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也都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都与维吾尔语很接近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这两个民族的文字也都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他们在解放前长期以商业活动为主兼营农牧。他们对南北疆之间、新疆与中亚各地之间的商品流通是起作用的。

    俄罗斯族在新疆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俄罗斯人语言文字使用俄语、俄文在生活习俗上也基本上与苏联俄罗斯族相同。居住在城市的俄罗斯人大多经营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居住农村或接近牧区的俄罗斯人也经营农业和畜牧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展。

    以上主要居住北方的民族共有二十一个。

    南方民族南方民族包括主要居住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省西部、云贵高原和两湖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这差不多都是处于我国南部边防和海防地带的民族。他们的语言除佤族、德昂族、布朗族、高山族、京族外都属于汉藏语系。他们大部分人能歌善舞往往歌舞于山林水滨比起习惯于驰骋草原的北方民族的歌舞另有一番风味。

    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省西部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藏族有三百八十七万多人其中居住在西藏自治区的有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多人居住在青海省的有七十五万四千多人居住在四川省的有九十二万二千多人居住在甘肃省的有三十万零四千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的差不多有九万六千人。其余分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少者十几人多者几百人个别地方接近两千人。门巴族有六千二百多人珞巴族有两千多人分别居住在西藏自治区的南部。羌族有十万二千七百多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内。藏族的自治地方除西藏自治区外在青海省有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等藏族自治州在四川省有甘孜、阿坝等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在云南有迪庆藏族自治州在甘肃省有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居住之广和聚居程度之高是全国少数民族中所仅见的。羌族也有自治地方即四川省的茂汶羌族自治县。

    藏族和羌族都是古老的民族。藏族是少数民族中最富于典籍和艺术制作的民族。藏语和门巴语、珞巴语都属于汉缅语系·藏缅语族藏语和门巴语又同属藏语支。珞巴语的语支未定。藏族有自己的拼音文字门巴族和珞巴族也使用藏文。藏人和门巴人的传统的宗教是喇嘛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巫教。在珞巴族中巫教相当流行。

    藏族地区近年不断有古人类遗骸和石器时代遗物的现。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古人类即藏人的远祖。据汉文史书所记藏族地区原为古代羌族旧居。今藏族中可能有古代羌族的后裔。但如因而认为藏族的族源即来自羌族就未免立论过勇了。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国一直到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吐蕃王国的灭亡延续了二百多年之久。当吐蕃强大的时候兵力曾东至今四川省的阿坝地区并曾攻占了安西四镇一度攻入唐都长安。但这都不妨碍唐藏的友好。文城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入藏以及唐蕃会盟碑的树立都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佳话。

    藏族地区因地形和气候的显著差异利于多种经济的经营。而草原辽阔水草肥美又特别有利于藏族地区之以畜牧业为主。牦牛和犏牛是西藏的特产。河曲马、大通马、工布骡都是这里的良种。农业生产以青稞为主也生产小麦、蚕豆、油菜、土豆、萝卜等。在气候温和的河谷地区还生产水稻和棉花。藏族地区因森林茂密出产珍禽异兽和熊胆、麝香、鹿茸、冬虫夏草、雪莲、灵芝等名贵药材。水力、地热及各种地下资源都很丰富。门巴族和珞巴族所在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气候温和而峡各地带四季如春宜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出产青稞、大豆、小麦、棉花、芝麻和天麻、三七、雪莲、当归、党参等药材。在解放前这两个民族跟外界交往少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羌族跟汉族有同样古老的历史。羌、姜音义都相近。羌从羊从人意为牧羊人。姜从羊、从女意为牧羊女。这显然是对于游牧民族的称呼。在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姜姬世为婚姻并为中国西北部的重要部落集团。西周、春秋时期姜姓封国有齐、吕、申、许都是羌族在东方的新展。两汉时所谓“西羌”泛指西北的多种族别不是单一的民族。它们在历史上总是跟氏族在一起活动地区甚为广泛。氏族早已不见了现在的羌族只是古羌族在岷江上游传衍下来的一支。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久已使用汉文。在生产上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林业。羌区山林也多珍奇动物产名贵药材。

    云贵高原和湖南省西部是民族众多甲于全国的地区。基本上或主要居住在这个地区的民族有二十二个。其中基本上或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有十六个民族在贵州省的有五个民族在湖南省西部的有一个民族。

