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了……”
  王训看着四周的军士轻轻的点了点头,他已经知道了答案。
  颜良倒提着眉间刀迈步而上,跨过了倒伏在地的士卒们的尸首。
  两名张燕军的军士,横举着长刀一左一右猛扑而来……
  一名张燕军的队率,竖立着环首刀咆哮着冲来……
  一名又一名军士倒伏在颜良的眉间刀下,浓稠的鲜血顺着眉间刀的弧面慢慢的滴落在了大地之上的尸骸上。
  战阵之上,勇气并不是决定一切的根源,训练,武艺,军阵,纪律都很重要。
  王训用宽大汉剑驻在地上抵住了臀部,用以支撑自己的遍体鳞伤身躯,不至于倒下,双手握紧了长戟。
  身旁再无一名军士,只有那缓步而来的锦袍骑将。
  王训双脚发力,奋力站了起来,挺着长戟直刺向颜良的胸口。
  颜良双手紧握眉间刀,猛一发力,如同风车一般舞动,眉间刀重重的劈在了长戟上,将长戟带的一偏。
  刀光一现,锋利的眉间刀只一下便划开了王训的喉咙,血幕喷溅而出,染红了那产自南国的蜀锦百花袍。
  王训握着脖颈处破开的豁口无力的倒伏在了土黄色的司马旗旁,和他的袍泽,和他的军士长眠在了一起,和他的同道们一起,魂归了黄天。
  “咴——”
  乌云踏雪慢慢踏到了颜良的身旁,一干汉骑也来到了近前。
  颜良站在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远处的官道上,传来一阵人声马嘶,土黄色的旌旗布满了官道,伴随着一阵阵奇怪的尖鸣声,无数头裹黄巾的军士步入战场,马队呼啸在阵前,一面土黄色的高大将旗出现在了颜良和文丑的眼中。
  文丑知道,肯定是驰援殿后部队的援军来了。
  “走吧……”
  颜良翻身上马,没有了之前的斗志。
  “将军,这军旗……”
  一名骑士出言提醒到,颜良并没有斩断属于王训的军旗,王训土黄色的军司马旗依旧插在遍地的尸骸中。
  颜良没有回话,策动缰绳调转了马头,向着后方走去。
  远方的群山中太阳只剩下了一点光顶,残阳如血,官道上尸横遍野,一片死寂,追击而来的汉骑带上了死去袍泽,缓缓的退出了战场。
  当最后一杆红旗消失在龚都的视野中时,太阳也落入了群山之间,黑暗一点点的侵蚀向大地。


第七十四章 大战前夕
  黑暗吞噬了群山,隐去了群山的踪影,皎洁的月光洒在了井陉关外的官道上,宽阔的河滩上挤满了躁动的人群,他们如同潮水一般,汇进了狭隘的关口。
  关外无数军士手持着火把努力的维持着关口的秩序,人声马嘶不绝于耳,从关墙上放眼望去,犹如一片火海一般。
  井陉关的城楼上灯火通明,斥候的回报被赵乐一件一件抄录在案,赵乐身为鹿台山赵家的家主,虽然魄力不足,为人颇为胆小,但也算是上过一段时间的学,军中文书这类的工作,倒是做的不错。
  许安皱着眉头翻阅着文书,这几个月他苦学了一段时间文字,已经不再需要刘辟的讲解,就已经可以看懂大部分的文书了,他一边看着斥候回报的信息,一边不时抬眼去看身前的沙盘,拔插着沙盘上的小旗。
  刘辟此时也已经快马从河谷赶到了井陉关,他正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这个被称之为沙盘的奇怪物品。
  沙盘由白米堆砌而成,是依据着他们手中的山川地势图制作而成的,相比余平面的地图来说,许安做成的这个沙盘给人的感觉确实是直观了不少。
  井陉关内外,插着一群土黄色的小旗代表着黄巾军,而关外不远处则插着大量的红旗代表着汉军。
  据许安所说,沙盘这东西早就有了,是以前一名叫做马援的名将发明出来的,那马援曾经被汉光武帝刘秀派去侦察陇西,回来后就用白米堆集成山川地势,道路分布,给刘秀讲陇西形势。
  但是刘辟还是有些奇怪,不过分明是用白米堆砌而成,却非说是沙盘,不过这并影响刘辟对这个新奇东西的喜欢。
  平原之上或许作用不大,但是太行山内沙盘的作用不可谓不大,他之前去攻打几处小型贼寇势力的山寨时,山川地形图画的含含糊糊,虽然能看懂,但是也走了不少冤枉路,倒是让他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追击而来的汉军是张郃和高览的部曲,七百余名甲骑,还有两千余名步军。”
