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兵偃师以南,与孙坚对峙。
  孙坚也调集重兵,双方于偃师爆发大战。
  徐荣指挥着西凉军步步为营,缓步推进,虽然西凉军之中有很多的新募的军兵,但是董卓占据司隶富裕之地,麾下军兵的武备比之孙坚麾下的豫州兵要好上不少,而孙坚麾下的也有不少新募的军兵。
  战场的天秤慢慢的向着西凉军一方缓缓偏斜。
  最先崩溃的袁术麾下的南阳兵,南阳郡富裕人口众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南阳郡出身的军兵,意志力也稍微薄弱了一些,他们大多都是没有经历过多少战阵的军兵。
  徐荣没有放弃机会,立即派遣华雄带领精锐的西凉骑对着袁术麾下的南阳兵发起了突击。
  新式马具的消息在这个时候已经泄露,距离凉州之战已经有了六七个月的时间,天下并没有不透风的墙。
  华雄带领的西凉骑虽然没有如同黄巾军的主力骑军一般,配备着整套新式马具,但是基本都装备着双脚马镫。
  精锐的西凉骑转瞬之间便击溃了南阳兵的军阵,双脚马镫使得马上的骑士能够更为轻易的操纵战马,更好的使力,这也使得骑军冲击力大增。
  南阳兵军阵溃散,孙坚心如死灰。
  一旦南阳兵彻底溃败,那么万事皆休,洛阳地区将会再度落入董卓之手。
  但是这个时候,袁术的表现却是出乎了孙坚的意料。
  关键时刻,袁术并没有撤退,而是指挥着麾下的亲卫列阵反击。
  西凉骑冲散了南阳兵的前阵,冲锋之势本来就已经是减缓。
  袁术指挥亲卫以强弩攒射,西凉骑冲锋之势为之一阻,对于麾下的亲卫,袁术没有吝惜半点钱财。
  他麾下的亲卫尽皆是身披重甲,带坚盾,配利戟,皆是选拔着健勇之士。
  就算其余军众皆溃,袁术麾下的亲卫也没有崩溃。
  西凉骑在袁术亲卫甲士的军阵前方撞了一个头破血流。
  袁术顶盔掼甲,亲持长戟上阵杀敌,终于是唤醒了剩余南阳兵的血勇,战局也因此重新的稳定了下来。
  而孙坚抓住这转瞬而逝的机会,截住了华雄的去路。
  华雄猝不及防之下,被孙坚于阵中斩杀,西凉骑因此土崩瓦解。
  而救援的中郎将张济在半途之中,竟然被一名不知名的汉将生擒。
  当时张济周遭有数十名甲骑环绕,但是却没有一人能挡住那员汉将。
  那汉将突入阵中,直接便将马上的张济从马上拖拽而下,张济的亲卫和麾下的部曲,也被后续赶来的豫州兵冲散。
  转瞬之间,攻守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也幸亏西凉军的主将是徐荣。
  徐荣当机立断,壮士断腕,立即下令放弃偃师城,指挥大军脱离战场,步步为营,生生的止住了溃势,最后带领着两万余名残兵返回了洛阳城。


第六百零二章 形势严峻
  泰山黄巾兖州战胜的消息消息兜兜转转,一直到五月才传递到了凉州。
  而那个时候许安正在处理着凉州的事务,这些情报被许安扫视了一眼,便放入了文件夹中。
  泰山郡离并州实在是太远了,现在占据的冀州,也不再是昔日孱弱不堪,受多方掣肘的汉帝国,而是大权在握,野心勃勃,兵强马壮的袁绍袁本初。
  泰山郡,实在是鞭长莫及。
  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安能做的不多,他能给予泰山黄巾军的只有一封书信和一封委任状。
  书信很长,许安将各地鹰狼卫的所汇报而来的情报整合了起来,详细的写了对泰山郡周边局势的分析,也写了一部分泰山黄巾日后的发展建议。
  委任状则是委任卢盛为兖州太平道的渠帅,封为怀远将军,统领泰山黄巾。
  实话说,泰山黄巾军虽然现在看似声势浩大,但是实际上只是因为陈都朝廷现在四面受敌,因此才能于火中取栗。
  臧霸投机取巧,看准了陶谦的孱弱,割据徐州北境,和泰山黄巾勾连起来,泰山黄巾这才占据了上风。
