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为光禄大夫,授纳税光荣户与模范户于袁家,令河南有司用公款在其宅邸前建造相应牌坊,以示荣光,另外,传谕河南官员,士子们参加徭役可以,考试以后再考,都没问题。”

    “是!臣代家父谢陛下隆恩。”

    袁可立回了一句。

    方从哲的笑容渐渐收住,复又渐渐堆砌起来:“陛下圣明!如果天下士绅若都能向归德府的士绅一样主动纳粮当差,又何必要大费周章,是值得称赞。”

    “什么,陛下说我们主动当差服徭役的行为很好,还升老夫官?!不是,陛下不觉得这这读书人、大官绅服徭役,与庶民一样,天天夯土凿石,很丢朝廷的脸面吗?!”

    袁淮不解地问道。

    “陛下说这是很光荣的事,赐了您袁家两块匾额,一个是纳税光荣户,一个是模范户还要在贵府门前立这两道牌坊!以示荣光!”

    祝忠鹏回道。

 第三百五十九章 立斩生员与西厂收税

    袁淮听后张口欲言,但又不敢,只得将拐杖往青石板上猛敲,他实在是不敢想象,自己堂堂尚书门第,竟要在家门前由官府立两块高高的牌坊是什么感觉,他总觉得,这样的话,他袁家会在同乡士族面前抬不起头来。

    但袁淮自然不敢违拗,他还是知道分寸的。

    不过,也因为皇帝没在意这些,所以,他接下来倒也没再去服徭役,而是回了府里,交了还未通过做工抵消的徭役银。

    他袁家本来就不缺钱,真要体面,也是完全可以拿钱买的。

    侯恪与杨东来等士绅也因为皇帝说劳动光荣、读书人劳动不丢脸还值得鼓励,使得他们无法通过主动服徭役的事,让皇帝妥协,所以就放弃了通过主动服徭役的方式来反抗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

    毕竟服徭役的确挺累的,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四体不勤、出门都要做滑竿的读书人而言。

    而生员们也没再主动服徭役,交了徭役银,老老实实地继续参考,倒也真的没有罢考的勇气。

    没多久,袁府大门前的“纳税光荣户”和“模范户”牌坊便被加班加点地赶制好。

    因为皇帝还要求西厂的人到了归德以后,要来这里参观,所以,归德知府祝忠鹏不得不连夜让人凿石建造这牌坊。

    袁淮看着这牌坊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停地唉声叹气。

    “士绅优免是太祖朝就开始的事,如今却要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甚至还提倡士绅力役劳动,岂有这样的道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何时,庄稼汉才做的事竟也值得表彰,竟还要立牌坊,袁老太公,以我看,这是在羞辱贵府呀,也不知道是谁给陛下出的此主意,竟这么阴狠!?”

    侯恪也在这时候走了过来,看了袁家的大牌坊一眼,说着就替袁家打抱不平。

    “老夫已经通过跟在我家大郎身边的清客知道,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是当今元辅主动提出来的,还有在归德府先推行,也是他提议的,还有这牌坊,也是因他的言辞而立!”

    袁淮说着就感叹道:“当今陛下锐意革新,而我们这元辅就迎合其心,动我士绅之利,而且因他方家乃是商籍,早年是浙商,后又挂籍京师,如今已定居京师,但依旧是商户,何况现在又参股官营,所以就不肯动商籍士绅之商利,而只动我们这些民籍士绅之地利!”

    “可恶的方贼!此人之奸甚于严分宜!清丈田亩、摊丁入亩,这些最伤我民籍士绅的新政,都是他为首揆时所立,如今又来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此人为迎合帝意,真是变着法的剥夺我民籍士绅之利,何时,我民籍士绅的人能为元辅,扳倒方党,即便陛下到时候还要敛财于国库,那到时候就改革商税,加征商税,商税加征,国库收入绝对充盈数倍!陛下在调集九边大军去辽东比武十次,都耗得起!”

    侯恪不由得骂道。

    “可如今是方党为代表的商籍士绅把持朝政,这次来河南归德的西厂总督朱燮元也是商籍出身,与松江徐阁老有亲,如此就可见一斑!”

    袁淮说道。

    “唉!”

    侯恪叹了一口气。

    ……

    朱燮元带着西厂的人在接下来不久就到了归德府,并特地在袁家牌坊前,召集官员士绅宣达了取消官绅优免之旨,并下达接下来开始要官绅一体按庶民地主纳粮标准纳粮的政令。

    “这有悖祖制!这是苛政!部堂明鉴,士绅岂能与庶民一体,儒士岂能不礼待,这还是圣明仁善之朝吗!”

    不过,在朱燮元宣达旨令后不久,还是有激进的生员吕逊等站了出来,振臂呼喊着,质问着。

    朱燮元与徐光启有亲,又受方从哲重视,且是商籍士绅出身,所以,他对归德府的世家大族与士绅阶层没什么情感与利益上的纠葛,而为了让上面满意,他也知道自己必须严格执行新政。

    所以,朱燮元当即对随行而来的河南巡抚李标和提学使倪元璐吩咐道:“着人将大声喧哗、诽谤朝政者拿下!革除功名,请出王命旗牌,立斩!”

    “是!”

    李松和倪元璐因此忙回了一句。

    于是,吕逊等生员便被河南巡抚标营标兵拖了下去,而倪元璐也着自己提学使衙门的军士夺去了这些生员的方巾。

    吕逊等人则因此大骂:“奸臣!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咔擦!

