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海商1557-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字便会公布于民间,禁止民间取名选用。    最终,王直给儿子取名王永昪,寓意为永远光明,永远快乐之意。    在这第一个皇子诞生之际,整个大宋也陷入喜庆的氛围,并且王直还大赦天下,所有罪行轻且已经服役了一段时间的罪犯,都被赦放。    而过来一个半月之后,皇宫里另一个皇妃又到了生产之日,不过这一次王直就没有那么紧张了,只是在外面耐心地等待。    当有一个皇子诞生时,王直的喜悦倒是没有那般疯狂,才坚持了几天时间,就已将精力投入到政务之中。    不过最忙的,便是礼部一干官员,没想到才过了没多久,又要绞尽脑汁继续筛选名字,并且还不能与之前筛选的那几十个名字一样,不然的话,会有应付了事的嫌疑。    可以说这一年算是大宋最丰收的一年,以往王直再怎么努力耕耘,后宫都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但如今出现怀孕之后,竟然是接连近十个妃子中标,其中自然也有皇后,毕竟她才是受益最多的一个。    因此,从入夏之后,长则一个半月,短则一周不到,王直都会守候在产房外等候,到最后他甚至是摆好了茶具,一边跟徐谓等人喝茶,一边等候。    不过与王直的悠哉相反,礼部的人是最憋屈的,从头到尾,愣是要给八个皇子取名,这取名的活儿,也真是够累人的。    大宋的臣民们,亦是从一开始的喜悦,逐渐变成后面的担忧,因为皇后所生的皇子,并不是年龄最大的那个。    虽说按照嫡子的原则,皇后的孩子才是顺位最前的,不过大皇子也是有参一脚的资格,这些都得王直来定。    太子的问题,古往今来皆是最为敏感的事情,一个不好,便是能够影响到帝国走向,因此,大臣们也已经开始担忧起这方面。    也就只有王直不关心这些,大宋的继承人问题,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还早得很,根本就没必要过早讨论。    而这一整年的时间里,王直在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孩子之中,慢慢度过,大宋的各个地盘,亦是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不过在大明这边,嘉靖四十三年底,却是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严嵩的宝贝儿子,堪称大明鬼才的严世番,被人给捅了。    一个叫林润的御史,将严世番给告了,一场由徐阶开启的倒严战役,也正式打响。    而这场战役,也是历经波折,跨度几个月,才最终以严世番被斩而闭幕,自此,严党也纷纷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这些都只是大明的家事,对外界并没有太大影响,海禁就好似一扇大门,将大明与世隔绝,从一个高富帅,变成了如今的乡巴佬。    与闭关锁国的大明不同,采取开放式发展的大宋,疆土在不断扩张,而治下的子民,亦是在不断纳入。    如今在济州岛的宋四郎,手下的武士兵就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巨,这些都是从东瀛跑过来的浪人,而按照王直的指令,这些人只要是没有当过倭寇,并且身体素质过得去的,都来者不拒。    如此一来,宋四郎所部也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九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国
    宋四郎的武士兵经过几年时间,愣是发展到了十五万的规模,这可都是从战场上走出来的,一个个都添过血的战士。    如此大规模的队伍,宋四郎一方面感到兴奋,毕竟能够指挥这么多的士兵,但另一方面又是担忧。    武士兵可不像其他大宋军队那般,这些从东瀛战场上跑过来的浪人,一个个都是好战分子,若不是自家大名被打败,没有出路,他们是不会选择投靠宋四郎的。    而武士兵们的投靠,就是为了能够继续加入军队,不断地战斗,若是长期不发泄,自个内部很可能会内讧,甚至哗变。    因此,宋四郎的武士兵,就好似双刃剑一般,一旦用的不当,很有可能会反过来伤到自个。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得让武士兵不断战斗,不断发泄其战意,这也是宋四郎时不时地便会到朝鲜打打秋风的缘故。    其实宋四郎的这些问题,在原本的历史上,丰臣秀吉便遇到过,那就是著名的明末抗倭援朝战斗。    当时的丰臣秀吉成功一统东瀛,不过掌握着手下大量的武士,在没有战斗之后,这些武士的安置便成了问题。    如此背景之下,丰臣秀吉直接发动侵占朝鲜战斗,而接到朝鲜求救的大明,自然也派出了援兵。    如今,宋四郎在分析了武士兵眼下的局面时,也给王直上了个奏折,便是直接出兵朝鲜,直捣黄龙,占据整个朝鲜半岛。    当看到宋四郎的奏折时,王直朝一旁的徐谓问道:“徐先生,宋将军的提议如何?”    “宋将军毕竟是武士出身,对这些人的性子分析的很透彻,不过当下若是直接侵占朝鲜,必定会引起大明的注意,到时候免不了会与大明一战。”徐谓缓缓说道。    “那先生之意,便是不战了?”王直继续问道。    “若是不战,武士兵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以我之见,最终还得有一战。”徐谓坚定道。    “既然免不了,那何时出兵最佳?”王直追问道。    “陛下,如今大明嘉靖岁数已高,并且常年炼丹,已是失德,若是待其驾崩之际出兵,才是最佳。”徐谓分析道。    其实徐谓说出此话时,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嘉靖在位已经有几十年,如今虽说几十年不上朝,但依旧牢牢掌控着权利。    