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科学家闯汉末-第7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坐在屋内,想着刚刚刘表对他的呵斥以及蔡氏的表情,心中是又气又怕。

    他想了想,决定找个聪明人问问自己该怎么办。

    他找了蒯越,但蒯越只顾左右而言他,根本不搭腔。

    他顿时有些失望的离开了。

    谁愿意指点自己呢?

    他突然想到了黄承彦,立刻让妻子出面请黄承彦来吃饭。

    黄承彦本不想去,但想到自己的侄女,只能叹了口气,前往赴宴。

    宴会上,刘琦让人抽掉梯子,向黄承彦求教,还说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被蔡氏害死。

    黄承彦叹了口气,对刘琦说道“琦公子欲活命还是欲得荆州?”

    刘琦当即说道“父亲尚在,不敢有不孝之念。

    黄承彦便道“如只想活,可求战于外。

    如今黄祖屯兵荆南,江夏无人镇守,琦公子可自请镇守江夏,有黄氏兵马护佑,蔡氏不能害也!”

    刘琦一听,好计谋啊!

    他当即谢过,然后让人将楼梯重新装上,送走黄承彦。

    黄承彦坐在毛驴上,喝着酒,看着刘琦回到酒舍的背影叹了口气,喃喃自语的说道“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啊。”

    刘表对刘琦想去江夏这件事还是很吃惊的,但听到刘琦说想做些事清来减少刘表的工作压力,刘表还是很满意的。

    这儿子,还是有点孝心的。

    总算没有完全白养。

    而且刘琦是黄氏的女婿,黄祖面对刘琦,即使知道刘琦是来夺权的应该也不会太过分。

    此时的刘表完全没有自己会死的觉悟,而是觉得自己青春正盛,因此也不担心刘琦联合黄祖造反。

    刘琦离开了襄阳,去了江夏,刘表则在又一次放纵后再一次病倒了。

    这一次,比之前还要严重,重到黄承彦都觉得极为棘手,不敢开药方了。

    而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已经到了许县的马强耳中。

    许县本来在这个时期应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高光时期,但曹操的兵败让许都再也没机会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如今的许县,只是一座还算繁荣的县城罢了。

    毕竟这里的土地还是肥沃的,四周也都是平原,适合耕作。

    “不错,和鱼鳞册上的情况一样。

    子尼,你做的很不错,没有给郑公丢人,也没有给我丢人。”

    被马强夸赞的是豫州刺史国渊,豫州本是人口大州,豪强世家林立,虽说在一次次的战火中和马强的强压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反抗清田分地的事件发生,但各种小坑小绊的也没少。

    国渊能在豫州把清田分地贯彻落实并且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这已经让马强很是满意了。

    “大将军过赞了,现在百姓有了自己的田地,再加上官府的引导,生产积极性都很高。

    大将军请看那里,那里修建了一个晒谷场,是用来晾晒粮食的。

    “好,去看看。”

    查看了一天的马强回到大帐,就得到了刘表重病的消息。

    “刘表重病?

    这刘表还真巧,历史上曹操要南下他就病死了,现在我要南下,他又重病。。。

    等等?”

    马强感觉自己猜到了什么。

    “还真是最毒妇人心了,躺一张床上也下得了手?”

    但马强很快想到了后世的某位看上去和农夫一样的明星的妻子。

    好吧,一日夫妻百日恩对一些人来说可能真的就是句玩笑吧。

    既然刘表重病,那也差不多可以正式出兵了。

    当然,在出兵之前,还需要一个出兵理由。

    马强以大将军的名义上书,表示刘表擅杀同僚,孙策无故斩杀上官,皆有大罪,屡次传唤不至,当派兵攻伐。

    反正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刘协还能说什么,看着天花板表示同意呗。

    马强等走完手续,便让林芝发动舆论武器,开始全方位的宣传刘表和孙策的暴行,并且宣布朝廷将起大军三十万南下攻伐。

    不过在正式开战前,还有个势力要稳住,不让他们参与进来。

    那就是益州的刘璋。

    ——益州

    “诸位,朝廷下诏,让我遣子入蓟县,该如何是好啊?”

    说话的是刘璋,他手里拿着的是天子诏书,而他之下坐着的是吴懿等人。

    一个月前,刘璋还因为赵韪之乱惶惶不可终日。

    但谁想得到这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因为久战无功,觉得赵韪必败的庞乐、李异直接火线起义,反手坑杀了赵韪,并且将赵韪的首级献给了刘璋。

    一场稀里糊涂的造反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刘璋也就此算是铲除了内部最大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但还没休息两天,蓟县传来的天子文书就到了。

    文书很简单,一是宣布改元了,以后年号是建安,第二就是要求刘璋送儿子到蓟县去接受新式教育。

    当然,大家都明白,说是去读书,实际上就是去当人质的。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哭谏

    原本刘璋麾下,以别驾庞羲、赵韪这二人为首,但如今这二人一人被杀,一人被贬为外郡郡守,都不在成都。

    现在的成都的百官中,从职位来看以治中从事王商为首,其后便是从事张肃、王累、郑度等人。

    王商字文表,广汉郡郪县人,此时还兼任蜀郡郡守,世人将其和王朗相提并论,都认为是高才博雅的人物。

    此时益州中很多官吏都是王商推荐给刘璋的,无论在刘璋心中还是在地方都很有威信。

    因此,刘璋也第一个看向了他。

    王商思索了一下,出列说道“天子诏书,自当应允遵行,只是此意到底是天子之意还是大将军之意,明公还应三思。”

    王商开了个头,其他人也纷纷称是,认为这要求大概率是大将军马强的意思,不用遵从。

    刘璋一想有道理,正准备点头,又一人出来说道“王公所言极是,但还请诸位细思,为何马子玉早不要明公遣质子,晚不要明公遣质子,偏偏此时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刘璋看向说话之人,见是自己新提拔的主薄黄权。

    黄权,字公衡,巴郡阆中县人,此时不过二十余岁,之前在巴郡担任郡吏,在之前的赵韪叛乱中表现突出,不但没有跟随赵韪作乱,还主动募兵和赵韪作战,因此被刘璋看重提拔。

    “公衡此话何意?”