    尽管这些吕逊这些人不停大骂,但还是被立斩于市。

    而接下来,整个袁家牌坊一带再次安静了下来,士绅阶层里的极端激进者被砍以后,没人再敢言语。

    朱燮元倒也对骂他奸臣的话充耳不闻。

    作为曾是五省经略的他是带兵的出身,早就有了杀伐果断的心性,自然不会因此动容。

    这年头,凡加入西厂的人都不好惹,无论文臣还是武将。

    “现在开始征收,巡抚以下河南所有文武官员予以配合,且先从归德府开始,归德知府祝忠鹏,你即刻取归德府鱼鳞册与户册来,与西厂对正。”

    朱燮元吩咐道。

    于是,西厂便正式根据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新政在归德府开始征收粮赋。

    首先被催缴的是袁府。

    “作孽呀!作孽呀!我袁家何时缴纳过这样多的田赋啊!”

    而现在,袁淮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侯家的新粮被运了出来,且因此哭嚎了起来。

    对于袁淮而言,缴纳这么多粮赋给朝廷,的确算是剜心之痛。

    接下来则是侯府。

    即被杖毙的御史侯恂的家族,也是归德府的官僚大家族。

    侯府如今的家主就是侯恪。

    侯恪本想拖一拖,结果,就因为他这么一拖,当晚,西厂就直接包围了他的府邸。

    “开门,西厂收税!”

    随着山呼海啸一样的喊声出现,在西厂供职的贺世贤与麻承恩等骄兵悍将就直接闯了进来。

    “你们是什么人,敢闯我侯家,滚出去!”

    年少的侯方域因此气得大骂。

    贺世贤则直接一刀过去将侯方域斩首在地,并道:“侯家是要抗税吗!其家主赶紧出来,缴税!”

    “朝宗!你,你,是叔父害了你呀!”

    侯恪这时候因为看见侯方域被杀而急忙跑了过来,且不由得大喊道:“开仓房!把粮食给他们!”

    接着,侯恪就大骂起来:“方从哲!你这个大奸臣!你也是士绅达宦,何必如此让你的人这么严酷的对待我们!”

 第三百六十章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推行后

    接下来,归德府的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推行的还算顺利。

    虽然官绅们的怨愤很大,但摄于皇权威严,也都没敢激烈对抗。

    至始至终只是几个生员掉了脑袋,然后就是侯府公子侯方域因为年少不知道利害,而成了西厂旗校的刀下亡魂。

    事实上,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对官绅们而言,也就比以前多缴纳了一份徭役银和优免的粮赋而已,损失并不大。

    因为大明的田赋本就不高,所以,田亩众多的官绅并不会因为没有优免而影响富贵的生活。

    但这给朝廷带来的好处可不只是有更多的田赋收入。

    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明的士族越来越多,士绅越来越多,而朝廷却不用再因为士绅增多且优免导致田赋收入越来越减少了。

    因为大明的田亩数量基本上是固定的,即便有人在垦荒,但垦荒的速度更不是人口增长的速度以及士绅数量增长的速度。

    所以,如果优免一直存在,那等着将来士绅越来越多,在一定的土地数量里,增加更多的士绅数量,无疑会导致,朝廷少收不少田赋。

    除此之外。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还抑制了土地兼并。

    因为官员士绅没有优免田赋的特权,所以,官员士绅也就不愿意再接受庶民地主的投献,毕竟如果庶民地主投献,自己还是交投献田地的田赋,相当于只是帮朝廷收一下税,官员士绅们自然不愿意。

    所以,接下来,官员士绅要想不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兼并田地而让庶民地主主动投献是不可能的了。

    但已经投献的则难以再解除依附关系,所以,这些官员士绅如今反而要因为当初接受了一些乡民的投献,而替其缴纳田赋。

    如此一来,倒给官府省了收税的麻烦。

    毕竟真分散成一个个庶民小户,收税也是很麻烦的,官吏都要增加几个才行。

    自然,当官员士绅将在投献田地所收的租子交给朝廷作为田赋,甚至还要补缴一些后,毕竟庶民地主愿意投献的,肯定是因为官员士绅收的地租比朝廷赋税低,他们也就会因此加收地租,弥补自己的损失。

    原本投献田地给官员士绅家而自甘为佃户以逃避赋税徭役的庶民地主们自然不愿意,而因此和官员士绅的矛盾增加。

    不过,大明的律法是保护地主的,不保护佃农。

    更别说作为地主的官员士绅都是有权有势的。

    所以,佃农自然无法抵抗官员士绅的加租要求。

    一时间,昔日那些想逃避赋税而投献田地的官员士绅家为佃农的人反而如今成为了利益损失最大的人。

    “我们投献本就是想多留些钱粮的,怎么你们如今突然要加地租,凭什么,不是说给你们袁家当佃农,比民户更富吗,可如今按照这租子,与不投献有什么区别,不投献还能让孩子读书考文曲星呢。”

    袁家的佃户钟君山就因此对袁家管事提出了抗议。

    袁可立之子袁枢这时候走了来:“不接受加租可以,那就退田,你们拿着你们各自的田契,去县衙重新编户!如今朝廷要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我们这样的官绅之族,已经没有优免,即便你们投献田产给我们袁府,我们还是要为投献田缴纳一样的田赋,管事没跟你们说过吗?!”

    “是说过,这是加租也加的太突然了些,还有,这朝廷怎么如此做!不应该礼待袁府这样的官宦之家吗,怎的又不优免了,这是什么朝廷啊!”

    钟君山说了起来。

    “不得妄议朝廷!现在要么加租、要么就退田,给你们两个选择。”

    袁枢教训了这钟君山一句,然后说道。

    ……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在归德府推行的还算顺利,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