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十章 不可轻起刀兵

    

栾霄是九月四号加入起义军的,而孙传庭在八月底已经到了陕西,任巡抚之职。

    在历史记载之中,原本的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充耳不闻,致使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

    孙传庭到了地方,确认有造反队伍之后,立刻就上报给了朝廷,同时开始集合兵力,整顿军务,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他所在的地方快速的稳定下来,但是连年大灾,粮食根本不够,不可能做到全面的赈济。

    于是向朝廷请拨银两。

    朱由检给了他银两三十万,并且让人带给他一封密信。

    密信之中告诉他四件事:

    第一,这些银两就是全部,一部分用来整顿军务,训练一支小规模的强军,另一部分用来赈济灾民。

    第二,叛军也是大明百姓,皆是受天灾逼迫,无良士绅欺压而不得不反,当以招抚为主。对那些只劫掠豪强,无伤我百姓的叛军,不可轻起刀兵;对那些如同土匪杀我百姓的叛军,则除恶务尽。

    第三,对叛军围堵,不可使其东进,若叛军势大不可遏制,需将其向南逼退。

    第四,若出兵,卿务必跟随,不可使官兵侵扰百姓,凡事以百姓为主,剿匪之时,不可伤及无辜。

    现在全国受灾,赈灾银不可能全部拨发到陕西一地,所以对第一条孙传庭可以理解。

    这第二到第四条,孙传庭就有点不理解了。

    怎么看,陛下都像是要保护这股叛军一样,并没有要彻底清缴的意思。

    在他收到皇帝命令之后没过两天,就听闻了天道军以及“替天行道,天下为公;均田免赋,人人如龙”这十六个字反叛口号的消息。

    得知其细节之后,顿时感到非常震惊。

    他知道受灾严重的陕西低层百姓的穷苦生活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一支叛军提出“均田免赋”四个字,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

    果然,很快就收到多地上报,称遭遇贼兵洗劫,掳掠百姓和粮食。

    孙传庭当即就亲自带一队人马前往其中的一个受劫掠的村庄。

    到了那里,却是发现那些村民脸上竟然是挂着笑容的,而在看到官军的时候,则是脸色突变,争相跑回了家中。

    这一幕,让孙传庭不由得心情有些沉重。

    他下令士兵在村外修整,不得侵扰百姓,随后带着几个亲卫来到了一家农户之中。

    这一家四口人,两个半大的孩子。

    看到孙传庭他们进了院子,男人让妻子带着孩子到了里屋,他自己小心地走过来,说道:“几位军爷,你们想要什么就拿,还请不要伤及我的家人。这是家里最后的钱财,都给你们。”

    这番话听到孙传庭的耳朵里非常的刺耳,这要比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要更加让他难堪,甚至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被陛下委以重任,自己需要为国家做点什么,至少要扭转这些百姓心中官军凶恶的形象。

    “足下莫要惊慌,我们是官兵,不是土匪,如何会抢你的东西,伤你的家人?

    我们来这里是听闻村子遭遇了反贼的劫掠,故而过来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他们是否对你们造成了伤害?”孙传庭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没有,王将军,啊不,反贼没有伤害我们。他们只是抢劫了那些富户和赵老爷家,杀了作恶多端的一些人,而且还把那些土地分给了我们。

    军爷,这些田地本来就是我家的,是那赵老爷逼我们低价卖给他。这是他们分给小人的地契,小人愿意呈给军爷。”马三唯唯诺诺地说道。

    孙传庭闻言沉默了,看着这些地契,也不多,就是三亩地,然而他清楚,多这三亩地,地主家不会有什么变化,而对这家人来说,或许就少饿死一个人。

    他没有拿,说道:“地契你收好,好好活着。”

    接下来,孙传庭把整个村子走访了一遍,还把那些被反贼劫掠的人家看了。

    确实如同那个农民所说,这些反贼真的对普通人家秋毫无犯,而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则是杀其成年男子,掠夺其财富,分给穷苦人家。

    当然,他们也带走了一部分粮食,但土地却是实打实全部分发了下去。

    这是一群纪律严明的军队,并不是普通的反贼乱民。

    他们有思想,有目标,有方法,如果真的是全力围剿,孙传庭觉得自己也没有把握可以将他们全部抓获。

    因为他知道,那些被他们“劫掠”过的村镇,里面的村民会维护他们,为他们遮掩,提醒,躲避官兵的追杀。

    老百姓最清楚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好的人。

    “这件事必须要让陛下知道严重性。”孙传庭这样想着,却是忽然想到了皇帝给他的密信。

    其中有句话赫然写着“对那些只劫掠豪强,无伤我百姓的叛军,不可轻起刀兵”。

    自古以来,所有皇帝对待叛军的态度都是一棍子打死,除恶务尽,只要是叛乱,就诛杀九族。

    然而,这个刚登基不久,甚至还没有更改年号的少年皇帝,却是给了他那样的嘱托。

    陛下知道这伙叛军的存在?或者说,这些叛军是陛下支持的?皇帝竟然是反贼头目?

    这件事,细思恐极!

