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绣衣使者和鹰狼卫的出现,让一众诸侯看到了特务机构的恐怖之处,袁绍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不止是袁绍,似乎韩遂也做出了举动,收拢了一部分反对董卓的绣衣使者为己用,暗中设了一只暗卫。
  如今这些已知的组织按照实力来排列的话,鹰狼卫居第一,之后依次是绣衣使者、玄庭卫、魍魉、暗卫。
  不过如今如同鹰狼卫一般的组织,肯定不止这三个。
  董卓掌控朝政,废除绣衣使者,当时大部分的绣衣使者为了自保,皆是选择归附了本州的州牧、刺史,或者是郡县的太守,从明面转入了地下。
  这些能够掌控一州,一地的诸侯,可没有几个是庸人。
  许安有理由相信,这些组织能够对黄巾军造成一定额度威胁。
  之所以这次许安调动如此多的军队,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原因便是太行山的造纸工坊差点出现了泄露的情况。
  太行山的狼卫在太行陉的东面抓获了一个奸细,那奸细被抓住时,当场咬碎了毒药服毒自杀。
  而后鹰狼卫的在那奸细的身上搜到了一封记载着一些配重投石车的图纸,还是颇为清晰的那种,不过并非是结构图,而且远观图,看起来是有心人远距离观察投石车的外形,然后刻画而出。
  正是这一图纸泄露原因使得许安,再次加强了秘密工坊的防备。
  这次工坊之中生产的武备对于凉州之战至关重要,是快速战胜韩遂和马腾的关键所在,绝对不能泄露半点消息出去,否则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无法达成目的。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行工坊
  初平元年(190年)三月。
  经过了改制的太行工坊,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了太行山地区最大的武备工坊,这里生产的兵器甲胄,无一不是质量最为上乘的。
  往日里的太行工坊之中充斥着是一种昂扬的气氛,这些工匠在黄巾军的管辖之下,地位比起之前在汉庭要高了不知道多少倍,无论是收入还是生活,都要比之前要好无数倍,他们第一次明白了,生而为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甚至于大贤良师还在工坊设立了学堂,让他们的孩子可以进入学堂之中学习。
  所以太行工坊之中,很多人几乎不留余力锻造兵刃甲胄。
  一部分人甚至献出了自己祖传的秘方,而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献出了秘方之后,他们担忧的事情也并没有发生,黄巾军没有强行将其占为己有。
  工坊的坊主亲自为他们登记,鹰狼卫的缇骑在一旁监督,驻工坊坊祝也赶到了现场,在三方共同的注视之下,为其完成了“专利权”的登记。
  工坊进行了数次改制,制度也逐渐趋于完善。
  现在各地的工坊实行三方共治制度,工坊坊主代表的官方政府,负责管理工坊生产,生活相关的大小事情,而鹰狼卫则是负责监察,保证工坊的安全和机密。
  而每地的工坊还设有符祝若干,负责思想工作,而管理工坊符祝的人则被称之为坊祝,坊祝也享有监察权,并掌控驻防军队,对工坊学院也有管辖权。
  工坊坊主、鹰狼卫的统领、坊祝三人的地位相同,品级也相同,只是分别管辖不同的事务。
  不过由于符祝是太平道的代言人,而鹰狼卫则是忠诚于许安,许安又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因此在实际上工坊的坊主,工坊鹰狼卫的统领在一些决策上,都是以工坊的坊祝为主。
  工坊根据规模的大小,决定鹰狼卫卫所的规模,太行工坊的规模是太行山地区武备工坊之中最为庞大的。
  因此这里直接是设了一座千户所,赵绩便是这太行工坊的鹰狼卫千户官,当初四州民众刚刚进入并州的时候,他便被许安亲自委任派到了太行工坊,负责工坊事务。
  太行工坊的坊主则是阎忠的侄儿阎纶担任,不过阎纶并非是什么纨绔子弟。
  阎纶可是说是阎家年轻一辈最有优秀的几个年轻人之一,不仅博览全书,还精通术算之道,通晓工匠之事,能成为太行工坊的坊主更多的也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偌大的太行工坊在他的管理之下一直都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许安此前到太行工坊进行改制的时候,定下了工匠分级制度、奖金制度、计件实名制度、专利制度,这些制度在阎纶的管理之下,推行的顺利无比,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差错,偶有失误,也很快的被阎纶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至于太行工坊的坊祝,自然是由田仲担任。
  当初许安将田仲、赵绩一起调遣到太行工坊时,其实就已经是计划了一切,只是改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他安排田仲进入太行工坊管理实验室,负责锻造实验相关事宜,就是为了让太平道的符祝可以慢慢融入工坊。
  开设工坊学院,培养孩童成为合格的工匠虽然是主要的任务,但这一点也是帮助符祝介入工坊的重要一点。
  如今的符祝和坊主、鹰狼卫在工坊之中并立,也并没有引起工人的反对,而各地的工坊也因此修建起了工坊道
  观。
  工坊之中,平时一直都是实行五天工作,两天休息的工作制。
  现在工坊之中的工匠几乎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第一天休息的时候在家中,而第二天则会前往道观之中,听道观的符祝讲解太平道的经义。
  这个工作的休息制度,许安也是斟酌了一番,并实验了一番,并非是一拍脑袋便决定了下来。
  为了方便计算时间,许安后面又发布的一条命令,月中的时间,除“旬”之外,增设“星期”。
