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学家闯汉末-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统看到诸葛亮往外走,跟上去问道“孔明,怎么急的回去?”
诸葛亮回头看了一眼那些还在抨击河北政策的人说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
和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庞统抓了抓脑袋说道“这些人家里都是田连阡陌的,要分田自然是不愿意的。”
诸葛亮叹了口气,点头表示理解。
“他们不愿意,那些军士、农夫也不愿意吗?
有些事情,哪里是他们愿不愿意就能改变的。。。。
士元,我想出去走走了。”
“你想去河北?”
诸葛亮仰望星空,说道“我想看看,河北之策到底能不能救这个大汉。”
“可马子玉是乱臣贼子啊。。。”
“这。。。也是我想去看看的。。。元直能被马子玉说服,不但帮助河北,还卧底曹孟德身边,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徐庶的事情在鹿门已经成为了禁忌,除了诸葛亮等人私下还会偶尔提起,就仿佛鹿门从未出现过这个人一样。
庞统纠结了一会,最后拍着胸口说道“你要是去河北,我也陪你去吧!”
“你也去?庞德公恐怕不会放你走吧?”诸葛亮笑道。
“那我们就不说去河北好了~”
庞统别的没有,歪主意管够。
“我们就说去益州,我想叔父肯定希望我们躲一躲那个甘始。”
“说去益州?”
诸葛亮眼睛眯了一下,点头道“也好,如果马子玉并非良人,益州就是唯一的机会了。”
“啥机会?”
“没什么。。。我们回去再商议一下这个事情吧。”
回到小屋中,当诸葛亮和庞统对陆议、石韬、孟建等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这些人立刻响应了起来。
这些年轻人早就在鹿门呆烦了。
哪个年轻人不想出去旅游呢?
尤其对于这些年轻士子,还是不缺钱的年轻士子。
试想一下,三五好友,轻车骏马,一路谈论风月,评论时政,岂不快哉?
——
“你们要去益州?”
庞德公看着面前这些自己最为看好的年轻士子,笑着抚须点头说道“也好也好,益州人杰地灵,尔等到了益州后,要多结交当地士人,这样对你们未来会有很大好处。”
司马徽也赞道“甘始想请我们的学子北上,我们的学子偏偏南下,想必能让甘始明白我荆州士子不可轻欺!”
在得到庞德公的同意后,诸葛亮等人连夜下山,往南而去。
——
“诸葛亮他们走了?”
甘始听到紫虚紧急来报的消息,摸着自己的老鼠须思索了一番说道“他们往南走,大概是要去益州。
看来这些荆州士族是铁了心了!
也罢,你们派人暗中跟上他们,我过几日会回河北复命,等营主大军南下,看这些人是否还能如此硬气!”
甘始误解了诸葛亮等人离去的用意,直到他回到河北,才从一路尾随他们的锦衣卫发来的电报中得知诸葛亮等人居然绕道去了南阳,并且还从南阳继续往北进入豫州,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次日
蒯良很疑惑。
他发现甘始的状态有些不对劲。
就是那种。。。。他往日看到的那些不愿意做事的猾吏的状态。
“昨日测试的结果已经出来了,通过测试的学子可以自行报名,是否要去河北游学。
如愿意去,可随贫道一同北上。”
甘始那个表情,就差说,你们快点说没有,我好回河北复命了。
???
这货什么情况?
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归客
别说,最后还真的有数个学子表示愿意北上河北去游学一番。
这些人清一色都是非荆州人士,都是从豫州等地来荆州躲避战火的,现在有办法回到故乡,说不定还能借着荆州学子的身份得到官位,自然是愿意的。
这些人之前也和庞德公说过了自己的决定,毕竟家在中原,迟早是要回去的,庞德公等人也理解,答应让他们离开。
不说甘始一脸不开心的带着这些他根本看不上的学子回河北,西边的韩遂,此时也知道了自己似乎成为马子玉下一个要动手的对象的消息。
——凉州金城
“明公,这是从汉阳传来的消息,有人看到马超了。”
韩遂接过军士送来的书信,打开一看,面色顿时阴郁了起来。
这已经不是他接到的第一个坏消息了。
从马强公布各军团的部署后,韩遂就明白马强下一个要消灭的就是以他为首的凉州诸侯。
但他也并未感到绝望。
马强势力再大,也没有一统大汉十三州吧?
昔日皇甫嵩、董卓、张温、孙坚、陶谦,多少名震一时的大将都来讨伐过他,最后不都还是无功而返?
凉州的特殊地形和民情就是他最大的武器。
“去请成公英来!”
成公英,韩遂的心腹智囊。
韩遂的麾下其实勇士不少,但能和他一起谋划的,只有成公英一人。
没一会儿,成公英走了进来。
“明公,你唤我?”
“马超回来了,是汉阳传来的消息,看来马子玉真的要对我凉州下手了。”
“明公你的想法是?”
韩遂吸了口气说道“凉州的胜败关键在于羌人。
我想你代我去游说各部,让他们支持我,毕竟如果马子玉真的来了,他们的酋长之位一个都保不住。
匈奴、乌桓,都是前车之鉴!”
