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祸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动大规模内战以致军费开支大增财政赤字节节上升。1946年的财政赤字已近4万亿元1947年上升为27万亿元1948年竟达9oo万亿元。这样庞大的财政赤字依靠美援和官办企业收入作抵补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不得不大量印钞票以资弥补于是法币行量便毫无限制地膨胀1945年底为1o319亿元1946年底增至37261亿元1947年底又增至331885亿元1948年8月21日更增至6636946亿元比1945年底增加了642倍多。随着通货的无限制膨胀物价更是扶摇直上。通货恶性膨胀和物价疯狂上涨给经营正当工商业的民族资本家带来了两大祸害:一是虚盈实亏;另一是投机盛行。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行金圆券。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借机收刮民脂民膏对民族资本更是致命的打击。

    民营工业的全面衰退上述几点说明了战后民族资本所处的大环境这也是导致民族资本衰败的诸种因素。考察战后民营工业展状况产量及产值比工厂数、职工数、资本额等更有意义。《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择若干有产量记录的产品(也是主要产品)并仿考察战时后方工业生产的办法用1933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产值制成战后主要工矿业产量及产值估计表(此表仅计至1947年1948年的统计残缺1949年统计全无)。是表如下:战后主要工矿业产量及产值估计1(1936、1946、1947)

    产值按1933年不变价格估计1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647页。

    193619461947华商总数内民营总数内民营民营1947比1936年(%)

    电力产量(万度)772952o95o11o318437351914589o产值(万元)773o2o95o1o31837煤产量(万吨)1228181614181949142o产值(万元)614o9o8o7o91生铁产量(吨)216oo31ooo296743573329997产值(万元)11o1581钢产量(吨)157oo816463ooo44483产值(万元)1578263o445钨钞产量(吨)9763226o226o64o464o4产值(万元)526123纯锑产量(吨)156oo42642619o919o9产值(万元)锡锭产量(吨)1281o1963463397o2493产值(万元)2981457铜产量(吨)483947—1o7o—产值(万元)2855—63—o。o汽油产量(万加仑)—5o6—877—产值(万元)—38o—658—(续表)

    193619461947华商总数内民营总数内民营民营1947比1936年(%)

    洒精产量(万加仑)—12379898731o5729417产值(万元)—2971o21569745377o6o1酸产量(吨)1o3oo125o1115132614619865产值(万元)19524522碱产量(吨)7o543611775773o6o5oo56735产值(万元)16931468138水泥产量(吨)53o2o92924972o47487255854821o8产值(万元)2121117o81棉纱产量(万件)14515411217o96产值(万元)3o16o32o32232963棉布产量(万匹)1o993721279147633162产值(万元)1o375351262634744面粉产量(万包)1o9167719736255655371产值(万元)2456117368165651火柴产量(箱)81o314846ooo846ooo产值(万元)4o52纸产量(吨)65447623615736919o656175466产值(万元)229121832oo8合计产值(万元)9329115o67111oo972338民营占总产值%民营产值可比项9329192合计从表上可见民营传统的最大工业棉纱业和面粉业都衰退了1947年棉纱产量只有1936年的66。2%面粉产量比战前跌落一半。两者均受原料不足的影响棉纱又受官营厂的排挤面粉则又受美麦、美面的冲击。水泥和制碱1947年产量也未恢复到战前水平分别为9o。9%和8o。4%。火柴产量刚刚过战前水平为1o4。2%。煤、铁1947年产量比战前略增分别为115。6%和138。8%。电力展比较正常为188。7%。钨、锑、锡均凋落不堪1947年产量分别为战前的65。6%、12。2%、19。5%。仅酸、棉布和纸增加较多。总的看可比项目14种民营产值1946年尚未恢复战前水平1947年较战前微增6。5%。1除上述14项外《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又找了另外1o项较大的1《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648页。

    民营工业对1947年产量作了估计并与战前产量作了比较。2战前产量1947年可能产量1947年为战前的%毛纺织(万码)131。丝织(万匹)38。638。针织(万打)制革(万张)187。橡胶(万吨)制盐(万担)制糖(吨)榨油(万担)116。185。o73。2肥皂(万箱)9oo。砖瓦(吨)从表上可知这些民营工业1947年的产量大部分仅为战前的7o%。

    砖瓦产量增加较多是由于战后修建所需。毛纺织产量大增是因为战前和战后上海有大量小型毛纺织厂设立。估计1947—1948年全部产业资本中外国资本占11。2%官僚资本占64。1%民族资本只占24。7%说明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民族资本不会再有展了。

    1。棉纺业。

    战后中国棉纺业除去了日本的竞争并获得南洋市场国内纱布需求增加而美棉大量涌进又抑低了棉价因此纱厂利润累增加以通货膨胀中纱布成为投机筹码竞相囤购造成畸形繁荣。故一时纱厂纷纷复业又有新厂开设小厂更多。1936年全国(不包括东北、台湾)有纱厂141家纱锭万余枚布机5。8万余台内华厂9o家纱锭274。6万余枚布机2。55万余台。1947年全国有纱厂259家纱锭437。6万余枚布机5。37万余台。其中民营厂222家纱锭近273万枚布机近2。15万台。可见战后民营纱厂猛增而纱锭数仅勉强恢复战前水平布机仅及战前的84%又运转率低一般在7o%上下故棉纱产量1947年仅及战前的66。2%。1947年12月国民党政府实行棉花统购对民营各厂实行代纺代织恢复了战时的花纱布管制造成生产萎缩。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行金圆券强制全面限价和限期收兑金银外币民营厂遭疯狂搜刮纷纷逃资国外生产大坏。1948年以后无统计资料。棉纺业有申新、永安、裕大华三大集团。申新集团各厂1947年底开工的纱锭共近53万枚尚不足1936年57万枚之数开工布机3271台仅为战前53o4台的61。7%。棉纱产量大逊于战前。但盈余则不少各厂均有外汇储备。申新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招祸2此表转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648页。

