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革秦-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嬴政深深看了他一眼,不言不语。
第六十七章 秦王政令曰 (中)
十二月中,阵亡的兵士们十四岁以下的遗孤都被接入了新修建好的托孤院中。
同时,嬴政连发三条政令。
这三条政令所对应的主体分别是——兵士、工人、土地。
第一条政令是:举凡服兵役的秦人,可以按照秦法,每月获取到由朝廷发放的薪资,并且兵士在军队之中的一应开销,完全由朝廷承担。
第二条征令是:承认过去对于铜铁炉的管理方式是错误的,并且制定了新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规定劳动时长和加班需要有加班费,工人有辞职和请假的自由等等。
第三条政令则就是朝臣们以及秦国各地大小地主所最为期待的政令,地制改革。
过去,秦法的规定之中,秦国的全部土地的归属权都是“秦王”的。
即便是军功贵族,他们获封土地,其实,也就是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而土地真正的主人,仍然是“秦王”。
这一招,当然是学自宗周。
因着这一条归属所在,尽管秦国的耕地面积很有限,尽管秦王总喜欢大肆封赏,但秦国的耕地不曾缺少过——因为分出去的土地,是可以收回的!
因着这一条,秦国的大小“地主”们其实一直都很反感主动的去开垦荒地、或者去收拾一些不太便于耕种的土地。
因为收拾了也白收拾,都是在为秦王做嫁衣。
而现在,地制开了个口子。
尽管嬴政的第一批土地私有化,只是在咸阳周边设置了一个试点,给了农会前往参与战争的千人兵士十万亩土地,但这个举措却让朝中的大多数人都喜出望外。
十万亩,说多,不算多,说少,其实并不少。
最重要的是,秦王政的这个命令,很能说明这位小秦王改革地制的决心!
大家开开心心地一齐称赞秦王聪明睿智,决断过人。
这其中,有几名心念宗周和礼法的儒生博士高声疾呼着“礼不可乱,制不可改”。
然后这几位博士便被隗状、王绾、王龁、白芨、秦熹等人随便的捅出了几桩不明不白的“战时与魏人通”的罪状,顺手收拾掉了。
这之后,秦王政新王上任的前三条正式政令,便在万众期待、万众支持的情况下被执行下去。
王令传到铜铁炉工地之中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十七日的傍晚,工人们围坐在余热未散的大炉旁,有说有笑。
墨者们召集了工人聚集,随后,秦王政的使者赵高,以相当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工人们宣讲了秦王政的政令。
“秦王政令曰:昔时,先王在时,破坏了与工人们的盟约,擅自更改工作时长,削减工人工资,致使工人们受了罪,被拖欠了工资、这件事情,其罪过在于当今的秦王秦王政,是秦王政没能劝说先王改换想法,才致使工人们受了罪,秦王政应当向工人们道歉。”
“而今秦王政上位,应当要制定新法,以确保工人们的权益不受损害,应当要补偿工人们所蒙受的苦难和损失,应当要对于工人们的工作有更加具体和合法的要求。”
“此后,非战时,工人每日只做工三个半时辰,如需加班加时,应当由双倍的工资,同时工人应有权利拒绝加班,工地之中的管事,不得以任何形式,对于拒绝加班的工人做出报复。”
“同时,按照工作经验的熟练与否,工人们的日薪资应当适当上调,一年以上熟练工人,日工钱应酌情添加至十五钱,三年以上熟练工人,日工钱应在二十五钱,十年以上工人,日工钱,应在五十钱,同时工人四十五岁可以退休,退休之后,工地和朝廷都应每月向工人支付退休工资,以赡养工人,退休工资水平,每方应在工人最高工资的三分之一。”
一大堆的权利、义务、工资的规定,使得工人们振奋不已。
暂时来看,这当然只是一个画出来的大饼。
但,即便是画饼,也比完全没有要强!
一些听说可以辞职不做的工人,在听到了后续的优厚待遇时候,泛起了嘀咕。
说想继续在工地里面做活,那都是假话!
尤其是,铜铁炉初建时候就进厂的那一批工人,他们是完整的受了三年的苦的!
这三年的苦,将人磨折得不像是人。
他们苟延残喘、他们麻木不堪。
但,他们没法儿离开这伤心地。
三年过去了,如今他们有了离开的办法,却又有些担心了。
三年下来,他们已经不会种地了,大多数人,也没有除了冶铁之外的手艺可以保证生存,加上手里是没有土地的……
出去此时是简单的了,可是出去之后呢?
他们迷茫了。
互相之间一串联,大致上达成了一些一致意见。
“要不,先在这儿待着看看?”漆以商量的口吻说道。
一边的介沉默着,介旁边,一并在工地里待了三年的越两只手掌相互摩擦。
他们心中都颇不平静。
如果一直没有离开的机会,他们不会有任何忐忑,不会有如此的不平静,会一直在这里好好生活。
反正,也已经不那么困苦了。
但现在,有了路子离开。
他们便不能继续那么麻痹自己了。
可是离开变得容易了,离开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他们商量着,怀着这样的忐忑和不平静,他们吃了晚饭,睡了一觉。
十二月二十日,鞠子洲在下午的工作结束之后,召集了工人们,开始将工人们拖欠的工资之中未发的全部发下,并且开始发放奖励。
奖励的名头,是研发“灌钢法”。
发放的对象是那些在厂里待了三年的老工人。
这部分奖励,相当丰厚。
“我们攒点钱吧?”介看着高台上看不清楚面容的鞠子洲和更近一些正在发钱的秦吏们,平静说道。
越没有看向介,而是同样看向鞠子洲和秦吏们:“好啊,应该攒钱了,我们的情况,在秦王政的政令之中,应当算是每日二十五钱的吧?”
