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近代国士-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的,您说士兵应该排成紧密地方阵,同时举枪、开枪、退后一步、退膛、上弹、再射击……”教官忽然打断道:“没有错!正是这种战术,才使得我们先是战胜丹麦、然后奥地利、最后法兰西第三帝国!”

    “这点我不否认,但您有考虑过士兵毫无遮拦地面对着敌军的火力,与因此所产生的伤亡么?”

    “为国捐躯是士兵的使命。”教官强硬地回答道。

    “如果捐躯是他们的使命的话,那么作为一名军官,他的使命则是尽可能把士兵们送回他们的家乡、亲人,而不是地狱!”刘裕口中毫不留情。

    “胡言乱语!打仗怎么可能没有伤亡?”教官被激怒了,他大声喊道,甚至脸部肌肉有些扭曲。原本梳得整齐的仁丹胡也随之一抖、一抖。

    “教官我想请问,在普法战争中法军一个营一千人每分钟能射多少子弹?”

    就算是在激怒下,教官依然没有放弃德国人的严谨,他皱着眉头算了算,道:“法军精锐步兵平均八秒一枪;每分钟可射七枪左右。而普通步兵则在六枪左右。我们普鲁士军队一般可以做到八枪。”

    “一人七、八枪、那么也就是说一千人一分钟可射七千子弹。如果都排成整齐的阵型正面同时开火,那么是否一分钟内双方的一个营的第一列几乎毫无幸免,而双方将各损失二百余人?”

    “嗯……以我的经验,确实如此。”

    “好的,我印象当统一战争中还并没有使用机关枪吧?”

    “没有,那不过是一群无所事事的科学家的玩具。真正决定战场的还是步枪、士兵、大炮!”教官嗤声道。

    “可是‘玩具’马克沁机枪却能在一分钟之*出6oo子弹,相当于九十个步兵的火力输出。以此类推十挺马克沁机枪就能抵挡一千人的部队,而且由于马克沁机枪操作时不需要枪手直立,而是可以卧倒,再加上目标零散,使得他们的被射中率相当的低。所以在不考虑火炮的情况下,十挺马克沁机枪就能在火力上压制一个营,而十三挺则可以阻挡住敌人的白刃冲锋。

    更不用说如今的射炮的射是当初大炮的十倍!步兵不仅要面对疯狂的机枪,更要承受比前辈多十倍的炮弹!在这样的情况下,排着整齐的方阵只能像镰刀割麦子一样,被一片片割倒!”

    刘裕一番话说得教官是哑口无言,一番很简单的算术题就把他的一切辩论堵在了嘴里。虽然动摇,但长久以来的思想,加上对德军疯狂的信任,让他还是无法接受一个中国人提出的战术看法;“……对此你的看法是?”

    “既然集中阵型已经不符合时代,那么未来的进攻必然是以数人小组、或单兵组成,而军队则必须大量地扩充马克沁机枪;他们将是最有威慑力的战场武器。同时,冲锋也不应站得笔直,而是尽量弓着身子,缩小体积和被击中的概率。”

    “………………我承认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而我暂时也无法想出能驳倒你的谬论的话。不过你要想想,你所想的自然会有人在参谋部提出,而之所以没有被采纳,自然是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所以,中国人,不要太高看自己,更不要轻视任何人!”

    刘裕知道教官的想法已经被一定地动摇,而且既然自己的目的达到,那么也不宜去无益地过于得罪人。他听后微微点头,然后便一言不地重新坐下了。

    果然,附近的同学都对他投来惊讶的眼光。

    下课后,刘裕现那些原本有着一定歧视中国人倾向的同学并没有像往常大声嘲讽亚洲,而是一个个聚在一起讨论着刘裕所提出的看法。

    刘裕知道,自己中国人的外来者身份是很难真正被德国人接受的,甚至在学校内自己也会渐渐被孤立起来。唯一能够改变这一点的,就是展现自己的才能,让学生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子。

    另一个目的则是希望自己对未来战术变化的了解能帮上自己的同学。刘裕还没有疯狂到相信德意志帝国会因为自己的话而修改步兵战术,但自己至少能够给同学们提一个醒。

    而且,中国想要迅展是离不开外界支持的;中国沉睡了那么久、错过了那么多次机会,以致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已经无法通过自身展来获得强国地位和实力。在这一点上,就需要一个与中国友善的国家了。一战德国必败,但现在与德国人搞好关系,通过同学们认识更多的德军中、下级军官,那么对将来的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想到这里,刘裕的脑海中忽然闪现出了一个留着小胡子的奥地利人……
………………………………

第五章 探亲

    第五章探亲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时间也到了六月的夏天。凉爽的春风被盛夏的炙热阳光取代,而学员们也得到了十五天的探亲假。

    赫尔曼知道刘裕在德国没有亲人,因此很热情地邀请他去科隆做客,按赫尔曼的说法,就是要让他的家人都见识见识‘中国最杰出的青年’。

    两人此刻正站在柏林街角的一处玻璃前,眼睛死死地盯住窗内的物品。

    “唉……”

    赫尔曼长叹一声,而刘裕则在一旁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

    赫尔曼无奈地拿出钱包,里面全加起来有七个金马克。他犹豫地思考着,眼睛不断在钱包和窗内的物品间移动。终于,在第十五次叹气后,他艰难地移动着自己的脚步,一点一点地朝商店门口走去……

    十五分钟后,赫尔曼一脸苍白地走了出来;空空的钱包换来了一个油布包裹。

    在前往柏林火车站的路上,上两人都没有说话;赫尔曼是死死地握着那个包裹,而刘裕则只能很无奈地走在一旁。

    一直到火车开到了波茨坦,赫夫曼嘴中才蹦出第一句话:“以后我再也不相信那个丫头了!!”

