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6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15年周信芳21岁时加入丹桂第一台一直演到1923年并兼任后台经理。这8年是周信芳的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8年他当时已是个成熟的青年经过了十几年的学戏、演戏见识很多实践很多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戏剧演出上进入了新的阶段有意识地对戏剧艺术进行革新、创造为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一时期周信芳的合作者先后有三麻子、冯子和、汪笑侬、欧阳予倩等他们都是京剧的革新家是他们参加创建了南派(海派)京剧。周信芳与他们合作演出一起编剧一起演戏受他们的影响和熏陶自己也成为一个南派京剧的革新家。

    三麻子周信芳说他“京徽诸剧文武皆能。红生尤为著名”。说他演戏经常在改“不改革变化是不能贡献出他的长处”。说与他同隶丹桂第一台时“朝夕亲炙觉其艺术实有过人之处”。冯子和周信芳说“他是唱旦的革新家他演戏不拘形式;戏剧上故意的做作被他大胆地革除了不少完全趋于真实、自然”。周信芳演戏追求真实、自然、生活化就是从冯子和那里学来的。汪笑侬周信芳说“他的艺术渊博浩瀚集各派之大成”说他的唱“饶有感情”他的“做工表情以细致逼真、结合剧情著称实际就是着重刻划人物、演谁像谁的意思”。而且他善于写戏“通过戏剧来抒他的爱国热情”。欧阳予倩既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又曾演过文明新戏编演京剧更是声名卓著。周信芳说“他给我国的旧剧带来了新思想、新剧目以及新的表现手法”。这样一些革新家给周信芳的影响极大。这8年中据统计周信芳演的剧目共255出其中新编剧目122出参加别人的新剧目87出。新戏中有不少是连台本戏有的用了布景也有的用了机关布景舞台上出现很多新的事物。他所演的新戏有不少是他自己编写的。当时他已经“知道世事潮流合乎观众心理”。其中也包括为了适应上海那一座被称作“十里洋场”的城市的群众欣赏要求的连台本戏。1915年他曾与冯子和等演出《中外共和》(即《南北和》)呼吁统一反对军阀分裂;又演了《王莽篡位》、《疯僧扫秦》;还与欧阳予倩合演了《昏皇鉴》都是讽刺袁世凯称帝的新戏。1919年配合五四运动他与任天知、王灵珠等合演了《学拳打金刚》。他还与汪笑侬合演了汪笑侬编写的一些“愤世嫉俗”、配合时事的戏如《党人碑》、《哭祖庙》、《两朝领袖》、《不忍心》等新戏。在那几年中他向三麻子学了《徐策跑城》、《扫松下书》、《斩经堂》等从徽剧移植来的剧目和关公戏(红生戏)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后来这些剧目成了他的拿手戏。他还向黄(月山)派武生马德成学了戴白髯的武老生戏使他在这一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长。为了演出的需要他又常扮演一些年轻的角色文的武的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因此他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磨练改进终于创建了一个新的行当——大嗓小生它既不同于传统小生的大小嗓结合的唱念又不同于老生的表演这竟成了他的特有的创造。他除了演老生、小生之外还演武生、花脸、小丑、老旦其中既有古装戏也有时装戏大大锻炼了他的艺术才能。

    为了革新舞台艺术在表演、服饰、化妆、布景等各方面丹桂第一台的演职员们都做着各自的实验逐渐形成了以后台经理周信芳为中心的革新小组。他们互相探讨各自摸索反复研究取得了经验。例如为了演好时装戏他们试着在没有水袖的时候展手的表演;不戴髯口改为粘胡子;关羽用五绺髯不再用原来的三绺等等。他们这些革新的尝试强调要根据表现剧中人物的需要试成功了就采用不成功再改回来这就突破了一些已经形成固定模式的框框。周信芳在汪笑侬、三麻子等演出的《张松献地图》剧中扮演刘备为了既不失其身份又不至于把剧中主角、身为客卿的张松压下去他创造了内穿铠甲、外罩官衣的扮像铠甲因而变化了原形改成较为轻便、紧凑、抱身的样式后来逐渐展、推广终于成了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改良靠”。