    孙传庭不敢再往下去想了,他觉得陛下既然已经下令,那么就按照他说的去做。

    对这些不伤百姓的叛军,派人去招抚便是。

    关键是,不能让那些趁乱闹事,横行不法的真正土匪山贼发展起来。

    最后,把这里的一切向皇帝汇报,那么自己也就做到了一个大明臣子该有的本分。

    朱由检在九月八号收到了孙传庭的密奏,然后回复道:“不可使贼人东进。”

    只是回复了一句话,但孙传庭明白,这里面还隐藏着一句话,那就是一切按照皇帝之前的吩咐去办。

    领会皇帝意思之后,孙传庭感觉轻松了不少,因为他还真的无法对那些为民除害的义士赶尽杀绝。

    这些人得到百姓的拥戴,而作为官兵却是被百姓畏之如虎,这是需要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包括他自己在内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味地去杀戮,镇压,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于国无益。



    第五十一章 徐光启(求推荐票求月票)

    

天启七年九月二十八日,现代时空,朱由检坐在沙发上,看着投影屏上的地图,对一旁的萧升说道:

    “刚收到消息,栾霄所在的天道军已经把澄城县和白水县两县之地的村镇全部洗劫了一遍,地主豪绅都被他们杀了,土地分给了农民。

    孙传庭上奏说,那些百姓主动给天道军通风报信,为他们遮掩,甚至有些人不惜自己的性命。

    兄长,大明朝,真的已经这么丧失民心了吗?”

    “是的。”萧升直言不讳地说道,“这是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其中也有着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并非是某一个人导致或者某一群人可以改变的。

    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会产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王朝建立之处,统治者都是能力被认可的有才能的人,他们占有更多的资源,被统治阶级不会有什么怨言。

    但是随着王朝的发展,有能力的人死去,他们的后辈继承了他们的资源,没有功绩,没有才能可以让被统治阶级认可,而被统治阶级之中,有能力的人无法获取更多的资源,就会产生不满。

    而在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被更大的分化,使得那些有才能的人获得的资源更少,他们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战争,直到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如此往复。

    当然,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说法。不过从这种分析之中,也可以得出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尤其是你所在的这个时间,恰好是小冰河时期,资源急剧减少,所以叛军才会呈现出燎原之势。”

    “看来想要让华夏子民不受西方欺辱,只有建立新明这一条路可以走了。”朱由检先是叹口气,然后盯着那张地图说道。

    那张地图上,不只是有大明一个国家,还有着西方的众多国家。

    萧升也是看向那张地图,在大明版图上面有着十七个红色五角星,其中陕西的五角星上多了一个名字【天道军】,而其它的五角星周边没有任何东西。

    “他们的发展,我们并不能控制,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用现有的力量,去创造更多的生产力,给他们提供生长的土壤。如果只是叛乱,他们可以很短时间之内就席卷江南,但他们需要发展,所以必须要给出足够的时间。

    而且,国外现在发展的很快,我们想要真正让新明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不可以浪费任何一点时间,必须要抓紧时间把缺失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起来。

    我准备在京城外面建立一座京师大学堂,并且在勇卫营军属区成立十座小学堂和三座高级学堂,培养第一批基础学科专业人才。”萧升说道。

    朱由检闻言笑道:“这件事也只有兄长你去做了,我现在如果推广这种学问,指不定要被那些腐儒指着鼻子骂了。说起来,我这个皇帝的身份还没有兄长你这个皇帝跟前第一宠臣的身份好用,哈哈!”

    萧升无语地看了朱由检一眼,然后端起水杯喝了口茶水,说道:“你不要得意,还是有很多事情是需要你去推动的。新式火器的制造和蒸汽机的研发你可要盯紧了,这这两样东西什么时间能够快速得到应用,决定我们发展的速度。

    我毕竟还有现代这边的事情需要处理,多少会分我一些精力,明朝时空那边,你才是主力。”

    “唉!”朱由检闻言脸色一跨,少年心性显露出来,说道:“真是太累了,我也不知道史书上的我是怎么坚持十七年的。不说了,兄长早点休息吧,我这就回去,梓潼还等着我睡觉呢!”

    话音落下,这小子正好到了时空门,一眨眼就没了踪影。

    萧升一阵无语,朱由检绝对是故意的,就是在提醒他没有人暖被窝。

    摇摇头,随即又笑了起来。

    如今这少年心性也好,最起码比那个刚愎自用,疑心病严重的崇祯皇帝要好。

    第二日,萧升的府邸上迎来了一位客人。

    徐光启今年已经是六十六岁,在古代社会,这个年纪绝对算得上是高龄了。

    他原本在上海进行《农政全书》的编纂工作,但是前不久,一个人突然给他送来一本书。

    打开一看,顿时惊愕万分。

    里面竟然是非常详尽的,成体系的数学和几何理论知识。

    作为明末时期数学几何方面学术第一人,西方学术的传播者,《几何原本》的翻译者,徐光启对数学在大明的传播那是殚精竭虑。

    如今见到这样一本奇书出现,自然是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于是不顾家人的劝阻,不远千里来到了京城,就是要见一见拿出这本书的人。

    当得知这个人竟然是新帝宠臣,海外归来的商人琉璃侯的时候,似乎有了解释,但又多出了一些疑问。

    因此他还是跟随萧升派遣的锦衣卫来到了侯府之内。

    “草民参见侯爷!”徐光启进来之后就开口说道,而且看样子还要行礼。

    萧升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