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天之世-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魑魅放完大火之后,便在丘虚之上将玉玺放下。
  所有参与行动的魑魅无一例外都是死士,行动之后,尽皆服毒自杀。
  这一次的行动,连魑魅的统领沈玉都被瞒在了鼓中。
  而那些制作玉玺的工匠,在记载之中,全都在转移的途中遭遇了盗匪,惨死于盗匪的刀下……
  现在这所有的一切,只有三个人知晓真实的底细。
  一是袁绍,二是审配,三则是逢纪。
  而这一计策,正是审配所献,逢纪加以完善。
  陈都的传国玉玺,袁绍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是袁绍很清楚一点。
  传国玉玺的真假,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只要他说这方传国玉玺是真的,那么这方传国玉玺就是真的!
  质疑的人必然会有,就算是获得了真正的传国玉玺,也还是有人怀疑传国玉玺的真伪。
  但是这一切,已经足够了。
  火光在袁绍眼眸之中的跃动。
  殿阁之中,审配双手作揖,郑重其事的向袁绍行了一礼。
  而后逢纪、郭图、辛评皆是向着紧随着审配向着袁绍行礼。
  最后殿阁之中,无数人躬身弯腰,垂首作揖……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
  初平四年193年,春,正月。
  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
  袁绍得到了传国玺的消息被迅速的传播了开来,消息如同野草一般在民间疯长。
  越来越多的传言,将袁绍的地位推的越来越高。
  南庭也在传言之中,变成了致使天下动荡不休的主谋。
  洛阳太庙的大火,那传遍了全城的龙吟声,都在向着天下宣告着一件事汉室已失天命,如今天命所归者,正是袁绍!
  初平四年193年,春,二月初七。
  各州的官吏齐聚邺城,劝进袁绍称帝,被袁绍拒绝。
  二日后,万民跪于邺城府衙之外,请求袁绍称帝,被袁绍再度拒绝。
  初平四年193年,二月十五日。
  邺城再现龙吟声,其声宏亮,经久不息,先是自东南西北四处城区之中响起。
  当众人闻讯赶去之后,龙吟声消失。
  半刻之中,宏亮异常的龙吟声,在邺城的府衙之中响起。
  众人再度劝进,请求袁绍称帝。
  这一次,袁绍没有再拒绝。
  初平四年193年,二月二十日。
  袁绍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于邺城登基为帝。
  定国号为“魏”,定国都为邺城,正式称帝建制,定年号为“隆武”


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庭
  初平四年193年,二月二十七日。
  陈都,宫城。
  刘协坐在暖阁中的坐席之上,脸色有些难看。
  车骑将军刘宠就坐在刘协的对面,端着水杯微微垂首,身躯微躬。
  前线接连传来的捷报,陈都的街头巷尾皆是一片欢腾。
  但是这欢腾似乎并没有能传递到这深宫大院之中的暖阁里。
  暖阁之中,刘协和刘宠面对而座,王越跪坐于刘协的身侧不远处,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语不发,好似木头人一般。
  二月十四日。
  兖州刺史曹操领兵三万进攻济北国、泰山郡,连战连捷,青州兵无法抵挡,十日不到,已经是丢失了济北国大半的城邑。
  二月二十五日,刘备带领幽州骑五千,按照计划截断了青州兵北撤的路线。
  现在驻扎在济北国和泰山军的数万青州兵就像是瓮中之鳖一样,已经走投无路了。