    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周信芳很重视读书。当他在“喜连成”搭班演戏时教师萧长华就见他在没事的时候“总是以书为伴手不释卷”;后来他在丹桂第一台又受到汪笑侬、冯子和、欧阳予倩等有文化的人的影响更是经常带着书下后台有一点时间都拿出书来读。同时他还经常对同班的演员讲学文化的重要性并要他们让孩子多读书特别强调要演好戏必须要多读书。

    1923年2月周信芳离开了丹桂第一台北上烟台、天津、大连、北京与盖叫天、林颦卿合演演出了他的独家剧目《萧何月下追韩信》等。他还在“二七”大罢工时排演了《陈胜吴广》以揭露统治者的残暴。然后又经济南、青岛回到上海。1925年重进丹桂第一台演出了连台本戏《汉刘邦统一灭秦楚》他在这出戏里扮演过刘邦、韩信、张良、项羽、范增等角色。剧中的《九战章邯》、《鸿门宴》、《韩信》、《博浪锥》、《圯桥进履》等后来都作为单折戏演出了。其后周信芳一度又离开了丹桂第一台。1927年周信芳三进丹桂第一台在演出连台本戏《飞龙传》、《天雨花》之后又转入老天蟾舞台排演连台本戏《华丽缘》。展到后来《飞龙传》中的《北汉王》、《天雨花》中的《左维明巧断无头案》、《华丽缘》中的《小春亭》等都成为折子戏的保留剧目。

    同年周信芳加入了田汉主持的进步话剧团体南国社在欧阳予倩自编自演的《潘金莲》中扮演武松。他与田汉的交往是在4年前开始的那年他慕名去访田汉两人一见如故成了莫逆之交。193o年反动当局查封了南国社搜捕田汉是周信芳设法掩护田汉逃出了魔爪。

    周信芳的青年时代三进丹桂第一台正是他提高思想广收博采积累经验阔步前进的时期。在他演出的戏中有不少从内容到舞台艺术都成为当时革新戏曲的典型。在戏曲改革的摸索研究中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终至创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世称“麒派”。

    周信芳在老天蟾舞台演了3年多主要是演连台本戏如《华丽缘》、《龙凤帕》、《封神榜》。他在《封神榜》一剧中扮演了姜子牙、比干、梅伯、闻太师、黄滚、殷郊、伯邑考、土行孙等不同角色各有创造而其中的《鹿台恨》、《炮烙柱》、《反五关》等折子戏也都成了“麒派”的保留剧目。

    从1929年起周信芳担任了上海伶界联合会的宣传部长、会长并主持编辑《梨园公报》。此前周信芳曾在《梨园公报》上表过评论谭鑫培和为伶人伸张正义等文章田汉、欧阳予倩也都表过讨论戏剧运动的文章周信芳接手后《梨园公报》更成为探讨京剧改革的园地。

    1931年日寇侵华在九一八事变后4o天周信芳就开始演出了新编的连台本戏《满清三百年》的头本以洪承畴降清的故事鞭挞“不抵抗主义者”和投敌的汉奸。接着又演出了二本以崇祯殉国来写亡国之痛。三本写爱国才子冒辟疆与爱姬董小宛遭敌人、汉奸所害而生离死别的故事。然后他又把这三本戏改成各自独立的三出戏:《洪承畴》、《明末遗恨》、《董小宛》并带着这几个剧目和过去与高庆奎合排的《卧薪尝胆》等剧到青岛、济南、天津、北平、南京、苏州及伪满洲国各地演出。1935至1936年重回上海并到杭州、宁波等地演出。

