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科学家闯汉末-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名士基本代表了兖州士林,如果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媚上之徒,那么自己这辈子可以说就完了。

    在士族中,名声大于天啊!

    边让挥袖道“来人!赶此人出去,以后不许他再入我明镜报馆!”

    韩集噗通一声摔倒在地,他知道,自己这一生都完了。

    边让看着韩集像条死狗一样被拖走,这种一言定生死的权力感让他的肾上腺急速分泌,他都快要高潮了。

    这就是掌握士林的感觉吗。

    边让看向柴近,柴近立刻从衣中掏出一份稿说道“边公,这是在下写的东阿屯田调查稿第一卷,请边公过目。”

    边让接过一看,标题就让他眼睛一亮。

    谁让兖州百姓卖儿女

    光这个标题,边让就觉得自己的这第一期明镜报能卖个十万份!

    再看章内容,大意是说根据不敢透露姓名的屯田农户说,因为屯田的税赋很高,为了让家人活下来,只能卖掉儿女换来钱财贿赂屯吏,以便分到更好的田地,同时农户还怀念在大族中当佃户时的日子,说当时虽然也交田租赋税,但仁慈的家主从来不会逼自己到卖儿卖女的地步,甚至在灾荒之年还会主动借钱给自己,如今变成了屯户,也不知道万一遇到了灾年该怎么办。

    章最后说道,不知道这样被逼的卖儿卖女的恶事还有多少,到底是在同为乡党的大户下当佃户好,还是当屯民好,这是值得所有人讨论的问题。

    “好!此甚妙,必能让我们明镜报一举成名!”边让看的连连拍掌叫好,这才是他想要的章啊。

    “边公,在下近日还会写第二卷,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屯民李某的从人变牛记”

    边让笑着点头道“会群的稿让我读起来如坠冰窟,这些兖州黔首的现状正需要你我来告诉天下人,更要告诉他曹阿瞒,莫要以为兖州士人无傲骨,他要是让我兖州百姓过的不好,我们便会让他过的更不好!

    会群啊,我听说那青州的报社中,访员也称为记者,又根据主要负责的内容分为经、军事、民生、政治等多个小组,我准备效仿青州报社也将我们的访员改称为记者,分为数组,你可愿意负责民生组?担任主任一职?”

    柴近激动的拜谢道“学生愿意!”

    边让看着四周名士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在场的人也觉得柴近写的很好,这就是事实嘛!试问一声,如果当屯户真的好,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主动投奔到各大族当佃户呢,自己又没逼他。

    边让当即准备把柴近的这篇章做这一期明镜报的头版头条,好好给曹操上个眼药!

    至于曹操会不会报复,边让却是毫不在意,自己可是兖州第一名士,他曹操难道还敢杀了自己?除非他不想在兖州混了还差不多!

    在东阿的曹操还不知道,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波即将席卷而来。

    冀州

    曹操在兖州因为缺少牲畜只能让人来拉犁,冀州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而且说起来,冀州的牲畜缺口比兖州更大,马强按人口给五十小亩地后基本上一户农夫就有两三百小亩的地要耕种,这要没有牲口,能把人累死。

    虽然不少农夫都觉得要是能这样累死也挺值的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钱给到位,加班干活真的不是问题,要是加一个小时班给一千块,我能加到进icu!作者快醒醒!

    牲口不像铧犁,只要增加人力、物力就可以增加产量,牛是需要九月怀胎的,而且从小牛到能耕田的成年牛,也需要时间,可以说如果靠现有牲口自行繁衍,不等个三五年,别想牛马在栏数能有质的飞跃。

    而能提供这么大数量牲口的势力,只有三个。

    匈奴、鲜卑、乌桓。

    马强自然是和关系好的乌桓去购买牲口。

    早在年前,马强就派了简雍去幽州会见刘虞,这么多的牲口是不可能走水路的,只能走陆路,这就需要刘虞放行甚至是配合。

    但当时的刘虞生气马强自表镇北将军的行为,闭门不见,如今年后简雍再次出发,算是第二次出使。

    这一次,贾诩还特地写了一封书信交给简雍,让简雍转交他的恩师阎忠。

    他相信自己的恩师一定会帮刘虞做出正确的选择。

    简雍去幽州交涉还需要时间,马强和曹操一样,也离开了广宗,外出视察各地春耕情况。

    马强的目标是邺城,他此行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视察太行防线的建设情况。

    为了防御袁绍即将开始的袭扰战,整个腊月马强的水运部队都没听着,不断将平原生产出来的水泥运到魏、赵、常山、中山四郡。

    虽然由于产量和运力的缘故,这点水泥没法建出一条新的长城,但在几个隘口不远处建立可以坚守的军堡却是足够了。

 第五百零七章 剪刀差

    距离邺城西北三十里处,有一座南北五十里的滏山,滏山的东北是邯郸,因此这座山成为了赵魏两郡的门户,为体现守护赵魏的决心,田楷将自己的第六军军部设在了滏山上。

    响堂山之东是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之西是二十里的小片平地,然后又有两座山,分别叫石鸡岭和跑马山,这两座山再往西,就是连绵不绝的太行山脉了。

    而石鸡、跑马和太行山之间的小片盆地,便是黑山军的重要据点白土关,在这里有数万黑山军民生活着,其统帅为黑山军战将陶升。

    同时这条通道,也就是太行八径之一的滏口陉了。

    马强坐在马车上,将手里的图纸放下问道“到邺城还有多远?”

