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过年福利怎么发,发多少的问题。

    陈夏把问卷报告的结果发给了几位领导,

    “这是我调查得出的结论,绝大多数的职工想要的年货,投票从高到低分别是:猪肉、瓜子花生、水果、海鲜这4样。”

    顾伟看了忍俊不禁,“这些人今年这是狮子大开口了?忘了去年过年才发了1斤猪肉,5斤大米,外加10块肥皂了?”

    “怎么可能忘记呢,那个臭骂呀,直接把老骆骂得抑郁了,这不,今年一听要准备过年福利直接辞职不干了”,

    费美兰医院里为数不多的女性干部,说话快人快语。

    大家都笑了起来。

 第83章 一人三十元标准

    孙副院长拿着这个调查表,有些皱眉,

    “这么多东西都要给买齐全了,这得花多少钱?费科长,我们账上能不能支付?”

    大家一起看向了费美兰。

    费美兰不紧不慢地说道:“这要看陈夏准备买多少了。”

    陈夏笑了,“我准备买多少,就看各位领导准备多少预算了,预算多就数量多点,品种上也多点。预算少就减少一点呗。”

    陈夏这个总务科长只有执行权,可没有决策权。

    张执中提议到,“我们医院有职工560人,正式工410人,临时工150人,难得今年总务科的工作积极性这么高,要不正式工一人30元,临时工一人15元的标准,怎么样?”

    顾院长表态:“我觉得张书记这个标准好,不过有一点,预算要充足一点,地区领导想从我们这里走走账,分一点年货给他们地区机关。我看就准备3万预算吧?”

    费美兰点点头,“3万元问题不大,我还希望能多发点福利呢,呵呵。”

    陈夏对这个预算没意见,反正你钱给得多就多买点,钱给得少就少买点,

    “领导们,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发票的问题,我实话实说,过年了所有物资都是紧俏化,否则骆科长当初也不会被人臭骂到抑郁,所以我要走的都不是正规单位的账,这就涉及到一个发票问题。”

    张执中不是很明白,问道:“发票咋了?无论贵了便宜了,开了就行了嘛。”

    陈夏解释道:“张书记,我的意思,我要走计划外的采购,不通过供销社,所以发票可能拿不出来。”

    哦,原来如此,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白了,陈夏准备是去玩“投机倒把”的那一套。

    顾院长问道:“你有信心搞到这么多年货吗?”

    陈夏坚定地点点头,“有信心,事实上我最近一直在找门路,就是价格要比正常贵上一点,但数量和品种上不会有大问题,另外就是没有正规发票,不知道领导能不能接受?”

    费美兰想了一下说道:“做账这事简单,我们财务是独立的,到时领导们签字认可就行。另外,单价不要太离谱,比市场价贵上一半问题不大,多了就交待不过去。”

    顾伟、张执中、孙建设点头表示同意。

    “唉,领导动动嘴,职工跑断腿呀,既然几位大领导同意了,那小的这就去准备了。”

    “哈哈哈,滚你的,如果搞不到这么多福利,不但要被职工骂得抑郁,到手的科长也飞了哦。”

    顾院长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

    水至清则无鱼,反正费美兰已经把底线划下来了,大家也不怕陈夏贪太多,能搞定这么多福利他就是大功臣。

    有点油水也是正常,一点好处不给这小子,以后那么好吃的牛肉火锅就没得吃了。

    开完会,陈夏盘算了一下,猪肉全部从西浦公社收购,从四爷爷反馈的消息来看,每斤贵2角,农民们的收购积极性非常高,这个可以算搞定了,就等过年前收购就行。

    海鲜这么大的数量在越州当地肯定搞不定,陈夏决定亲自去一趟之江东部的周山群岛,那边是原产地。

    八十年代初,周山群岛的交通非常不便,没有连岛高速,只靠两艘客货滚装轮跟大陆来往运输,运量非常有限。

    脚趾头想想都知道,那边的海鲜批发价绝对都是白菜价,运出来都利润。

    瓜子花生这个也好办,后来名震全国的“傻子瓜子”就在徽庆省无湖市,离越州也就一两天的火车路程,陈夏也决定亲自去跑了一趟采购。

    至于水果,这就有点麻烦,苹果鸭梨这些主产地都在北方,陈夏根本来不及赶过去,看来到时只能去省城找找货源,相信钞票开路,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骆加成现在在总务科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兵。

    但他也没有任何不满,只觉得退下来以后是神清气爽,浑身舒坦,准时上下班,没有吃喝交际,连血脂都降下来了。

    陈夏回到总务科后,便把接下来几天的工作都交待给了骆思成,让他做个“看守政府zong理”。

    此时已经12月底了,再有大半个月就要过年了,陈夏要全力去采购年货了。

    听到陈夏又要出差了,顾琳相当不满意,这一个多月来她几乎都看不到陈夏几面,相应的,那些零食也几乎都没了。这让大吃货怎么能忍?

    梅园里。

    陈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笑着说道:

    “还不是你那院长爸爸害的?我好好的咸鱼没得做,每天都在东奔西跑,都快累成一条狗了。”

    顾琳一边啃着大苹果,一边在翻陈夏房间里的东西。

    她已经从房间里搜出一袋牛肉干,两斤柑橘,一大盒大白兔奶糖,然后名正言顺都没收了。

    “这次去无湖大概要几天?“

    “不超过5天,要去金陵转火车,要是有高铁就好了,300公里的时速,两小时就到了。”

    “啥叫高铁?”

