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曾经依附于汉庭,而现在依附于袁绍……”
  丘力居每说一句话,便更虚弱了一份,脸上的血色也渐渐的开始消散。
  “我明白。”
  苏仆延站起了身来,他注意到了丘力居的情况,他知道不能再让丘力居说下去了,丘力居的精力已经到达了极限。
  “我会派人去联系难楼的,你安心养病。”
  “我……可能……撑不到开春了……”
  丘力居艰难的举起了手。
  “蹋顿。”
  “阿翁,我在。”
  听到丘力居的喊声,跪坐在一旁的蹋顿立时便靠了上前,握住了丘力居的手。
  “部落……交给你了……”
  “你阿弟年幼,照顾好他……”
  丘力居看着蹋顿坚毅的面容,彷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他最后看了一眼就在蹋顿身后坐着的楼班,嘱咐道。
  “我相信你绝对不会让我失望……”
  ……
  初平三年(192年)三月,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令支城的白幡却并没有降下,无数道白色的旗幡,无数名身穿白袍的乌桓骑兵,护送着丘力居的棺椁向着北境的故土而去。
  丘力居其子楼班年幼,丘力居其位暂时由其侄蹋顿接任。
  蹋顿于开春之时,在一众部落长老的扶持之下,登上了单于之位。
  袁绍派遣使者,册封蹋顿。
  蹋顿遵册封,就此正式开始节制右北平、渔阳、辽西三郡乌桓。
  这是我父亲曾经告诉过我的道理。
  《三国志》:蹋顿又骁武,边长老皆比之冒顿,恃其阻远,敢受亡命,以雄百蛮。


第六百二十章 万全之策
  初平三年(192年)三月。
  冀州,魏郡,邺城。
  邺城周围,聚集着近五万从各地赶到的军卒。
  而在黎阳,也有三万余名军卒在防守着这个至关重要的渡口。
  双方以黄河为界线,南北而对。
  袁绍于邺城、黎阳、河牧城三地屯兵。
  共有军兵十一万人,其中骑军三万余人,步卒有九万人。
  鲜于辅、鲜于银两人各领乌桓突骑六千余人,吞于邺城外围,而韩猛领突骑万人吞于黎阳。
  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辛评为谋主,鞠义、高览为将率。
  袁绍麾下除去普通的郡国兵外,共有三支强军,正是这三支强军,为袁绍赢得了一场又一场大胜。
  第一支,便是以西园禁军为骨干,培养出来的一支重步兵——“武威军”
  袁绍麾下的魑魅在并州也不是全无收获,如今袁绍编练的这只重步兵,和黄巾军的武卒十分相似,但是他们的装备却要比黄巾军的武卒营要好上一些。
  黄巾军的武卒,现在佩戴着环臂铁甲,身穿着铁胸甲了,手持盾枪,但是下半身的防护不佳。
  而财大气粗,获得了冀州、幽州、青州三州世家豪强支持的袁绍,直接连下半身的防护都列装的差不多了,而且一部分的武威军的军卒甚至能加穿一层皮甲。
  武威军由高览亲自统领,共有六千人,如今跟随着高览一起在黎阳镇守。
  除去武威军外,还有鞠义的三千先登营和审配精心训练的六千强弩营。
  鞠义麾下的三千先登营,皆是选拔健勇,以及本家的家兵组成,勇悍非常。
  界桥一战,公孙瓒麾下闻名北疆的白马义从差点被其打的全军覆没,也成就了先登营和鞠义的威名。
  如今鞠义的官职也是一路水涨船高,和高览两人都已经是封号将军。
  袁绍如今麾下军将的官职都还是颇为正常,并没有如同黄巾军一般将军名号颇多,鞠义和高览两人如今的军职在冀州算的上是最高。
  不过除了这三支强军之外,袁绍麾下的其他部曲的素质却是良莠不齐。
  这一部分约有七万余人,其组成的成分也十分复杂。
