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9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侮辱各级官吏李三才在官场奉事二十余年看透了种种官僚弊病他并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唯唯诺诺、失去棱角的官员而是抱定自幼即铭刻在心的“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视“富贵功名都如梦幻”1因而对于陈增的贪暴李三才一方面利用手中的权力与之周旋裁抑陈增的帮凶爪牙最大程度地减轻矿监税使可能造成的危害安抚受到骚扰的百姓市民同时对于那些因不堪忍受矿监税使凌辱及地方官员剥削而起来反抗的百姓也毫不留情2《明清进士题名碑索引》第2557页。

    3陈鼎:《东林列传》卷十六《李三才传》。

    1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六三《科试考三》。

    2陈鼎:《东林列传》卷十六《李三才传》。

    3《明史》卷二三二《李三才传》。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4顾宪成:《泾皋藏稿》卷八《赠山东佥宪李道甫序》。

    1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五《与李漕抚修吾》。

    地加以镇压。如浙江人赵一平自称是宋室的后代在徐州联络孟化鲸、马登儒等欲在万历二十八年二月起义结果谋事不慎为李三才捕获。当然李三才也深知造成地方不安局面的根源在于皇帝的贪婪于是连连上疏陈述矿监税使给地方带来的危害要求神宗停止遣派。但神宗对于这些来自地方的正当呼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李三才的奏疏也常常以当时神宗惯用的“留中”手法不了了之。万历二十八年(16oo)李三才以十分激烈的措词再次向神宗上疏:“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神宗仍无动于衷这份奏疏也被搁置一月有余。于是李三才上疏更尖锐地指出:“一旦众畔土崩小民皆为敌国风驰尘骛乱众麻起陛下块然独处即黄金盈箱、明珠填屋谁为守之?”也没有得到神宗的任何回音。其实神宗并非不知道派遣矿监税使的危害万历三十年当他突然得病自以为快要驾崩时就曾下诏召回矿监税使改革一切弊政。但次日清晨他又突然复元了后悔昨天的做作派遣宦官将已下达的诏令手谕硬从阁臣手中抢了回来。李三才得知此事后再上疏告诫这种危险的状况仍如泥牛入海。

    然而神宗对李三才言辞激愤的奏疏并非不放在心上不过是把对这种缠扰的厌恶默默地铭记一旦有借口和机会再示以惩戒。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当时运河清口一段河水干涸阻隔了船只的来往需要开浚并建立新闸。李三才对整个工程进行盘算大约要花费二十万两白银才能完工明廷无力支出这笔巨款他就请朝廷留下北运的漕粟暂时用作工费。这一建议遭到户部督储侍郎赵世卿的反对李三才看到自己的计划无法实现借口有病向神宗提交了辞呈借以对赵世卿施加压力。早就对李三才不满的神宗自然不假思索就应允了。淮扬巡按御史崔邦亮巡漕御史李思孝给事中曹于汴御史史学迁、袁九皋都纷纷上章要求挽留李三才其中史学迁更直截了当地指出:“陛下以陈增故欲去三才托词解其官”。神宗心虚又不愿收回成命只好不予理睬。李三才不得不离开凤阳到了徐州上疏催请神宗另外选派替代的官员来结果没有得到回音。恰好这时赵世卿的职位由另一个侍郎谢杰代替谢杰也向神宗上疏挽留李三才神宗迫于无奈又找到了下台的借口就命令李三才仍在原任供职直到新任命的接替者来到但神宗竟然始终没有派出这样一个接替者来。

    李三才对矿监税使深恶痛绝屡次上疏请求罢除都毫无结果。于是他开始采取一些积极的对策打击在他辖区内作威作福的陈增及其爪牙他暗地里留意矿监税使的爪牙中哪些是最为贪暴的买通死囚在受审招供时引这些为害最深的爪牙为自己的同党然后将他们一一捕杀从而使得陈增及其追随者大为丧气不得不略为收敛。这种隐蔽的打击活动一直进行到万历三十二年陈增死去才停止。与此同时李三才还不断上疏力陈己见。如万历三十年神宗因得龙孙一喜之下就下诏颁布撤并矿税等一些针对以前弊政的补救办法但在地方上毫无执行这一诏令的迹象。李三才认为这与内阁辅沈一贯的执行不力有关上疏阴诋沈一贯继而又明言是由于沈一贯害怕自己权力落入次辅手中从中作梗“而致新政阻格”。神宗为此十分震怒严旨责问李三才并罚了李三才五个月的官俸。

    由于李三才的政见如推补空缺的官员罢遣矿监税使等都与当时的东林党人看法相同;而且他结客遍天下善于交际与东林党的主要领导人顾宪成是至交深得信任;另外他又不属于京师的在朝派只是地方上呼吁改革因而他也被公认为是东林党的巨魁。事实上他自己也是常常站在东林党的立场上为东林人物作辩护的。如他曾上疏说:“诸臣只以议论意见一触当涂遂永弃不收要之于陛下无忤。今乃假天子威以锢诸臣复假忤主之名以文已过负国负君罪莫大此。”实际上是明显地为顾宪成、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作辩护同时也是暗里指斥辅臣沈一贯等当政者假公济私、打击报复等不法行为。

