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前方乍然响起,吕布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去。
  “禀将军,敌军后队刚入介山道!”
  背负着令旗的斥候抱拳向吕布行了一礼,高声禀报道。
  吕布面色凝重,这介山,他越看越是心惊,两侧的密林彷佛藏着千百名的伏兵,让他感觉一阵不安。
  远处,没有飞鸟惊起,兽吼虫鸣不时从林间传来,一切似乎都正常无比,看起来山林之间并没有藏着伏兵。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也怪不得吕布对于山道如此的谨慎。
  此前吕布还是上郡的军侯之时,就是跟随着大部队从山道想要支援北屈城,沿途在有斥候的情况,还是被黄巾军一战击破。
  若非是许安阵前招降,那么现在的吕布早已经是死在了那无名的山道上。
  自从那一战遭受伏击之后,吕布确实对山道有了些许的阴影。
  如今又是同样的情况,从稷山亭经过介山往汾阴的道路,必须要经过介山道,同样是地形不明的山道。
  他同样是带的对山地不太熟悉的军兵,斥候也多是擅长在广阔地形作战的军卒。
  吕布确实有些怕再度被伏击,若是在此处被伏击,不说此前的战功全部葬送,只怕还要被追究丧师之过。
  而且现在其他路的黄巾军都是一路高歌猛进,节节取胜。
  他若是遭遇伏击落败,就算逃得一命,但是地位无疑会因此一落千丈。
  “介山道的两侧都已经按照将军的吩咐探查过了,没有发现敌军伏兵的痕迹……”
  不多时,负责探查的斥候也重新折返了回来。
  吕布心中更加的举棋不定,若是现在不追击,只怕西凉军就会安然退往汾阴。
  一旦西凉军退到了汾阴城,那么他们便可以安然退出河东郡。
  现在他的功勋不过平平,此前南岸一战虽然斩杀了郭汜,守住了阵地。
  但是这一路上追击西凉军主力,却是建功不多。
  那西凉军的主将一路之上计谋频出,让吕布头疼不已,虽然都被一一化解,但是取得的战果却并不大。
  但是听说龚都马上就要攻破安邑了,而且还分了一支军队攻击东垣城,截断了弘农郡往北的道路。
  这一战多半只会晋升一名从四品的将军,若是他没有办法取得更多的胜果,这一战结束后,他的职位应该还是不变。
  吕布双目微眯,看向不远处的介山。
  介山道道路崎岖,道路之上还有不少的印迹,那是西凉军撤离留下的印迹。
  吕布一咬牙,举起了画戟,正准备下达进军的军令之时,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转过头,向着第一个禀报的斥候的问道。
  “你之前说的是什么?”
  那斥候楞了一下,不过还是马上回道。
  “回禀将军,在下之前说看到敌军后队刚进入介山道……”
  吕布眼神微凌,指着另一名斥候喝问道。
  “还有你,探查的结果说出来!”
  “介山道的两侧没有发现敌军伏兵的痕迹……”
  那斥候的话音未落,吕布面色骤变,猛然一挥画戟,厉声道。
  “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徐徐撤离,我亲自殿后,队内若有擅自移动,离开军阵,引起骚动者,立斩无赦!!!”
  四周的黄巾军军将都被吕布突如其来的变化给吓了一跳,多日的训练让他们迅速的对吕布的军令做出了反应。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号音,黄巾军缓缓的向后撤离而去。
  跟随着吕布追击的军卒都是骑兵,而且都是骁骑营的精锐骑兵,根本没有花多少的时间便完成了变队。
  吕布手持着画戟,牵引着战马,身旁数十名亲卫骑卒跟随着吕布的身旁,皆是手握着武器,警惕盯视着道路的周围。
  就在吕布所在位置道路两侧的密林之间,贾诩清楚的看到黄巾军明明已经快要进入他们伏击的范围,却突然不知道什么原因选择了后撤。
  贾诩的脸色微微有些凝重,这黄巾军的统军将领吕布似乎对于伏击十分防备。
  一路上算的上十分的小心谨慎,就算是追击,也还是没有忘记派遣斥候。
  若是寻常的将校,追击一群败军,很容易就会忘记派出斥候,或者是范围较小,警惕性不高。
  但是这吕布,每次遇到有些奇怪一点的地点,都会停下来探查一番,没有情况之后,才会继续率军追击。
  不过这也让贾诩发现了吕布军斥候的特点。
  因为是追击,要节约时间,吕布派出的斥候,终究还是不如寻常行军多。
  每一次斥候搜寻完一个地方之后,那个地方都一段时间的真空期,不会出现新的斥候。
  因为吕布军全军都是骑军,那个真空期很短,而那个吕布刚好领着骑军踏过那个被搜索过的地方。
  正是因为如此,贾诩放弃了原来在介山道内设伏的计划。
  他知道吕布必然仔细搜索介山道,于是他将两支伏兵分别安插在介山道的进出口两侧。
  先藏在两处隐蔽的藏兵点,追击的时候,斥候搜索有限,一般来说都不会搜索太远。
  在黄巾军斥候搜索介山的时候,贾诩也带着伏兵悄悄的摸出了藏兵点,飞鸟早在之前就被驱逐了,所以也并没有飞鸟被惊动。
  就等着吕布率军自投罗网,但是却没想到吕布好像发现了什么端倪。
  “军师,这个时候还不上吗?再不行动,那吕布就要走了!”
  李傕强自压抑着怒火,低声吼道。
  贾诩也沉下了声音,一口否决了李傕的提议。
  “我们都是步卒,怎么可能追的上对方的骑军。”
  李傕紧紧的握着拳头,眼眸之中几乎喷出了火来,一张脸涨的通红。
  他知道贾诩说的不错,对方没有上当,他们现在就算出击,也不可能留下黄巾军,留下那吕布,但是他实在是不甘心啊!