    云南省的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和基诺族的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景颇族和独龙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普米族、怒族、阿昌族的语言也属于藏缅语族语支待定。傣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还有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的语言是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彝族、纳西族、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傈僳族和拉祜族有外国传教士过去代制的拉丁化拼音文字。解放后彝文和拉祜文都进行了改革哈尼族、傈僳族和纳西族、景颇族、佤族有拉丁化拼音文字的设计或试行。

    彝族有五百四十五万三千多人。其中在云南省居住的有三百三十五万四千九百多人设有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漾濞、峨山、路南、宁蒗、南涧等彝族自治县。居住在四川省的有一百五十二万五千七百多人有凉山彝族自治州。居住在贵州省的彝族有五十六万三千七百多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彝族有四千六百多人。凉山彝族自治州及其附近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区有一百多万人。白族有一百一十三万一千多人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四川省西昌和贵州省毕节等地。哈尼族有一百零五万八千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差不多要占哈尼族总人口的一半。其余散居在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等地。傈僳族约四十九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自治县其余分散在丽江、保山、大理、楚雄等州县。拉祜族有三十万零四千多人。其中约有二十万人居住在澜沧江以东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纳西族有二十四万五千多人。其中有十五万多人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少数人居住在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境内。基诺族接近两万人聚居在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洛克公社。

    上述彝族、白族等七个民族都有古老的历史。白族汉代称“僰”南北朝以后称“白蛮”。“僰”、“白”是同音字而写法不同。彝族是由汉代的“昆明”和“叟”展而来。自唐至元彝族有“乌蛮”之称后又被称为“罗罗”。汉代的滇王国和唐代的南诏都是彝族建立的政权。继南诏而起的从长和国以至大理国都是白族建立的政权。元灭大理后彝族和白族的贵族仍在云南有一定稳定的势力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哈尼族也出自“叟”和“昆明”。拉祜族跟“昆明”也有族属上的渊源关系。傈僳族也是由“乌蛮”展而来。纳西族汉晋时称“摩沙夷”自唐初以后称“磨些蛮”。在南诏独霸云南以前磨些人所建立的越析诏是六诏之一。基诺族文献记载缺乏有人认为清初汉文记载中的“攸乐”是见于记载之始。但在基诺族的传说中民族的起源是与人类的起源紧密联系的这也许可说是反映了基诺族有自己的悠久历史。

    这七个民族大致都经过一个游牧生活的阶段后来都转向以农耕为主有的人兼营畜牧和狩猎、采集。这些民族地区除彝族的部分地区外大致土地肥沃宜于农耕。药材、矿藏和水力资源都相当丰厚。

    景颇族有九万三千多人阿昌族有二万多人他们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还有少数人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古浪等地。独龙族有四千多人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居住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谷。怒族有二万三千多人一部分居住在贡山外还分布在碧江、福贡两县及兰坪县菟峨公社。普米族有二万四千多人居住在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些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这五个民族也都有悠久的历史。他们的聚居地区富于森林、药材、珍奇禽兽以及矿藏和水力资源。目前这些民族大致以农业为主各种资源尚有待开。

    傣族近八十四万人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还有一些人分散在景东、普洱、澜沧、元江、金平等三十多个县。傣族地区多在群山环抱中的河谷平坝有亚热带气候土地肥沃、四季常青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厚的条件。这里盛产樟脑、咖啡、橡胶、紫胶等经济作物和柚木、紫檀等贵重木材铜铁金银等矿产的蕴藏量都相当丰富。普洱茶是蜚声中外的名产。野象和孔雀为这里增添了特有的景色。

    远在先秦时期的文献就有关于“百越”和“百濮”的记载。据学者们的研究这是两大系统的部落群而傣族的先民属于“百越”的一部分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属于“百濮”的一部分。佤族有二十九万八千多人。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及双江、镇康、永德等县也是佤族人数较多的地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有一些佤族人散居。布朗族有五万七千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等地。还有一些人散居在双江、耿马、景东等县。德昂族有一万二千多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余居住在镇康、耿马和澜沧等县。这三个民族多住在山区的半山腰上因地处亚热带土地好雨量足很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矿藏和原始森林的资源在这些民族地区相当丰富茶叶和龙竹是这里的特产。

    基本上或主要是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五个民族。苗族是贵卅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有五百零三万多人。其次布依族有二百一十二万多人;侗族有一百四十二万五千多人;水族有二十八万六千多人;仡佬族有五万三千八百多人。这五个民族各有自己的语言。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族语族·苗语支。布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侗族和水族属于壮傣语族·侗水语支。仡佬族语言也属于汉藏语系语族未定。苗族、布依族都有试行的拉丁化拼音文字。水族有简单的象形文字但不通用。

    苗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先民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