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秦-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的能力极限在哪里,他自己是很清楚的。

    这次没被那些兵士杀了,只怕都是他们敬畏秦王政,才有所收敛。

    “有些自知之明就好。”嬴政看着天上明月:“你是有些能力的,只处理简单的事情,你可以办的比谁都好。”

    “之后伐韩,记得这一点,你就不会有事。”

    “陛下?!”赵高一惊。

    还要我统兵?

    “该见见血了。”嬴政笑起来:“新法有了信任基础了,接下来,就需要用血来铸就它的威严。”

    “就用,韩人的血!”

    革秦

 第一百四十五章 戬 (二)

    秦王还未休息,作为起居相伴的史官自然也就不能休息。

    然而,人老了,总归精力不济。

    史官艳羡看了一眼还在散步的赵高与嬴政,低头叹口气,又捶了捶自己的腿。

    之后的片刻之间,嬴政做出了摆手的姿势。

    赵高便就此离开。

    史官打了个呵欠,算算时间,觉得还有些时间要熬,不禁心中哀叹:君主太过勤勉,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如史官所想,送走赵高,嬴政果然又回到了殿中拿起竹简。

    那些大约是还未处理完的国事吧。

    史官摇头晃脑,跟随着在自己熟悉的位置坐下来,就着明亮的灯光检查自己一天以来的记录。

    “还记得过去秦国国内庶人造反的次数吗?”嬴政的声音响起来。

    史官愣了一下,下意识就要记录。

    然而面前一暗。

    光线被遮住。

    史官抬头看来。

    是嬴政。

    嬴政走近了一些,问道:“记得的吧?你们素来都有记录东西的习惯。”

    史官迟疑,随后起身恭敬行礼:“陛下。”

    “礼数就算了。”嬴政丝毫都不在意礼数。

    “陛下所问,臣想知道,为何。”史官不答反问。

    嬴政点了点头:“那就是说,你有记录。”

    “有的。”史官点头。

    否认并没有什么意义。

    “果然是有记录的……”嬴政点点头。

    按照规矩,秦国是不应当有这些记录的。

    秦的习惯,一向是记喜不记忧,记功不记过。

    因此史料在诸国之中,算是比较简陋。

    而民众的造反,无论在何种语境之中,都该说是一种绝对的恶和绝对的过。

    因此正常的官方史书之中是不记录的。

    但是秦国的史官和别国的史官其实一直都有所联系。

    他们同行世代记录史实,各家之中,多有联姻、通信。

    尽管交通不便,一封信要送上一两个月,花耗成本巨大,但这种联络几乎从未中断。

    由着这个,嬴政就觉得,造反这种事情,只怕史官们也是记录了的。

    如今一问,当真有所记录。

    “那么,历年之来,秦国庶人造反,自先王之任,有多少次?”

    “十六次!”

    十六!

    嬴政瞳孔骤缩。

    “如此多么?”

    “灾年里头,一年可以有四五次,只不过在不同的地方而已。”史官奇异看着嬴政。

    “那么朕即位以来呢?”

    “四次。”

    四次,也很多了。

    “都发生在何事,何地?”嬴政发问。

    他脸上只有探究的意味,而看不到愤怒或者不解之类的意趣。

    史官越发觉得奇怪。

    “王初年,二年。”

    “都在巴蜀地带。”

    嬴政缓缓点头:“这么说,最近这几年,没有发生过庶人造反的事情?”

    “据臣所知,没有。”史官摇头。

    他是距离历史和事实最近的人,很多时候,不言不语,心中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都有自己的判断。

    往上上溯三位君主,数十年中,史官一直那么沉默着。

    官方的史书和私下里的史书他都在记录。

    这些事实沉淀下来。

    他对于治国练兵等国家大事并没有什么了解。

    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未来是会兴盛还是衰亡,他却能够有所预判。

    近些年虽然做事多了,但很奇怪的是,这种种杀戮,次次动员,不成规模的庶人造反却比以前更少。

    史官并不把这件事情告知旁人,自己也尽量不放在心上。

    与同行写信交流时候,也刻意地不去提。

    因为这种事情……

    史官说完之后,俯身一拜,引颈待戮。

    可是嬴政并没有提剑。

    他也没叫人。

    只是拿着竹简,又回到了他的位置,一如往常。

    史官疑惑:“陛下?”

    嬴政抬起头:“什么?”

    “若陛下不杀臣,臣便要记录了。”史官又是一礼。

    “随你。”嬴政毫不在意。

    史官看着低头处理国事的嬴政,眼神越发奇异。

    ……

    “那六百亩地的韭菜如何了?”李斯问道。

    “都已经枯死了。”陈矩瞥了一眼报告。

    “都死了?”李斯停下了笔,抬起头来。

    “都死了。”陈矩无奈:“我都说了那些什么方士靠不住的,你还非要听他的。”

    “可惜了啊。”李斯嘬牙。

    如今是初春,正是可以收割韭菜的时候。

    春日里的韭菜鲜嫩可口,尤其是如今的头刀春韭,鲜美程度,完全不逊色于羊肉。

    六百亩地的韭菜都枯死,说实话是一种令人惋惜的损失,不过也就是有些惋惜而已。

    “六百亩呢!”陈矩碎碎念:“而且脸最鲜嫩的头刀春韭都没有割过。这要是割过了,就算是我们自己不吃,拿来跟韩人交易,也能赚不少的!”

