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览形胜”直到宁古塔将军所在地大乌喇(今吉林永吉)泛舟松花江检阅驻军。秋天下令派副都统郎谈、公彭春率兵往达呼尔地区以捕鹿为名“径迫雅克萨城下勘其居址形势”回程则详视黑龙江城至额苏里舟行水路及派人往视额苏里通宁古塔的6路。郎谈等回京说俄军在雅克萨仅恃木城兵三千即可攻取康熙帝认为此议不妥又继续调兵、运粮、设驿站等尤为强调永戍黑龙江建城驻扎。否则“我进则彼退我退则彼进用兵无已边民不安”4。

    在康熙帝主持下清军打响了雅克萨之战。先是清朝领兵大将都统公彭春向盘踞雅克萨的俄军宣布“谕旨”提出:“今尔等若撤至雅库地方以雅库为界于该地捕貂纳税不入我界悉行送还我逃人我亦将尔属降人送回。”继而警告:“若执迷不悟仍行顽抗则大军进剿定将毁灭雅克萨城尽除尔众彼时追悔莫及矣。”1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彭春1何秋涛:《朔方备乘》卷8页4。

    2《平定罗刹方略》卷1。

    3《清圣祖实录》卷115页2o。

    4《清圣祖实录》卷119页7—9。

    1《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一编上册第5o—51页。

    致书俄军“罗刹恃巢穴坚固不肯迁归”。于是三千名清军于二十三日分水6两路夹营而立二十四日将神威大将军炮等火器移入前沿阵地。二十五日黎明各路清军起猛攻城中俄军一片混乱。俄军头目额里克舍·托尔布津被迫出城投降。清军将其所部官兵及妇女儿童六百余人从雅克萨遣返俄国把愿意留在中国的巴什里等并妻子及属于中国的逃人共百余人收回。这是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以清军胜利告终。康熙帝在出巡古北口途中闻讯不胜欣喜2。

    清军将雅克萨城付之一炬然后撤到黑龙江城(瑷珲)。第二年俄军又在托尔布津率领下返回到雅克萨依旧址筑城并获得足够两年用的粮食。萨布素正在墨尔根(嫩江)筑城康熙帝命他停止筑城统领乌喇宁古塔兵驰赴黑龙江。二月十三日帝谕:“今罗刹复回雅克萨筑城盘踞若不行捕剿势必积粮固守图之不易。”3为了取得新的胜利康熙帝除让萨布素带去二千四百余官兵外又调熟悉地形的副都统郎谈、及班达尔善、马喇参赞军务。康熙要求郎谈如前晓谕俄军:“尔罗刹外国人贪利弃命扰我边疆今大兵复至当降如不降则尽诛之。”清军从黑龙江城出六月迫近雅克萨城采取“凿壕筑垒四面包围”的战略战术。城内八百余名俄军负隅顽抗屡次突围均被击退伤亡惨重布尔巴津本人也被击毙。经过五个月的包围俄军只有一百多人生存城旦夕可下。这时沙皇派尼基弗尔·文纽科夫和伊万·法沃罗夫星驰来华“乞撤雅克萨之围”还说明将有后使来谈判边界问题。康熙帝传令前线萨布素等撤围雅克萨之兵允许城内俄军任其出入。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以清军解围而结束1。这次战争为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创造了条件。

    2《康熙起居注》第二册第1334页。《八旗通志初集·郎谈传》卷153。3《清圣祖实录》卷124页16。

    1《清圣祖实录》卷127页24。

    第四节中俄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以前清朝多次提出逃人、边界和贸易问题一并解决而俄国一直反应冷淡。文纽科夫率代表团来华后清朝内阁大学士明珠等与其交涉又提出解决边界等问题。他们虽故意回避却已表示等后使来解决。1686年1月3o日沙皇正式任命勃良斯克总督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戈洛文为俄国边界谈判全权大使尼布楚督军伊凡·叶夫斯塔菲耶维奇·弗拉索夫为副使并派随行军队一千九百三十八人。沙皇政府给戈洛文的训令提出谈判的最高要求是以黑龙江为界;其次以牛满河、精奇里江为界:最低也要以雅克萨为界。2月5日戈洛文从莫斯科出一度杳无音讯至第二年7月25日喀尔喀土谢图汗向康熙帝奏报俄使一行始到其境。

    康熙二十七年3月3日清朝组成谈判代表团为的是领侍卫内大臣素额图、都统、公、国舅佟国纲成员有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左都御史马齐、护军统领马喇及汉官张鹏翮、陈世安。传教士徐日升与张诚为译员。也调动了八旗前锋、护军、火器营兵等八百人随行。行前康熙表“上谕”先回顾沙俄入侵占地收纳逃人引起雅克萨之战;其次指出黑龙江之地扼要不可不尽取之逃人悉应向彼索还;最后表示鄂罗斯遵谕而行即可与之画定疆界否则不便与彼议和1。

