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海商1557-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面倒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李成梁这边,战役达到了这个时候,双方都是在不断地投入兵力,张家口这一带早就陷入了血流成河的局面。 就在张家口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帝都的大臣们也在商讨着继续增派援军的事情。 眼下大明朝内已经是忙的不可开交,一方面要应对北部的战役,另一方面又得兼顾南方的威胁。 深居宫中的万历更是频繁地召见大臣,商议眼下的局面,无论是哪一边的战役,都是关乎着大明王朝的未来。 不过令万历头疼的还不止这些,最近山西一带又发生了大旱,部分的流民甚至揭竿而起,直接席卷了小半个山西省。 这可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万历最近非常的烦躁,身边的太监宫女更是被杖毙了好几个。 不过该面对的还是躲不掉,眼下最为紧急的,就是张家口战役,由于蒙古军突破长城防线,若是让其继续进入大明内部,到时候就更加麻烦了。 以往蒙古军的侵袭,大多也就是为了抢掠一番而已,大明朝内对此都不会有什么担忧的,大不了等对方抢掠完后,再重新建设一番。 只是这一次的努尔哈赤是有备而来,明眼人都知道这厮是想要侵占地盘的,若是不能够阻击,到时候大明王朝可就得多出一个“邻居”了,并且这个“邻居”还会不断蚕食大明的疆土。 因此,万历这段时间都是在调动着各地的军队,要求快速支援李成梁,至于山西的流匪,还是丢给当地的守备去处理了。 当然,这些调动的军队,大多都是长江以北的军队,南部的兵力大多都交给了张哲海带领,就看这南北两边的战役,到底能不能成功阻击来犯之敌了。 其实同样头疼的,还有努尔哈赤这边,蒙古军的优势本来就是骑兵的速度,如今被李成梁拖进了战争的泥潭,军队的伤亡也在逐渐增大,在这样下去,估计底下的人估计要反水了。 为了能够打开局面,努尔哈赤又是停止了攻击,与此同时,也派人联系大宋,要进一次扩大武器收购订单,其中购买最多的,便是手榴弹之类的大型武器。 由于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大战,努尔哈赤的财政开始收紧,在求购武器的同时,他也在向大宋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以应用于这一次大战役的花销。 而贷款的抵押物品,自然是蒙古的大量产业,对于努尔哈赤的申请,王直自然不会拒绝,无论是从利益方面,还是当前的局势,他都要支持蒙古军队。 王直此次对大明南部的攻击,需要努尔哈赤在北部进行牵制,不然的话,一旦万历将北部的精锐派到南边,那郑亚芝的压力可就翻几番了。 要知道论战斗力,大明北边的军队,要比南边军队强悍很多,这也是王直选择在努尔哈赤进攻有所突破,牵制住了大量大明北边军队的时候,才命郑亚芝出军的。 如今努尔哈赤的进攻受挫,王直自然要好好地“助攻”一番,好让万历抽不开手来。 这样的买卖是个双赢的局面,不仅如此,王直还将此次的武器订单打了六折,同时还赠送不少的子弹。 对于如此豪爽的王直,努尔哈赤倒是激动不已,他这一次南下可是带来了大部分的军队,也花费了这些年的全部积蓄,若是打不开局面的话,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得要窝在蒙古不得寸进了。 努尔哈赤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是忍受不住窝居在蒙古这样的角落的,若不是大宋的强大已经深入骨髓,估计他早就对建州动手了。 这一次的休整,努尔哈赤硬是等待了一个月之久,毕竟要等到大宋武器的交货,最早也得花上一个月的时间,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为了支持努尔哈赤,王直这边也调取了工部的大量存货,而其余的武器存量,也都是一股脑地发配给了郑亚芝那边。 因此,此次在大明南北的两个战役里头,就已经聚集了大宋这段时间以来的武器存量,这也是王直为了这一次计划,命方大同那边积攒下来的。 努尔哈赤的这些动作,自然瞒不过对面的李成梁,只是即便清楚这一切,他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是等着下一场战斗的到来。
四百四十三章 坚定的目标
当努尔哈赤正筹备着大量武器物资之际,南边的江门战役,也在郑亚芝的一声令下,投入了第一轮战斗。 由于张哲海的布阵,郑亚芝并没有让炮队轰击,对方零散的阵型,炮轰的作用不大。 因此,郑亚芝将整个先锋队分成了十来个队伍,每一队有百来人的规模,分别对着各个据点进行攻击。 这样的战术是郑亚芝研究了几夜才决定了,既然对方选择分散式的据点,那他这边的进攻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只有同时攻击这些据点,才会减少先锋遭受各个据点的攻击,而且郑亚芝此次的进攻,最大的依仗便是手榴弹。 只要接近到敌军的据点,手榴弹才能够实现精准轰炸,如此一来,对方的据点便会遭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直接被摧毁。 郑亚芝的几十组先锋,在第一轮的攻击之中,就给了明军一个重击,也让这些南方的军队第一次见识到了手榴弹的威力。 当然,郑亚芝这边的伤亡也不小,一千多的先锋,硬是损耗了好几百,这些伤亡,都是在进攻之时,被明军各个据点的射击所造成。 这也是从一开始郑亚芝就很担忧的情况,对方的阵型,就是在进攻之时,会遭受到各个据点的反击。 