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夏一脸黑线:“你才内科,你们全家都内科。”

    尹月娥一听也不乐意了:

    “怎么?人家毛威能动的手术,小夏就不能动了?凭什么就毛威能赢?我看小夏就不错,年轻人手脚麻利,那些老头剪个线头还要戴着老花镜找个半天,动作快得起来才怪。”

    陈夏听了乐不可吱,这“娘俩”就是贴心。

    陈振武摇摇头:

    “不对,小夏如果是用常规手术方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毛主任的对手,人家能成为国内外科一把刀,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陈夏比了比拇指:“大哥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看破了关键所在。不错,我这次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外科术式。”

    “新外科术式?”

    面对前世老爹的疑惑,陈夏又拿出纸笔来,给他好好讲解了一番腹腔镜的操作原理。

    陈振武对比着自己的人体表面问道:

    “你是说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打几个小洞,就可以不用开刀,直接做胆囊摘除术,肝切除术等,还能把这么大的瘤子一口气分离了?”

    陈夏从他那只巨大的背包里取出一盒录像带,这是他特意从协和拷贝来的。

    “来,当时的手术协和全程录相了,大哥你先看一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就让陈振武手痒了

    就看到电视里,陈夏双手拿着两个操作炳,不停的左转右转的,旁边的电视屏幕上能把体内器官和构造显得清清楚楚。

    取个胆囊只用了15分钟,取个巨大间质瘤只用了一个多小时,这些都颠覆了陈振武的三观。

    原来手术还可以这样做?

    原来不是所有手术都需要开膛破肚的?

    这就跟小孩发现了从未见过的玩具,做为外科医生,看到这么先进的机器和术式,怎么可能不眼馋呢?

    “小夏,这,这机器叫什么?我怎么从来没有看到过?”

    “这叫腹腔镜,是我们公司最新研发的,还处在实验阶段的机器,怎么样,这样动手术有意思吧,大哥,要不要来越州医院,我教你?”

    陈振武一听,马上看向了尹月娥。

    做为夫妻,尹月娥怎么会不知道丈夫的小心思:

    “想学就去吧,家里有我和妈看着,反正越州也不远,坐车也就几个小时。”

    陈振武一听,一把握住尹月娥的手:“老婆,你对我实在太好了。”

    陈夏在旁边撇撇嘴,

    这老家伙前世在单位里风光了一辈子,回家后照样被尹老太压得死死的,连买点古董都不得不动用私房钱,还要躲躲藏藏的。

    “大哥,你有驾驶证不?会开汽车不?”

    “会啊,怎么了?”

    “那还不简单,我送你一辆越野车,以后想回家一脚油门的事情,你们两个至于这么矫情嘛?啊呀~~~”

    尹月娥又是飞来一巴掌打在陈夏头上……

 第742章 陈春遭遇了危机

    陈夏决定在越州医院开一个班,就内窥镜技术先秘密培训一些医生。

    首批“学员”有吴猛超教授、陈秋、陈振武,另外越州医院的谢立平、高力,还有香江医院是重点,一口气来了6名外科医生。

    陈夏成立一个十多人的培训小组,提前将各类什么腹腔镜、胸腔镜的术式都教会给大家。

    这些都是专业医生,有些都是教授级别的,这技术其实一点就透,理论马上就能掌握。

    难就难在操作,这个就没办法了,只能多学多练,没有捷径可走。

    至于首都那些吵着喊着要跟着一起学习腔镜技术的医生们,陈夏都推说现在技术不完善,将来一定合作。

    陈夏的目标也非常明确,等“空洞实验室”将这些内窥镜研究透了,申请技术了,推广这些机器的时候,

    那这几个医生做为世界上第一批掌握操作方式的人,绝对可以在外科领域扬名海内外。

    至于那些外科老主任就算了,年纪一大把了,眼睛也花了,手也抖了,胆子也小了,新术式就不用学了。

    什么,吴猛超教授也66岁了?

    拜托,人家86岁都还在主刀手术的大神,这样的牛人华国才出几个?这个不算。

    越州医院外科方面,不说别的,光是“器官移植”和“腔镜手术”这两项先进技术,就足以成为世界一流科室了。

    这样内外科兼修,再加上那个现代化的新建医院,还有香江玛格利特医院帮着管理,陈夏觉得自己已经对得起越州人民医院。

    哪怕他现在离职,越州医院也能走上良性的自我发展道路。

    大家可以想想他的前世,要是这么会折腾,也不至于快40岁了还只是一个普通副高医生,连一点职务都没有?