成公英点头道“明公言之有理。
如果各部羌族都能出兵,此战我军就有六成胜机了!”
“只有六成?”
成公英说道“如果能解决粮草问题,那么就会有八成!”
粮草。。。
韩遂点了点头。
凉州本就荒凉,粮草很少,一旦出动大军,鏖战连月,粮草就是最大的问题。
甚至可以说,谁的粮食多,在凉州谁就能笑到最后。
“我会让各部收集粮草,准备肉干,此事你不用担心。”
“诺!”
“可惜现在西域也是混乱不堪,否则还能通过黄郡守从西域买一些粮草。”
“听说匈奴人在西域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黄衍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了。”
黄衍是酒泉郡郡守,而酒泉就是连接凉州和西域的桥梁。
——
此时的西域,一支商队正在艰难的跋涉中。
“掌柜的,他们又追来了!”
带着斗笠的小孟回头看去,风吹动面罩,让他的脸露了出来,原本白皙娇嫩的脸上多了不少罡风吹出的痕迹。
“又来了?”
在远处,可以看到点点黑点,那是追兵。
“这些马贼,有完没完。。。”
“这些马贼就像是饿狼,除非彻底打死他们,否则他们会一直在远处等待自己的猎物露出破绽。”
小孟看着那些马贼,只觉得心烦。
说起来,他已经走了快一年了。
这一年的时间,他不仅仅穿越了整个西域,到达了贵霜帝国,还穿过贵霜帝国到达了安息帝国。
要不是安息帝国正在和大秦发生战争,他甚至想一口气走到大秦,看看大将军口中的极西之地到底是个什么世界。
虽然没有到大秦,但小孟依旧拿到了很多重要情报。
比如现在大秦的情况。
“让游骑散开,继续往前走,再走几日就可以到酒泉了。
到时候就可以聘请酒泉的官兵护卫我们回中原!”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衍靠着酒泉这个交通要道,自然也就做起了交通生意,不但收过路费,还支持安保服务,否则就凭酒泉那点人口和产出,哪里支持的住他手下那些大肚汉。
小孟回到中原还要些时日,广宗的马强则在平淡枯燥的工作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广宗
“诸葛亮他们跑了?”
马强将手里的电报往桌上一丢,心中烦躁。
虽说有锦衣卫跟了上去,但卧龙凤雏如果不能归顺,那就是个麻烦。
天大的麻烦。
不过还好刘备已经被自己抓住了,没有刘备的诸葛亮,那就是无鱼之水,也做不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诸葛亮等人是否会帮助刘表或者刘璋。。。。
如果诸葛亮看得上刘表,何必在卧龙岗那么多年呢,人家想出仕可是随时能出仕的。
罢了。。。
马强收拾了一下心情,拿起了另外一份报告。
这是科研院送上来的下一步各研究院研究方向的报告。
科技树,是马强一直在努力攀登的东西。
其实河北的科技储备已经不少了,但真正的商业化的东西还并不多。
马强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科技储备逐渐落实为生产力,让河北的生产力不断提高。
“拖拉机。。。纺织机。。。
这两个是重点啊。。。
高压密封罐。。。
是不是该让青橙他们研究一下化肥生产工艺了?”
化肥生产是需要用到高压密封罐的,而如果能制造出这个,也就能生产出合格的炮钢了。
大化工能力和军事能力往往是挂钩的。
“皮带输送机、斗提机、造粒机、粉碎机、烘干机、冷却机、筛分机、涂膜机。。。。
要研究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马强摇摇头,这些东西他不可能一个个带队攻关,只能让下面的研究所里的研究生们掉头发了。
叮铃铃~
电话铃响了起来。
马强拿起电话说道“我是马强,哪里?”
“嗯?林芝?怎么了?”
“木制铁轨就铺好了三里?速度挺快的嘛,好,我下午来看看。”
木制铁轨,是马钧提出的降低铁路制造成本的办法,如今看来也到了试验验收的阶段。
马强轻吐了一口气,然后在科研院的报告上写起了批复。
“集中力量研发有助于生产力发展的机械设备,尤其是农业和纺织业等关系民生的蒸汽设备,应放在研发工作的优先地位。。。。”
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木基铁轨
——广宗城外
一群人正围着一个火车头议论着什么,一条铁轨延绵到远方,但可以清晰的看到尽头。
这条铁轨并不长,也就三里左右。
“大将军到~”
张宁、马钧带着一群研究员和工人迎了上来,林芝则赶紧带着自己的记者小队准备拍照。
“要不是林芝给我通风报信,我还不知道你们的木基铁轨已经开始铺设了,情况怎么样?快给我说说。”
张宁笑道“就林芝嘴快,这才铺了不到两千米,火车开一会就到底了,像急刹、高速运行等情形都无法试验。”
“哎,最少可以看看木基铁轨能不能真的走火车!
你们试验过了吗?结果如何?”
张宁看向马钧,马钧立刻回道“回大将军,试验过了,木基铁轨确实能走火车,但还有很多试验项目没有完成,所以暂时还不能大规模推广!”
马钧生怕马强直接一拍脑袋就要上大工程。
“哈哈哈,放心,从实验室开发到工业化生产要经历多次重复试验,阶段性扩张的原则还是我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