  每看一份文书,许安的脸就更黑一分,当看到在真定汉军又会和了两部援军之后,许安差点没忍住破口大骂。
  等许安看到最后一份文书时,差点倒在了案牍上,汉军先锋骑兵的统领居然是他娘的颜良和文丑。
  河北四庭柱齐全了,许安只感觉欲哭无泪,本以为张燕归顺是一件大好事,结果一来就是地狱难度。
  现在许安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龚都撤回关内,要是汉军现在发动夜袭,龚都十有八九会折在关外。
  虽然龚都在黄巾军中素有勇名,但是实际上也不过只是一名三流的武将罢了,堪堪算的上是百人敌,面对河北四庭柱,那怕是武艺最差的高览,只怕也是不敌。
  另外三人就更别提了,在袁绍帐下时,颜良、文丑两人被誉为勇冠三军,张郃后来更是五子良将。
  偷眼看了一眼一旁的张燕,许安微微有些牙酸,心中对张燕的评价不由的高了几分,历史上他居然从这四个猛人的手下逃进了太行山,最后还统一了整个太行山的势力。
  但许安并不知道是自己无意识的改变了历史。
  张梁没有死在广宗,反而是被张郃擒获,历史开始悄然出现了偏差,张郃并没有如以前一般黄巾之乱后默默无名,反而是名声大噪。
  张郃是被皇甫嵩作为主将被派遣了出来,甚至皇甫嵩给这个在讨平黄巾起义中立下战功的将领派遣的都是精锐的部队,所以这支支援瘿陶城的汉军,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被击溃,反而是尾随着张燕部队的踪迹一路背上。
  在真实历史上张燕从瘿陶城撤离后,由于汉军无力围剿,在真定还游荡了一段时间,然后大摇大摆的挺进了太行山,开始了一统太行山的道路。
  现在整个井陉关内外,许安军中只凑出了三百多匹战马,而汉军的甲骑足有上千人,所以基本上,许安已经失去了和汉军列阵对战的机会。
  汉军的甲骑在沃野上可以轻易的分割许安麾下的军队,相反黄巾军却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来制裁这群嚣张的汉军骑士。
  许安麾下的弓手,满打满算,算上软弓也只有一千多人少的可怜。
  不说汉军的甲骑,连汉军的步卒许安都没有身没自信面对,虽然许安麾下的黄巾军每一个人都训练了两三个月,但是许安并不会自大到以为就凭借这样就能击败每月训练,甲坚利刃还有名将统率的汉军。
  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冷兵器的时代,装备对军队的战斗力影响无疑的巨大的。
  一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从成军到成为精锐,要经历的事情还有很多,绝对不是只通过几个月的训练,便可以成为强军的。
  “传令给龚都,小心戒备,天一亮立即回关。”
  许安还是担心龚都的安危向着身旁的卫士命令道。
  “诺。”
  卫士唱了一声诺,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城楼。
  许安注视着关墙下的火海,山风越发的猛烈,吹动了关下的火海,感受着呼啸的山风,许安好像想起了什么一样,拿出了怀中的《太平经》一书。
  他的眼神逐渐的明亮了起来。
  ……
  井陉关外三十里,汉军的大营就设在此处。
  此时汉军的帅帐中也是灯火通明,张郃、高览、颜良、文丑四将围在一幅山川地势图的面前,正商议着作战的计划。
  张郃虽然名为主将,但是也不得不听取其余三人的意见,毕竟他们实际上还是同级。
  皇甫嵩因为要处理冀州堆积的政务,并没有亲自领兵出战,而且更重要的是,皇甫嵩知道自己的战功已经引得了天子的猜忌,所以也并没有亲自出阵的打算。
  因此造成了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不过好在其余三将对张郃的大部分决定都没有提过反对的意见,只是在细节方面和张郃略微争执一下。
  比如颜良和文丑两人,张郃交给他们的任务本来只是探查有无伏兵,但是颜良却选择轻兵冒进和张燕军的殿后部队接战。


第七十五章 呼风唤雨?