  李傕怒吼一声,狠狠一拳锤击在身旁的树干之上,落叶纷纷扬扬落下。


第五百零六章 河东沦陷
  河东郡,闻喜城。
  许安的大纛旗缓缓的进入城门的甬道。
  闻喜城的汉军已经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整个闻喜城已经被于夫罗所控制。
  许安骑乘着骏马刚刚踏入城中,便看到除去先行入城戒备的黄天使者外,道路两侧站满了披发右衽的胡人。
  那群胡人的前面,站着一名身材颇为魁梧,束发左衽的中年男子。
  虽然是束发左衽,但是那中年男子腰间的佩刀和饰品还是暴露了他的身份。
  “于夫罗,拜见大贤良师。”
  那中年男子一揖到地,向许安郑重的行了一礼。
  许安早就注意到了于夫罗身上的打扮,此时的于夫罗束发左衽,他的心如同明镜一般。
  “于夫罗?”
  许安将马鞭交给一旁的徐大,从战马上跨了下来,走到了于夫罗的近前。
  “属下在。”
  于夫罗的腰弯了下来,他本来就和许安的身高相差不大,此时低下头,倒是显得矮了很多。
  许安没有说话,而是上下打量着穿着左衽束发的于夫罗。
  于夫罗不知道许安此时心中的想法,但是许安给于夫罗的压力确实有些大了。
  那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黄天使者,大队大队手持利刃,腰佩弓箭的骁骑营骑军,还有那些高大无比的攻城器械。
  让于夫罗看的是眼花缭乱,也让于夫罗更加敬畏。
  之前对于黄巾军的了解,于夫罗其实极为有限,只是风言风语。
  就算许安击败了须卜带领的匈奴,在外界的眼中,也是计谋得力的结果。
  四面张网,八方合围,让匈奴慌了手脚,实力消耗,无路可逃,最终被黄巾军的击败。
  后来冀州之战,倒是让全天下看清楚了黄巾军的实力,但是正因为冀州之战,也让大家觉得,黄巾军虽然取胜,但是实力肯定受损了颇多。
  于夫罗也是抱着这种想法,他想要归附黄巾军,说是作为内应。
  本身也是抱着拿下河东郡便可以立下大功,就算拿不下也可以有黄巾军的庇护。
  南匈奴和上谷乌桓部归附许安之后,许安虽然也征发了不少的军卒,但是基本上没有原本汉庭那种恐怖的征发数量。
  原先的汉庭动不动便是征发上万人,乃至数万人。
  而许安却是要温和多,每次的征发大致都在四五千人左右,而且还发放一些军资。
  最重要的是,跟着黄巾军,打的一般都是胜仗。
  而跟着汉庭,多是吃的败仗……
  汉庭每次征发他们,所有的脏活累活基本上都是他们这些胡骑去做,苦差炮灰说的就是他们,所以每战都是消耗巨大。
  许安则是不然,所有的军队基本都是一直对待,按照战力,分派各自的任务。
  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所以于夫罗才会毅然决然的选择加入了黄巾军的阵营。
  于夫罗清楚,若真是臣服董卓,恐怕关东联军打过来,第一个当炮灰的就是他于夫罗。
  董卓和羌族关系,但是和他们匈奴部的关系却十分不好。
  汗珠从于夫罗的额头慢慢冒出,南匈奴部归附许久,虽然不安分,但是面见汉地的官员一直都感觉矮了一头。
  而许安更是让于夫罗感到压力巨大。
  “起来吧。”
  许安舒展开眉头,拍了一下于夫罗的肩膀笑道。
  于夫罗这才敢抬起头,不过他的腰还是微微有些弯曲着,不敢完全直起。
  许安问道:“听说你是匈奴的右贤王?”
  于夫罗讪笑道。
  “匈奴已经除名,更何况大贤良师面前,属下怎敢称王。”
  许安看了一眼面前的于夫罗。
  虽然只是接触了短短片刻的时间,但是许安还是从于夫罗的身上看到了不少的优点。
  束发左衽,在他的面前不坚持匈奴服饰,不以匈奴右贤王,或者是汉庭封的侯爵自称,而是自称属下,倒也算的上聪明。
  于夫罗在原本的时空之中,在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于夫罗于袁绍、张杨联盟,屯兵于河内漳水。
  后来,于夫罗改变主意,引兵叛离,劫持了张杨。
  袁绍派将领麹义追击,在邺城南面击败了于夫罗军。
  于夫罗劫持张杨来到黎阳,打败了度辽将军耿祉,势力又壮大起来。
  不过后来,于夫罗两次都被曹操击败。
  于夫罗总体来说不算什么名将,也不算有多少的远见,但是也算的上一个人物。
  第一次败于袁绍之手,而后两败于曹操之手,军略平平,不过最后还是保留下了自己的部曲。
  兴平二年(195)于夫罗死后,其弟呼厨泉继任成为单于,其子刘豹被立为左贤王。
  值得一提的是刘豹之子刘渊,就是十六国时期的汉赵政权的开国皇帝。
  刘渊以汉室正统自居,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
  “于夫罗听令!”
  许安不再犹豫,朗声道。
  “属下在!”
  于夫罗当即拜倒在地。
  “我黄巾军之中赏罚分明,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无能者不敢当职焉,有能者亦不得蔽隐。”
  “你先有弃暗投明之功,后有袭取闻喜城之功,率领部众一万二千人称心归降。”
  “今封你为我太平道正五品,奉义将军,依旧统领麾下部众,原部更名为‘奉义军’!”
  许安从一旁徐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