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规定留学生在留学期间还要从中文教习学习“四书”、“五经”等经典。章程认为:留学生都是“未出洋之前中学精通而普通学又已毕业者”所以出洋后应“更习专门”否则“即使来洋肄业亦仅得其皮毛”。对考得外国学位的留学生“应由使臣随时咨明外务部立案以便将来从优奖励”1。光绪二十九年(19o3)初留日学生运动兴起。这年四月初三日(4月29日)在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5oo余人集会于锦辉馆声讨沙俄侵占东北的罪行激昂奋决议成立拒俄义勇队。次日京师大学堂师范、化学馆学生“鸣钟上堂”也起全校大会声讨沙俄侵略罪行拒俄爱国学生运动由此兴起。鉴于这一情况八月十六日(1o月6日)张之洞应慈禧太后懿旨“以出洋学生流弊甚多饬筹防范之法”上《筹议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折》附《出洋学生约束章程》十款、《奖励章程》十款及《自行酌办立案章程》七款。《约束章程》十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以后续往日本游学学生无论官费生私费生并无论日本官设学堂私设学堂均非出使大臣总监督公文保送不准收学”;其二“妄议论”、“干预政治”、“品行不端”、“不安分之事者”一律退学“严加裁制”。《奖励章程》十款主要内容为:“一、中国游学生在日本各学堂毕业者视所学等差给以奖励一、在普通中学堂五年毕业得有优等文凭者给以拔贡出身一、高等学堂即程度相等之各项实业学堂三年毕业得有优等文凭者给以举人出身一、在大学堂未学某一科或数科毕业后得有选科及变通选科毕业文凭者给以进士出身。”此外获得学士文凭者给予翰林出身得博士文凭者给予翰林升阶的优待。《立案章程》七款主要内容为:一、“保送学生入日本各学堂除农工商各项实业学堂及文科、医科各专门不限人数外其政治法律武备之门宜分别限定名数每年只准保送若干名”。其中“武备一门非官派学生不准保送”。二、“凡各省选派官费学生出洋游学俟毕业回国后无论得何奖励均须在本省当差五年1《约章成案汇览》2篇卷32上第28—34页。
以尽义务。五年期内概不准另就他省差使他省亦不得遽请调往差委”。张之洞上奏的章程由外务部补充《咨文》而颁行。《咨文》给章程作了如下三点补充:一、“中国留学生非在照办约束留学生章程之日本学堂毕业者概不给本章所定奖励”;二、留学生毕业后由“该官私学堂自行收留者将来毕业后概不给以奖励”;三、对品行不端之留学生如日本官私学堂仍听其留学者“毕业后亦概不给以奖励”1。光绪三十年(19o4)练兵处奏定《选派6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十六条章程规定:一、“选派学生须分年派往拟以四班为一轮每年选送一班每班一百名。”二、“选派学生各省须有定额:京旗、直隶、江苏、湖北、四川、广东各六名;奉天、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云南各四名;山西、甘肃、广西、贵州各三名;江宁、杭州、福州、荆州、西安、宁夏、成都、广州、绥远城、热河、察哈尔、密云、青州十三处驻防各一名。计共一百名为第一班;以后三年均照第一年办理。如各省旗有愿多派者亦可但不得倍于原派之数”。十六条规定:“学生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充见习士官期满除考入学校及各专门学校外其余回国由练兵处就其历年所学一一考试最优者奏请授职守备次者授千总再次者授把总”1。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一日(19o7年12月5日)学部和外务部奏准了《贵胄游学章程》十二条。学部成立后除增订了一些留学生的派遣等项章程外还拟定了对留学生的考验奖励章程。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19o6年5月15日)学部奏定《考试游学毕业生期限片》规定自本年始每年八月举行考验游学毕业生一次。八月十五日(1o月2日)学部复奏定《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五条规定:凡在东西各国正式高等以上学堂毕业回国后须接受政府按照留学生所习学科分门考试。考试分两场:第一场就各毕业生文凭所注学科择要命题考验;第二场试中国文、外国文。考列最优等者给予进士出身考列优等及中等者给予举人出身2。同月学部第一次举行留学生考试制度有53名留学生参加考试共考了两天结果考取的有32名其中9人被赐予进士出身23人给予举人出身。此后每年举行一次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停止这种考试。
随着清廷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9o5—19o6)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出国留学。光绪三十二年仅留日学生人数就达到一万三四千人1。在这期间出现了女子留学生。光绪二十八年(19o2)日本东京有女留学生1o余名。这些女留学生都是跟随其父兄或夫婿一齐留学日本的。光绪三十一年湖南省次官派2o名女学生赴日读成师范科此为官费女留学生留学日本之始。紧接着奉天省遣派熊希龄到日本视察教育后与东京华族女学校的校监同时也是实践女子学校和女子工艺学校的创立者下田歌子女士约定每年遣派15名女学生到实践女子学校肄业。光绪三十三年(19o7)奉天女子师范学堂派出21名学生到实践女子学校读师范科。到年底仅在东京一地便有近百名中国女留学生并组成了1《张文襄公全集·奏稿》卷37第1—7页。
1《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4册。
2《学部奏咨辑要》卷2;《光绪朝东华录》卷2o2。
1《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6页。
留日女生会组织2。江苏省举行留学生考试共取13人其中女生3人赴美国威尔士利女学就读是为官费女留学生留学西方之始3。
