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海商1557-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直如此的重视,李时珍的表情亦是坚定起来,他本就怀着要将华夏中医发扬光大的理想,如今能够得到一国之君如此的承诺,他自然也很激动。    “陛下放心,草民别的本事没有,在医学方面还是可以发挥些许余热的。”李时珍点头说道。    “哈哈!就是得这样嘛,待会儿好好吃一顿,到时候修整几日,朕会在这期间,给你安排好一切的。”王直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道,    对于王直如此亲昵的动作,李时珍尽量地缩着身子,连座位都只是微微地沾边,不过心中却是非常的感动,陛下能够如此厚待他,他也得要投桃报李,做好医学方面的事宜。    这天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都是在帝都酒店大吃特吃,为这期间的奔波劳累,以及受到的惊吓,而好好地吃回来。    基隆城的帝都酒店,规格与当初琉球那边的一样,依旧是豪华装饰,以及这一带最高的楼层,还有顶级的配备。    如此奢华的招待,也让李家人好好地见了一番世面,即便是张来福这些人,亦是跟着蹭了一顿天价的饭局。    享受完豪华宴席之后,李家人都被安置在离皇宫不愿的一处大院子,这里早就已经做好了牌匾,上面是王直亲自书写的李府,可见其重视程度。    其实在皇宫周边,还有一些类似的庭院,都是在当初基隆城规划之时,便剩余下来的,目的便是为了留给王直来赏赐的。    这里边的所有基础生活用品,全部都安置完毕,同时还有着几十号仆人,这些人的薪酬待遇以及花销,都是王直这边的内库负责。    除此之外,李府还配备着五十人的护卫,这些护卫全都是从退伍兵里边,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这样的配备,即便是很多高官大臣,看着都会禁不住眼红,谁能知道,区区一个医师,竟然会受到陛下如此的亲睐。    在来到新的府院时,李时珍一家又是一番的震惊,他们这些人哪里见过这么豪华的庭院,还有如此多的仆人,大家伙都有股暴发户的感觉。    李时珍还算是镇定,当晚就给一大家子都开了会议,定下一系列的规矩,严禁家人以后恃宠而骄,败坏李家的名誉,甚至让陛下丢面。    毕竟李家是因为陛下而拥有眼下的豪贵生活,也算是陛下的人,若是不懂得收敛的话,一旦惹出麻烦,那将会引起外界的舆论。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时珍都是在布置着书房,他的所有书籍,都被侦查局也一股脑地全部带了过来。    面对杂乱的书堆,李时珍和他的弟子们,花了好几天来重新梳理。    本来李时珍还向王直这边申请开设东壁堂的,不过却是被否决了,王直可不会让李时珍这些人才仅仅是坐诊而已,根本就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    因此,这几天里头,王直都在让大宋邸报刊登关于医学之类的常识,并且还从李时珍这边,弄去了一部分比较成熟的书籍内容,给大众好好地上了一番医学课。    这个年代的中医五花八门,很多医师都有着自己专门的传承,有些甚至都传了好几百年。    而这些传承,皆是以前医师的经验流传,这也造成了不少医师之间,很多理论方面都有冲突,甚至是天差地别。    不过这一次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却是打破了很多旧时的规律,用了比较规范的方法进行归纳分类,这样的方式,即便是没有医学经验的普通民众,也能够从中受益。

两百四十五章 新手笔
    经过连续几天的宣传,大宋子民对于最近基隆城这边所发生的事情也逐步了解,而李时珍这个陌生的名字,亦是渐渐被大家所熟知。    王直不仅仅是宣扬中医,并且还计划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逐步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当然,目前只不过是摘取一小部分作为宣传而已,以后得等到李时珍完善整本著作,并多次校验之后,才会进行全部放出。    按照王直的打算,便是在本草纲目完善之后,借助大宋邸报进行连载,同时也对整本书籍进行刊印,直接面向大众。    在这方面,所有销售的利润,都会拿出一部分给李家作为报酬,其余的成立李时珍慈善资金,专门救助条件困难的病患。    当王直将这个打算说与李时珍之时,对方一下子便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地答谢。    李时珍可不是为了那点分成利润而激动,他在第一时间还拒绝了这个报酬,不过却是被王直给否决。    之所以如此的激动,主要还是自己的一番心血能够呈现于世,李时珍一生的抱负,便是要另自己的医学能够造福人类,王直此举可谓是最佳的方式。    而且著书的利润还能成立基金,继续帮助困难的病患,这个更是复合李时珍的观念,他平日里也没少帮助一些难以支撑医药费的病患,不仅不收费,甚至还会资助一番。    其实对于大宋这边,李时珍以前也有过了解,毕竟大明那边时不时都会有人拿着大宋邸报进行争论。    不过对于王直的印象,李时珍一直以来都是以为这个大宋皇帝只是专注于商贸,眼里所专注的都是利益。    这一次的事情,完全颠覆了李时珍的观念,他实在是想不到陛下会如此的热衷于慈善,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经过几天的了解,李时珍也开始逐步了解大宋的一些状况,他愣是将近一年的大宋邸报都给看完,为的便是要掌握这边的一些动态。    以前李时珍都是窝在家里边著书,对于大宋的了解,都是从病患的只言片语之中听到,如今真正了解这边的情况,直接给震撼了一把。    李时珍怎么都想不到,这个短短二十年左右的帝国,竟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完全超越了大明。