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科学家闯汉末-第7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狗子,我不是派你去催粮草了吗?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粮草呢?”

    边上的部将告知了杨秋这个小兵的身份。

    “朝廷。。。朝廷大军来了。。小的在东边的山道里发现了朝廷的大军!”

    “啥?”

    杨秋被这消息吓的一个哆嗦差点没站稳。

    “你看清了?谁的兵马?从哪里来的?”

    “小的看清了,亲眼目睹的!要不是小的机智躲到了河里,否则小的都回不来了!”

    “他们有多少人?”

    “不知道,小的没敢打探。”

    “废物!”

    杨秋又急又气,急忙派探马再去打探,然后想鸣金退兵。

    这时前面的战场已经打响,让他颇为意外的是,昔日刚强如铁的曹仁昨晚好像安慰自己有点过分了,居然连连后退,第一道营地才一炷香就拿下了。

    这。。。让杨秋动摇了。

    要不。。。等探马打探清楚再说?

    万一。。刚刚那家伙看到的是曹仁派出袭击自己粮道的小股部队呢?

    还没等探马回来,街亭城上的狼烟就告诉了他答案。

    朝廷大军真的杀到他身后了。

    “将军!怎么办?”边上的军士看到那狼烟都慌了。

    这么粗,这得是多少兵马?

    “快鸣金啊!!让兵马都回来!!!”

    都这个时候了,还能怎么办?

 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渭水之战(十二)

    曹仁见杨秋鸣金,街亭城中狼烟滚滚,立刻明白是于禁到了。

    “兄弟们,我们的援军到了!

    随我杀出去,将贼军赶尽杀绝!

    杀啊!!”

    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曹仁军顿时倾巢而出,听到鸣金声还搞不清楚状况的杨秋军士气直线下降。

    再加上身后出现预警的狼烟,更是让这些军士感觉大事不妙,回身撒腿就跑,哪里还管什么军阵不军阵的。

    这些人个体虽然勇武,但训练上是严重不足,打顺风仗的时候可以凶猛如虎,一旦逆风了,那就是畏敌如虎了。

    杨秋看着被杀的丢盔弃甲的军队,都傻眼了。

    我是叫你们退兵!

    来保护我!

    不是让你们带着曹仁来杀我的!

    前面是曹仁,后面是于禁。

    杨秋面对如此局面,那叫一个悬崖边上打太极临危不乱。

    “来人,拿我的将旗来!”

    “将军!”

    “随我一起,投效朝廷!”

    “诺!杀。。。啥?”

    杨秋身边的军士差点集体摔倒。

    大哥。。。你立场转变的这么快吗?

    看着嬉皮笑脸找自己投降的杨秋,于禁一时也不知道拿什么来赞美这个西凉老将。

    这些西凉人。。。被关东士族鄙夷是有道理的。。。

    而另外一边的李堪,此时才刚刚从土山上下来,他在土山上已经看到了有大军从东方杀来,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想来不是自己人。

    “快!绕过汉营,快回城!”

    李堪带着部下想跑,李典可不答应。

    既然大家都姓李,就麻烦你留下脑袋给我做晋升之用吧。

    李典带着骑兵就在李堪后面追,一路践踏枪挑,死者甚众。

    李堪好不容易跑到了杨秋军阵之前,却发现想象中的厮杀没有出现。

    却见杨秋已经站到了于禁和曹仁的身边,低头哈腰的介绍着自己知道的情况。

    一队队杨秋军士在军官的指挥下,极有纪律的丢下武器,站到一边等待被俘。

    甚至看到狼狈不堪逃到面前的李堪军时,这些不要脸的家伙还挺了挺腰板。

    你们骄傲个屁啊!

    看到杨秋如此快投降,李堪气的破口大骂。

    你要投降也和大伙说一声啊,你现在让我们怎么办?

    “贼将受死!”

    一直盯着李堪的李典见状,催马上前,一枪直取了李堪胸口,李堪只觉浑身力气迅速消失,连杀自己的是谁都没看清就摔到马下。

    自此杨秋降,李堪死,只剩下了街亭城中的成宜一人。

    成宜做为一名合格的山贼,面对这种情况那是早有准备,锦衣华服一换,刀口对着脸轻拉了几个口子,把自己搞的血呼啦咋的,然后往地上一趟,就等着浑水摸鱼躲过去。

    城中没了主将,自然大乱,不到一炷香就宣布易手。

    接着就是打扫战场。

    成宜被当成伤兵丢到了俘虏营,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则,你总算来了,你要是再不来,我的粮食都要吃完了!”曹仁看到于禁,笑着伸出全是血污的手就在于禁的袍子上擦了起来。

    因为后山被占据,夏侯惇虽然有多的粮食也无法运到曹仁军中,曹仁这些日子靠的全是囤粮。

    “怪不得平西将军让我快点赶来,这街亭地势居然如此诡异,好好一座山,一座城,却都是死地。”

    于禁一眼就看出了曹仁的不容易,这街亭和一百六十年前差异也太大了。

    原来在一百六十年前,光武帝时期,刘秀与西北军阀隗嚣鏖战陇西。

    和后来的诸葛亮一样,刘秀大将来歙也认为街亭是西北之战的生死之地,带了两千精锐袭取了街亭,然后在此死守。

    隗嚣见状大惊,带了数万人来攻街亭,结果鏖战四个月都不能突破,最终兵疲马乏,被以逸待劳的刘秀一波带走。

    但那个时候来歙能依靠两千人守住街亭,靠的就是城池坚固和城中的泉水。

    可现在泉水干涸,死守城池就是死路一条。

    也多亏了曹仁随机应变,选了临河结寨,挡住了大道,这才让杨秋部没有进入渭北,也让韩遂后方彻底空虚。

    “子孝,兵贵神速,你有多少兵马可以出动?”

