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有真神-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行,明天一早我就去找李世民,看看能不能跟他商量一下对我的安排,我现在还是有一些用处的,起码在突厥我的影响要在突利之上。要是等李世民答应了突利的好处,到时候突利前往突厥收拢了民心,那我的麻烦就更大了。”颉利可汗喃喃自语道,忽然他又想到了李世民吩咐他的事情:“夫人不能假借他人之手去邀请,必须我亲自去请才行,要不然夫人很可能会远遁千里。那我就什么好处也捞不到了。”
颉利可汗思绪万千,将自己的利益得失衡量一番之后,才放松下来打算休息。在李世民的圣旨没有下达之前,他不敢放松下来,他可是知道李世民跟洛阳城那个神王关系很好,自己成为天兵的机缘就全靠李世民了。如果连一个好一点的官位都捞不到,那想要成为天兵,那肯定是白日做梦。
只是颉利可汗不知道的是,李世民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对付他,不过李世民可以肯定的是,颉利可汗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这可是羞辱自己父亲的仇敌啊。
第236章 悲剧的魏征
在书房里,李世民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些个大臣,心情很是不美丽。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自从上次高飞在大殿中转述了商天佑的话之后,以魏征、文彦博为首的这些个文臣们便像疯了一样向李世民进言,目的就是想要让他收回同意将突厥百姓迁徙至大唐的决定。
至于为什么以文臣为主,确实很好理解,现在的这些手握兵权的大佬们可都是李世民的心腹,不管李世民做何种决定他们都不会有意见,哪怕他们心里也不想就此放过突厥。
“陛下,突厥归附没有问题,但是万万不可让突厥人进入大唐,不说突厥百姓迁徙至大唐会不会引起铁勒等部落的惶恐,就直说突厥人杀了那么多大唐百姓,我大唐百姓如何能够跟他们和睦相处。”魏征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李世民闻言也只是无所谓的点点头,这句话魏征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毫无新意啊。
魏征的话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是毫无新意,但是另外一个的发言却让李世民精神一振。这个人叫窦静,是夏州都督,他是李世民母亲的族侄,做过并州大总管府长史,还做过检校并州大总管等官职,他可不是依靠亲戚的关系混到如今的位置的,要知道窦静常年奋战在对抗突厥人的最前线,可谓是立功不小。
常年跟突厥人对抗,所以在突厥人的问题上他可以说是一位专家。不过他自认为自己一名武将,嘴皮子没有这些文臣那么利索,所以干脆就写了一份奏疏。
现在看到李世民那无所谓的态度,便从袖袍中抽出奏疏,开始一字一句地读道:“臣闻夷狄者,同夫禽兽,穷则搏噬,群则聚鹿,不可以刑法绳,不可以仁义教。衣食仰给,不务耕桑,徒损有为之,以资无知之虏。”
这前两句话可谓之提神醒脑,话音刚落便让李世民打了激灵,这个形容有点太过厉害了,前面的话李世民不好形容,毕竟他知道自己祖上可不是纯正的汉人,这话可是连他都骂进去了,他下意识地便忽略了过去。但是这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还不懂法律,没有道德。李世民却是听进去了。
还不等李世民有所反应,文彦博却毛了,武德八年的时候,他曾经随军作战,不幸被突厥俘虏,颉利可汗知道他是皇帝近臣,便对他各种逼供,想要知道唐朝的虚实,因为他不肯透露丝毫的消息,最后被颉利可汗扔到苦寒之地。他一个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人,怎么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还不是被突厥的百姓给救了吗?
虽然文彦博在一年之后被天兵营救,送回大唐。但是这一年的时间确实让他了解了突厥的百姓并不是洪水猛兽,虽然语言不通,虽然他们说话的声音比自己吵架的声音还要大,但是那也是心地善良的百姓,他们同样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现在听到窦静如此说,他焉能让自己的恩人们受了这样的侮辱?
只是现在却不是吵架的时候,文彦博只能冷声道:“突厥百姓确实不会耕桑,但是他们会放牧!他们完全可以养活自己!陛下,臣请陛下保全他们的部落,尊重的习惯,让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为生。”
李世民无奈的看着文彦博,这家伙也还是老样子,主张让突厥百姓依旧生活在草原。虽然他跟魏征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让突厥人身归故土,但是出发点却不同,魏征是想要让突厥人自生自灭,文彦博却是想要李世民将突厥人当成自己的子民一样看待。
“此言差矣!”魏征站出来就打算反驳。
文彦博怒道:“不差!”两人因为这个东西已经争辩了很多次了,他那里会不知道魏征接下来要说什么,便直接打断道:“突厥既然要归附我们,陛下已经接受了,那怎么能将他们抛弃!孔子教导我们有教无类,只要教化他们,突厥人便能真正的接受大唐,反倒是你不思教化,有违圣人之道,亏你还是读书人!”
魏征目瞪口呆的看着怒气勃发的文彦博,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啊,这事情已经辩驳了好几天了,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口无遮拦过,这是将他魏某人踩在脚下摩擦啊!这如何能忍。
还不等魏征撸起袖子,听闻宫中这几天好戏连台,专门来看热闹的颜师古却拍手道:“好一个有教无类!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突厥人自然也可以教化!”
