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医院回80年-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陈夏嬉皮笑脸的样子,顾伟也特别无奈,反正他是知道,这小子是真不在乎那点工资。

    但做为长辈,他还是想让陈夏能平平安安待在医院里。外面风景虽好,但政策的反复无常让他非常担心这小子会受到冲击。

    “说得我像座山雕一样,这次找你来,是想问问,那个胃药丸真是你搞出来的?”

    陈夏有点奇怪,便警惕地回答道:“这可是我们陈家的祖传密方,我可不交出来的。”

    顾伟差点气笑了,“我们堂堂越州四院还看不上你这个小药方?真是个死要钱的,你也不怕自己撑死?我可告诉你,你公开卖药的事情已经被人举报了。”

    陈夏吃了一惊,“我靠,谁动作这么快?背后桶刀子这么利索。”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你自己不注意影响,不要怪别人抓到你小辫子。不过还好没有任何一个病人投诉你,卫生局的意思是让我们医院先自查自纠。”

    陈夏松了一口气,没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就好,万一来个投机倒把那也有点麻烦。

    “顾院长,顾伯伯,我这可是为人民服务啊,没有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怎么就不能卖呢。”

    “行了行了,你小子是什么人我会不知道?我只是告诉你,以后肯定是不能再卖药了,否则我们也保不住你,你也不要不在乎,这种事情说小了是犯点小错误,说大了就是投机倒把。”

    陈夏一听,心里这个肉疼啊,一脸苦相,急了:

    “哎,这怎么说呢?我卖药怎么了?国家又没规定私人不能卖药,那些江湖郎中不照样在自己制药自己卖,怎么偏偏轮到我就不能卖了?”

    顾伟一听就板起脸来,“你还真是个死要钱的,生产药物你有许可证吗?”

    陈夏一听,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

 第121章 被人举报卖假药

    看到陈夏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的,顾院长还是不留情面的批评道:

    “我告诉你,这种事情没有管也就没事,有人管你都是漏洞。你是不是原来还准备开药厂?”

    陈夏一下子葛优躺在沙发上,“完蛋了,连药都不让卖,那还开个屁药厂啊。”

    顾院长恨铁不成钢,“你是猪吗?不能卖药,你就不能卖营养品?”

    陈夏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嗯?”

    “嗯个屁,你要知道你卖的根本不是药,而是用蜂蜜、山药、陈皮等制成的营养品,吃了可以开胃健脾,补气益中,就跟食品厂一个意思,根本不需要药品生产许可证。”

    陈夏脑子瞬间反应过来了,“哎哎哎,对对对,我这就是营养品,谁说我是药品我就跟谁急。”

    顾老头点到为止,不再多说,相信陈夏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

    既然药品不能随意生产、贩卖,那营养品总可以吧?换个名称,比如叫蜂蜜丸总可以吧?谁规定说营养品不能卖了?还是自产自销的。

    不过是换层皮而己。

    陈夏现在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药品生产需要的手续太多,审批太多,也就预示着麻烦也多。

    但食品就不一样了,现在那些小食品厂不要太多,人家可以生产山楂片、桂花糕、大补酒,那自己生产一些“蜂蜜丸”有什么问题?

    说有问题的出来走两步,以后千万不要吃我的丸子。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后,陈夏就在想着怎么样给自己的胃药丸想个名字,以后反正不能赤果果叫“胃药丸”了。得改一个高端大气的名字。

    越州北部地区有个著名的“三六骨科”,在当地的名气非常大,陈夏这是准备来个碰瓷,也取名“三六”,以后胃药就叫“666胃泰”、止咳药就叫“666肺泰”等等。

    这些名字简单好记,一目了然,关键什么胃泰呀,肺泰呀,光从名字上就瞧不出这是一种药。

    等以后做广告,请晓庆阿姨来一句台词:“三六胃泰,666。”

    一边说一边伸出大拇指小手指,比划一个6的手势,多有趣

    这样换一层皮,当成有养生保健作用的食品卖,谁也挑不出毛病。

    同时也不怕“三六骨伤科”的传人打上门来,人家是骨科伤科,属于外科。而陈夏卖的药属于内科方面,又不抢人家饭碗。

    再说了,三六骨科目前都是一些草头郎中,也没有申请商标专利,凭什么他们可以用,自己就不能用了?

    也幸亏顾院长提醒得早,第三天,地区卫生局调查组的人找上了陈夏。

    总务科科长办公室里:

    先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你好,你是陈夏同志吗,我们是地区卫生局的,我是药监科的徐双立,我们接到举报说你在卖假药,希望你配合调查。”

    陈夏了听就不爽了,明明说好是医院自查自纠,怎么现在又出来一个调查组?

    看来举报的人在地区卫生局也有一些能量呀,这么急于整自己的,又有关系的,除了楼副院长还有谁?

