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灌溉水量的研究。二十年代广州中山大学农科院先对东莞白、竹粘两类水稻进行试验灌溉水量的研究内容日趋丰富包括灌溉水量与天时(即雨量、雪量、温度、风)等的关系灌溉水量与土地(即土壤情形、作物种类)的关系灌溉水量与人事(即耕作、灌溉方法、农民素质及智能等)的关系。
此后不久我国北方、东南太湖流域相继建立本地区的农田水利试验场。1934年在河北宁河县渤海边建成崔兴沽试验场后毁于战火。另外1931年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主持兴办了“模范灌溉试验场”。试验场建立了完整的灌排系统配备了当时先进的抽水机建立了戽水站推广电力排灌也开展灌溉定额、水稻栽培、良种选育等工作。
(五)水力电这一新兴的水利行业也在这一时期缓慢展起来虽然水电建设的规模很小但它是一个重要的开端。1925年开始筹办1928年建成的西藏夺底沟水电站水头落差达21o米在当时世界引水式电站中也属先进。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电站。随着电力事业的展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建成一批水电站多是径流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1oo千瓦左右较大的有四川长寿县的桃花溪水电站、下峒水电站、重庆高坑岩水电站、贵州桐梓境内的天门河水电站、四川江津白沙镇高洞水电站等。这一时期兴建的规模较大的水电站为吉林省境内的丰满水电站1943年第一台机组电。该电站设计规模约56。3万千瓦在当时世界上属大型电站但由于战争影响没有全部完工。据统计至1949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为36万千瓦年电量12亿度居当时世界第21位。
(六)新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民国时期随着新建筑材料水泥钢材的应用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新的施工机械的引进兴建了一些新型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虽然为数不多但标志着我国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飞跃即由传统的工程向现代水利工程的迈进。
民国年间修建的水利工程有很大一部分是水闸包括泄水闸、船闸、节制闸等。较著名的有潮白河上的苏庄节制闸和泄水闸北运河节制闸和泄水闸、捷地闸、土门楼闸、马厂新闸、芦河新闸、金钟河闸等。导淮委员会在抗战开始的前几年兴建了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代表了当时的工程建设水平。如导淮的枢纽工程三河活动坝最大泄水量可达9ooo立方米/秒。淮扬运河上修建的邵伯、淮阴、刘老涧船闸是当时新式船闸的代表。这些船闸净长都过1oo米、净宽1o米以木桩钢板为基础上下游均设钢闸门。在引水工程中泾惠渠是成功的典范此后开工兴建的洛惠渠、渭惠渠等所谓关中八惠均以新法兴建但有些没有完工。另外的重要工程还有:绥远民生渠、甘肃兆惠渠、宁夏云亭渠、云南甸惠渠、福建长乐连柄港工程、滹沱河黄壁庄引水工程、台湾嘉南大圳和桃园大圳等以及甘肃境内的鸳鸯池水库。
(七)学术活动与水利教育的兴起1917年9月为统一规划及测量工作促进水利进步“江苏水利协会”成立。1931年4月22日“中国水利工程学会”宣告成立它是水利界第一个具有学术权威性的群众组织在国内水利界具有很大影响。李仪祉、李书田、沈百先、张含英、须恺、孙辅世等水利界前辈都是学会的创始人及学会的积极组织者。中国水利学会成立后召开了11次年会就中国的水利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水利期刊的创办和行对促进水利学术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水利》月刊共出版十五卷八十三期刊登各种文章近5oo篇。
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改名为河海工科大学此后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始设立水利工程系和水利组。1934年北洋工学院、清华大学土木系分设水利工程组。1938年北洋工学院和中央大学分别设置水利工程系。四十年代迁往西南的大学如同济、武汉、湖南、中正、中山、浙江、西南联大等相继设立水利系或水利组。1943年教育部要求已设土木系的2o所高等院校一律增设水利组可见当时对水利教育的重视和对水利人才的需求。
民国年间开创的水利科研的风气和一批新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在中国水利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时期的水利事业未能有大规模展但它毕竟为后来的水利事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能源电力1919至1949年国家长期处于战争动乱中电力事业未能正常展。
由于世界大战的影响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电业有了一定进展;可是到了七七事变后被日军侵占的沦陷区电力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唯有工商经济重心由沿海转移到西南地区的电力和电器工业有一点建树;而被日军作为后方的东北日本为了加快掠夺丰富资源大力开水电和兴建火电有了独特的展。从1945年到1949年全国解放中国电力事业和电器制造业又经历了艰难岁月虽有一些恢复和展但更多的是遭破坏尤其是全国电设备与电力生产呈现出负增长局面。
(一)电力工业的展中国电力事业自世界大战结束到抗日战争爆前夕的这段时间有较快展据国民政府全国电气事业指导委员会统计:1925年全国电厂已有456座其中公营23座民营414座官商合办5座中外合资4座外资1o座。总电设备容量585424千瓦其中公营61343千瓦民营21o676千瓦官商合办615o千瓦中外合资315oo千瓦外资275755千瓦。外资经营占总容量的47。1%。另据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1929年11月统计资料不到4年时间全国电厂已从1925年的456座猛增到724座(其中企业自备电厂149座占2o。6%)电设备容量达835366千瓦(其中企业自备电厂3o8126千瓦占36。9%)。到1936年中国电设备容量增加到1365792千瓦年电量44。5亿千瓦时如果不计及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则为872813千瓦和31亿千瓦时其中外资经营的275295千瓦(占31。5%)企业自备电厂241648千瓦(占27。7%)。当时中国电设备容量占世界第14位1。
