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初平元年(190年)前。
  黄巾军常备军所有的军卒都得到了一笔过年的年费,未成家的军卒拿到的全是钱财,而成家的军卒则是让其家庭当地发放部分的粮食,布帛抵消部分的钱财。
  军屯的军卒并没有发放年费,第一年军屯的时候,许安是只留下了足够的口粮之后,征收了其余所有的粮食,用来补给战兵。
  黄巾军大部分的军卒都没有成婚,都是独身,也少有家眷。
  他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动荡,经历过妻离子散,饱尝过艰辛,所以对于第一年征税,在军中符祝,还有典农官的影响之下,并没有太过于抗拒。
  不过今年秋收,军屯的征税已经按照普通民屯地方征收的税额,不过由于军屯所有的农具和耕牛都是租借的,所以税率收取的是五成,公五军五。
  随着许安对并州的掌控力的提升,原本没有推行的政策,也开始在黄巾军的辖地之内推行。
  此前颁布的政令,前两年,对于地主豪强土地收取三成,对于普通民户只收税两成,租借田地者收税三成;开垦的荒地,无论富户贫户皆免税一年。
  第三年起,豪强、平民皆收取田税三成,租田收取田税四成。
  今年正好是许安带领黄巾军入主并州的第三年了。
  并州如今的耕地面积比其前两年时,已经有了长足了的增长,军屯、民屯的开垦,还是有普通的百姓也开垦荒地颇多。
  当时有一条法令没有颁布,这条法令便是募役法。
  募役法是指,废除原来的民户需要承担力役、杂役、军役等徭役。
  黄巾军治下全部采用雇人应役的办法,雇员所需经费,由按户分摊,称为“助役钱”
  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豪强、地主、世家,也要缴纳役钱,甚至承担更重的税钱。
  如今黄巾军治下所有的徭役,都是黄巾军出钱在各地雇佣自愿参加的平民。
  这一次四州民众入并州,许安下令施行“以工代赈”,确实是让大量的平民获得了钱财,也让并州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但大量的银钱从黄巾军的府库之中流出,流入了民间,也使得黄巾军的库房中的钱财急剧缩水。
  说起来黄巾军大手大脚能维持到现在,除了靠着阎忠的精打细算,真的是就是靠着黄巾军治下十二郡原来的豪强世家。
  那些世家豪强上百年,数百年的积累了大量的钱财,还有经年的积累的粮食,在抄家之后都便宜给了黄巾军。
  而那些经过了公审,但罪不至死的世家豪强的人,也全都被发配到太行山中,进行着劳动改造,他只有在劳动改造赎清了自己的罪恶之后,才能从他们劳动的场所之中出来,重新回归社会。
  公审有罪的豪强世家使得许安获取了大量的钱财,维持黄巾军的正常运作。
  但是这些钱财在许安几乎疯狂的练兵备战,打制武备等等事务的用度之上,差不多都要消耗殆尽了。
  现在黄巾军步兵公分四类,一武卒、二锐士、三正卒、四屯田兵。
  其中武卒、锐士两营皆归许安直属,各地的守军基本都是正卒编制,属于一线作战部队序列。
  作战部队全都是七日五练,七天里训练五天,休息两日,半月一操,操便是考核,演练军阵配合。
  成绩优异者上升,成绩低下者下放。
  各处军屯的人若是不愿意屯田,想要加入作战部队,可以申请考核,考核官每两月去各地军屯巡查一遍,让考核通过的人进入作战部队。
  而这两月之中,综合考核最差的一批,将会被下调为屯田兵,如此也保证了黄巾军的活力还有战斗力。
  武卒和锐士两营的军卒,甚至在训练结束之后还有不少的人进行加练,为的就是想在考核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一次攻占河东郡更是让许安又发了一笔了横财,虽然河东郡的世家豪强已经转运了一些东西出河东郡,但是还有不少钱财被许安收入了囊中。
  靠着鹰狼卫的审讯,很多埋藏在地窖,密库之中的金银财宝也被黄巾军所查获。
  河东郡的豪强世家主要集中在南部,司隶之地的豪强世家其底蕴自然是远远超过了苦寒之地的幽并两州。
  仅仅是河东郡的卫家就为黄巾军贡献了大量的金银钱财。
  河东卫家延续数百年,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虽然许安占领了河东郡的时候,大部分的卫家的核心族人都已经逃离,但是卫家多年经营却留了下来,还有大量无法转移的钱财。
  当初许安看到书上的描述说糜仁资助刘备养兵,糜家僮客万人,赀产钜亿,认为有些夸大其词了。
  但是当许安亲眼看到查抄河东卫家的清单,才知道汉末世家的富有到底到了何种程度。
  河东卫家的财富和糜家相比,虽然有些差距,但是也不是并州那些世家能企及的。
  而且其家中的藏书甚至和整个并州世家豪强的藏书相当,足以见其底蕴,许安为了运送其藏书,甚至派遣了十余辆四轮马车,才将其全部运送到了晋阳城中。
  有了河东豪强世家的钱财作底,黄巾军暂时是不缺钱财了,但是钱财终有用尽时,所以募役法总是要推行的。
  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公审之后,黄巾军领内的豪强世家反抗力量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而原本担心募役法一令使得其余各地的豪强世家因此聚集起来抵抗黄巾军,现在也不需要再担心了。
  现在汉室东西两帝并立,各地豪强世家开始在赌局之上投下筹码。
  马上他们就会自己先乱起来,群雄割据,到时候还有谁没事做了来管黄巾军在并州颁布什么新的法令?