    “朋友,你应该知道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信的生物。”刘裕似乎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可……唉……那可是我半年的生活费啊!”说罢赫尔曼又是长叹一声。

    “就当是交了学费算了,也让你有一个深刻的记忆!”

    “你倒是看得很开,你这个幸运的家伙!”赫尔曼酸酸地看着刘裕,有些嫉妒地说道。

    “是啊,本人只有一个姐姐,没有妹妹。”刘裕奸笑地摊了摊手。

    “妹妹……是哥哥的克星啊…………”除了感叹赫尔曼还能干什么。

    说着说着,火车的车厢被轻轻打开了,一个穿着农家服饰的小女孩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朵朵漂亮的鲜花。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身上一件破旧的灰色长裙,棕色到肩的头上满是灰尘。只有那双大大的眼睛透着纯真。

    “先生,请买一朵吧,淑女们都会很喜欢的。”脏脏的小手将鲜花伸到每一个乘客的身前,但却只得到一个个失望的回答。

    一个个地走过来,到了赫尔曼他们的座位,小女孩再一次鼓起勇气地问道:“军官先生,请买一束花吧;只要一个芬尼。”

    还在生闷气的赫夫曼伸手摇了摇,而就在小女孩失望地转身时,一个带有轻微口音的声音喊住了她:“给我来十束。”

    女孩扭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从没有见过类似长相的人;略微黄的皮肤、相对欧洲人而言显得缺乏菱角的脸、有着奇怪的五官的青年穿着一件没有袖章的军官服,正微笑地看着自己。

    虽然有些害怕这个人的长相,但小女孩还是急忙走了过来,将手中的花朵递到刘裕的眼前,小声问道:“先生请挑选一下,只要一个芬尼的。您看,这些花朵多么漂亮啊!”

    出现在刘裕眼前的是一朵朵鲜艳又高雅的郁金香。他仔细看了看后,挑了几束黄色和紫色的花朵,付了十个芬尼。

    见赫尔曼看向自己,刘裕解释道;“见伯父伯母的几个小见面礼。”

    小小的相遇谁都没有在意。

    火车开了十二个多小时,下午三点钟开车,等到到达科隆后已经是凌晨四点左右了。

    乘客们打着哈欠的从行李架上拿下行礼,睡眼朦胧地拎着大包小包的行礼很有秩序地排成一条条长队,慢慢地走下了火车。

    等刘裕和赫尔曼终于下了火车后,已经是五点钟了。天色还非常昏暗,清晨的气温不是很高,再加上身上的露水让人一下车就感到很凉爽的感觉。

    拎着行李箱走出站台,他们在街上借着那一丝月光和周边的路灯,在朝火车站门外的马车聚集点前进。

    …………………………………………………………………………………………

    坐在一百年前的‘的士’里,刘裕忍不住好奇的打量着马车;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上马车,感受着车轮在石子路上不断颠簸的感觉,和车厢内那些复杂的雕刻,再加上车外悬挂着的煤油灯,给了他一种很新奇的体验。一旁的赫尔曼早已又陷入了梦乡,而刘裕则仿佛好奇宝宝一般将头伸出窗口,不断观望着周围的建筑。

    路过了出名的科隆大教堂,马车缓缓驶出了市中心。

    赫尔曼的家在郊区靠近乡下一带,有着自己的庄园和森林。听他小时候说经常能在森林里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而每一次父亲跟爷爷出去打猎,都会带回不少的猎物。

    一个多小时后马车驶入了一条林间小道,顺着小路渐渐一闪巨大的木门出现在前方。

    马车停在门前,车夫摇了摇铜铃,出了特有的叮铛声,不一会儿门就被打开了,一名少年提着灯走了出来,打着哈欠问道:“哪位客人来访?”

    马车车夫还未来得及答话,就见马车车门被猛地打开了,刚刚还睡得和死猪一样的赫尔曼跳了下来,大步上前道:“啊哈哈,总算是到家啦!!”

    “赫尔曼少爷!”少年惊喜道,急忙让开了道路。

    赫尔曼看见青年后开心道:“伯恩家的卡斯帕也长大了,回头请你喝酒!”

    “呵呵少爷,那你可就喝不过我了!”

    “嗯?我半年前出门时你才刚刚满十六岁,怎么可能酒量好?”

    少年有些得意地笑了笑:“我父亲十岁的时候就那啤酒灌我了。”

    “……那个老混蛋!”赫尔曼开玩笑地骂了句,拍了拍卡斯帕的肩道:“好好干事,我先进去了。”

    “好的少爷,老爷知道您回来一定会开心的。”

    马车车轮继续滚动着,在进入大门又跑了二百余米左右后,终于来到了一座庞大的庄园前。此时已经是六点半了,太阳公公已经开始上班,那晨光洒落在庄园上,将白色的墙壁染成了鲜艳的橙色。

    刘裕仰着脑袋打量着这座明显洛可可式风格的建筑,粗略估计这四层楼的庄园起码占地二亩左右。

    走上雪白的台阶,自有佣人上前帮忙从马车上卸下行李。

    ‘叮咚!’

    门铃刚被敲响就被打开了,里面一名穿着丝绸睡衣的少*妇惊喜地一把抱住赫尔曼,开心道:“我的小赫佛回来了!”

    “妈,我还带了一个同学。”似乎是觉得在刘裕面前有点丢脸,赫尔曼急忙小声提醒道。

    “啊?哈哈,这里非常欢迎你,赫佛的朋友。”少*妇松开赫尔曼后看到了刘裕,丝毫没有惊讶于他是中国人,非常热情地握了握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