    “那么一点点损失而已。”李斯摇头:“起码是知道了这个方士不可靠,算是值得的。”

    “也对,幸好没有按他说的给麦子施肥。”陈矩有些庆幸。

    “对了,我记得我们之前种下来的桃树都已经可以结果了,对吧?”

    “离桃树结果还早呢!”陈矩好奇问道:“你忽然问这个做什么?”

    “收桃子的时间,也要规划一下的吧……工作并不繁重,照理,小儿和妇人应当也是可以加进来一块儿的。”

    “应该可以吧。”陈矩迟疑:“但是……”

    “行了,一会儿我做个账目,反正时间还多,你去帮我把铁厂的账目拿来吧。”

    “好。”陈矩点头。

    李斯一面看着面前的账本,一面计算,眉头深皱。

    “不对……”

    太不对了。

    麻县之中,计有人口六千三百六十一人。

    但是县中开垦出来的耕地,却有秦亩一百九十八万八千四百四十九亩。

    均到每个人头上,是三百多亩地。

    这个数字……太大了。

    而且,县中丈夫只有一千八百四十一人。

    作为劳动力巅峰的丈夫,一人一牛,配合上铁器,可以充分耕种的土地接近九十三亩地。

    在这种情况下,大面积的土地是要抛荒的!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李斯派人在这些土地上种了很多相对省心省力的韭菜、菘菜、桃树、李树、柿树。

    但,对于那样多的土地而言,这点努力,根本就无济于事。

    李斯到现在都不知道,以前秦国是怎样开垦和利用这么多的土地的。

    他更不知道……为什么县中每年的收成之中,有六成多的收益,凭空消失了!

    这不是交税那样的消失,也不是被吃掉了那样的可以考据。

    而是就那么凭空的消失。

    太古怪了!

    革秦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戬 (三)

    麻县如今的收入,要分成四部分来算。

    最大的一部分,是种地所得。

    县中如今有六千三百六十一人。

    实际有效利用的土地,只有二十二万亩左右。

    其余的土地,虽然有种了麻、果树、韭菜、菘菜之类的,但大多是没法儿仔细估量其中收成的。

    因此,上面收税时候,也只是按二十二万亩地的收成计算田税。

    庄稼一年两熟,而田税一年一收,且只收一熟的税。

    县中第二大的收入来源,便是麻料加工对外出售。

    这部分的收入,因为是农会对农会的交易,并不受如今的秦法管制,因此是不交税的。

    其次是对韩国输出铁料而换得的财富,这部分收入,秦国连管制的对应法律都没有,因此也就没有收税的可能性。

    最后一部分是外派丈夫出去服役赚取的钱财,也是无税的。

    四组财富来源里面,只有一组收税。

    而且如今秦国的税种比起前两年并没有增加。

    但是不论李斯如何计算,县中的财富积累,都只是自己计算出来结果的三成多一点。

    其中六成的收入凭空消失。

    这不是被贪污掉了,更不是被税收征走了。

    因为税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

    交了,就是交了;而没交,就是没交。

    这部分消失的财富,李斯根本就找不到它可能的流向。

    县中当然是存在贪污情况的。

    包括李斯自己,他平日里喜欢喝蜜茶,这部分走的都是公账。

    虽然说起来是贪污,可是一人所需,一家所需,即便走了公账,即便被人占取,也就那么一点点。

    对比起一个蒸蒸日上,新生儿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丈夫们肌体饱满的六千多人的县,这个数目几乎不值一提!

    可是六成多的财富!

    数字不会骗人!

    这个数目,哪里去了呢?

    李斯皱眉。

    财富消失的事情,暂时就只有他一人知晓。

    甚至,他的知晓,也是因为算账才得到的。

    如果不计算,李斯也不知道,那么多的财富就那么消失了。

    财富消失了大半的如今,县中整体都是蒸蒸日上,包括李斯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很满意于这样的财富积累速度的。

    这种发现,令人心惊胆战。

    “李会长。”有人喊了。

    李斯从计算之中抽出心神:“谁人?何事?”

    “咸阳来使。”小吏走了进来,深深一礼:“咸阳来使,秦王陛下颁布了新法与诏书。”

    “新法?”李斯挑眉。

    秦国还有新法?

    为什么要制定新法?秦国现在不弱啊。

    李斯疑惑着,身体已经动了起来,出门迎接。

    新法的数量比李斯想象中多得多。

    锦盒之中盛装了满满一盒的帛书。

    牛车上拉了慢慢一车的竹简。

    粗粗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很难将新法看一遍的。

    李斯有些惊诧:“为何新法如此之多?”

    “李会长还是先看诏书吧。”使者爽朗说道:“陛下有令,征发县中有服兵役经验,有战争经验、年三十以下,十八以上,家中有子嗣者服役。”

    “服役?”李斯问道:“服什么役?兵役还是工役?”

    “兵役!”

    “这次法律有一些严苛啊”晚饭之后,李斯坐在自己的书房。

    陈矩坐在旁边矮桌旁,认真地学习着写字。

    “怎么严苛了?”陈矩头也没抬:“东六国整天都有人说秦法严苛,但我觉得还好啊。”

    “不一样。”李斯拿着竹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