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代儒将-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云谦一时目瞪口呆,他自幼习武,父亲也就是这样告诉他武学的作用和武人的天职。
只不过江陵血战之后,他侥幸逃生,在那场惨烈的屠城中,楚云谦深深的感到个人武力在沙场上的无用,从而刻苦求学,将兵书战策苦心钻研。
在军营中的数年,楚云谦又逐渐的意识到军力的强大必须依靠强盛的国力,而国力的强盛又必须依靠政治,所以他有苦心研读史书及法、墨、儒、道等各家学说,学习治国之道。
只可惜他一直是苦心自学,难有名师,往往是疑惑重重却是偏偏难以自解。现在猛然听见刘静安这番辩驳只觉得处处是理,一时间面色青红交替,不觉额上渗出密汗。
刘静安一见此状,已然知晓原因,便朗声说道:“云谦,其实武技只是武学的初级罢了,真正的武学巅峰和习武之人的追求却是武道。”
楚云谦听在耳中只觉刘静安声若洪钟,立即便心神内敛,他正色恭问道:“请问大人何为武道?”
只见刘静安神色神圣肃穆的出言:“所谓道者,即为天道。天下万物,无论是风雨雷电,亦或是人畜花草无不是在道中运转,生生不息,互依互克。武学自然不会在此之外,武技或是为了强身健体,或是为了在此乱世自保,或是为了有一效国家之力,此番种种都没有超脱于自我,所以可以为技,而不可为道。”
刘静安抬首望向明月,好似神飞天外的说道:“所谓武道,乃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修为,发掘自身潜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得自身言、行、呼、吸之间合乎与天道。技者可以身形矫健、耳听八方而眼观六路;道着则可以行若流风、心见万物,瑕疵微动则可在心中荡漾秋毫毕现。”
说到这,只见刘静安突然身形飘动,刹那间已在假山之顶,又见他微微一晃身躯,已然落座于位子之上,电光火石一般。楚云谦大惊,如果要他跃上这高于七丈的假山之顶不是不行,但要做到刘静安这样洒脱迅捷却是万万不能。
楚云谦站起身来躬身施礼道:“敢问大人,求武道而要近天道,然而天道神秘莫测,如何才能将武道近乎与天道?”
刘静安也站起身来,倚在草庐的一根柱子上,望着塘中微摇的明月倒影轻声说道:“云谦,其实天道无处不在,人在世间也都无不在追寻天道。天地万物无不是有生命的,只是要你感悟罢了!向寻常人渴望长生不死,就是在追寻天道的生生不息。”
楚云谦只觉得略有所悟,接着问道:“大人,既然要感悟万物的生命,但是又在这茫茫人海中,俗务缠身,像风雨雷电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又怎能真切的感悟?又怎么能够应用于武道”
刘静安回首看着楚云谦,清瘦白皙的面庞上展露出笑意,让人觉得如沐春风,他问道:“云谦以为现下法、道、儒、墨这些治国思想与武道是否有着联系?”
楚云谦只觉得愕然,他自然之道这位宗师级的武道大师这么问自己,自然是有着联系的,只是自己实在是不知道罢了。他只觉得脸上一热说道:“卑职愚钝,还请大人明示。”
刘静安说道:“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但又主张发展机关技术来保护自己,云谦试想这不是暗合武道主张在技击上攻守有度,武技上需要自身合意的兵器吗?”
他悠然的接着道:“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治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不是与武道的动如脱兔相似吗?而儒家的仁政、君轻民重思想,是不是又暗合武道的感受生命、感悟天命?道家的清静无为岂不是暗合武道的静如处子吗?”
刘静安微微一笑接着道:“这些治国思想可谓俗务中的俗务,均是暗合武道,云谦还认为天道难以感受?武道难以理解吗?像刚才老夫随风浮上山顶,也是在感悟这清风的生命,随着清风的脉动而行罢了。”
楚云谦在这位宗师的指点下,只觉得浑身酣畅,往日许多不明之处也豁然开朗,心中不禁兴奋异常。他开口说道:“多谢大人提点,卑职受益良多!”
刘静安也是畅叙之下心神欣悦,他说道:“武道一途,终极追求不过是简单的超越自我罢了,可是世间偏偏是超越自我困难,又有几人可以做到?你我只不过都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都在苦苦的追寻天道,入世出世皆是如此而已。”
楚云谦唯唯是诺,一时间听见这位宗师的字字珠玑,他还难以全部消化。
刘静安说道:“云谦,你武技博杂,先学了少林心法,又将各门派精华招数学了不少,加上你的自创,武技一途你已经隐隐的有融汇贯通之势,所以技击一途你当要不断总结研习,以自成武技大家。”
此时他有些可惜的接着道:“但是武道讲究心法,各派心法各有优劣特点,均是为了感悟天道。只是一般习武之人往往是重心法的经脉扩充之能,强化气力,却是忽视了心法的根本目的是在呼吸之间、运行经脉之中,吸收天地精华,感悟天道。”
刘静安再次看着楚云谦道:“以你的才智假以时日或可成武技大家,但是武道则需要心法与天分,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一旦你步入武道则可知道,武技已然无用,举手投足之间皆为天地万物之规律,皆为技击之招。老夫这有两策生平心德,一是早年武技之心德,一是近年心法之心德,今日一并赠与你,望你好生研习。”
说罢,只见在刘静安的袖口中飘出一物,电闪间已然到了楚云谦的胸前,楚云谦下意识的抬手接住,只觉双手中宛若无物,定睛一看,才发现是两策用金银丝织成的书卷,以银丝为底金丝为字,分别用工整的篆体写成。
楚云谦心中激荡,眼中一热便要下拜,只觉得身前一股阻力,硬生生的就是拜不下去,心知是刘静安所阻。
只听刘静安说道:“云谦不必如此,你此行九死一生。老夫为了社稷、为我大蜀日后留有栋梁,赠书与你,希望可以为你添些助力。你要速速准备护嫁事宜,想来北元正式提亲就在这数日之间了,你且去吧。”
楚云谦心神在激荡之下,猛地听见刘静安说北元正式提亲只在数日之间,不觉一怔,旋即明白了:既然有一封未加盖玉玺的国书,又怎会没有加盖过玉玺的国书?