    “最少五千!”

    “好,给你一个时辰,然后我们就去略阳!”

    于禁和曹仁合兵一处,在出发前发电给夏侯惇等部报信,然后急行军杀到略阳城。

    夏侯惇远远的看到于禁、曹仁的兵马到了,也不再隐藏实力,直接打开城门杀向城外的梁兴。

    可怜梁兴,本来还是进攻的一方,突然就变成了挨打的一方。

    混战之中,梁兴被夏侯惇一箭射死,余部或死或降。

    于禁军团近三万人自此从陇山杀出,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整个渭北。

    韩遂为了攻取冀县,在渭北本就没放多少兵马,大的集团不过是梁兴和在渭水北岸的黄衍。

    如今梁兴已死,就剩下了黄衍。

    等黄衍得知朝廷大军从陇山杀出时,立刻知道大事不好。

    他用脚拇指头打赌,渭北就是一个诱饵。

    “快!快去报韩公!朝廷已占据渭北!”

    冀县

    “于禁军团已经出了陇山,梁兴已被夏侯将军射杀!

    现在于禁军团兵分两路,曹仁率军去取榆中,于禁和夏侯惇正在往渭水杀来!

    韩遂这一次算是完了!”

    高顺将电报递给马超等人穿越,马超和庞德也是面露喜色。

    在冀县憋了这么久,总算是看到头了。

    “发电,问一下平西将军,反攻的日子定在何时?”

    “报!将军!平西将军急电!”

    高顺接过一看,笑道“平西将军比我还急,反攻时间就定在明日,这是围杀韩遂的计划,你们都看看。”

    “明日?平西将军到哪了?”

    “平西将军在电报中说,他率关张两位将军的二十四、二十五军出上邽,想来此时已经过了上邽了吧。”

    上邽县,也就是后世天水市的位置所在,距离冀县不过百里。

    张辽手里是有一个骑兵师的,以骑兵的速度,百里不过数个时辰就能到。

    唯一的问题是,韩遂已经在冀县到上邽的路上设下了营寨,由宋建镇守,兵马多达五千人。

    攻破宋建,需要多久呢?

 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渭水之战(十三)

    ——韩遂大营

    “什么?汉军从陇山杀出来了?”

    “数量有多少?”

    “两三万人?这。。。他们是哪里出来的?”

    韩遂吞了口口水,他能想象到这两三万人会去哪里。

    反正如果是他用兵,一定是直取金城,断自己粮道后路。

    没有粮草,聚集在渭水的这七八万人,离死也就不远了。

    “退兵!立刻退兵!!”

    韩遂当即叫人去唤各路豪强和羌人首领,商量退兵的事情。

    得知渭北出现了大量汉军,这些人也慌了。

    “韩遂!你还说你没投靠朝廷!若不是,为何如今的局势崩坏如此?”

    要不是知道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韩遂真的想让阎行一枪戳死这个脑子里水比脑浆还多的羌王。

    “我要是投靠朝廷,只许封锁消息,等汉军杀到渭水,尔等皆得死于此处!何苦现在告知于你!”

    韩遂的话让众人不由点头。

    说的有道理啊。

    “韩公,吾等以你为帅,还请发号施令,吾等当如何退兵啊?”

    “是啊,还请韩公发号施令!”

    韩遂见众人愿意听从自己安排,这才点头说道“既然听我号令,就今夜撤军!”

    “今夜?还有这么多东西?一时半会怎么能撤?”

    “对啊,船也不够用啊!”

    “就那么点船只,一夜能撤几个人?”

    韩遂听到这些人还舍不得这些瓶瓶罐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都什么时候了,我们是逃命,你们以为郊游呢!

    还是当年的北宫伯玉好啊。。。让他跑他就跑。

    “船不够就架浮桥!那些带不走的就都不要了!

    是财物重要!还是命重要!!

    而且这只是撤退,只要我们手中还有兵马,就还有胜算,别忘记中平二年,我军也是先退后胜!

    汉军来援兵了又能如何?只要能把战线拉长,他们来的越多,死的也就越多!”

    韩遂最后放狠话道“反正老夫今夜就要走,尔等如果要留在这里,便留在这里吧。

    等死到临头的时候,可别怪老夫没警告你们!”

    其他人听了也不敢多言,只能抬手称诺,表示服从韩遂的安排。

    “虽说要撤,但也要退而有序,各部按伤亡多少决定撤退顺序,死伤人多的先走,少的殿后。

    各部的伤亡我这里都有统计,军师,就由你来部署吧。”

    “诺!”

    成公英拿出册子开始读了起来。

    韩遂这个办法,听上去是公平,但因为各部之中,他自己的兵马最多,之前又单独攻打了几天冀县,伤亡也是最多,因此按照伤亡人数排列,他的本部兵马却是最先退兵的。

    反而是那些羌人部落,因为之前不愿意出力,现在算起来,伤亡人数也排到了后面,反而多是殿后的位置。

    汉人豪强自然对这个结果没什么意见,那些羌人首领虽然心中不满,但韩遂理由充足,之前又有言在先,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的应下。

    看着回去各自准备的豪强和首领,韩遂不由叹了口气。

    这些家伙,带都带不动。

    众人离去后,韩遂又派人去通知还在六峰镇的宋健,让他守三日才许退兵。

    一来这是因为宋健没有参加攻打冀县的战斗,折损也是最小,自然应该留到最后。

    二来则是因为六峰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