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太清楚张纯口中西方说的是何处。
  “黄巾军!”
  张举握着帛书手微微一颤,手中的帛书差掉在了地上。
  随即张举面色大变,惊恐的看向张纯。
  那帛书是黄巾军送来的信件,其中的内容,便是请求和他们建立联盟,互为援助,共同对抗汉帝国。
  张纯面色肃穆的摇了摇头,言道:“我麾下知晓此事的人,绝对没有可能和黄巾军的人有任何的接触。”
  “幽州的太平道早就被扑灭了,就算没有扑灭,也绝对不会有能力获知我等密谋。”
  张举脑海中思索了一番,知晓此事的人都是他亲近的人,没有太平道的信徒,也不可能和其他人有什么接触。
  既然是密谋造反,这可是会导致灭族的大事,保密之事他怎么不做安排。
  “难道那黄巾军的许安真懂卜算之法?”
  张举以前曾经听闻过历史上那些方士、仙人,也知道商周时期的占卜之术。
  许安现在的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一般,几乎到了无人不识的地步,比发起黄巾起义的张角、张宝、张梁三人的名声还要大上数分。
  八州并起,百万黄巾皆以败亡,但在许安的手上却是短短数年再度起死回生,而且传言更是言说许安乃是黄天的化身。
  现在的黄巾军,占领了并州、河东、太行等地,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虽然不知道黄巾军是如何得知我等密谋,但我们共同的敌人却是汉廷。”
  张纯沉声言道。
  “帛书中言语,我认为却有几分可取,西有韩遂、王国,中有许安,我们自东方起兵,汉室虽衰,但其中原大地仍有不少的部曲,我们三家同伐汉室,胜算更甚单打独斗。”
  “黄巾军占据太行山,我等攻下幽州南下之时,确实可以引为援助。”
  “那张温小儿。”张纯面色阴狠,眼眸之中充满了怨毒之色,“我久在边郡,更是和乌桓人熟识,论起武略、军事何逊于那公孙瓒半分。”
  “那公孙瓒不过仗着刘宽的门生,便夺取了我的职位,一介郡吏也敢与我争位,等到我等起兵之时,我必定让那公孙瓒,还有张温见识一下我等的厉害!”
  张举点了点头,暂时将黄巾军的事抛于脑后。
  虽然不知道黄巾军为什么会知晓此事。
  但张举也知道,黄巾军来信与他们结盟一起对抗汉室,定然是真。
  而且黄巾军远在并州,有太行山做隔,张举也不并觉得黄巾军会对他们不利。
  天下人都知道黄巾军的最大的敌人便是汉室,两者势不两立。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有黄巾军这样的盟友,现在对他们而言更是锦上添花。
  汉室要面对凉州叛军,还有并州的黄巾军,内乱频发,那么能用于幽州的兵马就更少了。
  “既然丘力居已经答应,那就定于五日之后起兵,我在幽州各城皆有内应,到时候我们三人一起举兵,我往东,你往西,使丘力居袭扰援护,一举攻下幽州!”


第二百九十四章 屯田
  用时了近十数日,直到了八月底,在黄巾军的护送还有帮助下,所有临汾、绛邑一带的乡民终于安全抵达了较北一些地方。
  在护送移民北上的途中,不仅有护送的黄巾军普通军卒以及鹰狼卫的缇骑维持治安,还有负责清点人丁的文吏。
  黄巾军在河东郡任用的文吏因为河东郡的叛乱问题,所有的文吏也被罢免,现在河东郡的官吏,尽皆是黄巾军从道堂培养出的符祝充任。
  不得不说,或许这些符祝对于一些政务并没有原来汉廷的官吏那么熟悉,但无论是工作的热情还是仔细,还有是认真的态度绝对是原先那些汉廷的官吏无法媲美的。
  有了这些文吏的清查,傅祁也早早的制定好了屯田的计划,人员安排,土地分配都已经制定周详。
  临汾北部白波谷。
  河谷之地并不缺乏良田,现在河东郡北部几乎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都已经是归于黄巾军的名下。
  那些豪强世家基本都已伏诛。
  许安一行人骑乘着战马,缓缓的行走在阡陌之间,巡视着周围的田土。
  两侧的田地之中,皆是成片的农作物,那是之前河东郡的豪强尚在之时,耕种的田土。
  现在已经全部被傅祁规划给了移民,还有当地的乡民耕种。
  不过这些租田的今年收取的农税也被提高了一成,毕竟他们接收的是已经耕种好的了的田地。
  许安的手上,正握着着一本用黄天纸装订成册的书籍,纸上用毛笔密密麻麻的写着小字,这些便是傅祁制定的屯田方针。
  许安就在略有些颠簸的战马之上,看着书籍上的内容。
  傅祁此次屯田制定的方略,确实深得许安的之意。
  屯田分为民屯、军屯。
  军屯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进行,现在许安现在还在甄选军卒之中。
  傅祁此次制定的便是民屯方面的内容。
  每处民屯以百人为一屯,合十屯为一聚,每聚安排一队一百人左右黄巾军的值守,设典农官一人,副典农官两人,皆由符祝担任。
  然后按照许安的安排,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
  虽然河东郡大部分的贼匪都被黄巾军剿灭一空了,但是考虑到可能隐匿的小股贼匪,还有汉军探子可能的破坏,乡间的歹人,稳定治安等方面。
  所以傅祁在每十处民屯定下一百人左右的兵额。
  值守官主要掌管财政,收取农税,处理纠纷,副值守官两人,一人管理水利建造、农具、耕牛租借,另一人主管主要掌管民屯驻军。
  许安拿着手中纸质书籍,感觉颇为轻松,简牍繁琐,厚重,拿起来查看也比较费时费力。
  办公之时,不仅影响办公效率,更是不便于携带。
  而且许安就算是这么久以来都是使用简牍,但还是感觉到不习惯,直到现在重新拿起纸质书才好了很多。
  现在黄天纸制作的工艺越发的熟练,产出量逐渐增加,他现在手中的黄天纸,便是工坊送来专门用于办公。
  “明公命令工匠打制曲缘犁等农具,在下已使人亲自使用,曲缘犁和水车两者皆为农耕之利器。”
  傅祁接着对着走在前方的许安言道。
  “不过明公却是漏了一个问题。”
  许安听闻傅祁的言语,有些惊奇,按理来说,他已经已经是考虑周详了。
  “使用曲缘犁必须要用耕牛,明公言说,铁耕牛犁,精耕细作,但平常农户何来耕牛?明公虽然推行牛政,农户可以租借官牛耕种,但是大部分的农户家中并无什么余钱,更何况是已经贫穷至租用公田耕种之人。”
  “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
  许安皱起眉头,此事他确实有些欠缺考虑。
  思量了一会,许安征询的看着傅祁,言道。
  “既然是租借,不如允许其来年收成之后再还?”
