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够当谋士之外,关键时候还能拿来处理国家大事,很不错。

    “去掉庞统,恭喜主人获得南北朝时期,北魏谋士崔浩,武力:48、统帅:69、智力:97、政治:95,植入身份为主人表兄。”

    “启禀大王,太后请大王前去。”这时,邓昇的母亲崔太后的侍女前来。

    邓昇跟着侍女来到崔太后的安澜宫,只见崔太后与一个青年有说有笑,看到邓昇来了,连忙起身:“草民崔浩拜见大王。”

    崔浩,邓昇早就认出来了,毕竟从系统上见过,笑着道:“表兄无需多礼,儿臣见过母后。”

    崔太后一脸笑容,对于邓昇这个儿子,她很满意的,当初她嫁给武庄王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小妾,虽然生下了邓昇,但是邓昇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根本得不到武庄王的重视,本来她也打算就这样渡过这一生的,谁知道邓昇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路,以王五子的身份登上了王位,她也就母凭子贵,成为了邓国王太后。

    “大王,此次叫你过来是因为你表兄,你表兄已经二十有五了,本来早就出仕了,但是前些年你外祖父突然离世,你表兄就在家里守孝,如今孝期已满,再加上如今你刚登上王位,朝中大部分都是先王的老臣,什么没个自己人,哀家就打算让你表兄来帮你。”崔太后虽然不太懂朝中的事,但是也知道自己儿子的艰难,于是就把崔浩找来,帮一帮邓昇。

    “有劳母后了,表兄大才,儿子早有耳闻,如今表兄肯来帮儿臣,儿臣定会重用的。”邓昇对于崔浩这个身份很满意,母族之人,与自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崔太后听到儿子决定重用崔浩,心里很高兴,道:“哀家便不妨碍你们了,你们聊。”说完便带着侍女离开了。

    邓昇看着崔浩,说:“表兄,不知你对于朝中的局势如何看待?”邓昇虽然已经是邓国之主,但是由于年少,武庄王临终之时,留下遗诏,让丞相蔡封、大将军黄标、太常邓邕辅政,如今朝中大部分权力都在这三人手上,邓昇若是想要实现自己的雄图霸业,就必须把大权收拢,而这三人便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麻烦,倒不是他们把邓昇当作傀儡,但是谁也不喜欢头上有几座大山的,虽然经过这一次大战,邓昇威望大增,收拢了大部分的兵权,在朝堂上就算是蔡封等人也不敢对邓昇指手画脚,但是他们几个毕竟是老臣,还是先王武庄王的心腹重臣,有些时候邓昇还是得顾忌一下的。

    崔浩道:“大王如今需要做的事韬光养晦,如今杨延昭、常遇春在外领兵,这是大王的心腹爱将,朝中,蒋琬掌管麒麟阁,麒麟阁出来的人才虽然资历尚浅,但是确实日后大王的左臂右膀,等大王冠礼一过,亲政之时,一切便水到渠成了。”

    邓昇点了点头,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

    邓昇当即任命崔浩为参乘,为自己出谋划策,参乘这个位置,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实权职位,但是却是君主身边的顾问,国家很多政策他们都有参与,也是举足轻重,对于自己刚出仕就担任参乘,崔浩很满意,当即拜谢。



    第9章楚国来使

    

第九章:楚国来使

    楚国,彭城

    彭城乃是霸王项羽亲自为楚国选定的国都,两百多年来见证了楚国的兴衰。

    楚国占据下邳郡、彭城郡、东海郡、广陵郡、琅琊郡、沛郡、九江郡七郡之地,皆是肥沃土地,人口众多。

    彭城,楚王宫

    自从霸王项羽退回彭城,楚汉之间就进行了多年的争霸,互相拉拢盟友,楚国的盟友有陈国、蜀国、越国三国,分别制衡着汉、魏、吴三国,而邓国击退汉国之后,楚国朝堂就对是否结盟邓国展开了争议。

    楚王项雎乃是楚国第十七代王,他自登基起便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恢复先祖分封诸侯时期的荣光,因此多年来与魏、吴大战,先后击败了魏、吴,确定了东方老大的地位。

    项雎时年四十岁,正年富力强,打算把楚国的霸业再扩大,邓国的胜利,让他找到了突破点,因此他生出了与邓国结盟的想法。

    项雎:“诸卿,如何?”