“大概吧……”漆叹气说道。
语气里,不知是期待,还是嘲讽。
秦王政,所说的,真的是实话吗?
第六十八章 秦王政令曰 (下)
十二月二十二日,漆拿了工钱,给自己添置了一双皮履。
这双皮履以木板做底芯,底芯上下各衲了一层粗麻布、一层细麻布和一层龙皮,鞋面则是内衬兔皮,外饰龙皮。
这样的一双鞋,花了他三十钱,与一石粟等价。
以往,这种贵重的东西,是只有家中有数百亩田产的有钱人才能够穿得起的,如今他也买来穿了。
虽然,他并不需要这样的厚鞋。
鞋子买来的时刻,漆便脱掉了自己的旧鞋,换上了这双新鞋。
鞋子很合脚,穿起来很暖和,踩在地上软绵绵的,双脚像是踩进了热水里面,又像是踩在云朵上。
买完了这一双鞋子,又在食堂里买了些这几天刚刚被允许售卖的酒水,就着前天买来却没吃完的狗肉,叫了相熟的几个老工人,又吃又喝。
几个人吃饱喝足,本应该是说些闲话的时刻,但彼此又没有话可以讲。
说什么呢?
他想着。
没话说,于是便不说了。
他们各自睡去。
这之后,漆打算攒些钱,所以后面的工资、奖金,他一钱都没有花,只将其寄存在墨者手中。
十二月二十九日,是发月工钱的日子了。
工人们早早下班了,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被墨者们分为了三个队伍。
漆、越、介等三人正是少有的,做足了三年工的熟练工人,他们前后排列起来,等待着拿钱。
“每日二十五钱,本月做活足二十七天,没有加班,核每人六百七十五钱。”墨者们高声吆喝着。
漆排在队伍之中,没有把这句话当成一回事。
每月最多只做活二十七天,是铜铁炉开炉时候的规制,后来被人改掉,现在改了回来,他颇有一些怀旧的念头,然而想到当初进入这工地的那些朋友要么已经在工地里活活累死了,要么就是因为纠集起来,想要辞职,而成为了典型,被杀死,人头割下来传示众人。
念头及此,漆有些难受。
可是难受什么呢?
莫不是钱少了?漆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可能不是。
队列排到了他了。
他于是拿了工钱。
拿了钱之后,也没有走,而是和前面的几人一样,盘坐在一旁的地上,慢慢数钱。
他不会数学,对于五十以上的数字的简单运算也没有一个概念,于是他所能够验证自己的钱有没有被克扣,验证秦王政的话语是不是真话的办法这一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数钱。
如果钱数是对的,那么就证明了,秦王政没有骗人!
他是如此的想着。
想法简单而固执。
秦王政说了,每天工作三个半时辰,如今是已经做到了的。
如果说了的钱也给了,那秦王政就是守信的!
他想着。
“一个二十五、两个二十五”
他低着头认认真真的数钱,越是数钱,越是眼神明亮,心情雀跃。
钱肯定是够的。
他心中其实有了猜测的。
因为墨者们算账算的很明白了。
因为手里的钱的确有差不多的重量了。
但他不敢相信。
于是他想数钱。
二十七个二十五。
二十七天,每天二十五钱。
钱是给够了的!
他这样的开心,以至于泪水从眼眶里流出来。
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
并没有很伤心。
他提着钱,找到了自己一贯储钱的那个墨者:“我要存钱!”
他这么说着。
那墨者原本正用勺子擓饭吃,被漆这么高声的叫喊一惊,瞬间吓得饭勺落地。
他反应过来之后很有一些生气,于是他冷着脸,很是不满:“存多少?”
“六百七十五钱!”漆眼里泛着泪光,他高声吆喝,无比认真。
“这么多?”墨者皱眉:“你不留下点钱周转花销吗?”
“不了。”漆将拿一大串钱递给了墨者。
他亲眼见着那墨者翻出竹简,提起笔,在他的名字后面写了字。
“漆”
这个字,墨者心情好时,曾教授过他的。
他认得。
“我在你这里存了多少钱了?”漆忽然问道。
“两千六百六十钱。”墨者看了一眼竹简上面的数据,随口回答。
“加上这六百七十五钱是多少钱?”
“三千三百三十五钱。”墨者心算,而后回答。
“三千三百三十五钱,我能取出来吗?”漆问道。
墨者停下了数钱的动作,奇怪看着漆:“你要离开了?”
“不是,我就取钱。”漆认认真真地说着。
“全都要取?”墨者上下打量漆。
漆重重的点头:“全部都要取出来!”
“可以”墨者不知道他发了什么病,但还是答应了:“你稍微等一下。”
他于是从身后的柜台里取了三畚钱,又从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