  只是一旦陈都朝廷反应了过来,那么泰山黄巾必败无疑。
  而若是袁绍先解决了公孙瓒,他必然会选择南下,一旦袁绍占据了兖州,也不会容许泰山黄巾军仍旧占据着泰山。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原本的时空之中,四州复起的百万黄巾都分崩离析,战败覆灭,泰山黄巾军满打满算不过一二十万。
  说实话,泰山黄巾就如同棋盘之上已经被困住的棋子一般。
  虽然取得了局部性的小胜,吃掉了对方的一部分棋子,但是却已经是被四面合围,落败只是早晚之事。
  很残忍,但是也很无奈。
  许安自问就是将自己放在了卢盛的位置,恐怕也没有在强敌环绕的泰山郡杀出一片天地。
  就在前些日子,孙坚偃师得胜的消息也传入了并州。
  主动权重新被孙坚所掌握,连番的损兵折将,董卓只怕是短时间无力再战,洛阳守不住了。
  许安面色凝重的看着案桌上的堪舆图。
  孙坚战胜,打乱了他的原本的部署。
  原本许安以为董卓能和孙坚对峙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曾经击败过一次孙坚的徐荣,这一次没有再重演昔日的战例,而是兵败偃师,董卓麾下两员大将一死一擒,华雄战死,张济被生擒。
  生擒张济的汉将是许安曾经在书中看到的一个极为熟悉的人——许褚。
  而且许安也确定了,那生擒了张济的人,正是历史上威震淮汝,被拜为虎侯的许褚,而并非是同名同姓之人。
  一切都已经乱了套,曹操如今还只是一介济阴郡的郡守。
  许褚并没有投靠于曹操,孙坚听闻了许褚的名声,派遣使者前去谯郡征辟许褚。
  四州黄巾军复起之时,许褚聚集壮丁和宗族数千人进入坞堡来抵御黄巾军的进攻。
  许褚一手逆曳牛尾,行百馀步。
  黄巾军众皆惊,遂不敢取牛而走。
  由是淮、汝、陈、梁间,闻许褚致命皆畏惮之。
  现在陈都朝廷中,陈王刘宠幕下有郭嘉、戏志才、荀彧等人为谋士,而孙坚现在又得到了许褚。
  可以遇见,原本的时空之中,那些名将谋臣将会陆续走出幕后,走到台前。
  鹰狼卫在冀州的实力最强,虽然袁绍成立的魑魅对鹰狼卫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是冀州大部分的消息对于许安来说都算不上是秘密。
  界桥、龙凑、平原、巨马水、鲍丘五场决定着北方大势走向的大战,虽然看起来麴义、高览等将功不可没,但是实际上之所以能够获胜,也离不开袁绍幕中的谋士。
  田丰、沮授两人是制定方略的主要人选,攻略幽州的计划几乎都出自田丰、沮授两人之手。
  鹰狼卫之所以能知道内情,并非是在袁绍军高层有暗探,而是因为连番的战胜之后,田丰和沮授两人受到的赏赐最多,地位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袁绍表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而田丰作为别驾,已经是袁绍以下最高的官员,所以袁绍只是赏赐了田丰大量的田土宅院和钱财。
  关于扬州的情报,鹰狼卫也收到了一点,不过是陈都之中听来的传言。
  孙静领精兵两千前往扬州,编练新军。
  孙策和周瑜两人也加入了孙静的队伍之中,听闻孙静到来之后,大部分的豪强世家都抛弃了严白虎,重新转投孙静。
  孙静在扬州练练取胜,孙策也于扬州之战中展露了头角,严白虎麾下数名将校都被孙策所击败,甚至有人被孙策生俘。
  孙策虽然年少,但却是勇武过人,严白虎军中竟然无一人能可以当之。
  甚至于严白虎军闻孙策之名而退避,因此军中皆称孙策为“小霸王”。
  霸王是项羽的绰号,项羽力举千斤,威武无敌,“小霸王”三字,无异于将孙策比作项羽,冠以“小”名,则是因为孙策太过于年轻,只有十七岁。