    外面传来黄叙的声音“不到十里了,王郡守已在邺城门外等候。”

    “加快速度吧,不要让他等太久了,邺城百废待兴,他也一堆事。”马强将图纸递给边上的郭嘉说道“田楷的想法不错,在白土关的北口和东口各修建一军堡,为第一道防线,武安县、滏山为第二道防线,将滏口陉彻底封死。滏山这样的天线袁绍和张燕居然也直接放弃,这是他们的失误啊。”

    郭嘉接过看了看,抚须笑道“滏山和白土关尚有二十余里,武安又在我军之手,我军完全可以隔断两方交通,困敌于荒山之上,袁绍留军少了无用,多了粮草不济,还不如弃之。”

    “也不知道袁绍现在怎么样了。”马强将车窗帘掀开,看向了四周的田野。

    邺城附近的原住民基本都被袁绍强迁到了并州,因此这里的分田事宜进展的很顺利,虽然房屋都被焚毁,但马强别的没有,羊毡帐篷管够,这些年从乌桓收购的无数羊毛可都变成了各种布料囤积在马强的库房里。

    也因此,在冀中地区出现了一片奇景,明明是汉地心腹地区,却看不到什么房屋,反而是充满了草原气息的帐篷比比皆是。

    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民族大融合了呢。

    队伍来到邺城,马强走下马车接受了王修等人拜见,然后和王修一同走上城墙俯瞰邺城,可以看到到处都是烧毁的房屋。

    “邺城重建的工作进展的不太顺利吗?城内这么多地方都空着,为何不让百姓入城?”马强问道。

    “回明公话,邺城原来的百姓大都被袁绍强迁入并,如今冀州七八成的百姓都是刚刚迁移来的,为了抢时间春耕,这搭建房屋的时间就先推后了,等春耕结束,郡府再准备组织百姓建屋舍。”王修对马强说道。

    马强理解的点了点头,又问道“如今春耕可还顺利?有何困难?”

    王修拱手道“却有困难,最大的问题就是牲畜不够,如今田多人少,一户百姓要耕种上百小亩的田地,有的甚至三四百小亩,只靠人力实在难以顾及。

    另外来这里的百姓大都没有什么积蓄,无法购买好的农具,开耕的效率就更低了。”

    马强看向跟着自己一起来邺城的糜竺笑道“财神爷,想想办法吧,我想这不仅仅是魏郡一个地方的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马强在从广宗出发前就已经从各地的公中得知了,因此糜竺也早已准备好了方案。

    “明公,王郡守,东方钱庄可以给有田契的农夫提供低息指向贷款,这笔贷款一年只要三毫利,但所贷的钱只能到指定的商铺购买农具使用。”

    “指定的商铺?”王修皱眉问道。

    “对,到时候钱庄给农夫的不是钱,而是有特殊记号的代金券,只有指定的商铺才可以拿着代金券到钱庄换钱,这也是为了防止有的愚夫拿钱去挥霍,放心,这些商铺的物价会由镇北将军府设置最高价格,不会让他们坐地起价。”

    王修听了觉得有理,喜道“此法甚好,只是春耕时间紧急,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来得及,东方钱庄已经联合了平原铁器厂,铁器厂这个冬天都在全力打造新式农具,很快就会随着水路运来。”

    马强听着糜竺和王修的对话,嘴角微微弯起。

    这种模式可不仅仅是给农夫提供农具,更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实现剪刀差来收取农业税。

    指定商铺的农具虽然是上好的农具,但价格却会比外面的铁匠铺高昂不少,但即使如此,面对可能耕种不完的田地,再贵的农具也要买啊。

    如今的冀州,无故抛荒可是大罪。

    当然,这样的剪刀差马强并不会让他一直持续下去,当工业发展起来后,就是工业回补农业的时候了,因为那个时候官府已经可以从工商业收取到足够的税收,反而为了稳定农业产出,需要不断的补贴农业。

    君不见,后世的华夏,种田从一开始要交税变成了政府给予补贴,即使如此,一百斤玉米换不到三四斤猪肉的现象依旧让农民数量越来越少。

    更何况,现在的百姓能吃饱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种田吃饱后被剪刀剪一下这样的事情根本没人在乎。

    俗话说的好,比被剥削更惨的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

    糜竺当场签发了扶农低息贷款令给各地钱庄,在上个冬季,冀州各郡县都设立了电报站,因此这道命令还没过一个时辰就在整个冀州铺开了。

    邺城的东方钱庄就开在了内武卫总队的边上,这也基本成为了各地钱庄开设的惯例,内武卫在哪,钱庄就开在哪。

    没办法,这年头的亡命之徒实在太多了。

    有内武卫的维持秩序,当马强来到现场时,看到的是排的整整齐齐的队伍。

    如果忽视边上拿着棍棒的内武卫军士,马强都要感叹一声大汉百姓的素养已经超越一千八百年后的大半地球人了。

    “除了农具外,等春耕结束后,还可以再推一个房屋贷款,我想邺城城内这么多空屋,应该有很多人想住进来吧。”马强想起了后世的房贷,多少人一辈子努力工作都是为了还这个破东西,更是因为有这玩意,使得年轻人只要结婚买房后就再也不敢随意辞职了。

    后世的华夏说零零后是领导不听话我就离职,九零后是领导骂我就辞职。

    但实际再往前十年、二十年,社会又何尝不是只要说七零后、八零后的呢。

    再仔细想想,之前的八零后可是领导不听我的,我就带着公司几个朋友出去开公司和老板对着干,到六零后更是领导敢骂我,我就敢骂回去,领导还没法开除我。

 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