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就是参加到了对黄河治理的工作之中,成为了一支建设性的兵团。

    洪承畴调任离开之后,徐光启的弟子马恩格就基本上主导了黄河水利的建设工作。

    之后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加入到了对黄河水的治理之中,他们不仅仅治理水患,而且还利用黄河的水力作为动力进行一些工业生产。

    用徐光启对他们的一句评价来说,这些人并不是在治理黄河,而是在驯服黄河。

    大明帝国的强大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因为从一开始大明帝国的发展战略就是多方面一起发展,而不是单一的发展某个方面去弱化某个方面。

    要有现代资源技术支持,大明帝国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而现在他真的做到了。

    在各个城市之中,一座座高层标志性建筑,正在新新的设计师手中展现出来。

    他们就象征着大明帝国的各个行业,每一个都在努力的向上发展着。

    而萧升最为关心的方面还是文化建设方面。

    想要用武力征服一个国家对现在的大明帝国来说并不是很困难,然而想要真正的征服一个民族,需要的就是用文化去同化他们。

    就比如现在的扶桑和高丽,这两个地方的治理还是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然而,这还是建立在这两个国家对大明帝国的文化认同度比较高的情况下。

    而如果换作是一个西方国家,仅仅是普及汉语教育,恐怕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尽管现在大明帝国已经有了汉语拼音。

    所以,必须要先让文化提前渗透进入其它的国家之中,在大明帝国开始对其征服之前,让其国内先学好汉语,至少作为一种实用性语言去普及。

    那么,等到大明帝国对其征服之后,那些学会汉语的人,就可以作为帮手来治理被征服的国家,并且快速地普及汉语教育。

    这是非常重要的。

    郑芝龙到了威尼斯,首先就是建立了印刷厂和书店,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大明帝国的“文化入侵”战略计划。

    包括在雅典建立起来的大明帝国商贸特区,也是为了宣扬大明帝国的文化做的一个铺垫。

    真正属于大明帝国的时代,很快就到来了。



    第270章 崇祯五年(求推荐票)

    

崇祯四年在西方的混乱与东方的宁和之中落幕,时间来到了崇祯五年。

    正月,阅兵式完成。

    前来观礼的奥斯曼帝国使臣,英格兰王国使臣以及南洋诸国的使臣,都是被大明帝国的强大而深深地震撼到了。

    各种火枪方阵,各种型号的火炮,馋的那些国家直流口水。

    他们迫切地表示了对大明帝国所使用的新式武器的追求。

    但毫无疑问地被驳回了。

    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大明帝国目前禁止最高级别的武器出口。

    这甚至不是什么理由,可那些国家也没有办法,换作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愿意把这么强大的武器提供给其他国家的人。

    不过也不是绝对禁止,一部分型号的火炮,也是可以售卖的,只不过是价格高一些。

    在这一次的阅兵之中,大明帝国还展示出了一项东西,汽车。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大明帝国的燃油与动力科研所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在对内燃机的研究之中,基于朱由检带给他们的一些成熟的知识,得以快速地形成模型,然后进入更严谨的研究之中。

    不过有些问题想要研究透彻,需要耗费的时间太长了,比如通过在汽油中加入少量四乙基铝干扰氧和汽油分子化合的正常过程,解决了爆震的问题,同时增加压缩比,从4提高到了8,提高汽油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这样的方法,没有现代的技术支援,短时间之内绝对无法想出来。

    不过在类似通过对燃烧室及原理的研究,改进了燃烧室,使汽油机的功率提高这种不需要原创性理论,只需要不断地大量试验的问题上,却还是可以自主解决的。

    一个有活力,有发展的科研机构,需要的就是有一群能够提供新思路,勇于在认知体系之外创新的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他们成功将原本简陋的燃油机车,转化成了与原本历史上二十世纪之中流行的车辆差不多的样子。

    不过在车身构造上,要更加符合流线型设计,而且更加的漂亮。

    大明帝国第一批汽车是在崇祯四年十二月份上旬才下线的,由“大明京师汽车厂”生产,第一批汽车仅有两种款式,分别是“龙旗轿车”与“日月重卡”,作用自然是前者为人员乘用交通,后者进行货物运输流转。

    产量也不大,龙旗轿车五百辆,日月重卡一千辆。

    十二月中旬和下旬,紧急培训了一批车手,或者说司机。

    即使到了阅兵的时候,他们还是“无证驾驶”的状态。

    没办法,时间上太紧凑了,不可能现补一套流程出来让他们考试。

    在之后想要驾驶汽车肯定要规范化的进行驾照考试,每一中车辆都要专门地设立考试科目。

    但现在,一切就都将就一下,为了让大明帝国崇祯五年的阅兵式变得不一样,各方都已经很努力了。

    那些国家已经见识过了大明帝国土地上奔驰的火车,但是在看到这“小巧”的汽车之后,还是再一次被震撼到了。

    不需要马匹牵引就可以奔跑起来的铁壳子,速度甚至比马匹奔跑起来还要快,而且看起来非常的平稳,乘坐在其中一定是要比乘坐马车要舒服多了。

    而那些重型卡车,则是非常好的运输工具。

    相比于马车来说,它的载货量更大,速度更快;而与火车相比,这种货车在运输路线上显然是更加灵活的,可以自由地将货物运输到陆地上每一个地方。

    这种货车,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在商业运输之中的巨大作用。

    有了这种货车奔跑在各地,那么整个国家的商业活动将会得到一次爆发式的繁荣,毕竟,对于商业活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交通。

