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雏可是三国第一丑男,唯有张松能与之相提并论。
这些读书人,他损人都让你觉得是夸你呢!
老九是个有心眼的人,值得我跟他学习学习。”
“哎,老八,我记得你来时的路,还说跟他学习个屁啊?”
独头虎仔细回忆了一波。
“是嘛,我还说个这话?不可能,我铁定没说过,五哥,铁定是你记错了。”
雷大头吐出嘴里的白烟,一脸正经的道。
“啊,是我记错了?”
老五独头虎陷入了自我怀疑:“不可能的,我记得你说过的。”
厅内一片恭贺之声。
秦祚明从腰间拽出单筒望远镜,双手奉上,递给川中食铁兽苏石:
“大哥,这个就当是弟弟上山投靠的见面礼,还望勿要嫌弃上不得台面。”
“这是个什么玩意?”苏石没有贸然接过来,不知道怎么弄。
“单筒望远镜,也叫千里眼。”秦祚明展示了一下如何运用。
“千里眼?”清风寨几个虎将忍不住惊叫一声。
“哈哈,还真是好东西,果然是千里眼。”
川中食铁兽苏石站在聚义厅门口,用千里眼看着外面的景色,惊喜连连。
“老九,我喜欢这个玩意。”
“大当家的,给我也瞧瞧。”
雷大头抽着烟锅子,吐了口烟气:“这小子可真舍得,也真上道啊!”
老五独头虎纵然是心中稍有芥蒂,那也不好说什么了。
毕竟都是一家人了。
最后连苏若楠都忍不住要过来看一看。
单筒望远镜这玩意新奇的很,尤其是在川中,哪有出海的人呢!
整个川中,怕不是只有蜀王府只有这么一个单筒望远镜,让秦祚明给顺手牵羊拿走了。
总之,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
重庆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大明唯一列入正史女将军的亲侄子。
一炮差点送张献忠上西天的壮举,让其声名远播。
同时也是大西皇帝张献忠,被他哄骗的想要收他为义子。
未来川中顶级军阀头子杨展的救命恩人。
大明王朝的拯救者。
清廷的埋葬者。
海洋的统治者。
大西军高层悬赏黄金百两的通缉者。
如今瓦当山清风寨九当家赛卧龙乔六,大当家川中食铁兽苏石的挚爱亲朋:
秦~祚~明!
聚义厅的后院。
秦祚明进了老道长的房间。
长眉老道给秦祚明倒了杯茶:“老九,尝尝这雅连茶。”
“雅连茶?”秦祚明端起青瓷小杯闻了闻:“未曾听闻过这种茶。”
“哈哈,就在这瓦屋山上,是一味草药,泡着喝可消渴,让人心平气和。”
长眉道长说完之后便靠在摇椅上,神色悠然。
秦祚明饮了一口,同样躺在摇椅上,阳光晒在身上,只觉得暖洋洋的。
吃饱喝足,还不用疲于奔命,他顿感心情放松。
这些逃命以及被裹挟的日子,睡在野外,夜里不时的惊醒,极度缺失的安全感,总算回来了一些。
“老九,我未曾想你还懂得道家行礼?”
秦祚明眯着眼睛,晒着阳光笑道:“我见过一个小道士,他稽首打的颇为帅气,便忍不住跟着学了两手。”
他也不知道那小道士张自演逃脱一路顺利不,还有其他人是否顺顺利利。
总之,逃出成都后,所有的事情便不受秦祚明的掌控了。
“贫道觉得你小子方才锋芒毕露,可不像是久居人下的人。”
听到这番敲打的话秦祚明笑了笑:
“道长不瞒你说,这小小的瓦当山,我当真是看不上的,
我只是想要试验一二,看看我的训练法子有没有效。”
“哦?”
长眉道长还以为他会极力掩饰呢,不曾想说的如此直白,让他一时间不好接话。
“嗯,瓦当山的盘子太小了,所以道长不必担忧我会篡位,更何况将来大家都是盟友。”
“呵,看样子你心中早有规划,若不是若楠她把你强行邀请回来,想必你早就该回家了。”
长眉道长放下手中的茶杯:“这两个人都是好孩子。”
“嗯,我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若我将来能成事,帮过我的人,我定然会帮他一把。”
秦祚明同样放下自己手中的茶杯:“因为我清楚谁是我的朋友,谁是我的敌人。”
“那贫道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苏若楠在就派人回来通过气,秦祚明路上的表现他也早就知晓。
观其行为,对朝廷满是失望之情,但是对百姓却是颇多照顾。
现在长眉不过是想要敲打敲打他,让他不要锋芒毕露。
不曾想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瓦当山,只想把这里当做一个跳板。
“对了,贫道要提醒你一声,想走的时候最好说一声,不要自己乱闯。”
长眉老道的手指敲着自己椅子道:“瓦屋山会经常起雾,不知道路的人乱走,纵然有罗盘也不好使,容易晕死在山里出不来。”
秦祚明根据蚕丛的石雕推测瓦当山铜矿不少,否则怎么会有先民制作青铜面具呢?