  夜空中的明月一点一点西方偏移,时间一点一点的在流逝。
  关外近三万的军士和家眷全部从井陉进入了太行山。
  张燕麾下的家眷是第一批进入关内的,他们被刘辟后面带来的军士护送着进了河谷。
  还有两万多名张燕军的军士,有两千余人被留在了井陉关内协助防守编成了一部由张燕统领,不过军队的实际掌控权,还是在许安的手中,张燕并没有机会接触他手下的将校。
  实际上张燕处于被软禁的状态,不过这样的情况张燕也料到了,所以并没有怎么抗拒,毕竟他的兵力几乎是许安的两倍以上,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要素。
  另外近两万人,他们都被去除了武器安置在当初进攻井陉时,许安等人设立的营寨之中,由黄龙带着两曲的军士负责安置。
  虽然张燕已经降伏,但是许安还不敢完全的信任张燕,安知这个历史上的一统太行的枭雄入关后会不会撕破嘴脸,吞灭掉他的势力,毕竟张燕麾下再怎么说,也有两万多的军士。
  硬碰硬许安确实占优,但是关外还有五六千多的汉军存在,若是关内内乱,汉军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天边重新起了鱼肚白时,光明正一点一点驱逐着群山间的昏暗,龚都带着殿后的部队返回了井陉关内,当最后一名军士踏入关内后,沉重的关门在绞盘的哀鸣声中轰然关闭,彻底的隔绝关内黄巾军和关外汉军的联系。
  群山之间的云雾缠绕在山腰处,犹如带上了一条条仙人的羽带,飘飘乎如山中仙宫一般。
  巳时两刻,太阳并没有如往日一般刺目,天空反而略微有些灰暗,风逐渐的停了下来。
  城楼上几乎聚集着关内的黄巾军所有的将校,而许安就站在城楼的栏杆旁已经有半个时辰之久了,没有一个人出声提问,他们都静静的站在城楼上,等待着许安的命令。
  张燕有些诧异许安的举动,但是也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又高看了一眼许安,许安军中的将校等待了这么久,却没有一丝的不耐,反而个个站立的如同标枪一般笔直。
  从他们的身上,张燕看到了不同与自己军中将校的精气神。
  许安感受着潮湿的空气,还有若有若无的微风,遥遥的望向关外的群山。
  “踏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从城楼下传来,少顷,一名斥候快步走进城楼,双手捧起令旗大声禀报道:“汉军大营前移,设在离关口十五里处石脆山附近。”
  许安转过身来,快步走到沙盘前,将代表着汉军大营的红旗插在了一处低矮的山丘旁。
  许安抬起头来环视众人,城楼中待命的一众将校目光也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最后看了一眼连绵起伏的米山,许安一拳砸在沙盘的米山之上,将插着红旗的矮山砸的粉碎。
  “出阵!”
  许安几乎是咆哮着出声。
  “诺!”
  城楼众一众将校轰然应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