  一部分是前冀州牧韩馥麾下的部曲,以及幽州的郡国兵,公孙瓒的落败太过于突然,幽州的底子基本保存了下来,没有被打烂。
  这一部分的部曲,战力较强,他们跟随着袁绍、刘虞南征北战,而且装备颇为精良。
  另一部分则是征募世家豪强的私兵、家兵入行伍,还有便是各地的乡勇和新募的军卒。
  这一部分的军兵虽然经过了数次大战的洗礼,这些军卒也算上见过了血,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具备了基本的军事素养,但是也仅此而已,只能是说比其灵帝时期的冀州郡国兵要强上一些,但是也不多。
  不过能一次性集结十万余名野战的部曲,足以看出袁绍的实力。
  袁绍如今麾下的十万大军,和许安当初在战剧河东郡、上党郡时就有的近十万黄巾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许安当初之所以在当时就有十余万大军,那是因为几乎是全民皆兵,素质参次不齐,而且兵备甲胄少的可怜。
  而且庞大的军队,只山靠着劫掠州郡和山中贼匪存下的存粮勉强坚持,后期不得不裁军,精兵简政,开源节流。
  现在许安占据二十五郡之地,野战兵力都达不到十万人,能马上集结起来对外作战的部曲,勉强有五六万人左右。
  孙坚于白马、延津、濮阳等地屯兵,和袁绍争锋相对。
  袁绍和孙坚两人相争,双方各自代表着背后的朝廷,西庭长安、东庭陈都。
  袁绍陈兵十一万,而集结在濮阳一带的东庭军,也有十一万余人,但是略少于袁绍军一些,但实际上战力却要更强。
  以孙坚为首的豫州兵有三万人,袁术麾下的南阳兵一万,禁军一万,兖州兵两万,荆州兵两万,扬州军一万,合计约有十万。
  平原相刘备也带领着麾下的五千精骑,还有两千余名步卒也加入了东军的序列。
  刘备所在的位置实在是太过于尴尬,东、北两面皆被青州军占据,而南面也被黄巾军占据,只有西面安好,孙坚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放弃平原,他要全力对抗袁绍,这一战实在是太过于关键。
  邺城府衙内堂,灯火摇曳。
  袁绍隐于阴影之中,看不清面容。
  田丰和沮授两人皆是眉宇紧缩,凝视着身前挂着的堪舆图。
  不过怪异的是,明明东郡一带的大战一触即发,但是挂在堂中的堪舆图却并非是东郡的地图,而是涵盖了大汉十三州甚至北境诸部的地图。
  “凉州慑服,许安如今在北境无人敢犯,声威正盛,我等名义上虽为盟友,但是我们都清楚许安的秉性。”
  “董卓如今处于关中之地,偃师惨败之后洛阳再度丢失,现在被许安三面包围,已是被困死于关中。”
  堪舆图上凉州、并州等地被淡黄色的染料所绘染,从三面包围着关中之地,就像是一个口袋一般,将其装在了袋中。
  沮授冷哼了一声。
  “许安其人,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狼子野心,必然不会安分。”
  “恐怕我军和东军陷入鏖战之际,欲要分出高下之时,便是黄巾军兵出太行之日。”
  田丰转过身,停住了身形,虽然他们击败了公孙瓒,但是局势反而更为不利。
  董卓坚持的时间远比预料之中的更短,不得不说,孙坚确实称得上是当世名将,就是昔日的皇甫嵩也没有如今孙坚的功绩如此耀眼。
  许安占据并州,黄巾军兵强马壮,虎视眈眈,就等着他们在搏斗之中漏出疲态,趁机渔利。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斗,一死一伤,好算计。
  田丰很清楚许安想要做什么,黄巾军在等什么,但是问题是现在他们已经是骑虎难下,没有了扬州、洛阳等地的牵制,孙坚绝对会立即北伐。
  与其等待孙坚发起北伐,不如先占下先机,先声夺人。