楚云谦离开大司徒府已经是亥时了,街道在夜幕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寂静,路上只听见骏马清脆的蹄声和不时遇上的巡逻兵士盔甲与步伐的嚓嚓声。
雍都在月夜下那些雄伟的建筑群清晰可见,只是楚云谦现在却依旧回思着刘静安对时局、武道的指点,今夜一番畅谈,他只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护嫁之行在脉络上较之前清晰了许多,在武道上更是有若明灯在前。
环顾这月夜下的宁静,楚云谦不禁想到了席间刘静安提到的北元密使袁泽,心下不禁想到:如此月夜,这位不同凡响的密使,是否在于刘静安交锋之后,还能安寝?
大鸿胪寺的驿馆之中,元使袁泽的住处就在听涛阁,一栋红墙黑瓦的小楼矗立在层层竹林之中,雕梁画栋的小楼现在确是灯火通明。
袁泽此时正阴沉着脸在房中踱步,他心中现在是焦虑不已,刘静安给他的震撼太大了,那种在恩师面前无所遁形的感觉现在正强烈的作用在他的身上,袁泽第一次对自己是否可以完成任务而感到焦虑了。
“通通通”一阵脚步声登楼而上,一会门外有人禀报:“公子,属下有事禀报。”
袁泽在北元并没有担任具体的职务,身为国师之弟子地位超然,所以国师府的人员一般都称他为“公子”。虽然袁泽现在接受了密令,也担任了礼部侍郎一职,但是这些随从都叫惯了他“公子”。
“进来。”袁泽低声说道。
只见一名大汉走了进来略显嘶哑说道:“禀公子,已派出三名斥候高手只带口信赶往樊城,同时每个时辰放飞一只信鸽,三只信鸽已经携带密信飞往樊城。国师的答复应该在这十五天内可以到,如果信鸽出问题,那么将在月余内可以收到国师的安排。”
袁泽沉吟了一会,眼中厉芒一闪:“夜长梦多,只等十五日,如果十五日不能收到恩师手谕,我将直接出示国书要求即刻迎娶长平公主!”
………………………………
第九节 护嫁出京
第九节 护嫁出京
时间在静静的流淌着,十五天中大蜀朝野也在震惊中恢复过来,这在暗中发生了许多事。(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李飘然已经身在武关大营,武关的防卫已然重新布置,在军中、朝中平日里与石蓝枫走的很近的官员将领均遭到了在李飘然与赵元的直接指挥下的清洗。
谁也没有发现,大蜀最精锐的五万北军已经从英山大营中昼伏夜出直扑武关、临安关一线,原来的英山大营虽然操练如常,只是五万北军现在只是一万五千人的武卫军了。
潇香州大营中多了一位清瘦的老者,军务防备也是外驰内紧。大蜀的府库钱粮、军械被冠以各种货物、商号的名字,分散的逐渐向潇香州集中。
当然,如果在高空中俯瞰,北元的各路铁骑与粮械也在逐渐的向樊城一线集中……
楚云谦在这些天的深夜将刘静安赠与他的两策武籍研读了一番,只是这位宗师生平所得的武道精华还不是现在的楚云谦可以迅速融会贯通的,他只觉得武学一途无论是技击还是武道均是瀚若星海,虽是最终为百川归海、由繁入简,可是其深奥却是隐然与天地万物相联系。
尽管如此,楚云谦也是觉得这些天勤学之下,较之以往的修为已是一日千里,判若云泥了。
在白天,楚云谦与房奕时时的在后堂长时间的闭门谋划,而左军斥候营所派出的暗探也将各种消息不断的传回来了。
在楚云谦面前的一张大蜀北防通往樊城的路线图逐渐的清晰生动起来,一系列的的安排使得楚云谦渐渐地升起了强大信心。
一切都在沉静中发展着,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从大蜀宣德四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北元密使袁泽入雍都以来已经是第十八天了。
元国师福哈太的手谕如期的秘密到达了袁泽手上,而袁泽也是按照计划向文帝正式提出了和亲,自然文帝也应允了,昭告天下等事宜也按照礼制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
一时间大蜀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长平公主远嫁北元,两国联姻有望边关宁定。
不要说是百姓,就是一些官吏对所谓的石蓝枫荣光归宗,也难以明白其中的真正厉害之处。虽然这其中不乏一些智者对此表示忧虑,但也只是茶余饭后闲聊中提起,旋即就被淹没在这欢腾的大潮中。
楚云谦则顺利的晋职五品中尉,任送亲使团主将,房奕、王平责任护军都卫随行。
袁泽变成了北元迎亲使节,长平公主的出嫁日期则选择在了二月十八日,也就是在后天。
楚云谦、房奕、王平三人正坐在禁卫左军的统领衙门后堂,楚云谦问道:“元直,此次送亲使团的军士如此安排是否妥当?”
房奕字元直,楚云谦一般在私下均是称呼其字,显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