    1937年七七事变爆时周信芳正在天津演出当即停演南下回到上海参加由田汉、欧阳予倩等主持的戏剧界讨论抗日救亡运动问题的座谈会并共同组建了“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周信芳在这个时候结识了上海文艺界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于伶。其后他为慰问八一三淞沪抗战的伤兵为抗战募捐演出组织成立“上海京剧界抗敌救亡演出队”还率剧团到胶州公园为坚守在四行仓库孤军奋战的八百壮士慰问演出。

    上海沦陷田汉、欧阳予倩等先后去大后方周信芳仍坚持在上海演出。他重组移风社社内有近2oo人以卡尔登戏院为阵地演出配合抗战的剧目并藉以维持一部分京剧艺人的生活。从1937年1o月周信芳在这里坚持了4年。他先排演了《亡蜀恨》这是反映蜀汉时期主上昏庸自毁良才最后投降敌人导致孤忠殉国的令人痛心的历史故事。排这个戏意在激励国人要上下一心守土抗战。他又排演了《洞庭湖》讲岳家军团结军民同御外侮的故事。他又排演了新戏《香妃恨》这是讲清乾隆帝平回部掳回香妃欲纳为妃香妃不允因思念故国而伺机报仇最后为太后赐死的故事。周信芳藉剧中香妃不甘屈服的抗争来唤起中华民族对侵略者的反抗。他又排演了《徽钦二帝》周信芳饰演宋徽宗把一个亡国之君的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剧中还刻画了儿皇帝张邦昌的丑恶嘴脸和爱国恋君的妓女李师师的以死抗贼。当该剧上演时敌特寄来子弹加以威胁但周信芳毫不畏惧仍坚持演了三个星期。后来周信芳又排演了《文天祥》一剧演出后立刻又遭到反动统治者的禁演。他于是便把《文天祥》与《史可法》作为新戏预告贴在演出的舞台两侧让两位民族英雄的名字醒目地映现在观众眼前以激励人们的抗日斗志。

    他还参加为救济难民义演的话剧《雷雨》演出饰演周朴园。当上海日伪特务机关要他去演堂会戏时他断然拒绝。

    在敌伪统治时期中国上海地下组织派姜椿芳与周信芳保持联系。1945年抗战胜利后田汉等回到上海马上与周信芳取得联系对他在敌伪统治时期的爱国行动予以充分肯定。田汉有诗称赞梅兰芳、周信芳等:“留须谢客称梅大(按:指梅兰芳抗战八年中蓄须明志的斗争行动)洗黛归农美玉霜(按:指程砚秋不与日伪合作到北平郊区青龙桥去种田);更有江南伶杰在歌台深处筑心防。”1946年9月16日周恩来到中国驻沪办事处会见了上海文化界田汉、阳翰笙、夏衍等周信芳和越剧演员袁雪芬也参加了会见。1o月21日周恩来宴请了周信芳和白杨、黄佐临等。敌伪统治时在地下党领导下上海京剧界的一些进步青年组成了“艺友座谈会”经常在一起研究京剧改革问题周信芳对之十分支持。这个会一度被迫停止活动抗战胜利后又恢复活动周信芳参加并担任了主持人。这个组织后来改名为“伶界联合会艺友联谊会”但因与文化界其他七团体联合致电慰问在晋京请愿反对内战遭到国民党特务殴打的人民代表而被当局查禁。

    抗战胜利后周信芳参加了不少政治斗争他参与了反内战、争自由宣言反对演员登记反对裁撤上海市立戏剧学校要求豁免娱乐捐和所得税等的签名活动因而受到了当局的传讯。

    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准备裹胁周信芳到台湾地下组织闻讯让熊佛西与吕君樵及时通知他进行防范。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他就到广播电台广播表达了他对上海解放的喜悦心情。6月4日他出席了上海市长陈毅举行的文化界座谈会。7月2到19日周信芳与梅兰芳、吕君樵、袁雪芬等作为南方代表到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周信芳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戏曲改进会筹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