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言为定,不许耍赖哟。”

    两人开开心心地从楼上走了下来,丝毫看不出一点紧张的样子,让李军和许瑞连呼厉害。

    “李科长,这别墅我看了很满意,不知道你们开价多少?”

    李军瞄了一眼许瑞,见他也正笑咪咪地看着自己,心里一紧,表面上仍然是笑嘻嘻地说道:

    “反正这鬼地方也没人要,2万元,你觉得怎么样?”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夏身上,2万元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几乎是一个工人不吃不喝50多年的收入,对999的人来说,都是一笔无法想像的天文数字。

    李军看到了他们三人的犹豫,赶紧解释道:

    “这个,我实话实说,这房子是价格真的不能降下去了,再便宜的话将来指不定有谁会翻老账,如果2万元这样的高价你能买下,那以后谁也说不了什么,我这边也不会有压力。”

    陈夏一想也对,价格太便宜太离谱,那就有涉嫌侵占国有资产的嫌疑了,此后十年政策还会一直变化,的确不能留下小辫子。

    其实2万元的价格是真心不贵了,就这别墅,再过30年,绝对增值超过1000倍,总价超2亿。

    “行,这价格李科长给的是低价了,我太谢谢你了。不知道这房子的产权和过户问题……”

    李军一听陈夏爽快答应,心中也挺高兴,省里三把手交待的事情终于圆满解决了,至少给领导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而且国有资产也不亏,反而给机关事务局留下了一笔小金库。

    “过户的事情简单,你提供一下户口本和工作证,有单位介绍信也行,我马上可以亲自去房管所给你过户,很快的。”

    “那就麻烦李科长了,说完,陈夏从口袋里拿出了户口本和工作证,另外还悄悄给了李军一个信封。李军一摸,心里有数了,心里别提多高了。

    “放心,过户的事情交给我。”

    陈夏在信封里放了500元钱,李军这是帮了他大忙,一点小意思感谢也是人之常情嘛,虽然这个小意思差不多是李军一年的工资了。

    下午陈夏就去机关事务局的财务科交了2万元现金,然后又跟李军一块儿来到房管所,将“明庐”的产权正式登记在了他的名下。

    从此这西湖边稀缺房源就归了陈夏个人所有。

    陈夏拿到了一张卡片样房产证后,反复看了很久,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进了空间医院里。

    又是一笔上亿资产到手,将来无论是自住还是转手都是绝佳的美事。

    “对了李科长,我想在明庐放一些东西,不知道这里的治安怎么样?”

    “哈,明庐这边你尽管放心,西边就是省府机关,另外还有一些老干部住在几个别墅里,旁边有很多军人在站岗,哪有小贼敢到北山路一带来行窃呀。”

    陈夏一听就放心了。

    “这就好,那就麻烦李科长一个事情,就是帮我在明庐的三楼窗户都装上防盗窗,另外三楼的楼梯口也用铁门封死。一切费用我都会个人承担,保证不占公家便宜。”

    李军暗暗吃惊,但也没有多问,便爽快地答应了,同时还非常“贴心”的说道,可以帮忙修理花园和打扫屋内卫生。

    果然,“大红包”的威力就是这么大。

    陈夏是想把空间里的茅台酒拿出来,放在明庐别墅的三楼自然老化。

    否则茅台酒放在空间里,几十年后拿出来还是簇新簇新的,鬼才相信你这是真品呢,到时卖给哪个傻老冒去?

    明庐短时间内也不会来居住,废物利用做个酒窖也不错。

 第114章 秘方药研制成功

    朝中有人好办事,一个敢卖,一个敢买,看房加办手续全套下来居然只用了一个下午,这效率也就温州炒房团才能比了。

    为了感谢许家兄妹的帮忙,三个人又去楼外楼吃了一餐。

    就是许媛好像对陈夏有点上心了,吃饭的时候一个劲地给他夹菜,说话都是笑咪咪的看着他,看得许瑞一直向陈夏打眼色。

    这让陈夏心中不是个滋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可没好结果。

    “姑娘,我是你这辈子都得不到的男人,别想了。”

    晚饭后陈夏要赶回越州去了,走之前,他特意去柳浪小区去看了看,瞧见自己那套房子的灯光亮着,他的心里很安慰。

    前世的老爸老妈是真拿自己当一家人了,否则按他们两人的个性,不是亲近人的馈赠绝对不会接受的。

    他也没上楼,上楼只会让他俩尴尬,就让他们好好过过二人世界吧,喊破喉咙也没事,就是不知道老爹这腰受不受得了……

    另外不知道自己重生了,1982年那个陈夏会不会如约出生……

    第二天上班,陈夏跑到了中药房,找到资格最老的中药师王鹤泉。

    王鹤泉已经60多岁了,属于返聘老专家,四院的自制中成药制剂都是他在主管,绝对的技术流大拿。

    老头还有几个看家本领,抓药都不用秤,一抓一个准。辩药只用鼻子,一闻就知道产地和质量好坏。

    中药房里,陈夏闻着眼前一大堆中草药,那种特别的气味闻着鼻子就痒,嗡声嗡气地问道:

    “王师傅,你们以前做什么大力丸、跌倒丸、乌鸡白凤丸的,都是怎么弄的?”

