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革秦-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看着嬴政,等待嬴政。
嬴政笑着继续说道:“朕建制农会之时,本就存了如此的心思,如今忍不住,与诸位分说。”
革秦
第三十一章 疑云
“朕自幼在赵国成长,一路以来,所经所受,不过是一个质子所经历的。”嬴政没有直接开口讲述自己的意图,而是开口说起了自己的童年。
众臣静听。
至于嬴政说的那个童年,有几分真实情况,他们并不关心。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从这样一个人嘴里,在这样一个场合里说出来。
它所能够代表的是什么呢?
“秦赵之间有一笔血仇,所以赵人痛恨秦人,”
“而朕,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秦人。”
嬴政摇了摇头:“以故,幼年时候,朕着实的吃了一些苦楚。”
“也幸而有这段苦楚,朕由此知道了,原来底下氓隶庶人的日子,那么难过。”
“赵地土地贫瘠,粮食亩产六十九斤十四两。”
“以秦国的度量衡,就是七十斤多一些。”
“但他们的亩,比秦国的亩大一些。”
“最终折算下来,依照我的师兄曾经估算的那样,赵地的粮食产量是比秦国要少一些的。”
“加上,土地的兼并,小民手中没有多少土地,所以生活困苦。”
“财富也因为土地的分配而相对集中。”
“更有意思的事情是……”嬴政环视众臣:“反而是,拥有着更多土地的这些贵人们,纳税更少!”
“于是国家所能够收到的税收比起我秦国,差了不止一筹。”
“国库由此不丰裕。”
“也就因此,他们赵地,能够养活的官吏极少,国家对于底下乡村,有和没有,是一样的!”
“甚至,没有了赵国,赵人反而可能过得更好!”嬴政摇头:“这样的国家,莫说是修一道三百里的水渠给百姓,便是修一条直道,都很困难!”
“众卿觉得,赵国,这样的国家,如何?”
“骜以为,赵国不好!”蒙骜起身,出列,对着嬴政施礼而后说道:“赵国这样的国家,因为税收少,所以官吏少,对于民众的管控和掌握能力极差!”
“这也就是说,打仗的时候,他们所能够找到的合格的兵员少之又少!”
“加上,小贵族们兼抑土地,只管自家门前富贵,由是,百姓困苦,内部必然会有动乱。”
嬴政赞许看了一眼蒙骜:“蒙太傅所言,正与朕之所见,一一竞合!”
蒙骜施礼,回座。
黑赵国一把,没什么可说的,正常情况。
但嬴政真的见过那些吗?
蒙骜觉得未必。
大约,只是一种托词吧?
但是,这样的托词所能够表达的含义已经十分明显了!
举赵国的例子就证明了,嬴政不希望秦国发生赵国那样的事情。
土地兼并、财富过度集中、贵族纳税少、政府对于基层掌控力度差。
嬴政想要的,是相反的!
但……
众人对视,一言不发。
有些人倒了酒,慢慢喝着,冷眼看着嬴政。
不让搞土地兼并,就是不让大家正常的发展和积累财富。
这能行吗?
肯定是不能行的!
尝过了甜头的人,没有愿意停下扩张的脚步的!
有些人开始动摇。
大部分人还在观望。
因为嬴政话还没有说完。
前面这些话,只是定个基调而已,后面的,才真正重要。
“朕并不希望,秦国沦为与赵地一样的国家。”
“否则的话,朕便是愧对先王、愧对祖宗!”嬴政叹息:“但是朕仍是想,想要让众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属于自己的财富。”
“于是朕开始了将土地私有化的设想。”
“但当初,朕年幼,所以各种无端的设想,只是小儿辈自行臆测。”
“不合道理,没有根据。”
“后来朕遇到偃国质子丹。”
“与之交游,听他讲述,偃国的情况。”
“偃国的情况,比起赵国要复杂一些。”
“因为偃国有些地方贫寒无比,有些地方则富得流油。”嬴政以一种吟颂的语调说道:“朕听他说,偃国啊,有太白之山,终年积雪,然而物产之丰饶,堪比云梦大泽!”
“其间之胡,可以木棒随手敲杀麋鹿一般的狍子,也可以瓢,入水中舀肥鱼!”
“只要肯动一动,就饿不着!”
“那样的土地……”嬴政赞叹说道:“朕也想要啊!”
“朕想过的,若是我秦国有了那样的土地……那该有多好?”
但问题是……
众人对视。
那是胡人的地盘。
距离秦国,有韩国、赵国、偃国、魏国的阻隔。
嬴政想要那块地,除非是,把这些国家打服,借路过去。
又或者。
蒙骜老眼之中射出炯炯热光。
他需要一场浩大的战争!
蒙骜两年前被魏无忌击败,一世英名为人做了嫁衣。
如今,他身体不行了,却越发的想要以一场大胜为自己的生命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所以他从嬴政的话语里面,听到了一丝霸道无比的杀气。
他所听到的嬴政的话是:“我想灭掉这些国家!”
“赵国不好,它弱!我想灭掉赵国,尽收其地!”
“偃国富庶,我想要它富庶的那些地盘,我想灭掉偃国!”
“胡人有富庶的地盘,我想要灭掉胡人!”