    “就是在高空上开的火车,像飞机一样,扇着两个大翅膀,飞呀飞。”

    “滚。”

    两个人又戏闹了半天,陈夏突然想到:“我无湖回来后要去一趟周山群岛,你有没有兴趣去看海?”

    顾琳两眼放光了,“真哒?我要去我要去,我长这么大还没看到过大海呢,啊呀,海边有没有贝壳捡?是不是可以吃椰子?现在能下海游泳吗?”

    陈夏一头黑线:“大小姐,现在是冬天,看看大海的风景可以,海鲜也能吃个饱,下海游泳也可以,准备好做一条冰冻带鱼就行。”

    小姑娘已经蹦蹦跳跳了,“反正能出去旅游就行,陈夏你对我太好了,谢谢你啊,我这就回去跟我老爸请假。”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  x【】推荐你喜欢的小说  领现金红包!

    “别说是我和单独去的,老头子肯定不会答应,你去把王红娟、孔珍珍、郭木头他们叫上,我们多去几个人,估计你爸就不会反对了。哎你慢点走,我说的话记住了没?”

    “知道啦~~~”

    说这句话的时候,顾琳人已经在大门外了。

 第84章 傻子瓜子年广久

    说起来,徽省的年广久,在改革开放史上,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从小是贫苦人家出身,年轻时先是摆地摊卖水果,后来卖板栗,结果直接被以“投机倒把罪”抓了进去。

    出来后贼心不改,又开始做起了炒瓜子的生意,每天炒几百斤瓜子,偷偷摸摸地卖,到1976的时候就赚到了一百万。

    各位,1976年的百万富翁啊,这谁敢想?

    他绝对就是建国后全国第一个“首富”,可是首富的下场往往……

    后来胆子更大了,炒瓜子小作坊很快发展到100多人的大工厂,红火一时,结果在1983年被一锅端了,再一次被以投机倒把关进了监狱。

    后来全靠老人家的开明,一而再,再而三的保他,让他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财富越来越多。

    可以说,年广久是“投机倒把界的祖宗”,地位就类似于现在的马爸爸,陈夏这种在他面前只能算是小虾米,毫不起眼。

    现在你让年广久拿个200万现金出来,对他来说完全小意思。

    可怜的陈夏东奔西跑,目前手上也只有2万元,这根本就不是等量级的。

    不过太高调也让年广久吃尽苦头,一生坎坷,晚年更发生了一出家族悲剧。

    年广久做生意,靠的不光是胆子大,而是“会做人”,比如他摆的水果摊时,允许顾客先尝后买,顾客满意的,就称几斤。不满意的,尝了不要钱。

    遇到一些难缠的顾客,买走了水果又跑来算“回头帐”,说少给了秤,或少找了钱,年广久都不计较,爽快地补水果、找钱,让顾客满意而去。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  号【】  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后来卖炒瓜子,别人买一袋后,总会问这够秤吗,他就直接抓起一大把递到他手上。

    久而久之,年广久就被买瓜子的人喊作“傻子”,他索性就注册了商标,正式改名为“傻子瓜子”。

    陈夏这次来无湖,他是知道这时候的年广久正是春风最得意的时候,而且他为人豪爽,讲义气,关键是做生意讲诚信。

    陈夏要计划外采购,炒货这一块,全中国目前只有他能供应,也不怕他坑自己。

    陈夏是第二天凌晨才到的无湖火车站。

    出了火车站,随便问一个当地人,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傻子瓜子”,纷纷帮着指路,让陈夏顺利找到了瓜子厂。

    因为已经快过年了,瓜子厂里的生意特别火爆,门口都是那些骑着二八大杠来买炒货瓜子的人,但是没有一辆来运货的大卡车。

    陈夏观察了一下,来进货的基本上都是做小生意的个体户,没有看到一个公家的“采购员”,看来那些供销社、副食品店还是更愿意去国营炒货厂去进货。

    陈夏走进“傻子瓜子”厂区,被门卫客气地拦了下来,陈夏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不一会儿,年广久亲自出来迎接了。

    年广久这时候应该40多岁的年龄,穿着一套破旧的工服,头发乱糟糟的,头上还有不少灰尘,显然他刚刚一直在炒制车间里。

    他见到陈夏,愣了一下,然后拿手擦了擦裤子,然后紧紧握着陈夏的手,用一口徽普笑着问道:

    “这位同志怎么称呼,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

    陈夏也紧紧握着这位历史风云人物的手,这是他这辈子见过的第一个活着的历史人物,还是有点小小激动的,并且是真心诚意的佩服眼前这个农民企业家,改革先躯。

    “年师傅你好,我叫陈夏,是之江省越州第四医院的总务科副科长,这次我是专门过来想跟你谈一笔生意的。”

    年广久稍稍有点诧异,因为很少有公家单位来他这里买瓜子,更何况还是一个外省的公家单位。

    但他是个内心强大的人,也没有被吓到,只是有点奇怪:“哦,难道我的大名连外省都知道了?”

    “呵呵,年师傅的大名,将来全国都会知道,而且会载入史册的。”

    “哈哈,载入史册就算了,我又不是老人家这样的伟人,陈科长是不是想买一批炒瓜子?你放心,我老年做生意绝对讲诚信,你要多少货我都可以供应,绝对不会以次充好或者缺斤少量。”

    陈夏不以为意地说道:“既然我敢从越州这么远赶过来,自然是信得过年师傅的为人,也相信你家瓜子的质量,就是这个价格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