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革秦-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收效甚微。
拔除地方小贵族的负面影响,如今初现端倪。
原本,秦王是可以拔擢一些小贵族出身或者外国来的那些没有根基的士人,以对抗大贵族。
可如今他为了基层的掌控权,联合大贵族们,将小贵族绞杀了去,问题便变得格外严峻——他手里,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人可以放到基层去掌握实权。
——做管理者,不是必须要有多高的才学,而是需要识字,需要有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看懂、读通政令的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个人能力当然越强越好。
然而,即便是不计算个人才华,嬴政手中合格的小管理者,也少的可怜。
三个月里,他其实花大价钱招募了一些人手。
邻国的不得志的士人听闻秦王政招贤,也都乐意来混个富贵。
这些人良莠不齐。
但无论个人能力如何,这群士子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拜相封侯。
这个目标的存在,加上此时的选拔制度几乎就只有最落后的领导面试制度和靠裙带关系举荐制度,所以嬴政废了许多功夫,仍旧找不到能用的人。
他们这些人对于下放到穷乡僻壤、远离政治中心没有任何兴趣。
还是一步登天、效仿卫鞅,直接在中央里得到嬴政赏识而主导朝廷变法来的合乎他们这些人的想法。
嬴政现在是比较讨厌这些学问和智慧都不存在,长着一张嘴就知道要官职和爵位的家伙的。
但他还是要忍着恶心,一个一个,面见这些家伙。
儒生讲德、道士说理、阴阳家论神怪、名家讲敛利、农家提倡多种田……
各种稀奇古怪的学说,但很少有什么学问再能给予嬴政以震撼。
多数时候,面前的士子说了上句,嬴政立刻便能够通晓他所想说的东西。
有些理论是可以落实的,有些理论纯属扯淡。
这当真是粪里淘金一样的感觉!
如此捱到十二月底,大雪覆下,各项工作都停止,嬴政终于得到了一些喘息之机。
此时,他拉上了鞠子洲,准备两人一块去钓钓鱼,休息休息。
不过鞠子洲不喜欢钓鱼。
“还是去恤孤院看看小孩子。”鞠子洲这样说道。
嬴政没有思考,点了点头:“行吧,去看看那群小孩子也好。”
深冬,寒冷的天气使得所有人都不愿意脱离温暖舒适的房屋和更加温暖舒适的被窝。
但恤孤院的孩子们即便有万般不舍,也得上课。
小孩子们虽然冻不着,但是毕竟起床不舒服、坐在教室里上课更加难受。
所以他们有很大的意见,课堂之外,他们总是在说着些埋怨的话语。
有些孩子则自己开始动手做一些手炉之类的小东西,让自己可以更舒服一些。
他们接受的是墨者的教育,尽管制定教材和教育方针的是嬴政,可墨者安身上属于墨者的烙印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
基于此,这里的孩子们,在义理之外,都有一些墨者手段。
只不过,个人能力有高下之分。
有能力的人,可以做些新奇精巧的东西。
而能力差些的,在首创者之后,也可自行仿制。
他们并不缺少材料和时间,为了让自己过的舒服一些,制作起来也很是卖力。
有些有余力的,甚至会赠送给与自己关系好一些的女孩子。
而有些动手能力差些的,则只能央求着动手能力强的人帮忙。
这中间,原本应当属于货币购买的位置,如今被各种小条件所取代。
嬴政跟鞠子洲在这里看了许久,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他们缺少了‘金钱’的概念,是你故意的吧?”鞠子洲问道。
嬴政看着课堂里的那些小孩子们:“是我故意的。”
“你想要探寻一些什么?”鞠子洲有些好奇。
“一些关于新观念和旧观念的东西。”嬴政没有正面回答。
“那结果呢?”
“结果当然是有了结果。”嬴政看着那些小孩子自己制作的小小“手炉”和耳贴,一面惊叹于这些小孩子的创新能力,一面感慨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丑。
鞠子洲叹息。
有些心思,嬴政自己不愿意吐露,那就谁人也无法得知。
“你最近写的那个东西,写完了吗?”嬴政好奇问道。
“差不多了,很快就能写完。”鞠子洲回答。
“我前些天看了看……真的很没想到你居然会写出那样的东西。”嬴政转过脸来,惊奇看着鞠子洲:“我越来越感觉你很奇怪了。”
“是吗?”鞠子洲笑起来:“大概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吧。”
“我不与你说着些了,没有得到结论之前说着些都是浪费时间……我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缺少人手可用,你有什么主意吗?”嬴政问道。
鞠子洲摇头:“办法不多,能够真正成行的,恐怕一个都没有。”
“唉。”嬴政发出叹息。
他在有所料,倒也并不失望。
毕竟,没有谁人能够凭空变出一些能用的人来。
“这些小孩子啊,以后过个三五年,就该能用了。”鞠子洲指着屋子里的小孩子们说道:“但是比起整个秦国而言,他们的数量还是太少,而且能力上各自有侧重,到时候分类的话,需要制定一套规范来进行考核和分类。”
“考核和分类?”嬴政若有所思:“这些是人手富裕之后的选拔吧?为什么在我缺少人手使用的时候说这些?”