  傅祁微微一笑,言道:“在下也是如此设想,只不过在下认为,租借耕牛、农具的费用可以直接加在租税之中。”
  “租借耕牛、农具者,其税收按照公四民六征收;而不租借者的,依然按照公三民七征收。”
  许安微一思索,点头道:“就按照傅公所言。”
  傅祁这样安排倒是十分妥当,若是用金钱缴纳租金,只怕是农户还有可能要遭受一层剥削,用租税直接抵消,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傅公对于农政之事了解的果然详细,才学渊博让我敬佩非常。”
  许安合上了手中的书籍,将其放入马鞍上的口袋。
  “不过这驻军之事,我认为可能需要更改一下。”
  傅祁皱眉道:“驻军一百人,如果后面民屯推行开来虽然占用兵员有些多,但考虑到周边的情形,我认为现阶段这是必须的,如果明公想要减少驻军,当逐步减少为佳。”
  虽然是许安的话,但傅祁还是没有直接答应。
  河东郡骤然清除了如此多的豪强世家,如果不在民屯之地留下驻军,恐怕会生出很多祸端。
  而一旦生乱,那么民屯之事恐怕就难以推行。
  任何侦测的推行初期,都极为重要,甚至初期的推行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的决定着后续的发展。
  许安摆了摆手,放慢了马速,和傅祁的车架维持在同一排的位置上。
  “驻军人数,我知道傅公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我只是想补充一下罢了。”
  傅祁双手作揖言道:“愿闻其详。”
  “军屯之事,也逐步的提上了日程,这些驻军我可以安排那些被淘汰的军卒前来充任,不作为常备军存在。”
  许安指着一旁的田土言道。
  “我认为可以分一些田土给予这些军卒,一来可以作为军屯的示范,二来也不至于其在内地,除了无事可做。”
  “这我倒是没有想到,明公此法可行,正该如此行事。”
  傅祁眼前一亮,面露喜色,笑道。
  “稍后我回去便重新修改,再完善一下明公所定的方略。”
  “军屯、民屯……”
  许安抬起头看向不远处的聚落。
  “削减军队之事,也要动手了啊。”


第二百九十五章 死亡之路
  解决财政问题,在于开源节流。
  开源一事,有屯田还有各种佂税等法的推行,逐渐的步入了正轨。
  无论是从财政出发,还是从军事出发。
  黄巾军如此规模的军队,精兵简政迫在眉睫,必须要妥善解决。
  不过对于将近十万人的军队缩减,使之变为五万余人的常备军,却是一项严峻的任务。
  人员安置、军队情绪、社会问题,这些都必须要考虑到。
  这些问题都潜藏着的问题,并非是一言可决之事。
  许安在府衙之中来回渡步。
  很多的事困扰着他,现在已经是187年,中平四年了。
  幽州的叛乱就在八月份,从幽州传递消息到并州再到河郡,还要些时日,但北方的历史没有遭到太多的改变。
  张纯、张举和丘力居的叛乱,差不多也已经酝酿好了。
  再过些时日,幽州叛乱的消息就会震动天下,这也将使得那位高坐在皇宫之中的汉室皇帝震怒不已。
  唯一有些影响的便是,汉帝刘宏提前批准了刘焉提出的下放权柄之事,这一诏令,多半会使得幽州的兵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张举、张纯的叛乱受到的阻碍应该会比历史上更大一些,不过这些并不是问题。
  毕竟张举、张纯两人和乌桓合谋起兵,三郡乌桓皆以其为首,声势浩大无比。
  他们屯兵肥如,寇略青、幽、冀三州,甚至骁勇如公孙瓒都被其击败了。
  许安之前派出去前往豫州汝南郡,还有青兖徐两州的鹰卫也传来了消息。
  他们已经和当地的隐藏起来的太平道教徒,还有潜伏在山林之中的黄巾军取得了联系。
  原来的时空中平五年(188),年初,青、兖、徐、豫四州百万黄巾复起,再度震动朝野。
  可是四州的义军却没有一个统一的领袖,只是各自为战,最终汉廷派遣下军校尉鲍鸿,讨伐声势最为浩大的豫州汝南郡葛陂县的黄巾军。
  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成功击破葛陂黄巾军。
  而后除去青州黄巾外,豫、兖、徐也只能被各个击破,逐渐被汉廷掌控局面。
  只有青州的黄巾军尚有战斗之力。
  自中平五年(188)十月起,青州的黄巾余部复起,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