,这里起码分出去30份,这得是多少钱啊?

    那些病人家属更是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

    哪怕陈夏一定不肯收东西,在回柯镇的时候,船上也放满了鸡蛋、玉米、番薯等农家自己产的东西。

    然后一群人站在码头,依依不舍地跟他告别。

    陈夏回到柯镇后,已经有不少病人在梅园门口等着他了,陈夏还要继续卖药辛苦赚钱,

    “一晚上马马虎虎几百元钱,唉,想当年我的工资奖金一天都在1000元以上,差远啦。”

    如果被外人听到,一定会打死他这个装逼犯。

    2020年的一千元,能跟1980年的100元比吗?

    余家兄弟估计是靠倒卖达菲赚了钱,近段时间又来送过几次古董。

    陈夏也不懂得价值,他们两个其实也不懂得价值,真的假的也分不清,一个敢卖,一个敢收。

    另外,还有一些来卖药的人,也都拿出一些老物件来抵药钱,所以陈夏家里,那些坛坛罐罐,古玉宝石已经有不少了。

    字画他没敢要,这玩意儿什么造假的实在太多,每个朝代都有。

    陈夏觉得这样也不行,至少得知道真假,价格无所谓,反正这年头老物件不值钱。

    只要是真的,藏个几十年,那价格也绝对远远高于6粒达菲不是。

    但如果是假的,陈夏也得中止收购老物件,可不能让别人把自己当傻子看不是?

    有困难找虞得水,他是地头蛇人头熟,一定没错。所以陈夏拎着一大堆村民们送的土特产去了他家里。

    虞得水家。

    “我以为什么事呢,不就是个懂鉴定老物件的师傅嘛,我还真认识一个,解放前是当铺的老朝奉,这些老家伙都有真本事,什么东西被他们看一眼都八九不离十。”

    “对对,我就要找这样的老师傅,价值多少无所谓,我只要知道东西是真是假,什么朝代,稀不稀缺就行。”

    “我说你小子要这些老物件干嘛?不能吃不能用,摆在家里还占地方,也就以前的资本家和臭老九喜欢这玩意儿。”

    陈夏假装不好意思道:“嘿,这不是个人爱好嘛,我就喜欢这些瓶瓶罐罐,还有那亮晶晶的石头。”

    “你真想要,我有个主意,你也不先找人鉴定,你这一鉴定肯定会走漏风声,聪明人太多,到时你想收什么老物件,人家都抬价了,你这不是多花钱嘛。”

    陈夏听了连连点头,虞得水又靠近了说道:

    “这些老物件,每个公社,每个镇都有,那个年代抄家抄出来的,现在都堆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你真想要,你去找找关系,或者给当地一些好处,你就当收垃圾一样收走不就得了?”

    陈夏一拍大腿,大喊一声:

    “妙呀,虞哥你真是智多星,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

 第52章 古董古玩似垃圾

    在过去的那个年代,无数古玩古董都付之一炬了,但同样也有无数的古玩古董被当垃圾一样堆在仓库里,风吹雨淋无人关注。

    懂这些玩意儿价值的老人这些年已经不多了,哪怕还活着的,又有几个人有胆子,有钱去收购?

    恐怕他们的胆子和神气,已经消磨在那十年当中,现在借他们几个胆都不敢。

    陈夏前世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几个耳熟能详的“收藏家”,哪个不是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收古玩,然后发家的?

    陈夏记得看过一位名人的传记,说八十年代他收破烂,经常几毛钱,几元钱就能收到一件古董。

    后来索性开了一家垃圾收购站,走街窜巷收购古董,为他取得了第一桶金。

    现在陈夏也决定去“收垃圾”了,他以后也不想弄什么“XX博物馆”,也不考虑上电视或者出书。

    更不会学刘专家17万元去骗老百性的字画,然后上千万去卖掉。

    他就是个投机倒把的,趁现在这个最好时机大量收购,除非实在是好东西才当传家宝,其他的古董等升值以后通通卖掉。

    爽不爽?

