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科学家闯汉末-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了?那下次再开刀这次要你去的地方比较近,你去一趟三韩的目支国,去见三韩的辰王,让三韩借路给我们走海路打辽东。”

    借路?

    甘始思索了一下地图,到辽东走水路要借三韩的路吗?

    这乐浪哪里不能登陆?

    甘始当然不会觉得是马强记不清地图,或者担心乐浪兵力太多容易登陆失败。

    甘始眨了眨眼睛,嘿嘿的摸着胡子对马强问道“营主,那我这次去,能不能带几个高手啊,贫道只是个修道之人,可不像涉何那么勇武。”

    马强笑了一下,甘始对自己意图的领会还是这样到位。

    “这一次还是赵火陪你去,不过允许你用电台指挥青州水军接应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甘始顿时拍起了自己的鸡胸道“营主你放心,我必然能为大军打开登陆乐浪的通道!”

    因为时间很紧,马强便让甘始带着赵火等人立刻启程,前往泉州坐船往三韩而去。

    甘始也在路上拿着阎忠、王越等人给他的资料,开始了解三韩的具体情况。

    三韩虽然是马韩、辰韩和弁韩这三个部落联盟的总称,甚至后来南朝鲜还叫韩国,但实际上,韩并非国名,而是伟大的意思,南朝鲜这片地区最早的国名应该是辰国。

    当年燕国人卫满推翻了箕子朝鲜,箕子朝鲜的末代王箕准带领残部南下开始了征服三韩之路,他便以辰王自居,宣布拥有三韩之地的统治权。

    至于这个辰国当年在三韩之地是个什么存在,因为太过久远,已经没人知道了,唯一留下来印记就是三韩之主就是辰王!

    但这个自称辰王的箕准所建立的部落联盟并不是辰韩,而是马韩,位置在后世南朝鲜的西边,有大小国五十四个,最大的一国,就是马强让甘始去的目支国。

    马韩往东,就是辰韩,有十二国,这个辰韩的建立也和秦朝有关,也称秦韩,秦朝法律严苛,多有劳役逃跑,其中一部分逃跑的劳役逃到了马韩,这些人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膀子力气和逃跑时带着的武器,让马韩很是头疼,干脆割了一部分土地安置这些人,要求这些逃人遵从马韩的礼仪,于是这些人改风易俗,在东方和当地的原住民一同建立了辰韩。

    当然,辰韩的秦人只是一小部分,但大都成为了辰韩的统治阶级,倒也不枉打生打死到这样的荒凉之地。

    最南边的一小块是弁韩也叫弁辰,也有十二国,和辰韩类似,也是秦时逃人和当地原住民联合所建,但和辰韩不一样的是,这些逃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风俗,因此逃到了更南方,建立了弁韩。

    弁韩保留了更多的秦人特征,比如弁韩的语言就是秦语,和如今的汉话极为类似,祭祀的礼仪和鬼神也和另外两韩截然不同。

    因此,其实此时的三韩的上层贵族大部分都是从中原逃到朝鲜半岛的,当地的原住民,则早已成为了被统治阶级。

    马强反正知道了这些历史后,也理解为什么后世的韩国那么喜欢抢中国的传统化,这纯粹是想认祖归宗罢了。

    现在的三韩共主辰王叫做箕濊,早在桓灵二帝时就在位,此时已经年迈,资料上说此人年少时曾秘密到幽州求学,因此眼界开阔,将三韩治理的很是强盛,甚至在公孙度之前,还屡次抢掠乐浪的人口。

 第九百六十一章 徐庶回荆

    甘始将资料放回箱子,烦恼的捏了捏眉心。

    这次的差事可不好做啊

    从资料上看,这个箕濊已经快六十岁了,早已不像当年那样有魄力,目支国也从原本马韩的最强国衰弱成了中流部落,只是因为有大义在,加上各部互相制衡,暂时没人向他挑战罢了。

    说白了,这箕濊现在就和周天子一般,对各部几乎没有约束力。

    在此时的马韩五十四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是由高句丽移民建立起来的百济国。

    这个百济国此时已经传到第五代,国主名为肖古王,全国有兵马足足近三千人!

    嗯这的确已经是三韩最强大的几个国家之一了。

    “这三韩是什么破地方,当年的春秋战国也没这么乱吧?”甘始恶狠狠的抱怨了一番,这总共都没一个豫章郡大的地方,居然分成了七八十个国家,这还是国家吗?豫章的一个县都比你们一个国大了吧!

    抱怨归抱怨,干活依旧要干活。

    这大概就是打工人的宿命吧。

    不说甘始这边往三韩赶去,蓟县的马强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

    徐庶又出现在荆州了。

    “又回去了?这是要说服刘表了吧?”

    马强将电报放下,对郭嘉问道“徐州的刘备可有异动?”

    郭嘉摇头道“没什么异动,依旧在和袁术交战。”

    “孙策呢?”

    马强可没忘记这个江东小霸王。

    “孙策虽然得到了朝廷诏令,但并未和袁术决裂,还在和刘繇争夺扬州。”

    马强摇了摇头,这个孙策还真是让人不省心啊。

    “陆儁呢?”

    马强之前派陆儁前往吴郡继承家业,然后带上吴郡陆氏的力量前往舟山割据,当做后续恢复扬州的暗子。

    “陆儁已经在舟山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按照明公的指示,打造船只继续往南探索,寻找夷洲岛。”

    后世有些人因为孙权太有名,误以为是孙权发现的夷洲岛,但实际上早在后汉书中就有夷洲岛的记载,孙权不过是按图索骥罢了,但因为后汉书对夷洲的记载实在太简陋,导致卫温、诸葛直花了一年时间才找到。

    但陆儁则不同,虽说马强给的是一千八百年后的地图,但大致是不会有差的,因此陆儁找夷洲岛,真的就是简单模式了。

    “王越!”

