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海商1557-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省时间,这些选手都是随机抽签,并且采取淘汰制,只要能够连续获胜两场,那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此时在台上的选手,分别是来自赛德克族和高山族的选手,这两者本来就是世仇,由于都归顺于大宋,这仇怨也就没法突显,如今有了擂台机会,自然是死斗。 “古德白,我们全部高山族人都在看着你呢,一定要干掉对方。”场下,高山族的战士们都在挥舞着拳头,尽情地嚎叫。 毛海峰事先便已经规定,凡是观看的士兵,一律不得携带武器,不然的话,鬼知道在现场兴奋起来,会出现什么场景。 赛德克族的战士也是不甘示弱,跟对面的高山族比嗓门,其中要数毛德克最为活跃,不断地上窜下跳,就差没有直接上场战斗力。 现场一片喧闹,擂台中间的毛海峰都禁不住挖了挖耳朵,不过这也是他想要的效果,只要不发生冲突,这些部下相互叫嚣才行,这样的军队才有战斗力。 擂台上,两个选手都没有收到外界影响,相互对峙着,一直保留着两米的距离,谨慎寻找对方的破绽。 突然,古德白身子一闪,踏前两步,手中刺刀亦是快速刺出,转瞬间就要给对方一个透身凉。 此次擂台赛,除了不能使用热武器之外,其他都自由选择,不过大伙都默契地选了刺刀,经过这么些年的训练,他们都清楚,只有刺刀才是最有杀伤力的。 刺刀拼杀对这里的士兵早就熟练,所以在看到古德白一开始就拼刺,众人也都不意外,而对手亦是将刺刀一档,便化解了攻击。 在袭击不成之后,古德白也后退几步,重新寻找战机,这种战斗场面并不激烈,大多都是双方在试探,不过这不影响现场观众的热情。 对于这些观众,大伙都是士兵出身,都是内行人,自然知道拼刺刀的场合,不可能有什么你来我往的激战,而往往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便能够致命。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最终以古德白被刺死而告终,不过赛德克族的选手也是被刺透了手臂,估计没有个把月,是没法痊愈。 看到这个结果,毛海峰倒是不意外,从一开始他就不看好古德白,不是实力问题,而是名字太冲,古德白,这不就是洋所说的拜拜嘛,不挂掉才怪,也只能是拜拜了。 这一下子整个场合分成了两级,赛德克族这边陷入狂欢,而高山族则是默默地离开,一脸的叹息。 在宣布完胜利者之后,选手退下休息,等下一场选手各就各位之后,毛海峰便宣布开始。 擂台赛愣是摆了好几天,最终胜出的选手,有赛德克族和巴塞族两个土著军队,其余的都是汉族士兵包揽。 搞定了军队选拔的事情,毛海峰接下来则是处理交接事宜,这一下却是得面对幽怨的副将。 “大哥,您真的是太不厚道了,说好的一起,却把我丢在这里。”在转接征夷军兵符之时,副将嘟嘴不满道。 “我也不想啊,义父让我找个人承下这边的担子,我思来想去,咱们征夷军里也就你最够格了。”毛海峰摊手说道。 “你可以让陛下选个大将过来啊,又不一定得咱们征夷军的人。”副将不依不饶道。 “你也不用脑想一想,咱们征夷军怎么能够让他人染指呢,跟了我这么多年,是时候让你独当一面了,难道你想一辈子跟在我后面吃屁啊?”毛海峰教训道。 “我就喜欢跟在大哥后面,哪怕是吃屁也愿意。”副将适时地拍马屁道。 “好了,交接完毕,以后你就是征夷军大将军了,不能给我丢脸,知道不?”毛海峰说完,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脸幽怨的副将。 几日之后,毛海峰便带着他的一万儿郎们,浩浩荡荡地驶向东瀛,一代混世大魔王终于出笼,要开始去祸祸别人了。
一百二十四章 开窍的大明
毛海峰这个混世大魔王带着他的一万儿郎奔赴东瀛,倒是让发展迅速的织田信长紧张起来。 而原本处于守势的大友家,在加入了毛海峰这一有力援军之后,却是发现织田信长的军队后撤了几十里。 大宋的威名,在毛海峰的身上更加凸显,东瀛的局势,也在逐渐开始变化,本来还气势汹汹的织田信长,直接没了动静。 而刚到达东瀛的毛海峰,倒是没有一开始便闹腾,而是忙于整顿军队,安排好后勤事宜,并且与宋仁龙了解这边的情况。 在毛海峰过来之后,宋仁龙一伙自然是自动归入其部队,对比宋仁龙没有一丝不满,能够在赫赫有名的毛海峰部下做事,反倒是他的荣幸。 就在大宋在东瀛进一步布局之际,西边的大明倒是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为轰动的,便是开海一事,几百年来固步自封的大明,也终于有了开窍的时候。 隆庆登基之后,直接撤掉了嘉靖的丹房,那些方士全部都下狱,并平反冤狱,朝内风气为之一清。 在逐步掌控朝堂之后,隆庆也抛出了个炸弹,他想要捅一捅几百年过来的海禁,实行开海。 开海一事,可不仅仅是有违祖训,其中牵扯到的利益繁杂,以往一经提起,立即便会引起朝堂一番抵制。 不过这一次,隆庆使了个心眼,并没有明目张胆地主张开海,而是试探性地提出开放一个对外贸易点。 这个点,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月港了,位于九龙江入海处,因为形状似月牙而得名月港。 在原来的历史上,便是靠着开通月港的作用,进一步带动了大明的民间商业,使得大明商品流通于全世界,并赚取大量白银。 正因为此,大明一直存在的倭乱,也逐步平息下来,而大量涌入的白银,有效地缓解了因为土地兼并而不断恶化的民间阶级分化关系。 可以这么说,嘉靖一朝令大明寿命骤减,而隆庆的登基,则是给这个老迈的帝国又续命了不少。 说道月港的开海一事,隆庆起初提的是直接接触海禁,恢复海内外的贸易,这个提议自然是遭受到大量官员的反对。 