  募役法就在这种情况之下被推广了开来,借着宣扬《太平律》的势头一并宣扬了下去。
  黄巾军的领内,不征伐徭役,“助役钱”也只征收少许,政清民富,并没有什么阻碍就推行了下去。
  普通平民缴纳的“助役钱”并不多,但“助役钱”更多是还是豪强世家缴纳,这也是推行顺利的一个原因。
  “助役钱”征收的一个影响条件,就是田土的多少。
  黄巾军的辖内,小型的地主基本都已经是被清除了,只有部分豪强世家幸存。
  这部分豪强世家,多是安分守己的本土豪强世家,这其中就有郝昭和张辽、还有李德等人家族。
  还有便是阎忠、傅祁、庞渤、杨绩等从凉州迁来的家族。
  虽然触动了他们的一些利益,但是许安知道,这些措施以后都是必须要推行的措施。
  现在黄巾军船小好调头,豪强世家在黄巾军之中的影响还不多,依靠他威望还能压得住。
  一旦豪强世家的势力大上一些,只会更难推行。
  与募役法一并推行的还有征税法的补充,征税法也是此前提出来的一个政令。
  征税法补全后,全文为。
  前两年,对于地主豪强土地收取三成,对于普通民户只收税两成,租借田地者收税三成;开垦的荒地,无论富户贫户皆免税一年。
  第三年起,豪强、平民皆收取田税三成,租田收取田税四成,但田土越多,收税越重。
  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将所有农田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分为三等,上田多征,中田照常征收,下田少征。
  勘察田亩,由鹰狼卫、符祝、农政司、内务府四方判定,胆敢有恶意欺瞒田土,贪赃枉法者皆治罪。
  当时有一条“田土越多,收税越重。”在扬绩的谏言下,许安当时并没有推行。
  现在则是与募役法一并推行。
  两法一出,各地原本安分的豪强世家皆是颇有微词,郝昭、张辽等人也是遭到了来自家中的压力,鹰狼卫截获了他们书信的内容。
  不过阎忠还有杨绩、傅祁、庞渤倒是没有参与其中,他们早早得就得知了政令的内容,也知道许安推行的决心。
  而且更多之所以他们没有反对,更多便是因为他们的权益实际上也没有受到太多的损害。
  他们在并州的耕地并不多,耕种的都是租田。
  现在并州豪强世家所占据的田土实际上都不到整个并州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
  大部分的田土都被黄巾军所控制,也就是属于公有,黄巾军接管了被清除的豪强世家所有的田土,已经一跃成为了十二郡内最大的地主。
  不同于郝昭张辽等人的家族,阎忠等人宗族现在的收入主要来源是依靠商铺,还有商队,以及一些锻造的工坊。
  许安在并州境内逐渐淡化了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经商。
  为了复兴并州,所以许安也为经商的渠道提供了多种的便利,阎忠等人虽然不直接经商,但是也在许安的安排之下,养了一些的商队。
  商税并不高,因为以工代赈,还有不高的税收,也使得民有余财。
  这也使得并州的商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不过许安也并非没有给郝昭、张辽、阎忠等人的家族一些好处。
  募役法和征税法补全之后,许安和阎忠等人讨论之后,再度颁布了一条政令——“平税法”。
  平税法的颁布也算是消除了部分的影响。
  平税法规定,凡是于太平道内为官吏、或从军者,享有一定的平税田。
  意思就是超出了规定的亩数之后,按照品级,可以有一定的田土不征收多余的税额。
  还有便是可以根据品级减免一些“助役钱”。
  平税法出了以后,也在一定程度之上削弱了募役和征税影响。
  而且也一些偏居一隅,态度暧昧的豪强世家,平税法一出,为了那些平税田,减免“助役钱”,他们也想要进入黄巾军的系统之中。


第五百三十七章 风暴
  募役、征税、平税三条政令的推行,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
  和大部分的起义军初期一般,军卒都是没有军饷一说的,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在战场上拼死搏杀,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求的不是荣华富贵,也不是封侯拜将,他们求的是只是活命。
  那个阶段的黄巾军可以说是稍不留神,便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局面,所以也没有人要求军饷,要求俸禄。
  而后面刚刚占领并州之后,受困于财政的问题,许安也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给普通的军卒发放正式的俸禄。
  不过当占据了一定的地盘之后,还不给军队提高待遇,难免会影响军心。
  所以许安就算是财政窘迫,但还是很快便颁布了军功授田制度,还有每次大战过后发放一定的赏金,以及在节假日给放假的军卒发放一定节费来维持军队。
  不过这也只是临时的举措,现在许安入主并州已经有两年的时间,并州的经济的正在复苏,甚至因为四州民众的进入,还有许安鼓励商业发展,以及以工代赈的举措,比昔日还要繁华了许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身为军兵,他们比普通的百姓要承担更多义务,他们在沙场之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得到的却比别人要少的多,连基本的俸禄都没有的话,确实让人有些寒心。
  所以现在的许安也为黄巾军定下了俸禄的标准,从初平元年的第一个月开始发放。
  现在发放俸禄,对于黄巾军的财政压力其实也并不算大。
  原本黄巾军有十余万人的军队,却只有二三十余万的民众,自然是不可能支撑的起如此庞大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