    眼前这个难关必须渡过去,这种调查组的权力不小,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他们的最终意见就是“法律”,公安局是直接会采纳的,所以陈夏必须得小心应付。

    “原来是徐科长,你好,我是越州四院总务科科长陈夏,那个谁,小卫,给地区卫生局几位同志泡茶。”

    陈夏这么一个自我介绍,把徐双立吓一跳,他以为眼前的年轻人应该只是医院一个普通小职工,想不到还是个科长。

    要知道四院的科长和卫生局的科长可是平级的,在官场上,调查同僚可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所以徐双立对那个地区卫生局副局长杨敬业在心里骂得狗血淋头,来之前骗他说是四院的年轻职工。

    正是杨副局长的直接指示才成立的这个调查组,现在看来是把他放在火上烤,无论调查结果如何,他以后在卫生系统内就臭了,自己人搞自己人,叛徒这个黑锅就背起来了。

    所以徐双立也变得客气起来:

    “哎呀,不好意思陈科长,我事先不知道你的身份,是这样的,地区卫生局副局长杨敬业同志在昨天转达给我一封举报信,举报你在市场上兜售一种假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个事情我们必须要调查。”

    陈夏挑了挑眉头,徐双立毫不犹豫把幕后主使者卖了,这说明他并不是来故意整他的,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但看了看同行的其他调查组成员,保不齐里面有监视者,仍然不敢放松警惕。

    “徐科长这是公事,我懂我懂,你们想调查什么都可以,这样,你们坐一会儿,我先把今天总务科要做的事情交待一下,然后就积极配合同你们的工作,怎么样?”

    卫红星把茶泡上来了,徐双立明白陈夏要去做些准备,按理说是不允许被调查者出去的,但他有意放水,便笑着说道:

    “我们调查组绝不会影响四院的正常工作,陈科长请便,我们就等在这里。”

    这时候一个调查组的人突然开口道:“陈科长要离开一会儿不妥吧,有什么事情就在这里处理吧,反正你的办公室也够大。”

    开口的人叫医政科副科长吴克,属于杨局长的亲信,因为徐双立不属于杨敬业的人,所以他不得不安排了吴克来做钦差大臣。

    目的很明确,把陈夏干掉,至少让他科长当不成。

    陈夏笑道:“这位同志,你的意思是我已经被监视居住了,或者已经双规了?”

    吴克皱皱眉头,“那倒没有,我只是一个提议。”

    “既然我还有行动自由的权力,那为什么不能跨出这扇门,难道你是想搞到我们四院来搞冤假错案?一到就可以发号施令?”

    陈夏对这个吴克说话不留情了,他已经看出这个人是炮灰了,上纲上线谁不会?

    陈家爷爷是贫农,陈父是烈士,陈夏是工人,就这样三代“忠烈”的身份,加上科长这层皮,他还不怕一个卫生局小干部。

    徐双立低着头,一直在研究桌上的茶杯,其他几个调查组成员要么头仰天,要么看地面,反正都没吭声。

 第122章 卫生局下来调查

    陈夏嚣张的态度,让吴克涨红着脸,显得非常生气。

    但却也没有办法,这次调查不是记委出面,就代表举报的事情并无证据,也就没办法对陈夏处以强制措施。

    杨副局长其实很明白,这种事情成不了死罪,他的目标是抓住这个小辫子免去他的科长职位就行,所以调查组的级别并不高。

    陈夏也不鸟这人,直接走出了门外,急忙招呼了几个下属过来吩咐道:

    “卫红星,你马上去找宣永达主任,就说我被人举报卖假药,他们可能要去消化科调查,让他和病人统一口径,我卖的是营养品,不是药品,并且只卖出过2粒。

    盛青云,你马上去找顾院长或者张书记,就说地区卫生局副局杨敬业指示别人来收集我的黑材料了,背后应该是楼见令这老小子捣的鬼,让他们心里有数。

    吕方,你先去中药房跟王鹤泉师傅拿一些红枣、薏仁、枸杞,数量不要太多,这是我家的钥匙,你把这些药材都送到我家里,把地上其他中药全拿走,记住动作要快,分头行动。”

    三个心腹下属马上头点领命,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

    陈夏则吹着口哨,一脸无所谓的走进自己办公室里,这种调查除非捉奸在床,否则没证据能干嘛?无非就是拼了个后台嘛。

    真的自己后台靠不住,那也无所谓,离开体制去农村里,凭借着自己的金手指,还怕闯不出一片天地来?

    无论什么年代,有真本事的人都不会饿死,大不了先装几年孙子。

    徐双立和几个调查组成员坐在办公室里,等陈夏“忙完工作”,就开始了正式调查询问。

    总务科二楼小会议室里。

    调查组4个成员都拿出了纸笔进行记录,徐双立首先发问:

    “陈夏同志,请问你在近期有没有向群众出售一种药品,专门用于治疗胃炎的,每粒售价5元。”

    “没有。”

    徐双立停下笔,直视陈夏:“没有的意思是,没有出售过药物,还是说没有收过钱?”

    陈夏淡定的说:“我的意思是,我的确有卖过一些营养品,请调查组注意,那是一种营养品,绝对不是什么药物。”

    “那你能介绍一下这个营养品的配方吗?”

    “噢,这个是我祖传的秘方,所以我不能说得很详细。我只能大概说一下,我是根据一个养生方子,采用纯天然的蜂蜜、红枣、山药、陈皮等8种食材。

    然后用一种特殊的工艺制作出来的食物,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强身的功效,但这个绝对不属于药品,顶多就跟震元堂出售的大补酒一样。”

    吴克哼了一声:“你说不是药就不是药?”

    陈夏呵呵了两声:“我说了当然不算,不是有调查组的几位同志们在嘛,你们经过调查就可以知道到底是药还是营养品了。”

    徐双立又问道:“那么你这几天总共卖了多少粒你所谓的营养品?收到多少金额?”

    “没几粒,这种保健性质的营养品有些成份太名贵,5元钱一粒的价格有几个人买得起?现在才卖出去4粒,总共收到20元钱。”

    吴克真的忍不住了,厉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