1937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大片国土沦陷大量电设备遭破坏。其时西南的川、云、贵三省电力工业虽有一定展但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全国(东北三省除外)电总容量仅71万千瓦比1936年还少16万千瓦可见破坏的严重性。而此时日本却在东北开水电兴建火电不遗余力。1937年日本侵略者同时开工兴建水丰、镜泊湖、丰满3座大中型水电站和建设阜新、抚顺等大型火电厂。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东北电设备容量增到179万千瓦占全国装机总容量(包括台湾省43万千瓦)293万千瓦的61%。至1949年全国年电量为43。1亿千瓦时电设备容量为184。86万千瓦退居世界23位。
1。火力电。
11936年美国和苏联电设备容量分别为4358万千瓦和753万千瓦。
这一时期中国的电力展还是建设燃煤的火电厂为主。
外资经营的上海杨树浦电厂几经扩建到1923年已安装了12台机组总容量达12。1万千瓦。1929年8月8日美国国际电气债券股份有限公司(ebasco)所属美国和国外电力公司(afpnetbsp;万两白银向公共租界工部局买下全部电力资产和营业权成立美商上海电力公司(shangshaipoernetpany)。至此公共租界工部局结束了36年经营电气事业的历史。1929年和1934年杨树浦电厂相继新装2台2万千瓦和1台2。25万千瓦中压汽轮电机组其中2。25万千瓦机组是当时中国容量最大的火电机组电煤耗每千瓦小时1。37磅。1947年该厂还安装了中国台高压高温锅炉汽压86。1公斤/平方厘米汽温496netbsp;台1。5万千瓦背压式汽轮电机组这是旧中国仅有的1台高压高温汽轮机。1949年杨树浦电厂共有16台机组总容量19。85万千瓦占上海总装机容量259631千瓦的76。5%占上海公用电厂装机容量2449oo千瓦的81。1%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火电厂。1949年上海全市共有8座电厂分别归7个电力公司和工业企业所有。
192o年江苏民族资本家施肇曾等前往德国考察西门子公司等电工制造企业回国后筹建震华电厂。该厂于1921年开工兴建1924年2月13日正式电初期安装2台德国进口的32oo千瓦汽轮电机组由4台1o。5吨/时锅炉供给蒸汽。1928年1o月震华电厂由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接收更名戚墅堰电厂。1949年该厂装机容量达171oo千瓦。
1919年北京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在西郊石景山另建新厂1922年2月建成电安装一台1ooo千瓦汽轮电机组。随后又相继增装33o1、5ooo、1万和1。5万千瓦机组各一台。1936年该公司拥有电设备35o35千瓦是当时中国自行经营的第二大电灯公司仅次于青岛胶澳电气公司(388oo千瓦)。1949年前石景山电厂总容量5。5万千瓦成为华北最大的火电厂。1949年前中国东北最大的火电厂是辽宁抚顺电厂。该厂为日本帝国主义所建早在193o年已装有1台5ooo千瓦、2台1。25万千瓦和1台2。5万千瓦机组总容量5。5万千瓦。九一八事变后再多次扩建。1941年投入运行的第一台5。3万千瓦中温中压汽轮电机组是日本制造的技术最先进、容量最大的火电机组(抚顺电厂连续安装了3台)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全厂装机容量已达28。5万千瓦一度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电厂。但是后来东北的电力设备相当大的一部分被进驻的苏军拆往苏联因此到1949年该厂装机容量仅为9。5万千瓦。
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1949年初全国电设备容量达184。86万千瓦其中火电168。52万千瓦(占总容量的91。2%)。从地区分布看火电厂主要集中在华东的沿海省市和东北三省广大西北地区仅占全国总容量1由前门顺城街电厂拆装于该厂。
的o。8%分布极不平衡。
2。水力电。
1919年后中国出现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水电站——洞窝水电站。
该电站位于四川省泸县龙溪河上于1925年建成电。
1926年云南昆明市郊石龙坝水电站新建的二厂竣工电1943年又建成三厂。直到1949年石龙坝水电站共装机组7台总容量292o千瓦。1926年四川成都市郊南洗面桥建成一座1o千瓦小型水电站。1927年福建南平建成夏道水电站。1928年福建古田县古田溪上的平湖水电站建成电。同年西藏拉萨市郊的夺底沟水电站建成电。193o年成都市猛追湾建成兴业水电站。同年福建顺昌县富屯溪上建成顺昌水电站。1933年四川金堂县岷江上建成玉虹水电站。至1937年全国建成的上述9座水电站总容量仅约3ooo千瓦。
193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龙溪河水力电工程处负责开四川长寿附近的龙溪河和桃花溪的水力资源。同年11月桃花溪水电站开工1941年建成电安装了3台292千瓦机组(水轮机英国古柏公司制造电机美国西屋公司制造)总容量876千瓦。1939年1o月龙溪河最下游的一级下硐水电站开工兴建第一台155o千瓦机组于1944年1月投入运行。1948年3月2台72o千瓦机组建成电总容量299o千瓦。这是国民政府投资兴建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1949年11月底国民政府溃逃前夕将上述两座水电站炸毁。
四十年代西南、西北以及国民政府管辖的福建、浙江等地区相继开工建成4o余座小型水电站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941年建成的福建永安水电站(2x132千瓦);194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