    人呐,一有惰性,马上就会懒下来。

    自觉“这一世”活得太累太辛苦的陈夏,决定好好休息一下。

    旅游就是最好的休息。

    这年头国内也没啥好旅游的地方,

    你要说风景美丽的地方很多啊,可能还保留着原生态状态,比如“九寨沟”、“丽江古城”等等。

    可这些地方没有好好开发过,配套设施都跟不上,与其说是去旅游,不如说是去探险。

    其他什么长隆乐园、海洋世界、迪斯尼、方特啥的,在内地通通都看不到。

    陈夏要去旅游,当然要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了,所以目前最好的目的地只能放在国外。

    选择去国外,霉国是绝对不可能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带着顾琳去霉国,不要问为什么。

    小孩子喜欢玩沙子,陈夏又想让三胞胎多接受一些人文教育,所以一家人,再加上“保姆”陈芳一起,踏上了前往欧洲十国游的旅程。

    全程商务舱、五星级大酒店,南欧的沙滩、中欧的人文、北欧的自然风光,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玩了过去。

    顾琳因为长年要在家带小孩,所以一直没机会出去旅游,当年去曰本也是匆匆而回。

    这下好了,她也彻底放松下来了,一路美食吃个不停,吃不完都给陈夏吃,害得他真是一月胖5斤的节奏。

    陈夏一家开心了,但在临安的省一院工作的陈春最近却非常烦恼。

    在一家单位里,太出挑绝对不是啥好事,

    用老祖宗的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陈夏这个农村来的小丫头,因为靠上了香江那位爷爷的后台,现在年纪轻轻又是科室副主任,又是医院T高官,还是国家教材编审委员,世界消化病学会理事等等。

    这是要逆天的节奏?

    别说年轻医生们各种羡慕嫉妒恨,连医院里的一些老医生也看不下去了。

    人家奋斗了几十年,结果还没有一个工作几年的小姑娘有水平?有能力?这让老家伙们情何以堪?

    所以单位里暗暗就形成了一股“倒陈暗流”

    陈春知道吗?她知道,人家智商是陈夏的两倍,这点小把戏会看不出来?

    但年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遇到事情特别不能忍,不会像笑脸虎那样,表面客气虚与委蛇,结果背后找机会再捅你两刀。

    哪怕陈春这位未来的院士,现在这20多岁的年龄,同样是要发飙的。

    省一院消化内科办公室里,科会。

    科主任蒋天水拿着水杯,闭着眼睛,不知道他是睡着了还是醒着。

    其他医生都坐在一堆儿,大多数人都低着个头,显得心不在焉的样子,又显得对发言者不怎么礼貌。

    只有陈春坐在椅子上,在宣读下半年课题申报内容。

    “这次科室的课题申报,其实中蒋主任的《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思路》、唐君清医生的《消化内科相关疾病感染病菌分析》、刘家园医生的《消化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陈春在那边汇报,旁边扎堆的医生中,有人就在表示不屑:

    “哼,你们看好了,到时又是她的课题获得通过,有她在,我们都没有出头日了。”

    “就是,我的课题已经连续申报三次了,都没有在医院通过,肯定是她在从中作梗!”

    “嘘,你们小声点。”

    “怕什么,她能做,别人就不能说了?”

    坐在这堆人旁边的詹爱菊侧过头看了一眼在议论的几个医生,眼神中充满了无奈。

    詹爱菊是陈春的大学同学兼闺蜜,原来是在肾内科的,后来被陈春调到了消化内科,总想着有个助手工作方便些。

    陈春其实早就听到议论声了,但她没有停止宣读,反正她一切事情都正大光明,又没有搞背后小动作,怕什么?

    “这次医院科教科给我们的目录中,我们科室只通过了一个课题申请,就是我的《抗乙肝病毒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哗,整个科室都炸了,整个科室申报了6个课题,只通过了一个,连蒋主任的课题都被毙了,这可是多年没有过的事情。

    其实这真不是陈春的窝,实在是医院财政困难,不得不削减了全院的科题申报。

    但陈春的课题是有南瓜藤公司大力赞助的,不用医院出大头,并且课题又具有临床革命性和创造,所以才顺利通过

    不像别的医生的课题,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混点经费,混点资历将来好评职称。

    但大家才不管申请背后有什么赞助不赞助的。

 第743章 蛋糕不能吃独食

    蒋主任显然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他还是捧着自己的水杯闭着眼睛,表情不喜也不悲。

    但这么多质疑声、议论声,他都没有出口喊一句“安静”,其实也能表明他的态度。

    课题谁不想要?

    谁拿到了课题,不但意味着自己将来可以写一篇或者N篇论文,可以给自己的履历增添光彩一笔,

    也可以为自己将来竞选职务、竞聘职称,甚至在专业医学委员会兼职打下良好基础。

    这还仅仅是名,还有利。

    这年头医生的收入很少的,有了课题就有了经费,这笔钱则是有申请人掌握的。

    只要你不是贪得太过份,一般上面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有些小钱就落入了自己的口袋里。

    蛋糕只有这么一块,这么多医生都等着嗷嗷待哺,

    本来就是僧多粥少的事情,自从陈春来省一院消化内科工作后,这蛋糕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吃了。

    这其实暗暗的得罪了绝大多数的同事。

    这次连蒋主任的课题都没通过,可想而知,老头的心情也不是那么愉快的。

    陈春也没有办法,她的个性太要强了,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要退出课题申请,去讨好同事们。

    在她的眼里看来,谁的课题有意义,谁更能为医学做出贡献,谁就应该通过最后的申请,这事也能让?

    瞧瞧,这就是年轻人的思路,如果让顾伟同志来做参谋,他绝对会是另外一种意见。

    这时候刘家园医生站了起来问道:

    “陈春同志,为什么我的课题又没有通过?我已经让科教科的彭副科长审阅过,他说应该是能通过的。”

    刘家园,消化内科老资格医生了,今年56岁,离退休也不远了,一心想着在退休前搞几个课题提升一下自己的职称,将来在退休后能多拿点退休工资。

    老同志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