    “大王,汉邓之战,虽然是汉国败退,但是却是汉国主动退兵的,若不是秦、赵、魏三国出兵,恐怕邓国早就被汉国灭了,臣以为,与邓国结盟毫无意义。”楚国上将军龙川首先说到,在他看来虽然邓国早期实力还行,但是经历的两场大战,国内精锐损失惨重,这一次虽然打退了汉国,但是谁能保证邓国还能不能顶住汉国下一次的进攻呢?若是楚国与邓国结盟之后,邓国还是被汉国给灭了,岂不是有损楚国的威名?

    “龙将军此言差矣,臣以为,当与邓国结盟。”楚国丞相范参反对道。

    “大王,邓国虽然精锐损失颇多,但并未伤及其根本,臣听闻,邓国国君在战后早已经把兵力恢复到了其父武庄王时期了,而汉国与秦、赵、魏三国的战事恐怕一时半会都结束不了,这个时间,足够邓国重新构建防御体系了,因此,纵然汉国再一次攻打邓国,邓国也不会毫无还手之力,只要邓国能够顶住汉国的第一波进攻,那么臣相信,秦、赵、魏会再一次出兵汉国的,因此,臣以为,结盟邓国,以牵制汉国可行。”范参分析道,在他看来,邓国虽弱,但也并不是那么弱,不然也不会两败荆国,还差点把韩国给灭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汉国灭了邓国,取得了南阳、上庸之地,那么南边的荆国和湘国根本就挡不住汉国的兵锋,如此一来,荆楚之地便会尽归汉国,你觉得身处江东的吴国会答应吗?

    两大巨头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整个楚国朝堂顿时吵了起来,军方大部分人都很支持龙川的意见,而文官则是支持范参,好不热闹。

    “好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项雎大喊一句,制止了众臣的吵闹,项雎知道这时需要自己乾坤独断了。

    他仔细想了想,分析了龙川和范参二人的意见,还是觉得与邓国结盟比较有利。

    项雎:“寡人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与邓国结盟对眼下的局势有利。”

    “吾王圣名。”既然项雎都已经做出决定了,那么他们吵来吵去也没有意义了。

    项雎:“中大夫陶邵何在?”

    “臣在。”中大夫陶邵出列道。

    “命陶邵为使者,前往邓国,祝贺邓国新君即位,同时敲定两国结盟一事。”

    “喏!”

    宛城

    自从打赢了与汉国和荆国之间的大战之后,邓昇便开始休养生息了,经过两边大战,邓国早已民生萧条,再也经不起一丝风吹草动了。

    宛城王宫

    “大王,十五万兵马已经征集完毕,并且进行训练,相信不用多久就可以投入战斗了。”大将军黄标作为军方第一人,征兵一事当然是交给他了,不过也幸好邓国底子比较厚,不然一下子征召七万多人,怕是要出大问题了,绕是如此,邓国的兵马已经到了极限了,若是这十五万兵马再出现大的缺损,恐怕邓国真的伤筋动骨了。

    邓昇点了点头,对于黄标,他还是比较放心的,道:“嗯,大将军办事,寡人很放心,不过这么多兵马聚集在宛城恐怕不行。”

    “不知大王打算如何?”丞相蔡封最会察言观色,很快就知道邓昇不想把兵马的放在宛城,因此有此一问。

    邓昇暗赞蔡封一声,他的确不想把这么多兵马都放在宛城,而是想把大部分的兵马都分到常遇春和杨延昭的麾下,以便他掌控兵权。

    邓昇:“如今北边的叶县驻扎着一万兵马、析县两万、新野一万,上庸一万,其余的十万兵马都在宛城,寡人的意思是,抽调两万兵马前往新野,入杨延昭麾下,一万兵马前往析县,一万兵马前往叶县,再抽调一万精壮入羽林军,剩下的五万兵马,分成三部分,分别驻扎在宛城的北、西、南三个方向,随时支援边境。”

    “喏!”