    李三才在淮、徐一带治理漕政巡抚凤阳诸府长达十三年之久。他在那里狠狠打击陈增等矿监税使的威风实行了不少恤民的惠政深得百姓的拥护名声渐渐远扬职衔则擢至户部尚书。当时因朝中内阁缺少人选有人就建议改变过去单从翰林院提拔毫无实政经验的词臣作辅臣的惯例而从地方上有丰富经验的官僚中加以选拔。当时地方官员中数李三才的名声最响。不久都察院的都御史也告缺需要推荐合适的人选这样李三才被选中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李三才被认为是东林党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深深为当时在朝的浙党等反对派人物所忌恨。于是他们纷纷上疏弹劾李三才以阻止他的当选。如工部郎中邵辅忠攻击李三才是“大奸似忠大诈似直”并且一一列数了李三才的“贪、伪、险、横”四大罪状。御史徐兆魁又继之猛烈诋劾李三才。按照常例一旦受到弹劾官员就得辞职回避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但李三才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盛气陈辩不自引去”1从而引来了更多的非议和更深的敌意。与此同时顾宪成为了让东林党人在朝廷中争得一席之地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顾舆论的喧哗分别写信给辅臣叶向高和掌握吏部铨选大权的孙丕扬一方面为李三才辩白一方面极力称赞李三才廉直可用向他们推荐。这两封信为好事的吴亮附载在邸报上在朝野广为流传结果更使舆论大哗反对者引以为据更加起劲地攻击李三才。乔应甲甚至列出了李三才“十贪”“五奸”的罪状进而展到攻击整个东林党。当时为李三才辩护的人也不少除顾宪成外还有胡忻、曹于汴、段然、史学迁、史记事、马孟祯、王基洪等。这样李三才任用与否的问题实质上演变成为一个东林党与浙党等反对党之间的党争问题了并且成为万历朝东林党与反对党之间最为激烈的一次直接交锋。钱谦益对此曾评论道:李三才一事导致“物议旁午飞章钩党倾动朝野。从此南北党论不可复解而门户之祸移之国家矣”1。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李三才无能为力只好请求罢职。他一连向神宗上了十五次辞职的疏章都没有得到回音他就不等神宗允许自动离职卸任回到通州定居了。结果对什么事都兴趣索然的神宗也没有为此责罚他。

    李三才离任回籍之日与当地百姓离别的场面颇让人感动。那天淮、徐一带百姓“老幼提携填街塞巷拥舆不得行。已而相与顶舆号泣一步一吁及抵舟又挟两岸号泣夺缆不得行”2。以后淮、徐一带百姓为了纪念李三才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集资修建了生祠“聚族为之肖像其中朝夕起拜于其下不绝”3。这些都说明了李三才有良好政绩和威望。

    1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李尚书三才》。

    1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李尚书三才》。

    2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五《与吴怀野光禄》。

    3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五《与吴怀野光禄》。

    李三才回家后仿效顾宪成、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授徒也在家乡置办起双鹤书院并在那里讲学。但是东林党的反对者们并没有忘记他害怕他东山再起因而继续寻找机会打击李三才而李三才的性格也为这种打击提供了机会。《明史》中《李三才传》评论他“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性不能持廉以故为众所毁”说得不无道理。李三才曾对顾宪成说过他自己“耻效俗人饰边幅装格套于青天白日之下作鬼魅技耳”4。即使与明朝一般的正统、刻板的官僚他也是扞格不入的。有一次颇有政绩的吕坤与李三才论学李三才竟视他为迂阔中途不辞而别。李三才在给神宗的奏疏曾提出过“用人未必贤而必才行”5的观点这一方面是他阳许张居正而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真实写照。在生活上他也是十分豪放的。抚淮时有一次顾宪成路过去拜访他李三才头日招待顾的不过是家常便饭。到了次日他突然盛陈百味顾宪成大惑不解李三才解释说昨天因为没有钱才吃些家常便饭今天偶尔有了就摆了这些菜。《东林列传》的作者陈鼎借此说明李三才善于操纵权机实际上这正是李三才豪放、洒脱、敢说敢为性格的体现。这种性格即使在李三才家居以后也没有丝毫改变。他外出时喜欢有大批追随者和朋友相伴以致他所过之处常常是车马填巷。因而他在家乡建造了较为豪华的住宅也是可信的。而这恰恰为忌恨他的人提供了口实。万历四十二年御史刘光复上疏弹劾李三才盗用皇木和侵占公地来营建私第并且暗里控制着铨部推举之权。李三才只好上疏陈辩请求派人查核。不久其他一些忌恨李三才的人也纷纷诋毁他其中有李三才一手提拔起来的李征仪、聂心汤为此他十分伤心和愤怒更加坚决地请求会勘。神宗命李征仪及吴亮嗣前往勘问。次年劾李三才的刘光复因犯事被关进监狱。李三才表面替刘求情要神宗释放他暗里却竭力地为自己和东林党辩白。同时他又写信给阁臣方从哲公开指斥他“必欲置仆于死地”1。这一切更引起众人对他的不满。会勘的结果自然是不利于他仍以刘光复所陈的事实送呈神宗。神宗至此毫不客气地将李三才落职为民。

    天启元年(1621)新兴的后金政权不断骚扰明朝的东北边疆辽东告急。御史房可壮请求起用李三才。于是围绕着李三才的可用与否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力言宜用者有之力陈不可用者更有之相争不下终究没有结果。天启三年(1623)熹宗重新任命李三才为南京户部尚书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因病离世了。但事情还没有了结不久魏忠贤为的阉党得势全力打击东林党人。李三才被目为东林巨魁而在王绍徽编的《东林点将录》中名列榜从而再次被削籍皇帝给予的封诰亦予剥夺直到崇祯初年才恢复。

    李三才有诗才钱谦益的《历朝诗集小传》有他的传陈田的《明诗纪事》卷一一、朱彝尊的《明诗综》卷五二都收有他的诗。他在管理漕务时又有一本记载自己言行的《漕抚小草》陈子龙等编的《明经世文编》卷四二一也选录了他的六篇奏稿。另外据光绪五年的《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