  这也是为什么田丰和沮授鼓动袁绍发出檄文的原因。
  不过眼下的局面棘手非常,必须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第六百二十一章 四路围攻
  袁绍面色阴沉坐在席上。
  他并不信任许安,魑魅的禀报也证实了太平道并不安分。
  如今黄巾军已经从凉州撤离了大部分的军兵,黄巾军的主力重新回到了并州,同时冀州鹰狼卫的活动也有活跃的迹象。
  他知道田丰说的正确,许安一直在等,等待着一个可以冲出并州的机会。
  董卓落败的实在是有些快了,而孙坚稳定内部的速度也超出了袁绍的预想,所以现在的一切这才显得有些慌乱。
  “许安最大的可能是趁我军与东军鏖战之际,攻取幽州。”
  田丰指着北境的幽州,面色凝重。
  “黄巾军骑军骁勇,凉州骑尚不能抵,又有匈奴、上谷乌桓相助,若是攻略幽州,我军主力如今都在南方,多半是难以抵挡。”
  蹋顿虽然骁勇,但是也只有一人双臂,黄巾军中的勇将可并不在少数。
  三郡乌桓连番作战,损失颇重,濡水一战,汗鲁王乌延都被阵斩,后来又被公孙度击败。
  田丰很清楚三郡乌桓和如今幽州的守军,绝无可能阻挡黄巾军侵攻。
  袁绍面色难看无比,击破幽州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何能够轻易放弃。
  “要想保住幽州,起码需要四万大军守备,才能抵御的住。”
  沮授眉头紧蹙,凝望着身前的堪舆图。
  若是调集四万军卒北上,那么幽州是能保住,但是南线却无法阻挡孙坚,到时候保了幽州,却没有办法保全冀州,这无异于舍本逐末。
  “此战胜负,关键在于雨董卓。”
  田丰面色凝重,面对着袁绍,郑重其事的说道。
  “董卓?”
  “不错,正是董卓。”
  田丰沉声道:“董卓如今被困于关东,南方汉中地势险峻,无法向南扩张,东西北三面皆被太平道所占,犹如笼中困兽。”
  “董卓正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田丰的手放在了被浅黄色染料所包围的关中地区。
  “偃师之战董卓军败,实力大损,但是其关中之地,却还有不少的军卒,不过这些部曲因为需要防备许安,所以并没有被派出,这也是为什么孙坚能在各地纷乱的情况下,挡住董卓军的进攻。”
  “既然许安想要观两虎相斗,从中取利,那么便将他也拉入乱战之中,让其没有精力可以进攻我幽冀两地。”
  袁绍双眸微凝,抬头看向田丰。
  “你是说,让董卓进攻许安,使得许安无暇分身,没有多余的军力可以进攻我军。”
  “明公所言,正是在下心中所想。”
  田丰拱手作了一揖,沉声道。
  “如今关中局势明眼可见,董卓的谋主李儒并非是庸碌之辈,必定也能清楚的认识到如今的关中的危险和他们如今的困局。”
  “许安占据凉并两地,对董卓的危险比对我们要大的多,董卓心中的担忧也比我们要多,所以我认为只需要派遣说客一名,陈述利弊,便可促使董卓北伐许安,将许安拖入泥潭之中。”
  许安现在占据北境,想要在继续扩张,是绝对不可能去攻击北方的鲜卑部。
  北方鲜卑诸部原本共有三部,东、西、中。
  西部鲜卑很早便脱离了鲜卑的序列,已经被许安攻灭,其残部在北地被乌孙等部打得节节败退,现在似乎是并入了中部鲜卑之中。
  檀石槐死后,和连之弟魁头于是代骞曼统领鲜卑,其子骞曼年幼,并没有生出什么问题。
  但是随着骞曼渐渐长大,但是魁头却不愿意退位,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便在鲜卑两部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