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海商1557-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反而还松了口气,久经官场的他,在这方面一直都很敏感,一旦掌权太大的话,以后铁定不会有好结果。    其实若是这样发展下去,胡总宪都打算再过几年就主动申请告老还乡,反正该有的荣誉都已经获得了,这权力还是早点交回去才比较安心。    而王直的这一手安排,彻底让胡总宪安心下来,从而开始着手这一带的一切事宜。    将印度省的事情布置好之后,王直亦是一直在关注着夏威夷岛的情况,那边的林阿凤在占据岛屿之后,便忙碌着新海军基地的建设。    随着太平洋舰队的到来,整个美洲的殖民地都进入了严阵以待的局面,各个帝国都加强了殖民地的力量,生怕会遭受大宋的突然袭击。    不过现下林阿凤并没有急着推进,而是在夏威夷群岛进行布控,按照新海军基地的要求,逐步稳扎稳打。    其实大宋商业联盟这段时间就没少向王直这边提议对美洲进一步出击,那里可是有着大量的金银矿产,以及一大片广袤的土地。    这些都代表着大笔财富,至于这些殖民地所代表的西欧帝国,那就不是豪商们所考虑的了。    虽说这些豪商也有不少是西欧的,不过在利益面前,他们可不会讲究那么多,只要不是自己的,那就能够出击。    如今的大宋商业联盟早就成了庞大的集团,这个集团拥有着各个领域的资源,并以大宋的军队作为箭头,不断地扩大利益。    这也是大宋一直以来,在不断出兵扩张之时,并不会因为战争而影响本土的经济,因为这些战争的后勤,全都由联盟进行埋单。    而战争最后所获得的利益,便会反过来充实整个商业联盟,在王直的引导之下,商业联盟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利益链条。    不过对于这些商盟成员的提议,王直并没有采纳,太平洋舰队才刚刚开拓局面,在没有稳固之前,是不会进一步扩张的。    王直的信条向来都是稳中求进,并不会太过于激进,除了一开始之时想要打开局面而拼命之外,之后的一切都是在稳扎稳打。    因此,哪怕是面对着巨大利益的美洲,王直依旧没有心急,遵循着之前定下的计划,先在夏威夷岛建设起新的海军基地。    只要有了新的海军基地,到时候大宋在太平洋这一带,便拥有了绝对的海上实力,进可攻退可守,完全占据着不败之地。    王直可不会同那些豪商般,眼里只会盯着利益,他要做的,就是让大宋这艘巨船平稳前行。    在夏威夷这边定了主调之后,王直都是放权于林阿凤,既然任命对方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那就要给予信任。    而东瀛这边的局势,早就已经被毛海峰经营得稳的一笔,自从与东瀛皇室联姻,获得了正面上的名义之后,毛海峰的地盘也更加稳固。    由于毛海峰地盘内发展繁荣,平民的生活水平亦是不断提高,周边很多人都是纷纷投奔而来。    龙造寺这边的情况还好一些,毕竟这里借助于大宋的关系,发展的还算不错,不过北边的织田信长就头疼了。    一开始管理比较松散之时,每一天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偷偷逃往毛海峰的领地,在这年头,人口就等于财富,织田信长的势力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到了后来,织田信长进行严厉的管控之后,这种人口流失的状况才算是缓解了不少,只不过民间的怨气亦是不断攀升。    这就好似之前大宋在大明那边采取人口引渡的情况一样,若不是大明后来严厉打击,估计大明沿海一带早就已经人去村空。    有着大量豪商的投资,毛海峰的领地发展迅速,硬是在这边建成了不少的工业基地。    其实豪商们也都是盼着毛海峰能够不断扩张,占据更多的领地,只不过在这方面,王直依旧是让毛海峰稳扎稳打,别操之过急。    虽说在实力上,毛海峰是最强悍的,若是强攻的话,北边的织田信长根本就不是对手。    只不过一旦展开全面进攻,到时候伤亡巨大,若是南部的龙造寺趁机偷袭,那大宋在东瀛的盘面可就要丢失了。    虽说龙造寺隆信归为大宋国丈,不过王直对于这些东瀛人的信义并不放心,其实不管是谁,王直都不会放心。    此事牵扯面太大,自然由不得王直大意,当然,毛海峰一直都不招惹南部的龙造寺家族,这也是王直的指令。    王直可不会因为老丈人的关系才不出手,完全是毛海峰处于三方势力的中间,无论是针对哪一边,另一边的势力都有可能偷袭。    正是有着如此考量,王直给毛海峰的指令,就是要稳扎稳打,不能冒进。

两百七十六章 不妙的消息
    一五八一年,刚刚跨过新年之余,本来王直还想要按照以往的行程,对大宋各个省份进行巡查慰问。    不过还未等王直行动,侦查局这边就传来了一个不妙的消息,同时徐渭也赶了过来,极力进行劝阻。    这个消息其实源头并不在大宋,而是从对面的大明,只不过事关紧要,走着一定的危险,徐渭可不想让陛下涉险。    与徐渭一起同行的,还有医学泰斗李时珍,这位一直倾心于医学研究的人,能够直接赶过来,也足够说明事情的严重性了。    其实此事还是李时珍将徐渭给拉过来的,他在得到消息之时,生怕自己的份量不够,直接找上了徐渭。    等李时珍将事情一说,徐渭亦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二话不说就跟了过来。    “二位爱卿过来,是否是因为大明的鼠疫?”看到徐渭及其身旁的李时珍,王直笑着问道。    “陛下,确实是为了鼠疫的事情,这个传染病太过于凶猛,一旦是传开了,那将是十室九空,无力回天啊。”李时珍眉头紧皱道。    