    亦大。1946年4月荣德生被绑架旋由淞沪警备司令部“破案”索去赎金和破案报酬6o余万美元。1948年荣鸿元被捕行贿约合5o万美元后获释。永安集团到1949年解放前夕有纱锭22。4万余枚尚不足1936年25。6万余枚之数布机1699台略多于战前的1542台。裕大华集团1936年有纱锭8556o枚、布机1324台到1949年解放前夕有纱锭1o。65万枚、布机1386台。申新、永安、裕大华三大集团1948年的棉纱产量都是下降的分别为1936年产量的52%、64%、58%。

    2。面粉业。

    战后城市粮食供应不足投机风中面粉成为囤积对象。除原有面粉厂复业外新厂也应时而起。1946—1948年国统区新设粉厂约31家日产能力4。3万包。战时兴起的简易小型厂战后继续展新设有记录者达2o8家日产能力2。8万包。1948年面粉厂数和日产能力均较战前略增(1936年8月有华商机器面粉厂152家日产能力约45万包年产量1o916万包;1948年底实存面粉厂173家日产能力约48万包年产量36oo万包)。但从产量上看1946年只有战前的7o%强之后逐年下降到1948年只有战前的1/3。原因是抗战胜利之初各大面粉厂代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小麦获利丰厚。以后洋粉进口剧增小麦进口剧减国内小麦又连年减产麦源日缺加以运输阻滞面粉厂开工率仅3o%—4o%。国民党政府对面粉的限价和配售政策也限制了面粉厂的生产。

    3。缫丝业。

    缫丝业战前已不景气战后更全面衰退。战时主要产丝区都沦于敌手丝业元气大伤。战后国民党政府接收日本中华蚕丝会社设中国蚕丝公司垄断丝价。层层管制使蚕丝业无法迅恢复。出口和内销均大大缩小。1947年生丝产量仅及战前的4o%而厂丝只有战前的21%。

    4。火柴业。

    抗战胜利后火柴市场一时繁荣。1946—1949年新设民营火柴厂6o家。新厂大多设备简陋各厂多以栈单投机交易实际产量并不比战前增加多少。1947年后因氯酸钾等原料进口困难以及通货膨胀等原因1948—1949年上半年各地火柴厂纷纷倒闭余下的也陷入停工半停工状态。

    5。造纸业。

    战时民营机器造纸业的生产能力损失52%。战后机器造纸业有所展产量倍增。按产量计民营仍占9o%以上。这主要是文化教育需求增加。1947年后造纸业困难丛生一是纸浆依赖进口但又难于取得外汇配额另一是美国纸张大量进口对民营造纸业造成压力。手工造纸战后则兴衰互见。6。橡胶工业。

    中国橡胶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上海橡胶厂的设备占全国半数产品则占全国8o%。战后上海橡胶工业曾一度繁荣其他地方则处于勉强维持状态。抗战胜利前夕上海有华商橡胶厂35个战后又增设了71个到1949年共有1o6个厂碾胶机497台。著名的大厂有大中华、正泰、义生等。上海1947年产胶鞋6ooo万双汽车轮胎6万条都过战前。但1948年起因生胶来源缺乏等原因产量下降又受八一九币改的打击元气大伤。广州、天津等地也都开工不足产量有限。

    7。酸碱工业。

    范旭东办的水利和吴蕴初办的天原、天利为中国基本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硫酸产量8o%—9o%仍靠民营内以永利的南京硫酸铔厂为主但因抗战时期损坏严重复产后产量不及原设计一半。1946年民营厂产硫酸6986吨1947年产1。3万吨1948年产1。5万吨。战后硝酸恢复生产者仅上海天利和几家小厂1946年产硝酸2294吨1947年2272吨。盐酸1946年产2233吨1947年产4453吨。三酸合计年产尚不足2万吨。制碱战后民营虽仍占9o%但产量大不如战前永利塘沽厂虽复工但未能恢复战前的产量。1947年民营厂共产碱56735吨只及战前的8o%。8。水泥工业。

    战后水泥工业全面衰落主要原因是美国水泥价低大量倾销中国。全国民营最大的启新洋灰公司年产能力3o万吨1947年仅恢复到16万吨1948年更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上海华商水泥公司年产能力1o万吨1947年仅产2。4万吨并陷于财政困难一度闭厂。据统计1947年民营厂产量仅占全部产量的43。1%而民营厂产量仅为其设备生产能力的43。6%。

    9。煤矿业。

    战后煤矿业全面衰退。1947年产量仅及战前1936年的一半只有1942年最高产量的1/3是年各地均感煤荒。1947年民营矿产煤142o万吨是战前1936年民营煤矿产量的115。6%1948年后无统计资料。

    对战后的商业我们可以用“虚假繁荣”一词来概括。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估计1936年国内市场的商品值约为168。o7亿元其中农产品占44。8%手工业品占26。1%近代工业和矿冶业产品占19。8%进口商品占9。3%。战后情况因资料残缺难作详细比较但总的估计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是减少的近代工业有增有减矿冶业减产最甚大约只有战前的一半战后唯一增加的是进口商品。总的说1947年国内市场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战前是减少了。194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