    现在没有网络,就算是信息交通,都需要地面上的驿站来完成,当然,大明帝国如今已经普及了电报。

    但是那些欧罗巴国家和南洋国家却还是使用最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所以无论是信息传递还是货物运输,在他们看来,这个货车就是一种国家重器。

    毕竟,能够运送货物,就可以运送人,直接弥补了步兵运动速度慢的问题。

    于是,他们再次向大明帝国的外交负责人提出了想要购买的想法,但很可惜,这东西,大明帝国也不卖。

    轿车是可以卖的,每个国家只可以购买一辆,一辆的售价是两万枚银元,这么高昂的价格,如果购买武器,都可以武装一支军队了,但是那些国家的使者还是咬牙决定买下来。

    他们大概率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拆解之后仿制。

    这一点萧升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却并不担心。

    一辆汽车基本上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其中的零部件,涉及到机械加工等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专业的知识,没有现代资料作为支撑,大明帝国根本不可能用这么短时间就制造出来这样的一辆车。

    没有大明帝国的橡胶,那些国家甚至都无法制作出来一对能够使用的轮胎。

    汽车被制造出来,肯定是要用来售卖的,相比于卖给大明帝国的那些富豪,卖给国外的王公贵族获得的利润更大,而且重要的是还可以宣示国家的强大和美好。

    朱由检和萧升的目的很纯粹,就是要那些国家的人都羡慕大明帝国的百姓,让所有国家的人都想着成为大明帝国的一份子。

    这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汽车,大部分的轿车会卖出去,留给朝廷使用的只是一小部分。

    而货车则是要全部利用起来,运用在货物的运输之中。

    运输的东西并非是用来售卖的,而是用来赈灾的。

    现在虽然说大明帝国的人生活的好一些了,但天灾还是存在的,有很多地方因为气候而颗粒无收,对缺少粮食的地方,要尽快地把粮食运送过去,以防止发生民变。

    而那些遭受灾害的农民们,则是可以获得一笔补贴,数额不大,但足以度过灾年。

    事实上,当初萧升和朱由检决定在崇祯四年就落实汽车行业发展的原因就是为了使用货车进行快速地救援。

    这个时候的天灾对那些本本分分的农民来说就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救助,他们的真的是无法度过灾难。

    而传统的救援方式以及物资的转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救灾如救火,物资无法快速转移到需要的地方,那么他们就不能活下去。

    就算是活下来了,很多人都会因此而妻离子散。

    这样的惨剧不应该发生在强大的大明帝国之中,每一个心中有大明帝国,有着大明皇帝的百姓,无论是在哪里,都应该得到救援。

    在救灾这件事上,大明朝廷的态度就是“零容忍”。

    对那些贪污赈灾粮款的官员零容忍,对那些看着百姓受难而不作为的官员零容忍,对那些趁机剥削压榨受灾百姓的地主豪绅零容忍!

    做到这一点非常的困难,但大明帝国在做,努力地在推广着。

    在这一次的阅兵之中,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方队,那就是自行车方队。

    这方队倒是没有展示什么强大的武器,只是展示了一队女兵。

    在崇祯四年四月份的时候,大明帝国宣布允许女性参军入伍。

    这并不是说大明帝国连参加军队的男性都没有了,事实上有很多的年轻小伙子想要加入到军队之中,不过现在的军队人数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不需要那么多人。

    只是有一些女性表达了想要参军入伍的意向,而皇后周莹听到了这些声音,于是就向朱由检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组建一支女性为主的军队,数量限制在五千人。

    考虑到类似于皇后这样身份的人,也需要一些军人的保护,而女性身边更加适合,朱由检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对这件事,朝廷之中倒是没有什么说法,大家只不过认为这是皇帝对皇后的一种宠爱的表现而已,五千人并不能决定什么,大明帝国的军队还是有着绝强的战斗力的,这五千人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也不可能派出去作战。

    但是,在实际对士兵的选拔之中,对这些女性的要求并不比选拔男性士兵的时候要求低。

    毕竟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敌人不会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只会用子弹打在你的身上,所有的危险都是一样的,必须要有同等的能力活下去。

    对这样的要求,那些参军的女性倒是没有说出什么反对的话,她们也是非常的认同这一点,并且认为这正是对她们一视同仁的表现。

    随着皇后周莹对妇女权益的保护,对男女平等这种观念的宣扬,在这样的封建社会之中,也是掀起了很大的波澜,尤其是以栾锦为代表的女性势力的崛起,更是给了大明帝国的女人以强大的心里支持。

    自宋代以来,华夏的女性就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到了满清更是达到了巅峰。

    之前的大明帝国对女性的禁锢也不少,可是随着皇后的努力,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