    清朝代表团遵旨于5月2日前往色楞格斯克就议行至喀尔喀遇到噶尔丹叛乱返回北京。经与俄方商议谈判地点改在尼布楚。为此清朝第二次组成谈判代表团成员为索额图、佟国纲、郎谈、班达尔善、萨布素、马喇、温达及译员徐日升、张诚等。索额图向康熙帝请示:“尼布潮、雅克萨既系我属所居地臣等请如前议以尼布潮为界。此内诸地皆归我朝。”康熙帝认为可以通融:“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潮为界彼使者若恳求尼布潮可即以额尔古纳河为界。”继之为他们调配了二千五百多名官兵同往。清朝这个谈判代表团于康熙二十八年六月十五日抵达尼布楚俄使戈洛文因忙于镇压贝加尔湖以东蒙古人民的抗俄斗争拖延至七月初四日才到。

    中俄代表团正式谈判是从七月初八日至二十四日(公历8月22日至9月7日)举行。十六天中双方代表坐在一起谈判只有前两天和最后一天其余都是会下个别商议。在整个谈判过程中由于俄方坚持维护其既得利益设置了一个个障碍有时几乎陷入破裂。先是会谈一开始戈洛文就指责清军侵犯了沙皇陛下的国界既而宣称贝加尔湖周围和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即为沙皇所领有。索额图通过追溯沙皇对华挑衅与入侵有力地驳斥了对方的无理指责说明黑龙江一带沙皇从未领有过贝加尔海这面所有土地都隶属于中国皇帝。如鄂嫩河、尼布楚皆为我蒙古喀尔喀茂明安等部居住之地雅克萨为我虞人(猎人)阿尔巴西等居住之地。这些土地上的居民一直1《清圣祖实录》卷135页14—16。

    向中国政府纳税。经过这番交锋都感到只谈过去无济于事便转到划界标准上了。戈洛文先提出以黑龙江一直到海为界。索额图认为这把中国领土划了过去加以拒绝另提出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作为国界。戈洛文对此极力反对和诋毁。争来争去戈洛文仅表示愿把边界划到牛满河索额图就急于说出应以尼布楚为界让一大步。而对方仍不接受谈判陷入危机。为打破僵局戈洛文以放弃雅克萨为诱饵清朝谈判代表没有经验便以最大限度的让步提出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这一方案为俄方接受从而奠定了双方达成协议的基础。十五日俄方就此拟定了一个七点条约草案两天后清朝代表也抛出一个六点条约草案。两者虽大的方面一致差异仍存在。清朝代表提出“以格尔必齐河及该河河源之高山绵延向东至诺斯山为两国国界”俄方对诺斯山的存在和位置提出疑问不予承认;俄方同意拆毁雅克萨城却又要求在此地方不受干扰的进行渔猎等等又继续谈判和解决。终于在二十四日(1689年9月7日)中俄双方一致同意签订第一个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

    《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各种文本不完全相同。按正式签字的拉丁文本主要部分有六条即:一、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源处为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凡在额尔古纳河南岸之墨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

    两国猎户人等不论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边界。若有一、二下贱之人或因捕猎或因盗窃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系遣送各该国境内官吏审知案情当即依法处罚。若十数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猎或杀人劫略并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三、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四、现在俄民之在中国或华民之在俄国者悉听如旧。

    五、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往来并许其贸易互市。

    六、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清朝席谈判大使索额图在签约后很快就用满文给理藩院和康熙帝了咨文和题本报告了《尼布楚条约》的基本内容。所述和满文本条约原文大致相同而与俄文本出入多些。

    总之《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在平等的谈判基础上所订的第一个条约其内容基本上体现了两国政府规定的原则尤其是对俄国更有利不仅因此得以牢固占有西伯利亚而且获得了同中国通商的权利。当然由于划分了中俄东段国界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在遏制沙俄侵略上也是有深远意义的。

    第五节俄商来华与《布连斯奇条约》及《恰克图条约》自《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沙俄利用其所带来的和平时期大力展了对华商业贸易。那时经常有俄国商队来华每个商队有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他们携带毛皮之类的货物到中国换取金、银、锦缎、棉布等获得巨大利益。1691年以普洛特尼科夫为的俄国商队来华售出货物总值七千五百六十二卢布带回去的中国货物总值达二万三千五百九十一卢布。后来莫洛多伊为的商队也以价值五千五百九十二卢布的货物换回了价值一万二千七百四十五卢布的中国货物1。

    沙俄政府以对华商业贸易有利可图实行垄断制度派官方代表或地方官员组织商队。1698至1718年就有十个国家商队到过北京2。沙皇本人有时给商队下达训令还规定西伯利亚地方当局不得阻挠来华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以此鼓励和推动对华商业贸易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1697年俄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为二十四万卢布过俄国对中亚贸易的总值而所得利润竟高达百分之四十八。17o5至17o9年彼得·库狄雅柯夫率领的商队获利多至二十七万卢布。

    但是清廷对与沙俄贸易并不感到兴趣:一是俄商带来的毛皮等货物清朝并不太缺乏和需要;二是俄商在华无礼和行为不端引起清朝不满;三是清朝更关心的是边界与逃人问题俄国不愿解决使清朝降低了与其贸易的主动精神。然而清朝多数时候不是根本断绝与俄国的商业贸易而是提出一些限制。如康熙三十二年(1693)规定俄商来华贸易三年一次每次不得过二百人犯禁之物不准交易到京后住俄罗斯馆限八十日回国等等1。五十一年清理藩院致俄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咨文不准俄“商务专员”要求由他处理中俄两国商人之间的争端也不同意破例为其提供沿路食物、栈院等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