  不出意外的话,收复济北国和泰山郡,彻底消除青州并对于兖州腹地的威胁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在徐州地方,朱治和孙策两人也是连战连捷。
  臧霸和袁谭两人不敌其联军,只能是一路往青州境内退去,最后一路退守到徐州北部的箕屋山附近,于箕屋山设下了防守,这才挡住了朱治和孙策两人麾下军队的攻势。
  整个徐州,除了琅邪、诸县、东武、姑幕四处靠近青州北海国的城邑之外,其余的城邑尽被朱治河孙策收复。
  徐州的战事基本结束,朱治也因徐州大胜之功,被晋升为了荡寇将军,而年仅十九岁的孙策,也被升为别部司马。
  徐州之战,汉军大获全胜。
  而开阳之战,称得上整个徐州战场之上最为重要的一战,其重要性甚至要比朱治击破了青州别驾王脩和臧霸手下大将孙观带领的青徐联军还要重要数分。
  扬州平叛战,让孙策名动天下,声名远播。
  而开阳一战,则是让世人看到了扬州兵的强悍。
  扬州匪乱,让众人看到了扬州的武备薄弱,军兵孱弱。
  孙静带领精兵一千五百人进入扬州,也发现了当时的扬州兵不堪大用,于是重募新兵。
  而就在孙静募集的新兵之中,一支从丹阳郡被征召而来的部曲,号为“丹阳兵”,在与扬州叛军连番的交战之中,大放异彩。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这些丹阳兵都是当初孙策亲自前往丹阳募集而来,孙策年岁虽小,但是在扬州之地早有名望,丹阳郡郡民听闻孙策募兵,皆是云集响应。
  孙策于丹阳郡,仅仅半月不到,便募集了三千军兵。
  而后,丹阳兵跟随着孙策一路征伐,屡立战功。
  此前,陈都朝廷下令孙策北上援助朱治,孙策便将这支丹阳兵也一并带了过去。
  时任徐州牧的陶谦,也是丹阳郡人,当初赴任之时,陶谦带了不少的家兵,这些家兵私兵也都是出身丹阳,同样被称作丹阳兵。
  当时为了平定徐州州内的黄巾之乱,陶谦收编臧霸,任起为骑都尉,将大部分的军兵都交给了臧霸。
  后来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并且进攻陶谦。
  陶谦之所以能够坚持到朱治支援,正是因为手底下还有丹阳兵在。
  孙策抵达徐州后不久,陶谦便将手下最后的底牌丹阳兵交给了孙策。
  孙策带领六千丹阳兵以及徐州的郡国兵六千,合计一万两千人,北上进攻琅琊国的国都开阳。
  开阳乃是琅琊国的国都,臧霸当时聚集了三万多名军卒云集开阳。
  见到孙策兵少,臧霸尽起大军,于开阳以西迎战孙策,想要击溃孙策,然后南下进攻徐州,迫使当时已经击破了青徐联军的朱治回救东海郡。
  臧霸将三万大军,列为方阵,分精兵八千人守备中军,翼军左右,其锋甚锐。
  孙策麾下军兵虽少,但是却毫不胆怯。
  他没有选择臧霸军相对薄弱的左右两翼发起进攻,而是选择了最为让人意想不到的战法。
  臧霸将精兵都集中在中军,孙策于平原展开军阵,同样以郡国兵守护两翼,亲领六千丹阳兵出阵,猛攻臧霸军的中军。
  没有人想到孙策竟然如此大胆,臧霸军前阵猝不及防之下,被丹阳兵一举冲破。
  孙策突入阵中,阵斩前阵主将尹礼,臧霸军前阵望见前军主将旌旗倒伏,顿时大乱。
  臧霸军大败,孙策获甲首五百七十级。
  臧霸止住了溃势,敛兵还战。
  鏖战之时,孙策带领甲骑抓住了机会,突入阵中,臧霸勉强抵挡,被孙策一枪刺中左肩落于马下,臧霸军众将杀来,救下了臧霸,大军溃败。
  孙策击破臧霸,一路攻入臧霸营中,拔其牙门,斩其旌旗,臧霸军虽众,但是见孙策旌旗,皆是望风披靡。
  臧霸兵败之后,连开阳城都不敢进入,带领着麾下的残兵一路往北逃窜。
  东郡之战草草收尾,死伤颇重,但是不仅没有扩大战果,还让洛阳地区沦陷。
  但是孙坚却没有受到什么责罚。
  刘宠微微躬身,沉声说道。