至于驾崩之说,就更加不确定了,徐谓的说法实在是太过于被动。    不过对于王直来说,倒是令他眼前一亮,虽说对历史了解的不多,但他也知道嘉靖之后,还有个万历,以万历几十年的掌权来看,嘉靖也就是这几年的奔头了。    “徐先生所言极是,待大明自乱阵脚之时,便是我大宋进军朝鲜之日。”王直点头道。    “陛下,大明嘉靖的情况难以预料,眼下武士军的问题,还得要应对。”徐谓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既然朝鲜动不了,不若将眼光南下,如今詹姆斯和帕克已经在印度落脚,正是扩张的良机。”    “此计甚妙,就依爱卿所说,屯兵印度,就劳累爱卿再出个屯兵的计划方案出来了。”王直点头道,立即采用徐谓的建议。    “臣这就去准备。”徐谓得令后,便弓着身子离去,忙着布置屯兵的一切事宜。    济州岛,武士军总部,宋四郎正看着军务件,最近一个月里,武士团的士兵又多了一千人,他都被军队里的各种杂事给弄得焦头烂额。    这些武士兵战斗太强了,就单单这个月里,武士团里就发生了好几次内斗,都是一些以前所属的大名之间留下来的怨恨。    如今济州岛这边久无战役,士兵们闲的蛋疼了,烦躁之下,冲突在所难免,若不是宋四郎一直严密管控,早就升级为群殴了。    这也是前几日,宋四郎上奏申请出兵朝鲜的意图,因为只有新的战役,才能将武士兵的精力发泄。    这几天宋四郎都有些忐忑,不知道陛下会不会批准,毕竟贸然出兵攻击另一个国家,而且还是与大明有牵连的朝鲜。    宋四郎多少也知道陛下的布局,如今整个东海都已经被大宋占据,但就是没有总攻朝鲜,目的便是避免与大明对上。    当然,宋四郎知道这不是怕了大明,而是没必要硬碰硬,大宋眼下正到处捞钱,根本就不想陷入大明的泥潭之中。    因此,宋四郎对自己这个求战的奏折,并不报希望,只不过是投石问路,看看陛下的反应而已。    “将军,陛下有旨传达。”就在宋四郎开小差时,亲卫拿着一封黄色信封走了进来。    信封的表面印着大宋皇家特有的图案,并且在封口处还盖了章,若是印章有一丝缺漏,便证明信封被人动了手脚。    仔细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宋四郎这才撕掉封口,开始看里面的内容。    一看到前面的几句话否定了自己关于进攻朝鲜的计划时,宋四郎露出苦笑,果然不出所料。    而继续看下去时,宋四郎的表情从失望到诧异,接着便是眼前一亮,陷入喜悦之中。    想不到这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应该是又一国,陛下果然高瞻远瞩,竟是将目标定在了印度。    这下子武士团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宋四郎松了口气,心中更是崇拜起自家陛下,看来以后自己的眼光要放宽一些,不能再局限于朝鲜这点地方了。    有了答复,宋四郎立即召集武士团所有将领,将旨意简单说了下。    “将军,陛下此次的印度战役,仅是计划派出五万兵将,我第五师请求为国出战,一定会打开我大宋在印度之局势,为我军打赢第一个关键战役。”武士军团第五师的首领立即说道。    有了第五师的开头,现场十五个师的首领纷纷加入争论,一个个都吵得面红耳赤,就是为了能够加入此次的战役。    看到乱糟糟的现场,宋四郎头都大了,这种场合,就跟年初时,在首里城为了军费预算,海陆两军的争论一样。    “都给我住嘴!”宋四郎大声吼道,总算是将这些部下都给喊停了,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好似嗷嗷待哺的小孩一样。    最终,宋四郎采取了最古老的方式,来解决眼下的局面。

九十一章 没想到这也能提升士气
    济州岛上的武士军团,以每一万人为一个师,总共十五个师,不过王直的印度战略计划,最先投入的,只有五万军队。    如此一来,武士军团里,只能够有三分之一的兵将,能参与到印度战略之中。    对于这些好战的武士兵们,面对着僧多肉少的情况下,自然是争得面红耳赤,唾沫吵干。    眼下这个混乱局面,宋四郎只能采取古老的筛选方式了,也是东瀛几百年来最流行的方式。    相扑,这个东瀛上至皇室,下至贫民,都非常喜欢的竞技运动,往往能够令人心服口服。    而这个东瀛上下皆宜的竞技活动,其实是在几百年前,由华夏传过去的,不过在这边可不叫相扑,而是角抵。    而角抵最原始的记录,便在于史记的黄帝本纪,讲述的是黄帝与蚩尤的战斗,蚩尤头有角,此战技衍生出后来的角抵,在传入东瀛之后才成为今日的相扑。    宋四郎提出各个师出选手,然后进行相扑比赛,最后成绩前五名的,便能够参与此次的印度攻略。    由于王直要求一个月内整军完毕,所以这一次相扑比赛,宋四郎要求一周之内搞定。    因此,十五个选手,根据抽签决定对手,以淘汰制晋级,最终决出前五名。    这一周里,整个济州岛的人皆被武士团的相扑比赛给吸引,若不是军队里闲杂人等不得进入,估计军营早就被挤爆。    由于时间很赶,各个师也都没法精挑细选,直接就在自家摆上擂台,只经过一天时间,由最终还能守擂成功的选手,参加武士团的比赛。    济州岛热闹的氛围,很快便传到王直耳里,在了解到事情始末后,他亦是会心一笑,看来以后在军部之间举办一些竞技比赛,也能够有效解决士兵们精力旺盛的问题。    而此次宋四郎临时起意举办的相扑比赛,也演变成每隔半年就开展的竞技比赛,当然,这仅仅是局限于武士团内。    最终,获胜的五个师整装待发,每一个士兵皆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犹如战胜的斗鸡般,效果出乎宋四郎意料的好,没想法这样也能提升士气。    一个月后,济州岛海军基地,五万人浩浩荡荡驻扎于基地外,临时开整出的操练场上,所有队伍整齐站着,如蚂蚁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