由于这些年大宋火器的崛起,明军方面亦是在军队里边普及了火器,即便是南方这边也是如此。 虽说明军里头普遍存在吃空饷,甚至连火器都会拿到黑市去卖的现象,不过在张哲海过来之后,便将这一切都给理清。 无论是空饷还是缺少武器方面,张哲海一方面严厉处理相关方面的人,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手里的关系,从工部那边弄来新一批的火器。 虽说大明的火器并没有宋军的优异,不过射出去的子弹,造成的伤亡还是一个样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整顿,明军的火器也都没有什么问题,士兵们本来就有射击的底子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熟练,大多都能正常射击。 这也是郑亚芝的先锋在出击之时,会遭受到如此大打击的缘故,毕竟被好几个据点给锁定,除非是停止冲击,不然的话很难不被击中。 对于这几百士兵的伤亡,郑亚芝自然心疼不已,要知道征夷军可是很多年都未能遭受如此大的伤亡了。 不过即便如此,郑亚芝也没有放弃制定的战术,眼下只有手榴弹才能对敌军造成杀伤,若是换作其他的方式,估计他这边的伤亡更大。 而且这第一轮的攻击之后,郑亚芝也成功拔掉了对方十个据点,眼看这第一条防线就要直接拔除。 与郑亚芝这边相比,张哲海的伤亡就更大了,第一道防线直接被对方一轮的攻击给摧残,士兵的伤亡更是达到了上千。 张哲海倒是不吝惜这些伤亡的数目,只是对防线的毁坏而担忧,若是这么下去的话,只要再来几次,宋军就能打到城下来。 对于手榴弹这种新式武器,张哲海之前倒是听闻过,而且还是在张家口战役的情报里。 只是当时急着南下,张哲海并没有对此深究,想不到在这里竟是第一轮就遇到了,直接被打得措手不及。 不过令张哲海有些欣慰的是,虽然自己一方的损伤严重,不过宋军也不好过,几百的伤亡,估计也能够让对方忌惮一些。 到了这个时候,张哲海也很庆幸,之前坚持从军部借来极为参谋,不然的话,若是没有如此的布置,估计宋军直接就能够将几道防线给攻占了。 一轮的强攻之后,双方开始默契地进入了休战,各自收拢着自家的士兵尸体,这个时候并不会出现偷袭,在战场局势没有打破之前,大家伙还是遵守规则的。 久经沙场的人都清楚,每一次对峙的战斗之中,若是不及时清理掉尸体,那过不了多久,这些尸体便会开始腐烂,很快就会引发相应的疾病,甚至是瘟疫。 因此,每每停战之时,双方都会默契地派出后勤的收尸队伍,快速清理战场,这些收尸队都只会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并不会做出其他的攻击行为。 一天下来,战场依旧很平静,郑亚芝这边忙着统计伤亡数据以及对伤兵的慰问,同时也在不断地安抚着士兵,免得士气方面会受到影响。 而张哲海这边则是忙着查缺补漏,将损坏的防线进行修补,即便难以达到完好地恢复,不过能够修复多少便是多少,起码不会让对方直接进击第二道防线。 在张哲海看来,防线的重要性比士兵的伤亡更加重要,毕竟他的军队规模比宋军要大,并不怕损耗。 而且张哲海的底牌是狼兵,其他的普通军队,只要能够发挥出战术要求,就已经达到原先的目的了。 当然,这些想法张哲海只能埋在心底,表面上对所有部队都是一视同仁,该赏赐的不会少,后勤物资的配备更是充分的保障。 眼下的战况,由不得张哲海存有一丝的贪念,只有听过宋军的攻击,将其逼退之后,那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 因此,在过来之前,张哲海就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别说是军部划拨的经费,即便是从豪商们手里敲竹杠而来的钱财,都必须要花费在这一次的战役之中。 张哲海的前途,就跟眼前的江门战役绑在一块了,若是抵挡不住宋军的步伐,那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而只要成功阻击,他将会进入大明王朝的权力中心,到时候才是真正的飞黄腾达。 在如此坚定的目标之下,张哲海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眼前的几道防线上面,一定要将宋军给拦在江门这个坎上,让其寸步不得进。 郑亚芝自然看得到对方修补防线的动作,不过他也不急着进攻,第一轮的攻击已经摸清了这些防线的特性,接下来则是要研究出相应的战术来。 这种势均力敌的战斗,往往都会进入一个微妙的平衡里头,若是没有打破的方法,郑亚芝自然不会白白拿士兵的性命去填。
四百四十四章 新的战术
江门战役的进展,随着郑亚芝的第一轮进攻而进入暂时的休战,双方都在各自筹备着攻防事宜。 张哲海的分据点战术,着实将郑亚芝给难住了,想要突破眼前的几道防线,按照第一轮攻击的战果,最终得付出还几千的伤亡作为代价。 如今的宋军可不是以前的状态,在大宋成立之时,为了一国的扩展,再多的兵力损耗都可以接受。 不过现在的大宋国力雄厚,相应的军队方面要求就更加严格了,除非是牵扯到事关国运的战斗,不然的话,都会避免过大的伤亡。 因此,郑亚芝在这一次的战役里,最头疼的便是眼前的这块难啃的骨头。 进攻受阻,郑亚芝倒也没有再急着进攻,一方面召开战时会议进行商讨战术,另一方面则是将前线的情况汇报给陛下。 由于电报的存在,从江门这边将情报传回夷洲,也就一天的时间,若不是大宋在粤省这边没有搭上电线,这传递的时间还会更短。 虽说身居夷洲,王直对于江门这边的情况还是能够及时掌控的,对于郑亚芝所面对的困境,他倒也没有过多的责备。 王直有些意外的是,明军那边竟然还有如此高明的将军,竟然能够布置出这般微妙的防御阵型。 要知道现下攻击力最为强悍的就数宋军了,这可是拥有着当今最先进武器的军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