当然,这只不过是隆庆的策略而已,群臣的反应也都在他意料之中,这就与讨价还价一样,首先得将价格砍到底线,然后才慢慢地还价。 这样的法子效果很不错,当双方一步一步地调节之后,最终确定了设立一个港口作为据点。 经过一番选择,南方的月港正式启用,按说这大明的贸易商,最繁华的要数江浙一带,只不过这个区域的海疆,与夷州隔海相望,根本就不安稳。 虽说选好了港口,不过摆在隆庆面前的,依旧还是大宋的威胁,即便是在南边粤省,距离夷州也不过是一日的航程。 以如今大明水师的实力,哪怕是窝在陆地上防守,也扛不住大宋海军的炮轰。 虽说大宋海军不会打到陆地上,但只要时不时地炮击,封住整个港口,那开海也就只能是个玩笑话了。 因此,想要开海通贸,大宋的这一关,才是最关键的,为此隆庆也派出了使团,想要与大宋开放通贸,互通友好。 其实对于如今的大宋,整个大明上下,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早就已经不是当初那般轻视,反倒是非常忌惮这个邻居。 这也是为何之前隆庆登基期间,大宋占据了整个朝鲜半岛,大明并没有出兵援救,而民间的舆论也没有生出一点水花的缘故。 在大家看来,大宋已经是能跟他们掰手腕,并且还能够取胜的对手,大明都顾不得自个,哪里有精力去理会朝鲜的事情。 眼下为了开海,派出使团协商通贸的事情,倒是没有招到官员的反对,大家都很默契地选择了沉默,反倒是忐忑地等待着大宋的回应。 对于这个使团,王直还是很意外的,想不到大明这个老顽固,竟然还有开窍的时候。 一直以来,王直对于大明商品还是很眼馋的,这些商品只要流通起来,那可是数不尽的财富。 虽说通过一些关系,部分商品能够运出来,但由于海禁不断严厉,这些商品大多数都难以外流,这也是王直不断在各地开发产业的缘故。 如今大明能够开海,王直自然是乐意接受的,虽说这样一来,会使大明国力进一步增强,不过与大宋赚取的利益相比,这些都无关紧要。 而且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不仅仅靠一个方面,即便王直不同意对方开海,实行封禁策略,对方也会从其他途径寻找突破口,比如丝绸之路,也能够打开通贸之路。 这样的话,大宋不仅不能赚取利益,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封锁海疆,这样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王直可不干。 因此,对于使团的通贸请求,王直没有一丝的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不过也设了个前提,那便是所有在大明流通的商品,必须全部在夷州的海港上货和卸货。 王直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要赚取这些大量商品的税收,这可是不菲的一笔钱,自然不能放过了。 本来还担心王直会刁难大明,在接到这个要求时,隆庆松了口气,直接答应了下来。 即便是在夷州上下货,那也不影响大明这边的税收,这些商品收取再多的税,那也得是商家们买单,当然,最终承担的,自然是顾客们。 有了初步的同意,再经过进一步协商之后,大明月港正式上位,而整个大明的商家,也都是蜂拥而来,一时间月港地皮直接被炒到了天价。 港口还没开始通商,就已经让隆庆赚了一大笔,让大明国库增收了一大块,倒是令之前还颇有微词的官员们直接闭了嘴。 而大宋这边,为了满足大明货物的进出,王直也在夷州南部,画了一个点,新的港口项目正式启动。 这个港口项目,王直亦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模式,不过这一次的放出去的股份,就没有以前那么大方了。 整个大明的商品量摆在那里,夷州南部港口的价值可想而知,王直紧紧是放出两成股份,就让豪商们抢破了头,最终他不仅仅一分钱都不花,在建设完成后,还能倒赚一笔。 开港通商的事情定了下来,不过离真正开通的日子,起码还得花个一年半载,毕竟建设也得需要时间,特别是大明这边,效率可没有大宋那般快。 此时又是年关已近,一切事宜自然又得过年再说,不过就在大伙都忙着新年筹备时,却有一支队伍来到大宋,想要协商大明开港的事情。 在看到来人的身份时,王直笑了。
一百二十五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大明在月港开海,虽说引爆了所有民间的豪商,不过真正热闹的,要数大宋夷洲的南部海港项目。 仅仅只是放出两成的股份,就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投资商,最终这两成股份又是分成了十份,由资金雄厚的豪商们投标成功。 而王直则是坐收渔翁之利,不仅省去了建设的费用,还多出了几百万两白银收入,这倒是令大明这边眼红不已。 本来隆庆还想着学习王直的做法,将月港的项目也来个股份招标,不过他才刚提议,立马招到整个朝堂的反对。 与民争利,这个帽子实在是太大,一招之内,就将隆庆给打晕了,根本就开展不起来,最终只能作罢。 其实这些官员们反对,便代表着其身后势力的态度,这些贵族都生怕一旦开了先例,那海禁的这个口子,就会更加扩大,到时候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仅仅是开月港,这还能够接受,毕竟一个港口根本就满足不了所有商品的需求,反倒是因为海禁的松懈,而使得这些势力们的海贸生意做得更大。 因此,隆庆的月港建设,只能是靠着国库来支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