“我想要得到那些我所想要的土地!”
蒙骜胸中意气激荡,身体里热血沸腾。
这样雄心壮志的君主!
这正是蒙骜所需要的。
一位将军,临死之际,他所希望的,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场大战,是一场胜仗,而不是一场名垂青史的大败。
“现在秦国没有那些土地,但是我们不妨畅想一下,拥有那些土地之后,应该怎么治理。”嬴政说道:“朕就经常想,越是想,越是觉得,在没有那些土地的时候,有些规矩,就应当立起来,否则的话,以后就很麻烦了!”
“王上的意思是……”蒙骜问道:“现如今就要把以后的策略定下来?”
“是这样。”嬴政点了点头。
“王上野心甚大!”蒙骜感慨万千:“臣愿意支持王上的野心。”
“好!”嬴政饮了一口酒:“那么有些事情要提前说下来了。”
“众卿也都听一听,看看朕的话,你们支持不支持吧……”
“朕想要让秦国境内,都建制农会。”
“一地有一地的农会。”
“氓隶庶人都集结起来,土地归于他们自己私有,然而以农会的形式,对于各地进行直接的,比以往更加深入的管理。”
“这种管理,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士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氓隶庶人们拥有足够的耕牛、铁犁、铁斧、铁锄等工具。”
“如此,农夫做活轻松,官吏们按照咸阳的模式进行扩大,一年两种,粮食会增多许多,同时,税收的问题,也不再是什么问题。”
“而他们最终所得,可以以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多少来定夺。”
“而在这其中,便是朕与众卿所说的,分润权力。”
“你们的子弟,可以去到各地,管理农会嘛!”
众人惊疑不定。
这位小秦王,先前为了对抗众人,而清缴了各地的小贵族、并且设立了考核制度,为何如今却又尽弃前功,愿意把基层的管理权力让渡出来了?
革秦
第三十二章 好戏开局
谨慎的猜度,竭力地思索。
众人很难以跟得上嬴政的思路,但也知道这位小秦王绝对不是什么慈善之人。
没有什么慈善之人可以一上台就把吕不韦逼杀掉。
没有什么慈善之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以田牌的游戏收割那么许多财富。
更没有什么慈善之人,可以平平静静地指使朝中众人,将基层管理和乡里势力杀得近乎真空。
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能做这种慈善之事。
他付出了,就必定会有想要的东西。
而越是付出的多,就越是,想要更多!
众人不语。
于是嬴政继续开口:“农会这等集体化的东西,其优点是很明显的。”
“而且朕觉得,秦国的未来,毕竟是农会这样集体化的未来!”
“但即便如此,朕依然不想要在氓隶庶人的口中夺取他们本就不多的食料。”
“朕不会给他们加税。”
“要加税,就给拥有更多的土地的人加税!”
“一般的人,氓隶庶人之属,至不过上田一两百亩而已。”
“多,也不会太多。”嬴政摇头,脸上挂着笑:“众卿觉得,一两百亩地,能做什么?”
隗状不语。
冯去疾有些想说话,但他站不起身来。
他身旁,两个人若无其事地按着他的肩膀。
这时候,不应当是他们这些人开口的时候!
需要等,等嬴政真正把他的计划,和他预备向众人收取的好处,制成一个相对完备,可以实施的规矩,说了出来,众人才好评判一切。
蒙骜大口饮酒。
他是无所谓这些的。
众人也没有谁人愿意听他的意见了。
他的身体,已经扛不住太多的事情。
医师已经判定了,他至多,也就是这两年了。
儿子儿媳,甚至妻,族中的亲戚,如今看他,都是满脸哀伤。
他们看着蒙骜,总是开口劝他休息,劝他去享受享受。
他们脸上带着哀伤。
然而他们已经在为蒙骜考虑身后事了。
喜欢的陪葬、喜好的亩地、身后蒙氏一族的安排、各种产业的划分、诸类人脉的移交……
他们仍旧关心着蒙骜。
或许哀伤是真的,或许关切也是真的。
但蒙骜已经死了。
他活着,但是在所有人的眼里,蒙骜已经站在了一个死者的位置上。
蒙骜憋闷。
但他毫无办法!
他现在连家族的利益也不关心了。
他想要战争,一场轰轰烈烈的,适合自己的战争。
最好是战胜,输了也没什么关系。
他只想要那种热血沸腾,感受到自己仍然活着的感觉。
他蒙骜,是个活人!
他还没死!
他大口饮酒,大口吃肉。
旁人自顾自交谈。
他们等待着嬴政。
“因此,入农会者,家中田产在五百亩地之下者,税二十五税一。”
“五百亩以上,两千亩以下者,五百亩地,按二十五税一,超过五百亩的部分,二十税一。”
“两千亩以上,一万亩以下者……”
一条一条,一句一句,大家听得真切。
也因此,大家知道了嬴政的目的。
他并不禁绝土地兼并。
但贵族们知道,嬴政需要让这些拥有更多土地的贵族们,承担起主要的税务。
而承担了义务,相应的,得到的权力也是巨大的。
这其中,或许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时半会儿,贵人们看不出来明显的陷阱。
没有什么会让自己吃大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