    王鹤泉一边抓药,一边跟着个医院最年轻的科长闲扯着。

    “以前呀,哪有什么机器,我们先要把草药烘干,再用药碾子把那些草药给碾碎了,然后再炼蜜,如果嫌蜂蜜太贵了,也可以用米糊、面糊、清膏、糖浆之类的替代,然后把草药再加进去搅拌再熬制,最后用手搓成丸子就行了。”

    陈夏听了,感觉好像工艺也不是很复杂,但是材料太麻烦了,尤其是蜂蜜,这在现在可是“奢侈品”,要大规模采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师傅,你们以前做止咳药水儿又是怎么弄的?”

    “这个不更简单?就是拿大桶子煮呗,不同的药材的药性不一样,分开煮,到时再混合在一起继续二次煮,最后往里面加点蜂蜜蔗糖之类的,过滤装瓶就行了呗。”

    陈夏笑了,“老爷子,你说得轻巧,真要做了估计还是挺麻烦的事情。”

    王鹤泉点点头,“的确,说说一套,做做一套,小陈科长,你怎么想制药啊?”

    “保密,嘿嘿,到时请王师傅帮忙指导一下,绝对亏不了你,香烟老酒管够。”

    “成,那我老头子就等着你。”

    陈夏已经打定主意了,开药厂就做丸子,到时在中药丸子里面渗上西药颗粒,这样的“复方药”保管效果扛扛的。

    关键是做中药丸子的工艺流程简单,都没啥技术含量,职工们上手快,无非就是烘干、碾碎、熬制、搓丸之类,傻子都能干。

    如果能买到一些粉碎机、泛丸锅之类就更好了,效率会成倍提高。

    买不到也没问题,现在只是拭水,目的是试探一下政策够不够开放,还有这条路走不走得通。

    实在不行,他还可以从事那份很有前途的投机倒把的工作嘛,现在有房有茅台,未来做个富家翁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果按他前世咸鱼的个性,已经不想继续努力了。

    可这是小说,主角都不想努力怎么写下去呢?

    所以,作者不得不逼着他,继续往作死折腾的道路上前进吧,当上世界首富不可能了,当上庆丰村首富应该问题不大。

    傍晚陈夏从中药房借了一整套工具,又弄了一些中草药,打算回家去试着制作一批“复方药”出来。

    路上碰到顾琳,小丫头连忙追了上来:

    “陈老二,你干什么?偷医院的东西,我叫保卫科啦。”

    “笨蛋,有没有眼力劲儿,还不赶紧帮我拿点东西,这都要掉出来了。”

    顾琳眼珠子一转:“要我帮忙也可以,我最近胃口不好,想吃山渣片。”

    “知道啦知道啦,知道的你是院长家千金,不知道的以为你是哪个饿死鬼投胎的呢,这几袋草药拎着,跟我回家,家里面你要吃的全都有了。”

    于是两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并排走在医院里,像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一样,旁边很多人都想起了之前的绯闻,都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只有他们两个还后知后觉。

    陈夏把该准备的材料全部都准备好,下午他已经想好了,这个年代因为食物匮乏,大家的肚子里都没有多少油水,吃了上顿不下顿的,这也导致胃病的发病率相当高。

    并且胃痛这病一旦犯了,整个人都会非常难受,会出现比如上腹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

    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浑身乏力,慢性便秘或腹泻,严重点就是消瘦贫血。如果再不控制,长期炎症的前提下,就会变成胃溃疡、胃癌。

    引起胃炎的原因很多,比如不良饮食、不规律饮食、经常抽烟喝酒、长期服用一些刺激性大的药物等等。

    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胃酸过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这就会出现烧心、反酸、灼痛不适等,严重了还会发生溃疡后可出现有规律的饥饿痛、夜间痛等。

    这时候先不管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反正抗酸治疗都是第一位的,效果也是立杆见影的。

    随着药物发明的增多,一开始的常用药是h2受体拮抗剂,比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后来这类药物发现副作用越来越多,就急需一种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于是药学家们又发明出来一种疗效更好的抗酸药,质子泵抑制药,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第115章 质子泵抑制剂药

    但就是这个雷尼替丁,国外也是1981年才上市,引进国内还要再等6年。

    而质子泵抑制药现在估计连研究工作还没有开始呢,陈夏赚钱的机会又来了。

    陈夏这次要搞出来的药是“奥美拉唑”,后世电视上经常放的广告:“金奥康,治胃病,就一粒。”

    金奥康,其实就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一般家庭的常备胃药。

    陈夏的打算是,用几味常用治疗胃病的中草药制成药丸,然后把金奥康的胶囊打开,倒出药粉掺杂在其中,美其名曰“复方药”。

    对外则宣称这是一种“秘方药”。

    陈夏敢保证,只要是试吃过的人,一天就能见效,到时再对比以前的治疗,大家就会认可这个秘方药的效果。

    口碑一旦做出去,销量上去了,有了固定的销售途径,陈夏再开一个药厂也就水到渠成了。

    于是傍晚在梅园里,陈夏、顾琳,再加上陈秋和陈冬,四个人一起忙活了半天,又是烘草药,又碾又是熬的。

    最后陈夏拿出一粒粒的金奥康胶囊,一粒药丸掺加一粒金奥康的药粉,再像搓汤园一样搓成一粒粒药丸子。

    半个晚上,他们制作出了50粒药丸,看着满满一桌子的药丸,陈夏笑得很贼。

    顾琳一看就明白了陈夏这笑容背后肯定藏着什么秘密:

    “陈老二,你笑得这么鸡贼,是不是这批药丸子又可以赚大钱了?我可告诉你,这工艺秘方我都知道了,你要是不给我好处,我就到处去告诉别人。”

    “你要是敢告诉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