    马强喊了一声,王越就不知道从哪里飘了出来。

    “发电给紫虚,等徐庶离开荆州的时候,请徐庶来一趟河北吧。”

    “诺!”

    徐庶虽然也有武艺在身,甚至身边还有护卫,但和张角嫡传弟子紫虚相比,和孩童也没太大区别。

    紫虚可是能和吕布拼招的狠人啊!

    马强相信,等自己平定完辽东,徐庶一定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荆州鹿门书院

    “庶拜见诸位师长!”

    徐庶恭恭敬敬的对庞德公、司马徽等人施礼后,这才坐到一边。

    “元直,你这一路做的不错,不愧是吾等看重的凉友。”庞德公抚须笑道“不过河北的马子玉气焰日益嚣张,你可知道,就在前几日,他连董贵妃之父卫将军董承都捉拿下狱了,天子在他面前,连个不字都不敢说,真的是”

    庞德公摇头叹息不已,表情写满了为天子担忧。

    “如今徐、兖已经联盟,只要刘使君也同意联盟,学生再前往益州说服刘益州,合纵之势便可成了!

    届时诸侯合力,马子玉再骄狂,也会畏惧三分,到时天子也会好过一些了。”徐庶劝慰的说道。

    “刘使君这边我们已经请蒯、蔡等人多次进言,本来刘使君还是不愿意,好在天助我等!

    马子玉捉拿董承下狱后,让刘使君对马子玉极为不满,已经有所意动了!”

    “先生此言当真?”

    “董承乃外戚,马强如此做,打的是大汉皇室的脸面,刘使君岂能不在意?”

    “既如此,吾当说之!”

    徐庶在屋内和庞德公等人商议着如何说服刘表参加会盟,边上的小屋内,诸葛亮等学子也在讨论着徐庶的回归。

    早在徐庶被曹操拜为兖州从事后又去徐州,诸葛亮等人就猜到了徐庶是要效仿先人,走合纵之道,对抗马强。

    “当年合纵就没赢,现在难道就有用吗?诸侯其心不齐,一旦鏖战,必然被各个击破!”石韬对徐庶此次合纵的结果极为不看好。

    “合纵还有三分胜算,如不合纵,一分也无!”崔钧摇头叹道“河北的强盛,并非是兵多将广,更在这科学之道中。

    比如那收音机,军队用之,千里传信不过片刻,要想胜之,难啊!”

    一群人在那争议着,总体来说,还是悲观的多,乐观的少。

    庞统看到边上不说话看着窗外的诸葛亮,走到其身边问道“孔明,你觉得如何?”

    “什么?”诸葛亮仿佛如梦初醒一般,回头问道。

    “我说,你觉得先生们的合纵能赢河北吗?”

    诸葛亮笑了一下,摇摇头,又点点头。

    “你到底什么意思啊,又摇头又点头的,到底是能赢还是不能赢?”

    诸葛亮继续看着天空中正在盘旋的老鹰说道“亮是在想,我们都知道元直在各州诸侯中合纵,难道马子玉不知道吗?

    如果他知道,为何看着中原诸侯联合不管,却要舍近求远的打辽东呢?

    就因为那公孙度不到蓟县拜见天子吗?

    中原诸侯有谁去拜见天子的吗?

    不管是借口罢了。”

    “孔明,你什么意思?”

    诸葛亮看着那开始俯冲的老鹰说道“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看那老鹰,想抓兔子,但又怕兔子发现自己,因此飞的很高,等兔子以为安全了,开始一窝窝的出来蹦跶,那老鹰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兔子。”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听着诸葛亮的话,不由皱眉思索了起来。

    马韩

    甘始等人车船劳顿,终于在十日后到达了马韩。

    一到马韩,甘始顿时觉得之前去的凉州,其实还算是人待的地方。

    虽说这港口已经算是三韩的繁华之地。

    但看着这港口四周的房屋。

    这真的不是个村子吗?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道人(上)——万字大更

    甘始嘴里的村子,是马韩最大的港口弥邹忽港。

    而在后世,这里还有一个因为一场战争而扬名世界的名字仁川!

    在后世成为南朝鲜的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港口的仁川,现在还只是百济国下的一个常住人口不过两千余人的大村镇。

    怎么说呢,后世清华的教师职工都快八千人了

    虽说,在三韩,这已经是个大城了

    毕竟,这是一个常备军只有三千人的大国!

    甘始眺望远处,发现这里居然没有城墙,只有一道较高的木制围墙,看样子主要是为了防备山林中的野兽。

    想来也是,这里是百济国的腹地,根本不需要考虑外敌。

    虽然这里人口不多,可做为一个重要港口,这里颇为富裕,建造了不少挺高大的房屋,也不知道是贵人的住所还是仓储用的库房。

    “在下赵南,见过道长!”一个穿着汉人穿着,身后跟着几个穿着马韩衣服的仆役的人走上前,对甘始抱拳作揖道。

    随后,赵南又对赵火施礼,顺手隐秘的交给了赵火一个小牌子。

    赵火接过牌子查看了一下,点点头,对甘始说道“是军情局的三韩情报站站长赵南。”

    “三韩这样的地方居然也有你们军情局,简局长厉害啊!赵站长,你们有多少人?”

    “辽东、三韩都是大将军必取之地,军情局自然不能落后。”赵南低声说道“在下在马韩这里的身份是客商,因为我的货美价廉,和不少三韩贵胄都有交情。

    而我也借着走商的名义,在三韩收集情报。

    在这里,我们三韩站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