    两次大战,邓国多年来积攒的物资消耗比较严重,邓昇登基是在武庄王十六年十一月,如今春耕在即,邓昇便让蔡封和蒋琬亲自主持春耕事宜,邓昇有预感,一旦秦、赵、魏三国撤兵之后,汉国定会再一次发兵来找回场子的,还是赶紧积累一些物资的好,另外邓昇还派人秘密前往魏国和韩国以及蜀国购买粮食,以充军用,全力为下一次大战做准备。

    朝议结束之后,随着邓昇命令一下,整个邓国风风火火的动起来了。

    邓王昇元年二月,楚国使者陶邵来到宛城。

    宛城王宫

    侍中邓邕正在向邓昇禀报楚国使者前来的事,邓昇一听,觉得这一次楚国派遣使者前来恐怕不单单只是为了祝贺自己登基,应该还有别的事,于是派人把蔡封、崔浩、黄标都叫来。

    “大王,楚国这一次派遣使者前来恐怕是为了结盟一事。”崔浩稍加分析之后,便很断定的认为楚国是来结盟的。

    “哦?崔卿何以见得?”邓昇和其他人都有些疑惑,楚国远在东方,自邓国立国以来,基本没有什么来往,毕竟当初邓宣王立国的时候是依附汉国的,楚汉是死对头,邓国又怎么会跟自己老大的死对头来往呢,再说了,楚国和邓国并不接壤,而且邓国对楚国来说应该没有多大的价值,楚国乃是当世强国,又怎么会纡尊降贵的派人来结盟呢?自己邓国派人去还差不多。



    第10章邓楚结盟

    

第十章:邓楚结盟

    崔浩道:“回大王,楚国自秦末以来,便视汉国为最大的对手,当年垓下之围,楚国遭受奇耻大辱,多年来一直与汉国敌对,蜀国便是楚国在南方扶持牵制汉国的一颗棋子,如今我大邓与汉国撕破了脸皮,而我国毗邻汉国门户武关,楚国便打算如同当年扶持蜀国一般扶持我国,好让我国起到牵制汉国的作用。”

    众人都是聪慧之人,一听就懂了,楚汉虽然不再接壤了,但是楚汉争霸却一直没有落下帷幕,若不是秦国乃是秦朝后裔所建,与楚汉有生死大仇,楚国都打算派人去和秦国结盟了,不过秦亡都已经两百多年,仇怨大多都烟消云散了,列国争霸,讲的是利益,如果有可能,秦楚还是能够走到一起的,就好像齐国,齐国开国之君是韩信,正是促成垓下之围的最大推手,也是楚汉争霸的先驱,当年韩信灭齐,受封齐王,项羽从垓下突围之后,刘邦害怕项羽再一次进军中原,卷土从来,便命韩信驻军齐地,齐国就这样建立了,虽然齐楚先祖乃是死仇,但是如今的齐楚还不是走到了一起。

    邓昇也觉得崔浩的推断很有道理,道:“崔卿,那不知寡人该如何呢?”

    崔浩笑了笑,道:“大王,其实就算楚国不派人来,臣都打算进言大王,与楚国结盟的,我国下一个目标就是荆国,荆国与吴国、湘国接壤,湘国不足为虑,若能结盟楚国,请楚国压制吴国,我国取荆国当取探囊取物。”

    荆国占据江夏和南郡两郡,江夏毗邻吴国庐江,邓国若想取荆国,吴国定不会答应,老实说,若不是楚国一直在北边与吴国作对,吴国早就平灭荆、湘了。

    邓昇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明日早朝便请楚使前来。”

    “喏!”

    第二日,景阳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