李世民有些好笑的看着颜师古,这家伙自从成神之后便一心投身教育当中,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再关心了,李世民为了扰乱了商天佑的计划,都没有告诉文武大臣们,他们身边就有三位跟读书有关的真神。现在倒好,一听到有关教化,反倒是自己跳了出来。
魏征现在很难受,这是啥意思啊,被人针对了吗?咋地你们一个个都是真正的读书人,一个个都懂的教化,就魏某人是个憨憨,不知道教化的意义?但是现在大唐的百姓你们都还没有咋教化呢,突厥人你们能顾上吗?
魏征瞪着眼睛抬起脚来就打算往文彦博面前走,他要跟文彦博好好地论道一番,不能让这家伙平白的污了他的名声。
就在魏征刚刚抬起脚还没有落下的时候,李世民发话了:“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既然此事是城隍提起,想必他有一些计较。听闻城隍快到长安城了,这事等城隍来了之后再说,如何?”
李世民的话便是圣旨,一众大臣们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但是魏征现在很难受,抓心挠肝的那种,自己的名声被玷污了,跟自己被玷污了有什么区别?还有为什么自己每次要开口的时候就会被人打断,现在更美了,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了。
不管魏征愿不愿意,李世民已经抬脚离开了书房,他就算是追上去跟李世民说清楚又如何?其他人不知道他魏征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啊。
“唉”无奈的叹了口气,魏征捂着心口朝家里走去,没有办法,抓心挠肝啊。
第237章 这个题目有点彪
颉利可汗打算跟李世民商量一下对自己的安排,但是求见的时候却得到回报说大唐陛下现在很忙,没有功夫理会他。给了一块金子之后才从侍卫口中得知,现在大唐陛下正跟群臣讨论怎么对待突厥人。
好吧,他们讨论的事情好像比自己还重要一点,颉利可汗心中嘀咕了一句便再次回到鸿胪寺。他明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原有些皇帝好像很重视百姓,自己一个前来归附的可汗哪里比得过茫茫草原上的百十万百姓重要。
其实那个侍卫没有骗他,前几天皇帝陛下的书房里确实是每天都在讨论怎么对待突厥人。只是今天却不一样了,讨论的主题变了。
今天这场辩论会的发起人是魏征,昨天回去之后魏征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天一亮便穿上朝服往皇宫赶来,他要在文武群臣面前跟文彦博谈论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枉为读书人。
只是到了皇宫之后,却发现文彦博竟然没在!好像还是生病了,这让思考了一夜要怎么跟文彦博说道的魏征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是更加的难受了。
但是对于这种事情他也无可奈何,文彦博生病了他总不能把人强拉到朝堂上吧,就算是皇帝陛下也做不出这种事来啊。
所以一上午魏征都有些郁郁寡欢,没有办法,古人重名,现在魏征觉得自己的名声受损了,哪里还有说其他事情的心思。
之后的几天,颉利可汗每天都求见李世民,魏征每天都去上朝打算跟文彦博辩论,而文彦博每天都在生病。哪怕魏征已经知道文彦博是在装病躲避自己,也是无可奈何。
一直到第五天,颉利可汗、鞠文泰等人才在鸿胪寺卿的带领下朝着皇宫走去。到了皇宫门口的时候赫然发现突利可汗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颉利心中是更加的没底,他这几天也曾经派人在长安城里找过突利,却没有找到突利的影子,只知道突利的族人们就在城外。其他的一无所获,现在突利有奇迹一般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还要跟自己一起前往皇宫,这让他忍不住担心是不是突利已经跟李世民达成了什么协议。
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远远地便听到太极殿中的争论之声,只是在侍卫高喊:“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觐见”的时候,那些争论之声便消失了。
等他们进入太极殿的时候,就看到文武大臣分列两侧,各个都是庄严肃穆的模样。
两位可汗加上鞠文泰和两位法师恭恭敬敬的行了礼之后,便有侍卫送了椅子上来。等坐下之后,便听到李世民开口说道:“你们继续说。”
只是李世民说完之后,太极殿中还是静悄悄的,仿佛李世民没有说过话一般。
“哼”李世民见魏征不言语,冷哼一声这才开口道:“今日召你们前来,便是为了突厥百姓的问题,不知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颉利和突利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之前不是已经商议好了吗,怎么现在又问他们的意见,难不成这中间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一切全凭陛下做主便是。”见突利不开口,颉利便壮着胆子回道。
“恩”李世民淡淡的回道:“现在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而且谁都说服不了谁,那就等城隍来了再说吧!朕接到消息,城隍早上便已经入了长安城,想必很快便会过来。”
对于李世民的话自然不会有意见,特别是鞠文泰等人,他们来长安本就是为了见见这洛阳城隍。
没有让众人久等,太极殿外传来了一个小女孩的声音:“父皇!”
李世民定睛一看,李丽质正风风火火的朝殿内跑来,而在她身后商天佑和李渊两人正闲庭信步的走来。
李世民忙站起身来,走下地台,先是将朝他扑来的李丽质略作安抚,这才将李渊和商天佑两人迎上地台,三人共同坐在龙榻上。这座位自然是商天佑在中间,李渊和李世民两人一左一右分坐两旁。
商天佑将李丽质抱在怀里,对李世民说道:“你们这是开朝会?那你们继续,不用管我。”
李世民苦笑着小声说道:“就是在等着你呢,自从上次你让高飞传信说让突厥百姓迁徙到大唐,这些家伙便每天争论不休,已经好些天了,谁也说服不了谁。”
商天佑眉头微挑,有些不解的问:“你做不了决定?”
“我怕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