至于指南针不好用,那一定是山中有磁场干扰。
要么是山中有强磁,要么就是山中含铁量的岩石极多,导致指南针失灵。
“多谢道长提醒,我自是要在山上待上一段时间,避避风头。”
秦祚明把腰间的刘家玉佩拿出来,放在桌上:
“事到如今,长眉道长,我不装了,我摊牌了,这便是我真实身份,还望道长能够帮我保密。”
长眉道长从竹桌上捡起那玉佩瞧了瞧,入手温润,一看就是极好,且把玩了很多年。
他又放在鼻尖闻了闻,没有血腥气和臭气,证明不是杀人越货,亦或者是从坟里扒出来的。
“贫道就知道你小子霸气外露是有底气的,一看就是有大族底蕴。”
长眉道长也没有把玉佩还给秦祚明:“你就在山上好生待着,贫道自会保你无恙。”
要是小旗官郑路在现场旁听,铁定会说:“总旗大人,你就是个老骗子!”
第0083章 瓦当山大管家
秦祚明自己都觉得跟老道士说的那番话十分真诚,至于有假话吗?
那铁定有。
谁聊天总说真话啊,这不是给自己,给别人找不痛快嘛!
什么叫看不上清风寨?
秦祚明很是看得上,而且非常惦记。
就算他回到自家姑姑那里,面对的就是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的境地!
三个哥哥和两个外甥,再加上旧将手底下统帅的兵马,都有着极大的空缺。
就算他们不想吃空饷,也没有太多招人的地方。
这些年接连战败,折损在姑姑手里的精壮士卒可是不少,尤其都是姑姑她自己掏钱培养的。
清风寨想要招人扩大实力,就算秦祚明的姑姑想要扩大自身的规模,那周遭也是没有多少适龄当兵的人。
别看秦祚明嘴上说的无比大气,看不上眼。
可是来山寨之前,就想好了要拿下这个山寨。
连人带马迟早它得姓秦!
否则他方才也不会那么费劲扒拉的,给山寨指出一条明确的道路。
长眉道长眯着眼睛笑了笑:“能在这乱世当中,有个避难之处,也是不错。”
“对了,道长,我有一事不明。”秦祚明直接问道:
“这瓦屋山明明是道家源头,有和尚来此建庙,你怎么不去驱赶他们?”
“他们寺庙内有武僧,赶走也不是不行,况且有了朝廷的禁令,他们自然是占得光明正大。
待到乱世来了,先让大家活下去才是正道。
我把这群和尚又能赶到哪里去,况且本就人烟稀少,莫不如让他们种田交粮食。”
“在下佩服。”秦祚明重新靠在摇椅上:“道长,这瓦屋山上有多少户,多少人啊?”
“你要做什么?”
“作为一名军师,我自然是要熟悉掌握山上的情况,才能实事求是的制定我的计划。”
“嗯。”
长眉道长点点头,这个军师可比赛凤雏莫右用要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他起身走到桌子旁,从一旁拿出蓝色封皮的册子,递给秦祚明:
“你自己瞧瞧,回头把你们二十五个人登记上。”
秦祚明接过花名册,清风寨人丁册。
翻开第一页,还有个序言,这是秦祚明没有想到的。
祖上是三苏,一直延续至今。
大抵就是天启末年,陕西全境灾荒不断,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虫灾,禾苗枯焦,饿殍遍野。
大明随着财政的进一步拮据,赈济成为空谈,农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铤而走险。
自那次大起义后,川中也受到了影响,开始有匪徒作乱,朝廷也不能剿灭。
苏家便搬进山中,创下这清风寨的历史叙述。
这些年来,经历过械斗、疾病、开拓,在山中迷路失踪,苏家长兄就留下一子一女,还有他们两兄弟父亲的侧室。
秦祚明翻开了薄薄一页纸,确是一个家族近二十年的奋斗史。
等他从头翻完了名册,仔细一核算。
十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只有一千八百一十二人,再加上新来的二十五个人。
如今整个瓦屋山山顶上有一千八百三十七人,包括老幼,包括和尚,还包括那些信奉青衣神的人。
这些信奉青衣神的人,除了本地蜀人,大多是蜀人与楚人的后代。
秦灭楚后,秦始皇把楚王家族迁徙到这里,以免作乱。
整体而言,瓦屋山就是一个不算大的村子。
秦祚明隐约记得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大抵是一平方千米人口密度在千人左右。
“那寨子当中有什么物资?”
秦祚明合上人丁册,然后进行开口询问道。
长眉道长又取出来一个册子:“喏,自己看看。”
至于收租子的记载册子,他又放回柜子当中。
秦祚明先是看了看粮食的储备,还算不错,这些年是有积累的。
至少不是白手起家,怨不得苏若楠这个小娘们会选择钓鱼,然后再以吃食引诱。
看来是有底气的。
这下子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至于盔甲,总归只有十九副,刀枪剑戟也不多。
倒是制作的弓有不少,这个地势作战,也适合用弓弩防守。
秦祚明合上册子,还给老道士,拿起册子道:“长眉道长,我就不打扰了。”
“自便。”长眉道长端起青瓷小杯饮了口茶。
聚义厅的偏厅内,一行人吃的撑的慌,正坐在那里休息。
秦祚明拿着册子走了进去。
一锅的猪肉已经剩下不多的东西,至于那盆米饭,已经没了,被木铲子刮得很干净。
光盘行动,没有丝毫浪费。
为首的老丈起身道:“秦公子,不,乔公子,你回来了。”
秦祚明把册子递给邵明俊:“把所有人的信息都登记在册。”
邵明俊倒是没有推辞,接过册子,翻到最新页,开始做好记录。
“乔公子,我们这算是在这定居下来了?”老丈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关心以后的日子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