    自己成不了富二代,争取让自己儿子成为富二代。

    柯镇是赵州西部地区的中心镇,自古以为人文和商贸发达,所以柯镇就有许多老物件被堆在了仓库里,虞得水打听来后,陈夏就决定下手了。

    巧了,主管后勤的柯镇区副区长正是秦卫民,早些天他儿子得流感来买药时,陈夏没收他钱,现在想想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区府大院里:

    “秦区长,你好你好。”

    “噢,原来是陈大夫呀,你好,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秦卫民停下了手中的笔,把陈夏迎到了沙发上。

    陈夏不好意思的笑笑,

    “秦区长,是这么回事,上寺头那边咱区里不是有一间仓库,里面堆满了许多不要用的东西,我对这些老物件有兴趣想买下来,嘿嘿,这个你看……”

    “你要那些东西干嘛,以前的人都当宝贝,其实很多都是坟头堆里扒拉出来的,不吉利,放在家里都慎得慌。

    早几年有个工作人员拿了个花瓶回去装饰,结果做了好几晚的噩梦,连夜把东西扔回了仓库,现在那个仓库都没人敢靠近。”

    “那正好,我年轻人阳气足,不怕。”

    “行吧,你要买就自己去拉,多少都归你。不过到时你给我们食堂弄个1000斤大米,你看这样成不?其实本来免费送你也行,但容易被有心人举报,不知道的以为里面有金条呢。”

    秦卫民唰唰唰写下一张纸条递给陈夏,凭这个纸条他可以去跟主管后勤的工作人员拿钥匙。

    然后自己慢慢搬运吧,爱搬多少搬多少。

    陈夏心里大喜,别说一千斤大米了,就算一万斤大米他现在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太谢谢秦区长了,那我先走了。”

    走之前,陈夏在座位上遗落了一瓶药,里面有整整50粒奥司他韦。

    管后勤的工作人员把陈夏带到了上寺头的那个仓库,这边周围没人家居住,大白天都显得有点阴森森的。

    工作人员打开门后不愿意进去,只让陈夏自己搬,反正搬完了把门锁上就行。

    陈夏给了这个工作人员一条大前门,这人就屁颠屁颠地走了,陈夏进仓库后把门关上,大笑三声。

    仓库里堆满了老物件,家具、瓷器、字画什么都有,甚至还有几尊佛像,不过都像铜一样的材料制成。

    搬开几个箱子,里面还有一些古书,居然还有一箱子古钱币。

    翻了半天,玉器有不少,都堆在一起,可是翡翠一个都不看到,尤其是像余阿狗那样品相的翡翠手镯。

    这让陈夏直喊可惜,估计都被人顺手牵羊带回家了。

    陈夏初步打扫了一下,将这些瓶瓶罐罐都收拢在一起,然后一挥手全都装进了空间医院里,准备找个时间好好让人鉴定一下。

    勤劳的小蜜蜂陈夏同志搬走了所有的老物件,、。

    第二天中午,趁休息时间,又非常勤劳地往区食堂里搬运大米,拉着个手拉车开开心心做着苦力。

    话说秦卫民昨天拿到了那些药后,心里非常惭愧。

    他有心想把药还给陈夏,但一想到家里面还有好几个得流感的亲戚,另外一个上级领导最近也需要这个药,所以不得不惭愧地收下了。

    不过他是个讲究人,既然药不准备还了,还是要帮陈夏做点事情。

    一上午他都在打电话,帮他约好了收购其他几个乡镇的老物件。

    其中最大头的是越州城区的一个仓库,管后勤的是他的老战友,两人说好了,陈夏出2000斤大米,两头大肥猪就可以把仓库搬空。

    当秦卫民把这个消息告诉陈夏后,陈夏都惊呆了,居然还有这种操作,这是逼着自己发财啊。

    秦卫民以为陈夏是在为那么多粮食发愁,便不好意思地说道:

    “陈夏,我已经是帮你争取来最好的条件了,都是兄弟单位的面子,我也不好意思砍价了。”

    “不不不,秦区长,粮食和猪肉我会去想办法的,绝对不让你为难,我实在是太高兴了,你真是我命中的贵人啊,太感谢太感谢了。”

    秦卫民这下放心了,同时想起了招待所的一个传闻:

    说陈夏有个外号叫“五碗肉”,如果不出意外就是柯镇这几十年里最大的败家子。

    否则怎么解释好好的粮食肥猪不要,去要一堆破烂货?

    陈夏向任元非请了一周的假,老任非常不满意,觉得这个小徒弟有点无组织无纪律了,才上了多少日子的班就整天请假?

    陈夏也没有不好意思,就反问了老任一句话:

    “师父,我不出去赚钱,我哪来的卤肉孝敬你呀?就凭我这28元的工资吗?”

    任元非语塞……

    一想到陈夏在暗地里做的生意,他可能真的不在乎这28元的工资,纯粹就是为了泡个单位,以防被当盲流被抓走吧。

    想到这些,老任也随他去了。

    反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小子吃肉,难道能不分给他这个师父?

    大不了出事了,他帮着去顶住吧。

 第53章 恒源当铺老朝奉

    就这样,陈夏雇了一条柴油机船,又从村里叫了几个同宗的兄弟,载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