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9o9年7月1o日)因美国退回庚子赔款一部分外务部与学部会奏以美国“减收赔款”选派学生赴美留学先在京师设立游美学务处并附设肆业馆一所学生名额按各省赔款数目分摊。周自齐为督办唐国安、范源濂为帮办4。七月二十日、二十一日(9月4日、5日)在北京招考了第一批留美学生八月初三日(9月16日)榜录取程义法等47名学生5。十五日(28日)外务部奏准建游美肄业馆于清华园。当时规定办学宗旨为先在国内招考学生经过训练“择其学行优美资性纯笃者”随时送往美国肄业1。次年三月学部特制订《各省考选游美学生办法》五章并专设驻美留学监督。同月学部又奏定《管理欧洲游学生监督处章程》三十一条和《游美学务处津贴在美自费生章程》十六条加紧了对欧美留学生的派遣。
清末新式学堂的开办与留学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清末民初尤其是对辛亥革命起了“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就这点而论晚清新式学堂的开办与留学运动都应给予历史的肯定。
2《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54—56页。
3《东方杂志》第2卷第9期。
4《东方杂志》第6卷第8期。
5《教育杂志》第1卷第8、9期。
1《文史资料选辑》第71辑。
第十六章学术影响和制约着自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这7o余年间学术的根本因素是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具体地说随着西方商品和武力的入侵及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文化的输入使得中国固有的学术呈现出重大的变化:其一是一些原为古老的经学的附庸学科如哲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等独立凸现出来;其二是另一些学科虽仍沿袭原有名称和形式。但从内容到方法、观点都获得了新的展如史学。而在传统旧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经学由于治学分途而渐趋分崩离析经过一段回光返照的时期之后成为史学、考据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一部分。
第一节哲学哲学在中国虽然是近代才独立出现的学科但却不是全新的。不用说热衷于讨论义理性命的理学家就是朴学家们走的也是“由辞以通道”的途径。不过中国传统哲学重点不在自然观和认识论而在伦理、历史和社会人生方面。而这一时期的哲学正处于新旧哲学的转型阶段。
龚自珍、魏源的历史—政治哲学清中叶以后庄存与(1719—1788)重振今文经学着重研究和传播《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并通过他的两个外孙刘逢禄(1776—1829)、宋翔凤(1779—186o)给龚自珍、魏源以直接影响。
龚自珍(1792—1841)少年时曾从著名汉学家、外祖父段玉裁习文字学27岁时又在北京从刘逢禄学习《春秋公羊传》并与宋翔凤交游。他从公羊学派所汲取的主要是“变易”思想而经世致用精神则主要出自他直面现实而产生的危机感。因此他不屑于作章句经师既批评汉学考据家的“琐碎饾饤”、“繁称千言”1也不满宋学家的“坐谈性命其语■■何施于家邦?”2他不仅把清代今文经学推出书斋走向社会使“经术”展为“治术”而且对今文经学中天人感应说的神学目的论表示了异议并未自拘于经学藩篱。
龚自珍意识到古往今来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古人之世倏而为今之世;今人之世倏而为后之世;旋转簸荡而不已”3。据此他称赞“太史公为书百三十篇成褒汉氏盛德赫然跻于周室”4。显然认为变化的结果并非后不如前否定了夏、商、周三代为黄金时期的颂古非今态度。他还指出社会的展存在着一种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所以在论及由先秦的分封制展为秦汉的郡县制时说:“封建郡县天不两立。天不两立何废何立?天必有所趋天之废封建而趋一统也昭昭矣。”1当然“有所趋”的动力、原因何在龚自珍还无法理解对于“天”
也未作本质说明。但是他已依据当时有限的天文学知识反对把天神化批评了借天象预言人事的谬论他说:“诚可步也非凶灾;诚凶灾也不可以步。”意即星象既能推算说明它不能预示凶灾如果真能预示凶灾就不可能被推算。因此他称最先提出以日食为凶灾的《诗·小雅》是“讽刺诙怪连犿杂糅旁寄高吟末可为典正”2。对两汉的谶纬神学加以批判宣称“最恶京房之《易》、刘向之《洪范》以为班氏《五行志》不作可也”并主张“摧烧汉朝天士之谬说”3证明了龚自珍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与江子屏笺》、《陈硕甫所著书序》《龚自珍全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7、195页。2《丁亥诗》《龚自珍全集》下册第485页。
3《释风》《龚自珍全集》上册第128页。
4《尊史》《龚自珍全集》上册第82页。
1《答人问关内侯》《龚自珍全集》下册第331页。
2《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龚自珍全集》上册第9页。
3《与陈博士笺》《龚自珍全集》下册第346页。
在人性论问题上龚自珍继承了先秦告子的学说自称“龚氏之言性也则宗无善无不善而已矣善恶皆后起者。夫无善也则可以为桀也;无不善也则可以为尧矣”4。又说“善非固有恶非固有仁义、廉耻、诈贼、狠忌非固有”5反对孟子和程朱先天的性善论借以强调环境影响和后天的教育作用。
龚自珍认为“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矣”1。他主张变易的社会历史观认为“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2。这是其改革现状的理论基础。他由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