    “在下听闻马子玉已定凉州,大汉十三州其已得九,唯益、荆、扬、交四州未附,其岂能甘心功绩限于此?

    故而河北兵马下一步或是南下荆、扬,或是攻伐汉中。

    汉中道路险阻,卑职料想马子玉必然是要走南阳攻荆州,然后顺江而下破扬州。

    如此一来,马子玉唯一担心之事便是明公是否会出巫峡攻其后路。

    故而此次要质子,实为马子玉投石问路之计!”

    “什么?不是说凉州羌人还在造反吗?马子玉就平定了?”

    “凉州羌人乱了百年了,马子玉出兵凉州才多久?消息可保真?”

    “如果河北之军南下,荆州之军能抵挡的住吗?”

    “恐怕难啊,否则刘景升怎会连宛城都不要了?”

    黄权将自己的判断一说,下面就和炸了锅一样。

    黄权见有人不信,便表示这些消息是他从耗牛羌回来的商队中得知的,必然不假。

    “这。。。这该如何是好啊?”刘璋有些慌乱的看向下面的群臣。

    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他实在不想再面对一场战争了。

    之前赵韪之乱就把他吓得够呛。

    要不是东州兵效死,刘焉留给他的张任、严颜等将也都是能征善战之将,现在坐在成都城里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王商当即出列说道“如马子玉只是想探知明公虚实,明公何不也探一下马子玉的虚实?”

    “何意?”

    “明公可遣使去河北,只说因张鲁、刘表阻扰,难以送子入朝,然后进贡南中特产以赎罪。

    如马子玉容得下明公,必然会安抚使者,并上表天子宽赦明公。

    如此,明公便可再遣使结好以求伯安公之位。

    如马子玉容不得明公,则是遣子亦死,不遣亦死,当练兵积粮,外结刘张,让马子玉知晓我益州也有忠勇之士,不可轻辱!”

    刘璋听得是连连点头。

    他本就没什么雄心壮志,别说和刘备相比,就是和刘表相比,他都差得远。

    刘虞的现状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完美结局。

    刘璋当即拜张肃为自己的使者,准备出使河北。

    刘璋的任命刚刚结束,就激怒了一人。

    “明公糊涂!”

    众人寻声望去,却见是王累。

    王累一脸悲愤的顿首说道“马子玉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此獠欺君罔上、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更依兵强剑利,以变法之名,行夺权之实!

    此贼今日还未称王篡位,一来担心身后骂名,二来则是还有益、荆两州尚为汉土,心有忌惮耳!

    如马子玉破荆州,得益州,灭扬州,天下豪杰束手,何人还可制他?

    到那时,大汉何存?

    到那时,明公于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见大汉二十三位先帝?”

    刘璋被说的满脸通红,他哪里会不知道这些,但他实在没有勇气去对抗横扫诸侯的马强。

    毕竟他连张鲁都打不下来,一次次的事实证明,他真的不是一个开拓之主的料。

    他能守成就不错了。

    正所谓恼羞成怒,刘璋无言反驳王累,干脆挥袖直接转身离去。

    老子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王累见状,伤心的直接哭倒在地,但又有一人直接上前动手抓住了刘璋的衣角喊道“明公不纳忠言,日后必为青史所笑!”

    刘璋低头一看,是建宁俞元人也,姓李,名恢。

    “你不过一小吏,焉敢如此?”

    刘璋简直要气炸了,这李恢不过一书记官,在这大殿上连个说话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居然敢上手。

    这也是两边的武士一下没反应过来,现在看到了,急忙上前就拉。

    那李恢也是硬气的,死死的抓住刘璋的衣角不松开,口中不断喊着谏言。

    刘璋又气又恼,用力一扯,李恢只觉得一阵剧痛,数片指甲带着鲜血飞到半空中,不由惨叫一声将手收回,鲜血滴在地面,即使如此,李恢依旧哭谏不停。

    刘璋看了一眼李恢,心有不忍,摇头道“拉下去上药!”,说完便转身离去。

    众人见状,不由唏嘘不已,各自散了。

    张肃回到家便开始收拾行李,一身材短小之人走过来问道“兄长这是要去哪里?”

    张肃回头,看到来人笑道“是子乔啊,使君让我出使河北,两日内就要走,我不在时,家中就靠你看顾了,你莫要惹祸。”

    这身材短小之人乃张肃之弟,名松,为人放荡不羁,但才学极佳,识达精果,此时为蜀郡郡吏。

    “兄长要去河北?可是要出使马子玉?

    今日听说王从事在议事时哭谏而使君不从,到底是因为何事?”

    张肃叹了口气,干脆也不收拾了,让仆人准备了一下酒菜,和张松说起了白日的事情。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张松

    张氏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