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便是陛下本人,随着了解的越发深,李时珍的心态也逐步转变,开始变得跟大宋子民一般,禁不住生出一股崇拜感。    就在李时珍不断了解大宋的情况,逐步融入这边的生活时,几天之后,王直便将他极其弟子们都给招到皇宫里头。    这一次被召唤的还有张来福,以及他的几个弟子,王直此次将这些人叫到一块,目的就是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专门管理疾病方面的事宜。    这个时代,民众在生病之时,都会就近找医馆亦或是些赤脚郎中看病,而在发生医疗事故之后,也都会交由当地的官府进行审理。    不过由于官府在医疗方面不甚了解,往往处理结果都会不得人意,甚至还会引起民怨。    王直这次要成立的疾病管控部门,为的就是要处理相关的事宜,不仅如此,在一些传染病方面,也得要有专门的防控措施。    要知道明末之所以会灭亡,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传染病引起,在几十年之后,鼠疫肆孽整个大明之时,夺去了大量的性命,同时也耗费了无数的资源。    就连军队都没法免于传染病的肆孽,大量的精兵死去,使得明军的实力大为减弱,而起义军则是利用天灾不断壮大队伍,最终将大明王朝给掀翻。    王直虽说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不过他对于历史上的传染病还是懂得一些的,不说东方这边,西方在之前就被黑死病给整的差点断掉了明的传承。    正是有着这样的认知,王直知道在疾病方面,必须要未雨绸缪,如今李时珍的到来,正是成立疾病管理部的契机。    有着李时珍这样的能人坐阵,再加上张来福这个比较机灵的家伙辅助,大宋在疾病管理这一块,也能很快搭起来。    按照王直的规划,疾病管理部是个独立的部门,并不隶属于其他系统,而是直接由王直进行负责,一旦有任何重大的事件,才会与其他部门进行配合处理。    疾病管理部的部长自然是李时珍来担任,而副部长则是张来福,至于两人的弟子们,则是担任部门的一些分管,到时候会被分派到各地,将当地的疾病管理分部搭建起来。    对于这个任命,李时珍倒是没什么意外,陛下从始至终都表示了对他的看中,若是不担任部长,才会是出乎意料。    不过张来福就不一样了,本来他还以为在完成任务之后,自己会在侦查局里边担任个小领导,就此退居二线的。    侦查局里边,对于已经曝光的特派员,都会安排到二线,负责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除非是能够一直升迁到权力中心。    张来福这样没有背景的人,自然不会奢求进入侦查局的权利部门,只是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被任命为新部门的副部长。    虽说这个疾病管理部门是个新的事物,不过单单从这个部门的独立性质,就知道格局很大,以后便是医学方面的大佬了。    而且按照王直的安排,李时珍这个部长平日里不用专门管理部门事务,只有在发生重大事件时,他才会亲自坐阵。    李时珍的任务便是不断完善本草纲目,并且以后还得研究更多的医学方向,编写更多的医学著作出来。    也就是说,张来福这个副部长,其实便是真正的掌权人,只要他不傻到跟李时珍闹矛盾,他的位置也会很稳固。    一听到任命,张来福整个人陷入萌比状态,若不是一旁的弟子偷偷扯他的衣角,估计会在陛下面前失态。    经过前期的宣传,在新一期的大宋邸报里,疾病管理部的成立倒是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大家伙对于这个新部门还是很期待的,毕竟这又是陛下的新手笔。

两百四十六章 让时间来消散一切
    经过一连窜的规划,大宋疾病管理部正式挂牌运营,由李时珍担任第一任部长,张来福作为副部长。    不仅仅是两人的弟子,疾病管理部在成立之后,便面向全球进行招聘公告,以大宋眼下的影响力,这个公告还真的能够遍布整个世界。    以大宋邸报作为宣传方式,大宋疾病管理部很快便能够享誉整个世界,毕竟如今以大宋的影响力,其邸报的关注度也一直都非常高。    疾病管理部此次的招聘,给出的待遇很优越,对于各地的人才,只要成功入职,那便直接成为大宋的子民,家人享受这边的福利。    而且除了比较高的薪酬,每年都还会有相应的奖金,这些都是根据当年的考核等次来发放。    以后疾病管理部掌管着大宋所有的医馆,而且王直之后还会在各地成立新医馆,这些医馆的医师都能成为大宋体制内人员。    而医馆的收入,除了维持其自身运营之外,都交由疾病管理部,作为每年管理部各方面的支出。    当热,在开始的阶段,疾病管理部自然做不到收支平衡,还得由王直的内库进行补贴。    在具体的运作方面,都是由张来福进行负责,他本来就有着丰富的游历经验,对于医疗方面有着很广泛的见识,王直的选择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其实在选择副部长之时,王直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张来福,他根本就不熟悉这个人。    就是因为此次的任务,在论功行赏之时,王直恰巧看到了张来福的简历,这才注意到了这个人才。    虽说在医学境界上,张来福根本就达不到李时珍的层次,不过若是论处理人情世故方面,那李时珍就不是张来福的对手了。    李时珍本来就是研究型人才,平日里除了著书以及偶尔坐诊之外,其余的一概不理。    而张来福则是不同,他的医学经验,大多数都是经过不断的游历,以及与其他医师交流所学习到的。    两者的性子大相径庭,不过却也非常适合这一次的安排,可以说两人都是互补的性子。    在走马上任之后,李时珍的生活并没有过多改变,依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