  青州现在也是一片混乱,袁谭接任青州别驾之后架空了焦和,本来一路高歌猛进,田楷被前后包夹,其军大败,自己也是力战而亡。
  就在袁谭准备一鼓作气,击溃青州最后的抵抗力量——刘备。
  但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异变,却是打乱了袁谭所有的节奏。
  盘踞在辽东的公孙度突然派遣了大量的海船,自辽东郡出发,先是占据了东莱的一处港口,再然后便趁着青州兵和刘备相争,剿灭地方叛乱之时,一口气占据了大半个的东莱郡。
  公孙度麾下的部曲骁勇善战,占据着东莱,依靠着坚城和有利的地形真真设防,青州兵根本没有办法快速的收复东莱。
  袁谭完全没有料到居然会有敌人从海上到来,东莱郡起初根本没有留下多少的军兵,袁谭将绝大部分的军将都调集到了青州的东方。
  青州的水师完全就不是公孙度麾下水师的对手,不到了旬月的时间,整个海域能够游戈的便只剩下了公孙度麾下的水师,青州的水师不是龟缩于港口,就是已经沉入了海底深处。


第六百零三章 破局点
  “东莱……”
  许安眼神微凝,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东莱郡离泰山郡可并不遥远,他们中间似乎只隔了一个北海国。
  很快许安便从地图堆里,找出了一张青州地区的郡国图。
  他的记忆并没有出错,现在公孙度占据的东莱郡,距离泰山郡并不远。
  “赵乐!”
  许安站起身来,目光明亮,对着房舍外高声喊道。
  房舍之外,很快便响起了略微有些慌乱的脚步声。
  木门被拉开,赵乐扶着头上的帽子,慌慌张张的走入了房舍之中问道。
  “明公,有什么吩咐?”
  “把之前派去接触公孙度的使者回禀的文书在哪里,带我去找。”
  许安阔步走出房舍,赵乐听到许安的命令,连忙一路小跑上前,为许安引路。
  他虽然不知道许安为什么这么着急想看之前的外务司文书,但是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许安说什么,他只回答,从来不提问。
  翻阅着外务司的存档,许安紧蹙的眉头也慢慢的舒展了开来。
  公孙度就是破局点!
  公孙度并没有直接拒绝许安派遣出去的使者,相反还比较礼遇,双方交谈也比较愉快,可谓是宾主尽欢。
  许安又找来辽东的地图,鹰卫绘制的辽东地图颇为详尽,将公孙度的地盘大致标明。
  公孙度如今占据辽东郡、辽东属国、乐浪郡、玄菟郡,东征高句丽,西征乌丸,收服夫余。
  辽东境内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中原人士因战乱多远走避难于辽东。
  这个公孙度,野心并不小,也有胆略。
  袁绍如今将公孙瓒围困于易县,公孙度也趁乱将辽西郡的北部地带全部收入了统治之下。
  不过公孙度也有自知自明,他知道如今凭借他麾下的军力远远不及袁绍,因而并没有继续南下,反而是取道海上,攻取了东莱。
  “辽东王……”
  许安目光闪烁,沉吟了半响。
  公孙度是一个人物,并非是如同张举、张纯那般,贸然就想自称为帝的奇葩,恐怕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将田仲从太行工坊调出来,派他出使辽东,这件事要是能办好,外务司外务令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许安偏头想着一旁的赵乐沉声说道。
  “还有,调集一批鹰卫,一定要是精锐,一旦我们和公孙度达成协定,便将他们送到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