  中国从商代甚至更早用干支纪日,每月三十天中有三个甲日到癸日。
  为了便于计时,古时中国便将一月分成三个等量单位,十天一个单位,叫做一旬。
  从初一到初十,或者从甲日到癸日,是一旬,过了一旬又是新的一旬,一个月便是三旬。
  本来许安也是想用旬作为最基本的等量单位,但是十天之中放假一天,九天的时间连续工作,确实有些太久了。
  许安曾经也曾做过一份工作,虽然那份工作并不是特别劳累,但也让他体会了挣钱的艰辛,正因为经历过,也让他明白了长时间的工作对于工作的效率,对于人的身心都影响极大。
  日日不息,而不息者不过行为无功之举动,卒之心劳日拙,身劳日疲,万事蹉跎,一生废弃。
  日中之劳苦辛勤而此日则百般以遣兴,六日中之牢骚郁闷而此日惟一切消愁。游目骋怀,神怡心旷,闲莫闲于此日,逸莫逸于此日,乐莫乐于此日。
  劳逸结合,才是世间的正理,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往往会导致低效率,无用功,这一点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共同的。
  加班加点的苦学,或者赶工,短时间确实可以提高一些知识和产量,但是长久看来,反倒是不如劳逸结合,经过适当的休息再重振旗鼓。
  所以许安才增设了星期作为补充,工作五日,休息两天,将其作为一个制度慢慢推向各地的工坊。
  一星期定为七日,以初平元年一月一日为第一星期的第一日。
  星期的名字,按照星宿的名字命名。
  辰星日、太白日、荧惑日、随星日、镇星日、太阴日、太阳日。
  分别对应,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月亮、太阳,规定,每工作五天,在太阴日、太阳日休息两天的时间。
  不过这也是平常的工作时间,也就是和平时期,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太阴日也需要正常工作。
  如果情况较为紧急,太阳日的休息也将会被取消,这些情况都被写入了规章制度制度。
  在法司的设立,魏律很快便命人将工坊的制度誊写到了纸上,将其印成了书册,放在了工坊之中,并派遣专门宣传,工坊之中的工匠对于这样的情况自然也都是可以接受。
  他们曾经过的生活和如今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加上了黄巾军符祝的宣传,他们自然知道他们手中打造出的兵刃,打造出的甲胄,全都是给在外面守卫关卡,抵抗着汉军,保护着他们现有幸福生活的黄巾军。
  他们都清楚黄巾军战败的后果,他们曾经为汉庭打制兵刃、甲胄,不说那微薄的薪酬,假期和闲暇的时光大部分都是一种奢望。
  当官府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还要被当地的豪强世家所驱使,一年之中罕有休憩。
  如今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比以前丰厚的钱财可以拿,有什么理由再回到从前。
  各地的工坊就在这种氛围之下,热火朝天的高速运转着。
  自从刘辟带着许安的命令进入太行山中之后,太行山区域的工坊完全取消了假期了,全都在加班加点的赶制器械。
  不过就算是各地的工坊开足了马力生产,黄巾军现在武备还是有些不足。
  兵刃锻造比制作甲胄要简单一些,因此黄巾军的正军兵刃都还算优良,军屯兵也有了一批长枪用作训练。
  但是甲胄的存量,黄巾军其实并不多,多次战役的损耗,让黄巾军从汉军库房之中获取的甲胄,还有锻造出来的甲胄大量的消耗。
  现在许安麾下装备着完备铁甲的军队,包括骑兵在内,也只是约有四千领,当然这是指完备的铁甲,能够保护胸口,腰腹、肩膀、胳膊以及大腿、小腿的铁甲。
  打制甲胄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制作一套完备的铁甲,需要的不止一名工匠花费长时间的工作。
  黄巾军战事频繁,就算大部分的甲胄都能够修复,但是修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也让黄巾军完备的甲胄保有量一直不高。
  不过装备这种完备铁甲的部曲,多是重步兵和重骑兵使用,这些完备的铁甲也被称呼为重甲。
  这四千领甲胄,基本集中在陷阵营、黄天使者两部,还有少许在武卒营中。
  其中黄天使者的装备,可谓是全军之中最为优良的。
  陷阵营目前的装备,是外罩完备铁甲,里穿轻便的革甲。
  而黄天使者在此基础上,内里还披上一幅锁子甲作为内衬。
  当初冀州漳水之役,龚都中箭负伤,也让许安联想到了轻便锁子甲,于是命令工匠制作。
  太行工坊的工匠很快便按照许安的叙说和图纸制作出了锁子甲,随后便开始投入生产。
  锁子甲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大概只要耗费十多日的工时便可以制作出一件,制作的速度并不算慢,锁子甲对于羽箭等锐利的兵刃,有颇为良好的防御能力。
  而且锁子甲轻便,原本的军卒最多披挂两层甲胄,一层铁甲,一层革甲,但是现在有了锁子甲,便可以在内衬的衣物外面,再披挂一层锁子甲。
  四州民众进入之后,各地的工坊再次扩大了规模,各地的矿山也再一步提高的产量,黄巾军并不太缺铁,因此黄巾军在这一年时间之中,也是制作了两千余件锁子甲,这些锁子甲大部分都供应给了黄天使者。
  当然黄巾军军侯级别以上,包括军侯在内的将校,也都得到了一件锁子甲。
  龚都、吕布等人高级将官他们得到的锁子甲则是更为优良,防护力又要好上一个档次。
  战阵之上,敌人可能会调集神射手集火射击对方的将校,但是绝对不会那样去针对普通的军卒。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将校的作用重要无比,将校所吸引的目光众多,危险也更大,因此将校的防护自然是要更好。
  除了这些完备的铁甲的外,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