此次的鼠疫从去年就已经出现于大明西部,几个月来已经开始传开,只要是鼠疫肆孽的地方,都是一片修罗场般的惨状。    古往今来,瘟疫这种东西时不时地便会出现,而每一次的出现,也都是狂风暴雨一般,给人类造成极其恐怖的后果。    不说远的,就拿几十年前的西欧,就差点被黑死病给搞没了,可以想象其中的惨烈程度。    李时珍行医几十年,自然意识到鼠疫的严重性,不过由于这一次鼠疫出现于大明西部,等信息传开之时,也就是最近李时珍才得知。    在收到有新瘟疫产生之时,李时珍就在不断地收集相关的信息,而越是了解,心中的震惊就越发庞大,这次的瘟疫实在是太过凶悍了。    本来李时珍就想要给王直汇报这个恐怖的瘟疫,在得知陛下要进行惯例的巡查时,便将徐渭也给拉了过来,一同进行劝阻。    “鼠疫的恐怖朕已得知,李爱卿有何应对之法?”王直接着问道,他当然也知道瘟疫的可怕,别说是现在这个年代,即便是几百年后,人类依旧是难以与病毒抗争,最多也就是做一些措施来阻断而已。    “陛下,瘟疫向来都没有根治之法,最有效的,便是一个字,那便是躲!”李时珍摇头说道。    这个年头只要是出现瘟疫,那便是直接往山里面躲,等到风头过去了,大家伙才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    当然,这也只是在比较偏僻的村庄才行得通,对于县城以及周边区域,那就不成了,人们最多也就是禁闭门窗,减少出行而已。    “朕之前跟你说的细菌病毒一说,有没有什么收获?”王直突然问道。    “陛下,微臣这段时间都在研究,发现病情皆与微小的东西有关,您的意思是,此次的鼠疫,亦是这种细菌病毒引起?”李时珍回问道。    “细菌病毒千万种,此次鼠疫,自然是从老鼠身上所感染而来的。”王直点头说道。    “如此的话,那就得做好防范了,是否严禁大明之人过来?”李时珍提议道,他只是想着如何阻断瘟疫,根本就不考虑其他。    “不可,这般做影响太大,而且如今的鼠疫也只是在大明西部,并没有传开来,即便大面积爆发,只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无需进行封禁。”王直摇头说道。    如今大宋海贸发达,若是封锁了大明的商路,受到的影响可不小,王直觉得眼下的局势还没有那般严重。    当然,这也是当前的局势,若是病毒彻底爆发的话,王直也会果断封锁,不过那也得去非常严重的情况才行。    “微臣亦是觉得还未到封锁的地步,只要加强排查,严禁鼠疫爆发地区的人过来即可。”一直不发言的徐渭终于开口。    在瘟疫方面,徐渭并不是专家,因此从一开始便保持沉默,在从王直两人的对话中了解情况之后,这才发表意见。    “无需如此,以大明的交通,若是得病之人,还未到大宋,便都已发病而亡,自然不需太过惊慌。”王直依旧摇头道。    就是因为交通不便的问题,因此鼠疫的传染才会如此缓慢,愣是坚持了几十年,才达到大明帝都以及更广泛的区域。    其实鼠疫的源头是从草原流入,由于饥荒的缘故,大量老鼠入关,而关内的灾民在缺乏卫生条件,且食用老鼠之后,便染上了新的鼠疫。    鼠疫的影响广泛,甚至还有明末灭亡的罪魁祸首便是鼠疫的说法,毕竟在明末之时,鼠疫导致了大量减员,使得大明军队实力骤减,才让流寇得逞。    当然,王直对于这些历史是不甚了解的,不过他也知道瘟疫的可怕,虽说不会封锁,但还是说道:    “即便不封锁,却要注重防范工作,一定要宣传卫生知识,提倡生水煮熟,饭前洗手等等。”    “陛下英明,如此一来,便能够有效防范鼠疫,只不过此次鼠疫严重,为了陛下安全,还是取消巡查吧。”李时珍劝道。    “微臣恳请陛下取消巡查。”一旁的徐渭也附和道,对于这种无孔不入的鼠疫,他也是担忧陛下的安危。    听到两位大臣的劝阻,王直沉默了一会,然后才抬起头说道:“巡查不可取消,不仅如此,还得加大宣传,朕定要亲自让子民们知道,卫生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看着王直坚定的眼神,李时珍两人都暗自叹了口气,不过也非常的敬佩,毕竟能够将子民的安危看的比自己还要重要,这样的陛下也是难得。    既然劝阻不成,李时珍俩便将出行的很多安保细节都研究了一遍,毕竟鼠疫的防范跟其他的危机不一样。    除此之外,李时珍回去之后也出具了一份比较完善的卫生安全知识,在获得了王直的很多建议之后,他也融合了这些年行医的经验。    徐渭这边则是给各地府衙都发了件,必须要关注民间的情况,一旦有鼠疫的状况,立即进行上报,同时也得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两百七十七章 从来都不做无用功
    一五八一年初,当大众都刚刚从新年的狂欢里抽出身来,重新投入新的工作时,却发现大宋邸报又有了新的信息。    大宋邸报如今已经成了舆论的最新走向,这边的民众也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即便是没有条件的人,也都是听读报人的讲解。    这一次大家伙都发现,大宋邸报并没有一如既往地宣传着各种产品或是公司企业信息,而是在宣传的页面上,刊登了卫生安全知识。    这可是从上一次为了李时珍造势而宣传医学知识之后,大宋邸报再一次在相关领域的刊登。    大宋邸报的新消息一出,众人便嗅出了一些不同的味道来,都在议论着这条消息的具体用意,他们可是知道,自家陛下从来都不做无用功。    本来大家伙还以为陛下又是出品了新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是与医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