  “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
  “东郡之战,耗费巨额钱粮,动用战兵逾十万,未得寸功,未占寸土,却丢失洛阳,以致都城受险,若不责罚孙坚,此事恐怕会引人非议。”
  刘协的脸色微变,刘宠的语气并不好。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这已经是刘宠数次谏言,想要他惩戒孙坚了,但是之前所有的谏言都被刘协一一驳回。
  这一次,刘宠请求入宫,到了暖阁面陈孙坚的过失,再次要求刘协惩办孙坚。
  刘协眉头微蹙。
  他感觉东郡之战的失利,并非是因为孙坚的问题。
  谁也没有办法想到许安竟然可以短短的旬月之间便攻占了关中全境,并且还有余力东出函谷关,参与中原的战事。
  谁也没有办法想到袁绍竟然和黄巾军联合在了一起,这才使得兵力的平衡遭到了破坏。
  孙坚能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的做出最正确的反应,将十数万大军安全撤回兖州。
  并且还能够将黄巾军赶出洛阳地区,虽然最后洛阳还是没有回到他们的手上,被袁绍所窃取,但是这已经算的上是一场胜利了。
  王越给刘协仔细的了占据,所以刘协最终还是决定不惩戒孙坚。
  刘协看着面色肃然的刘宠,心中感觉十分棘手,他感觉刘宠的心中肯定是积压了很多的不满。
  但是刘协想不到,为什么刘宠之前明明和孙坚的关系很好,但是现在刘宠却是极力要他惩戒孙坚。
  刘协斟酌了一下词句,开口道。
  “孙将军劳苦而功高……”
  “依功行赏,论罪责罚,赏罚分明,方可服众,若是有功不赏,必然会使人寒心,离心离德,若是有过不罚,必使众人心生怠意,必让臣子心有不服。”
  “还请国家赏罚分明。”
  刘协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已经是被刘宠打断。
  坐在一旁的王越缓缓抬起了头来,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刘宠。
  刘宠身躯虽躬,头颅虽低,但是语气却是不容反驳。
  刘协脸色变幻了数次,他凝视着低垂着头的刘宠没有说话。
  暖阁之中,寂寥无声……
  ……
  宫城之外,骆俊,荀彧、郭嘉、戏志才四人面色皆是颇为严肃。
  刘宠很久之前便已经进入了宫城之中,但是现在眼见已经过了午时都还没有走出宫城,四人禁不住都有些焦急了。
  “孝远,那人可是将军?”
  戏志才眼神微动,他看到了宫城的大门打开,一名穿着绛红色深衣,头戴着铁冠的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但是他看的有些不真切,因此连忙拉了一下站在他身旁的骆俊。
  众人循着戏志才所指的方向看去,全都看到了刘宠的身影。
  荀彧眉头微蹙,他注意到了刘宠迈步的速度远远快于平常。
  “回将军府。”
  刘宠大步走来,他没有和骆俊、荀彧等人有太多的交流,只是简短的说了一句话。
  只一步便跨上了战马,举起马鞭,沉声喝令道。
  骆俊和荀彧两人对视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底的忧色。
  骆俊、荀彧、郭嘉三人也是骑上了战马,跟随着刘宠向着车骑将军府赶去,戏志才并没有骑马,他的身体抱恙,这一次来也是乘着马车而来。
  一路无话,骆俊、荀彧、郭嘉、戏志才四人跟随着面色有些难堪的刘宠进入了将军府。
  “情况如何了?”
  走入了房舍之中,骆俊率先开口问道。
  他担任刘宠的国相多年,他知道刘宠这一副脸色,必然是压抑着极大的愤怒。
  “陛下答应惩处孙坚,将其降为右将军,削夺封户八百,但是仍让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