“因为这里面会有一条很明晰的路可以走。”鞠子洲笑了笑:“无论是你,还是你觉得是废物的那些人,都有路走。”
嬴政略微思索,点了点头:“明白了。”
革秦
第十三章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在个人经历之上,可以大书特书。
因为这种建设伴随的,多半是对于个人命运极大程度的改善。
譬如耕地的方法和轮作制度这些东西,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它的出现,大概率是吃不饱的农民,或者有闲情雅致却并不通晓农耕的的创举。
前者,是没办法的办法,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后者,则是对于耕作习俗的不理解,因而也就不受到传统思维的舒服,因而打破旧有规制。
这两者,前者可以给创造者以饱食和一定范围内的声望。
后者,可以叫一个小贵族名垂青史。
而被改变了的耕作制度,由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哪怕单次产量低些,只要是能够正常的收获,那一时之间,所能够带来的粮食的溢出,也足以教人心满意足、充满希望。
而在集体来看,这些改变却又是润物无声的。
因为传播所限,也因为朝廷的威信不足以教贫苦的氓隶们冒着颗粒无收的风险去相信。
只有当他们亲见着了这种事情,并且见着那一年两成的粮食,每一次收获都得到了丰收,他们才肯、才能、才敢去相信,并且照猫画虎。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
没有超脱于时代的人的干扰之下的一般情况。
嬴政所要面对的现实是,有这么一个人在干预。
他如同天降之人,就是那么毫无根据地凭借权力,拿了二十亩地上田去造作。
并且还真的造作成功了。
这种成功,就发生在农会这样一个高强度协作与团结合作、人口密集、彼此依存的集体的面前。
所以当鞠子洲那一年造作完之后,农会里的干部立刻就将有经验的老农们调集起来,一面是参观鞠子洲的造作,一面是开始着手仿制这一成功。
最初他们也没敢全面扩大这种仿制。
因为毕竟是凭空出现的东西。
但,两倍的收成。
百分之二百的利润。
农民只是缺少知识,而不是缺少常识。
他们比谁人都清楚,一年两熟是多么的好。
所以农会在嬴政的提倡之下,选了两千多亩地的下田,搞了一年的扩大化实验,并且在保证粪肥足够的情况下,获取了一年之间,一亩下田收获超过四石粮食之后,他们便不再有所顾忌。
一年之中,亩产四石朝上,冒点险是应当的。
这是一个自发的,根本看不到阻力的过程。
因为利益足够大。
这种一路顺遂,在表现上就是稳定。
因为大人物们通常不会去关注农民怎么种田。
而得到了好处的农民也没有谁人会傻到非要舍命上报。
一年收一次税,和一年收两次税,大家都知道该选什么。
一切都平静无比,但仓中米粮,确确实实的给人以安全感。
一年两种的模式,也就此在一年之间,慢慢以咸阳城为中心,向外扩散开来。
而粮食多了之后,大家的追求便从每天两餐,一顿饱饭一顿半饱开始向更好去寻。
在这之后,豆腐和面粉出现。
大家于是开始将更多的粮食磨成粉。
于是豆饼、油渣这些油水充足的东西也出现了。
这些东西便于烹饪、也便于携带,而且口味上比水煮黄豆、火烤麦粒强的多,所以已经替代这些,成为主流的干粮。
有富裕一些的,甚至会拿这些东西去喂食猪、羊、鸡、鸭这些禽畜。
而农会之中,因为粮食的逢迎和食物的增添,使得烹饪器具开始发生变化。
这根本是鞠子洲意料之外的事情。
然而凭借着自己确实的实践和大众的聪明才智。
他们竟也在短暂的错误之后,走向了鞠子洲所熟悉的那个未来。
这一切,不是某一个英雄超出世界的完全的个人才华所带来的改变,而是某一个点在某一次完成跃升之后,劳动人民结合自己的实践而去自发完成的努力。
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本能地追求更好的劳动方式。
劳动方式的改变,影响了生产力的改变,因为不必受到太落后的生产关系的制约,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实践经验和需求去推动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变。
从最开始的,一年两耕,到后来的铁锅、新式铁犁、耕牛的培饲。
这种改变,是除了真切受到改变的人们自己之外,谁人也无法察觉的。
鞠子洲被困在铜铁炉工地的时候无法觉察,被幽居“家”中,更是无法得悉。
嬴政掌握着农会的具体事项和账册。
他看得到这些变化。
就他的感知而言,只能说是,这两年以来,农会的新生儿变多了。
而且年轻的男男女女们,更愿意相好作乐,也更有时间和资本去相好作乐。
不过与生育率的提高相携而行的事情是,分娩时候的死亡率。
嬴政在头疼各地没有足够的基层官吏的同时,也很是为此头疼。
他所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给农会之中派去一些医师。
可,医师跟基层官吏一样,不算是什么珍贵的人才,却也无比稀缺。
嬴政,拿不出足够的人手来。
秦王政二年春,咸阳开办了几间医室。
主要是,培养一部分有基础的治病能力,可以记住一些基础药方,处理一些简单的疾病的医师。
学医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